导航:首页 > 电影资讯 > 冯小刚被禁多少电影

冯小刚被禁多少电影

发布时间:2025-09-24 04:54:47

1. 《江湖儿女》中冯小刚戏份为什么被删减了

因为迫于舆论压力。

《江湖儿女》上映的时候,娱乐圈有人被爆阴阳合同,偷税漏税,冯小刚被牵连其中。在未删减版本中,冯小刚饰演一名医生,而国内公映的这一版,冯小刚的戏份消失了,只剩一双手出镜。对此,贾樟柯在见面会上被人追问,而他只说了8个字:一言难尽,五味杂陈。

(1)冯小刚被禁多少电影扩展阅读:

《江湖儿女》剧情介绍:

故事开始于2001年的山西大同,巧巧和斌斌相恋多年,巧巧一心希望能够和斌斌成家过安稳的生活,但斌斌身为当地的大佬,有着自己更高远的志向。一场意外中,斌斌遭人暗算危在旦夕,巧巧拿着斌斌私藏的手枪挺身而出救了斌斌,自己却因为非法持枪而被判处了五年的监禁。

一晃眼五年过去,出狱后的巧巧发现整个世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唯一不变的是她对斌斌真挚的感情。巧巧跋山涉水寻找斌斌的下落,但此时的斌斌早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锋芒,而且身边已有了新的女友。身无分文的巧巧靠着自己的智慧摸爬滚打,终于为自己挣得了一片天地。

2. 冯小刚的电影<<我是你爸爸>>到底是讲什么的

编剧: 王朔 / 冯小刚
导演: 王朔
主演: 冯小刚 / 胡晓培 / 徐帆
上映年度: 1996(被禁)
语言: 北京话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又名: 冤家父子
imdb链接: tt0256630

剧情简介 · · · · · ·
本片改编自王朔90年代早期的一部小说《我是你爸爸》。讲述了丧妻的男人马林生与他一手拉扯大的儿子之间日趋紧张的关系。这个在机关里混日子的小职员在对待儿子的时候,时而滥施暴力、时而摇尾乞怜,有时又满腔热情地和儿子称兄道弟。但最终父子之间仍然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爸爸》是中国著名"痞子文学"作家王朔的电影处女作,也是他迄今为止唯一的一部电影作品。这部影片据说对当代中国的社会关系进行了一些隐晦的讥讽,因此从来就没有在国内公映。富有戏剧性的是 2000年的瑞士洛加诺电影节将本片评选为当年的最佳影片,票友导演王朔也许并不因此有太多的兴奋感:本片的公映为此又遥遥无期了。

影评
# 第五原宿
# 第五原宿(广州)

《冤家父子》拍摄于十年前,根据王朔小说《我是你爸爸》改编,王朔这篇小说又是根据冯小刚更早之前的一个电视剧设想而写成的,王朔和冯小刚的合作顺理成章。九十年代中期,冯小刚导演了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在同类题材的电视剧中至今没有被超越。但其时作为电影导演的冯小刚还远远没有成功,几部电影都没有得到更多人的关注。那个时候,中国...... (1回应)

2006-05-01 20/21人推荐
《冤家父子》拍摄于十年前,根据王朔小说《我是你爸爸》改编,王朔这篇小说又是根据冯小刚更早之前的一个电视剧设想而写成的,王朔和冯小刚的合作顺理成章。九十年代中期,冯小刚导演了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在同类题材的电视剧中至今没有被超越。但其时作为电影导演的冯小刚还远远没有成功,几部电影都没有得到更多人的关注。那个时候,中国电影不可能像今天这样被过分谈论。我对冯小刚的好感和兴趣来自王朔,当年一直觉得他们是“一拨”的,甚至在小说《你不是一个俗人》中就出现了冯小刚的名字。正是以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甲方乙方》让冯小刚开始了他的贺岁片模式,接着中国社会消费时代的来到,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脾气也水涨船高。

冯小刚曾自称“商业片导演”,那个时候,中国的电影还“很不商业”。他这么说,骨子里也许是对于假模假式自命清高的中国电影标榜的难以定义的艺术性的一种嘲讽。但同时显出当年的冯小刚和王朔所具有的相似的气质,俗得真实,对崇高的冠冕堂皇道貌岸然的一切充满调侃。而冯小刚又是不同的,他和张艺谋一样聪明、善变,这种性格来自其出身的小市民阶层。他知道普通百姓的喜好,尤其是这个高速变化中的社会里人们的心态,他的迎合恰到好处,不生硬。前些年冯小刚便与王朔渐行渐远,这两年又绑上了刘震云。刘震云有一定的幽默感,但来得很不自然,看《鲁豫有约》中憋着笑洋洋得意地抻着讲自己的那点事儿,怎么能不让人注意到他的表情而对他讲出来的内容感到不耐烦呢?

