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样用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的知识去分析一部电影
大众传媒是社会舆论的一种载体,需要有传播符合大家需求合口味的信息和内容,但如果止步于载体,不思进取就会变得市井和低俗化,所以想要做出成绩就要考虑如何引领大众文化方向。
② 电影传播的特点 !急..
网络上搜啊 很多的
③ 怎样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一部电影
当年我写这篇影评的时候,主要是从“交流的困境”、“焦虑”这一角度分析的。大概如下,可能对你有所帮助。
1,叙事上,主要人物(姜文)是个结巴。与李保田的冲突,通过赵本山喊“安红....”等都体现他有话说不出,无法找到有效的沟通手段的尴尬。进而论述现代人的精神状态:焦虑。
2,影像上,手提摄影、光的运用、蒙太奇等突出了零散化、戏谑的风格。
3,李保田的塑造主要体现对知识分子的嘲弄,对启蒙的冷落(李保田劝姜文读书),对知识的嘲讽(卖书的居然是流氓——姜文)
④ 求指导 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电视作品 电影 纪录片 电视剧 都可以 急求!
我的建议是,你看影片中的两个或三个步骤,在国内和国外行,看完写下来你想要的,没有要注意的格式,并没有理清,这本书是完成了一旁,看同一部电影在一个星期后,然后写出你的感受,但是从不同的角度,,总结两个不同的体验感悟,电影和电视分析工作,。 现在,我没有时间来写这些东西,我给你一个范文,按我的方法,我相信你可以做得很好。
⑤ 电影与电视在传播效果上的不同(传播学问题哦)
摘的,希望有用
电影理论家鲁道夫阿恩海姆说:“电视是汽车和飞机的亲戚,它只是一种文化上的运输工具。”[3]这段话最能窥见电影人对电视既爱又恨的心情,一方面他否认了电视的文化性(对此笔者不敢苟同),但又不得不臣服于电视在传播上的优势而对它加以利用。因为电视是唯一与电影具有相同元素(声音、图象、文字)的大众传媒。
但事实上电影对电视的利用远非止于技术层面上,因为电视除了是一个播放电影、使电影获得更广泛的传播通道以外,它还是电影很好的宣传渠道。现在每一部电影在投放市场之前,都会做周密的宣传策划,诸如举行记者招待会,甚至不惜以制造假新闻来引起大众媒介的关注,从而引起社会的关注。其中,电视以其声画兼备的特点最受电影宣传的亲睐。[4]2000年5月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发表了对京沪汉居民接触大众传媒状况的调查报告:三市城市居民每天看电视133分钟,读报60分钟,听广播39分钟,上网6分钟。电视对电影来说有着不可抵抗的魅力。
从经济效益上来将,电影在电视上的正片播放将获得不菲的播映权费。仅1998年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支付给国内制片单位的影片播映权费就达到1亿6千万元。另外,当电影作为一种商品在电视等大众传媒上进行宣传时,电影由于其独有的娱乐性享受着与其他商品不同的待遇,也就是说电影的宣传不是广告,而是新闻。广告是要收费的,而新闻则是免费的,这样电影就节省了一大笔广告费用,不仅如此,电视等大众传媒的娱乐驳倒无疑促成了一次次“造星运动”和对电影的炒作。这是广告永远不能达到的效果。西方传播学界有一个重要的“议程设置”原理,议程设置是大众传媒帮助受众决定哪些是重要事件的过程。毫无疑问,电影正是想利用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功能来为自己做宣传。
三、电视对电影的利用
电影和电视不仅是不同的传播媒介,而且也是不同的产业形态。当电影不得不依赖电视进行传播是,电视是否有替电影代劳的必要呢?
