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弗里达怎么样
电影《弗里达》根据海登61赫雷拉为弗里达所作的传记改编。应该说,导演茱莉61泰摩(Julie Taymor)期望通过影像来展现这位伟大的墨西哥女画家传奇一生的尝试并不是太成功。当然,要求一部只有两个小时的电影呈现出弗里达过于丰富庞杂的人生经验也实在太难,我们本不必太过苛求。但是,仅拿电影和原著相比,电影的《弗里达》跟这部精彩的传记比起来,也显得小了一些,单薄了一些。 从选角上来说,导演特意选择墨西哥籍女演员萨玛61海耶克,以期最大限度地接近人物原型。遗憾的是,从长相和气质上讲,弗里达的五官长得结实,蛮横,充满肉感,浓郁而醒目,而海耶克的五官长得薄而脆,看上去比弗里达秀丽和精致,却缺乏弗里达那种潦草随意的长相中透出的那股野性、活力和女皇般的霸气。尽管海耶克被精心辫起了墨西哥的传统发式、画上了弗里达标志性的浓黑的、几乎连在一起的眉毛,却没能理解“一根根向上生长的毛发\和她的浓眉是\内心茂盛繁荣的气象” ;尽管海耶克的唇边贴上了弗里达式的小胡须,却依然未能获得弗里达气质中那种雌雄同体的奇妙组合以及由内而外涌出傲慢和超乎寻常的坚韧。公平地说,海耶克演得非常认真卖力,但由于本身长相和内心世界的相对单薄,海耶克的努力都是从外部使劲,显得有些笨拙和慌乱。但是,从她自始至终的发狠的、竭尽全力的眼神里我们确实可以看到海耶克本人对弗里达发自真心的崇拜和倾慕,这使得她的用力过度有了几分动人之处,笨拙和慌乱倒也因为真情流露而显得可爱和可贵。 而从编剧的角度来讲,电影《弗里达》讲了一个过于明晰的故事。人物的一言一行都富于逻辑,没有让人看不懂的地方。一部电影要是没有让我看不懂的地方,我会充满怀疑。之所以没有看不懂的地方,我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逻辑的合理性。而逻辑的合理性常常是一个好故事的大忌。在我心里,电影和叙事性的文学作品是最难做好的一件事,因为它们身上包含了一个太巨大的悖论——它们自身的性质要求其以叙事为主,而叙事就难免需要逻辑的支撑、要在一定程度上给予生活一种解释(即使是最无逻辑的叙事背后也有一种逻辑和解释,否则是无法进行下去的),但是人为给出的逻辑和解释常常为了自圆其说而对枝蔓丛生的现象进行目的性的剪裁和筛选,这样就会破坏掉斑驳陆离、混沌为一的真实世界的丰富性和整体性。正如本雅明在《讲故事的人》里面所说: 每天早晨都给我们带来了世界各地的消息,但是我们却很少见到值得一读的故事。这是因为每一个事件在传到我们的耳朵里时,已经被解释得一清二楚……实际上,讲故事的艺术有一半在于:一个人在复制一篇故事时对它不加任何解释……作者对最异乎寻常和最不可思议的事物进行最精确的描述,却不把事件的心理的联系强加给读者。 讲弗里达的故事,海登61赫雷拉的传记比电影要做得好一些,它对弗里达一言难尽的独特个性、五味俱全的人生经验、芜杂辽阔的内心世界表现出较为充分的敬畏之心,作家没有要去“把握”她的对象的企图,因为她并不觉得她比她要描述的对象优越、她有高高在上地评判她的对象的能力和资格。整部传记做得最成功得地方就在于尽量在自己的叙述中展示生动而富于感性的细节,而少概括、评论、判断和诠释。我常常因为在这部传记中读到的关于弗里达的一些精致而迷人的点点滴滴而充满惊喜和感激之情。比如其中摘录的一段弗里达的日记,就让我爱不释手: 他来了,我的手,我的红色梦幻。