《冤家父子》本来有可能成为一部出色的电影,带有很明显的王朔和早期冯小刚的风格。即便在技术上很粗糙(剪辑的混乱最为明显,也许是由多次修改送检造成的),我仍可以感到影片所传达出的黑色幽默,并为之兴奋。王朔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是文字和语言,操弄影像已超出他的能力。冯小刚也没有朝着这个方向走下去,也许今日中国也并不具备相应的观众基础。冯小刚在此之后的全部电影都不乏幽默的元素,但总是显得很肤浅,而大众对其幽默以流行语的方式接受和传播,则更加速和扩大了这种肤浅。中国缺乏彻底的黑色幽默的精神,既没有传统也没有创造,文学上莫言有一些表现,电影,我还没看到。

这部电影中的一些情节,如马父欲痛打儿子却在儿子面前被邻居毫不留情地羞辱;马车被小流氓欺负,马父愤而操起一块蜂窝煤冲了出去,真到了小流氓们面前却又气势汹汹目不斜视地冲了“过去”;在强压失败后,马父声称要和儿子做哥们儿,期间出现的种种可笑、幼稚的举动 等等,都非常精彩。王朔非常擅长表现人们内心的软弱与想要逃避的心理,这些在电影中都有很好的发挥。尤其落实在“父亲”这样一个角色上,非常鲜活,反差极大。一个在生活中也满口“官僚腔”的工会主席,一个所谓的类知识分子,一个丧妻后独自抚养儿子的父亲,却处处现出了被逼迫、被强加,不堪责任的样子,十足的卑微而虚无的小人物,一个可怜虫。这个人物印证了我一贯的一个想法,相当多数的人,自己远没有成熟,人格尚不健全,并不具备做父母的能力却糊里糊涂成为了家长,而在后代的成长中不断地与自己的无能、愚蠢狭路相逢。多数人更善于自欺欺人,他们以父母的身份作为唯一论据不断地自我证明,其结果是每一代人都在疑惑与压抑中长大,不断重复这种糊里糊涂的悲剧。冯小刚饰演的马林生由于自身的软弱与不负责任,几度放弃“父亲”这一身份,那句“我可当不了你这爸,我没这能力,我不干了,”是本片最好的总结。

在怀疑儿子撮合自己和齐怀远是别有用心之后,马林生迅速恢复了父亲的身份,只是这个父亲早已没有(也许是从来就没有)威严,有的只是外强中干虚张声势,相对于儿子的倔强、勇敢,更显得委琐、可笑。翻抽屉一场戏中,马林生对每样玩具的把玩和自我幻想的情节与《阳光灿烂的日子》中马小军面对镜子的假想如出一辙。当然,这里有出处上的一致,这一情节在本片中甚至更精彩一些。尤其是与之衔接的是马父偷翻钥匙却被儿子抓获,继而恼羞成怒大发雷霆,父子冲突的一场戏。对比之下,更加显出这个父亲的可怜、可爱与可耻。冯小刚的演出夸张而精彩。之后无论是《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历史老师,还是《甲方乙方》中满口官僚腔的公司经理,都是类似的角色。可见冯小刚是不适合做演员的,恰是将此类人物表现得最淋漓尽致的《冤家父子》却没能有机会让更多人记住,挺遗憾的。而徐帆,我在看了她那么多的电影电视剧后仍然不知道她究竟适合哪一种角色,《永失我爱》、《甲方乙方》、《不见不散》,她不够美,于是发嗲撒娇就显得肉麻;《结婚十年》、《手机》,人物的层次感很差;倒是《一声叹息》好一点。《冤家父子》中她的角色是一个经历过两次婚姻,举止粗俗的中年女人,一如既往的夸张,新婚之夜的一场京戏,倒是拿出了一点干货,显示出早年所从事的行当攒下的基础。徐帆的表演除了夸张,也没什么别的了。