答案显然是肯定的,因为电影为电视提供了一种信息源,百年电影的积累为电话司提供了可供利用的丰富遗产;与其他电视栏目相比,电影栏目先天具有影视语言的优势,电影与电视在美学意义上有着最为密切的联系。
另外,电影带来的轰动效应、明星效应、娱乐效应也为电视获得高收视率提供了可能。我们前面提到CCTV-6仅次于CCTV-1的收视率这一点不仅说明了观众看电影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也说明电影为电视带来了收视率。因此各地方电视台几乎无一例外地专门辟有一个电影频道或影视文艺频道。
⑥ 为什么电影更容易传播文化
因为现在经济越来越发达,生活水平越来越好,更多的人把电影当做休闲时间里的爱好,而且人们对于电子产品的极度热衷,用纸质类的书籍来传播文化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魅力。
用电影来传播文化,无论老少都可以接受,受众的人数多,能够在短短的一两个小时就把主要思想和情感同时表达给世界上的很多人。另外人们也会有所共鸣,电影作品的好坏程度对传播文化也有一定的影响。
⑦ 电影传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宣传推广吧
⑧ 纪录片的传播效果应该从哪方面进行分析
1,真实性与受众心理需求的温和
2,价值观体系的形成对受众行动层面起到示范作用
⑨ 电影、电视的传播特点
http://..com/question/36594408.html?si=9
四、电视
电视的主要特点是:
1、直观性强
电视是视听合一的传播,人们能够亲眼见到并亲耳听到如同在自己身边一样的各种活生生的事物,这就是电视视听合一传播的结果。单凭视觉或单靠听觉,或视觉与听觉简单地相加而不是有机地合一,都不会使受众产生如此真实、信服的感受。电视广告的这一种直观性,仍是其他任何媒介所不能比拟的。它超越了读写障碍,成为一种最大众化的宣传媒介。它无须对观众的文化知识水准有严格的要求。即便不识字,不懂语言,也基本上可以看懂或理解广告中所传达的内容。
2、有较强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电视是唯一能够进行动态演示的感性型媒体,因此电视广告冲击力、感染力特别强。因为电视媒介是用忠实地记录的手段再现讯息的形态,即用声波和光波信号直接刺激人们的感官和心理,以取得受众感知经验上的认同,使受众感觉特别真实,因此电视广告对受众的冲击力和感染力特别强,是其他任何媒体的广告所难以达到的。
3、受收视环境的影响大,不易把握传播效果
电视机不可能像印刷品一样随身携带,它需要一个适当的收视环境,离开了这个环境,也就根本阻断了电视媒介的传播。在这个环境内,观众的多少、距离电视机荧屏的远近、观看的角度及电视音量的大小、器材质量以至电视机天线接受信号的功能如何,都直接影响着电视广告的收视效果。
4、瞬间传达,被动接受
全世界的电视广告长度差不多,都是以5秒、10秒、15秒、20秒、30秒、45秒、60秒、90秒、120秒为基本单位,超过3、4分钟的比较少,而最常见的电视广告则是15秒和30秒。这就是说一则电视广告只能在短短的瞬间之内完成讯息传达的任务,这是极苛刻的先决条件。而且受众又是在完全被动的状态下接受电视广告的,这也是电视区别于其他广告媒介的特点。
5、费用昂贵
费用昂贵,一是指电视广告片本身的制作成本高,周期长;二是指播放费用高。就制作费而言,电影、电视片这种艺术形式本身就以制作周期长、工艺过程复杂、不可控制因素多(如地域、季节天气、演员等)而著称,而电视广告片又比一般的电影、电视节目要求高得多。广告片拍片的片比通常是100:1,可见仅是胶片一项,电视广告片就要比普通电影、电视剧节目超出多少倍了,而且为广告片专门作曲、演奏、配音、剪辑、合成,都需要花大量的金钱。
就广告播出费而言,电视台的收费标准也很高。我国中央电视台A特段30秒的广告收费就要人民币4.5万元。而国外黄金时段播出费用比这还要高得多,美国的电视广告每30秒要10~15万美元,如果在特别节目中插播广告更贵,有的竟高达几十万美元。
6、有较高的注意率
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电视机已经普及,观看电视节目已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广告注意运用各种表现手法,便广告内容富有情趣,增强了视听者观看广告的兴趣,广告的收视率也比较高。电视广告既可以看,还可以听。当人们不留神于广告的时候,耳朵还是听到广告的内容。广告充满了整个电视屏幕,也便于人们注意力集中。因此,电视广告容易引人注目,广告接触效果是较强的。
7、利于不断加深印象
电视广告是一种视听兼备的广告,又有连续活动的画面,能够逼真地、突出地从各方面展现广告商品的个性。比如,广告商品的外观、内在结构、使用方法、效果等都能在电视中逐一展现,观众如亲临其境,留有明晰深刻印象。电视广告通过反复播放,不断加深印象,巩固记忆。
8、利于激发情绪,增加购买信心和决心
由于电视广告形象逼真,就像一位上门推销员一样,把商品展示在每个家庭成员面前,使人们耳闻目睹,对广告的商品容易产生好感,引发购买兴趣和欲望。同时,观众在欣赏电视广告中,有意或无意地对广告商品进行比较和评论,通过引起注意,激发兴趣,统一购买思想,这就有利于增强购买信心,作出购买决定。特别是选择性强的日用消费品,流行的生活用品,新投入市场的商品,运用电视广告,容易使受众注目并激发对商品的购买兴趣与欲望。
9、不利于深入理解广告信息
电视广告制作费用高昂,黄金播放时间收费最贵。电视广告时间长度多在5至45秒之间。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连续播出各种画面,闪动很快,不能作过多的解说,影响人们对广告商品的深入理解。因此,电视广告不宜播放需要详尽理解性诉求的商品,如生产设备之类商品。一些高档耐用消费品在电视播放广告时,还要运用其它补充广告形式作详细介绍。
10、容易产生抗拒情绪
因为电视广告有显著的效果,运用电视广告的客户不断增加,电视节目经常被电视广告打断,容易引起观众的不满。
电影的传播特点应该与电视相同,因为同属大众传播.
传播学意义上的“传播”分为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三类,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人际传播通过面对面沟通进行,或者通过电话、电报、互联网等媒介进行;组织传播的媒介则是人和一些非大众出版物(如通知、文件等等);大众传播的媒介是书籍、报刊、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等。
http://..com/question/7533040.html?si=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