《冤家父子》的DVD是在《天下无贼》热映阶段出现在市面上的,海报上的冯小刚与徐帆是现在的已经得福发胖的名导夫妇,别扭,却有一种意外的幽默效果。我记得当初电影和小说同名,送审后改为《爸爸》,《冤家父子》不知道怎么来的。根据媒体报道,这版光碟的来历竟相当可疑,各方说法互相矛盾。无论正当、合法与否,无疑是有人要借着今日冯小刚的走红赚上一票,而我们也才能看到这部拍摄于十年前的险些成功的电影。对观众来说倒是好事。

3. 关于冯小刚在电影《江湖儿女》中的客串情节被删,背后又有怎么样的故事

说起冯小刚,相信大家对此都是非常熟悉的,要知道,冯小刚在娱乐圈当中也是鼎鼎有名的,不仅如此,冯小刚这个名字也早已家喻户晓了,但是就在近期,冯小刚身上却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情,冯小刚在《江湖儿女》当中的戏份被删除了,相信这让很多观众都非常迷惑,其实冯小刚之所以在《江湖儿女》中的戏份被删除都是有原因的。

但谁曾想到,广电局直接因为冯小刚的事情直接拍板,导致《江湖儿女》的导演最终无奈只得删掉冯小刚的戏份,只留下冯小刚的一双手,不过这导演倒也诚实,直接将证据亮出来,这也间接的告知了冯小刚,这并不是我的本意。

4. 《一九四二》:等了18年,两次被禁拍摄,冯小刚最好的一部电影

苦等18年,两次禁拍,三次审查,冯小刚说:“过审那天我们都喝高了!”是什么样的电影历经这样千辛万苦才最终才得以搬上银幕,让冯导坚持这么多年也要将它拍摄完成?

——原来是2012年上映的《1942》

全片没有过度煽情的戏份,却让你体会到绝望,在一个人流离失所孤苦无依找不到希望时,原来绝望也会显得平凡。

让我们从角色设计方面看芸芸众生之相,再将影片深度剖析寻找巨灾之下的人性之真和人性之丑陋。

01、老东家

他是一个品性温和,善良,平凡的地主人家,兢兢业业只为守住一点点家业。

在经历了粮食减少,日军轰炸,亲人逐一离去,曾经的倔强一点点被消磨,所谓的自尊也转化为简单活下去的希望。

大年三十,女儿甘愿卖掉自己换来几升小米,让他这个从来只有买人没有卖人的东家彻底抛弃了自己的自尊与虚荣。

然而此时的东家并未放弃所有希望,真正的绝望是抵达唯一能够逃荒的地方陕西时却遭到乱枪扫射,最后的香火留成也没有留成的时候,他绝望了。

绝望的他只抱着死也离家近一点的念头朝着河南走去。然而结尾处的小女孩和他一起最后是回到河南活下去的,没有粮食的他们是怎么活下来的,吃的是什么?

影片最后说女孩从此之后没再见她吃过一口肉。

02、瞎鹿

也许没有太多观众会记住瞎鹿这个角色,他的存在太过于短暂,然而饥荒面前,像他这样短暂的小人物又何其多呢。

瞎鹿和老东家是一个对比,同为整个影片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角色,一个原本富裕一个原本贫穷,一个活下去了一个草率的被一巴掌拍进开水锅就再也没有起来了。

尽管花枝等了他三天,但他的死也终究只是万千“瞎鹿”中的一个而已,没有人会记得他,甚至没有人会为他流太多的眼泪,毕竟在饿死面前,流泪也是要花力气的;在死亡面前你还来不及悲伤的时候,可能你也要死了。

03、栓柱与花枝

栓柱与花枝是整个影片当中的两股精神力量,只不过花枝的精神与信念在不断被消耗殆尽,而栓柱的精神信念在最后一刻得到了升华(当然也可能是为了过审,突出人性之善日本人之凶残,不然日本人给灾民粮食真成善举了)。

从少东家对她实施强暴,花枝拼死反抗,到愿意和栓柱睡只要两片饼干就行。影片当中栓柱与花枝最后就着城内大年三十的烟火拜堂(城内阖家欢乐与城外卖女求米的对比多么讽刺。)

花枝嘴上说希望栓柱死前有个媳妇其实只是想第二天栓柱就有老婆可卖了,这样她们都能活。

这时候卖一个人能值四升小米,精神与信念还算什么?

04、东家之女

受过教育,能读书识字,大富人家出生,她是有自尊有修养有道德底线的文化人。然而经历了饥饿,身边的人相继死去,东家杀猫熬汤的时候她也只淡淡说了句:“我也要喝猫汤。”她的精神世界便是在这一瞬间崩塌的。

将书本全部撕掉烧火,证明她已经彻底摈弃了自以为豪的知识分子的骄傲,承认她只不过是一个随时面临死亡的逃荒者而已。

东家之女的变化是合乎情理的,却又是残忍至极的,为了活命大年三十将自己卖去换几升小米,十七岁的她卖入妓院服侍军大爷时候,含泪说出了那句“吃太饱了蹲不下去”闻者听之何其心酸。

从东家之女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典型人类的身心蜕化过程,这种变化不是进化也不是退化,只是适应生存法则弃其“糟粕”而已。

然而透过剧情我们更应该看到那些隐藏在黑暗中的人性一面与民族一面,以及整部影片想要体现的核心思考。

05、明流与暗流,众生并非平等

什么是“明”什么是“暗”,明是登得上台面的,暗是永远隐晦的。

顾此观之,政治家眼里“明”是外交,将领眼里“明”是战争,而统治者眼里的“明”是口蜜腹剑之流刻意伪造的虚假,真正的“暗”隐藏在死亡当中,在最隐晦的角落暗自凋零。

饥荒固然让人挨饿和死亡,而真正致使三百万人民饿死的难道不是一些人的见死不救和腐败吗?

巨灾面前并非众生平等,只有底层人民才拥有平等,那就是死亡平等。领导者和投机倒把者只要有心,依然可以夜夜莺歌,歌舞升平。

道德是什么?道德在生存面前什么都不是,至少在99.99%的人眼里什么都不是,因为我们只是人不是神。

道德在中国具有强有力的约束力,孔孟之道千年来作为中国正统思想约束着无数代人的思想,然而在吃饱面前,无论是道德还是性羞耻什么都约束不了。

06、 历史 的真实

历史 发生在过去,而我们生活在现在, 历史 是什么样的, 历史 是谁来记录的,影片当中的白修德吗?现实中是冯小刚是刘震云吗?是吗?都不是。

历史 的记录者是死去的人不是活着的人,影片最后奶奶说:“这些糟心的事我都忘了,你提它干嘛,图个啥?”

那一代活下来的人选择遗忘 历史 ,而像我们隔层断代的这一代人却不能遗忘 历史 ,对于我们 历史 是警钟也是自省。

历史 的真实就是死去的人的的确确死去了,真与假再也说不清,唯有对受难者的尊敬值得永存。

1942,死去的人再也回不来,活着的人只能被迫坚强,而后世的我们应当铭记 历史 避免悲剧再次重演。(撰文:鱼肚白)

阅读全文

与冯小刚被禁多少电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李易祥演过什么电影 浏览:274
甄子丹踢瓶盖什么电影 浏览:9
零流量怎么传电影 浏览:477
救火英雄电影免费完整版 浏览:844
有一个电影叫什么女朋友 浏览:375
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好看电影 浏览:199
好看的电影做梦 浏览:655
1997年有多少好看的电影 浏览:148
如何下载看电影 浏览:200
员村电影院怎么样 浏览:444
近距离恋爱电影免费观看全集 浏览:380
微信上好看的电影资源 浏览:609
00年到现在好看的电影 浏览:570
免费领取电视机电影的公众号 浏览:134
李连杰一共多少电影 浏览:506
冯小刚被禁多少电影 浏览:643
腾讯会员免费喜剧电影 浏览:429
北京电影学院形象设计专业怎么考 浏览:149
徐峥你为什么不给我吸管是什么电影 浏览:578
2021年7月份上映电影有哪些 浏览: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