更大。更多你的。玻璃的殉道者。伟大的非理性。柱子和山谷。风之手指。流血的孩子。云母微粒。我不知道我的好笑的梦在想什么。墨水,斑点。形式。色彩。我是一只鸟。我是一切,没有更多的慌乱。全部的钟,规则。大地。大树林。最大的温柔。汹涌的海浪。垃圾。浴缸。明信片。骰子,手指弹奏那妙茫的希望。布。国王。如此愚蠢。我的指甲。线和发。我自由自在的思想。消失的时间,你被从我心里偷走了,我只有哭泣。 毕竟文字和影像是完全不同的媒介,电影的篇幅也相对传记有更多的限制,我们当然不能要求一部电影面面俱到地展现原著的内容,但是电影对于原著材料的选择、剪辑和改编表现出过多编剧的主观臆断、干预和解释,而编剧本人的生命容量和人格气度又显然远远比弗里达本人要狭小和简单,所以我们看到的这部弗里达的传记电影几乎把全部精力集中于弗里达的感情波折,甚至可以说拍成了一部弗里达和迪戈61里维拉的爱情片。(迪戈的扮演者阿尔弗里德61莫利纳演技一流,大大抢了海耶克的戏)这也是原著作者对这部电影最不满意的地方,她说:“不能把迪戈放进弗里达所有的生活,弗里达就是弗里达。”即使是表现弗里达与迪戈的爱情,编剧刻意将弗里达性格中的怪诞和放浪形骸“合理化”,要为她的每一个看上去异乎寻常的言行寻找一个恰当的解释,这固然把弗里达处理成了一个更加平易近人讨人喜欢的“好人”,却大大缩小了弗里达个人的生命能量,也把她和迪戈那场既有大打出手又有相拥而泣的很疯狂很荒唐同时也很有劲道的爱情平庸化了。更遗憾的是,电影牺牲了太多它对这场爱情的解释无法涵盖的内容和细节,然而这些恰恰可能是弗里达个性中最生动最独特的部分。 最不能让人满意的地方是,作为一部伟大画家的传记片,它竟然没能充分地展现画家的画作。电影重点呈现了弗里达的五幅绘画作品,且不论这几幅画是否是弗里达最好的作品,最主要的问题是,电影仅仅把她的这几幅画理解是成她与迪戈感情纠葛的产物,仿佛她的绘画都是她的爱情在画布上的投影,这样来看待弗里达对绘画的理解和绘画对她的意义,实在把弗里达和她的画看得太小太浅太薄了。正如电影表现了弗里达“喝起龙舌兰酒来像个流浪歌手 ”、“喝醉了能把任何男人打翻在桌下 ”,却没能真正理解“我喝酒是想把痛苦掩埋,但这该死的痛苦会游泳”。爱情当然是弗里达巨大痛苦的一部分,但爱情远远不是她的全部。想想看,这个“火一般的女郎”,“这位总是在学校的走道里像鸟一样跳来跳去的姑娘,这位喜欢在汽车开动的时候跳上跳下的女孩 ”,最热爱的是“爆炸”的状态——“‘它爆炸了,’她说,‘……发出许多声响,非常美,因为在被炸得粉碎的时候获得了色彩和图案 ’”——残酷的命运却不依不挠地打击她、企图压抑她的生命能量:5岁时罹患小儿麻痹症,18岁一次车祸一根柱子从弗里达的胃贯穿到骨盆,之后的数十年中,又经历了大小32次手术和3次流产,并且最终瘫痪。但是,在她胸前打上厚厚的石膏也好、让她跛脚也好、截断她的腿也好、剥夺她下床行走的权力也好,甚至给她痛苦得如同另一场车祸的爱情也好,都没能让她败下阵来,相反,当生命之流遇到巨大的阻力,源源不断的水流涌来迎接挑战,拍击、冲撞、水花四溅,反倒因此积蓄起巨大的势能,真正实现了她所向往的“爆炸”并且“在被炸得粉碎的时候获得了色彩和图案”。而她的绘画,正是她对自己用全部的生命激情来实现的一次次爆炸的真实记录。我想,这才是弗里达生命里最辉煌最壮丽的部分,电影却没能很好地呈现出来。其实,重点表现她的爱情也未尝不可,但是,电影没能理解她在爱情中那种全情投入虽九死而未悔的气概,也是她引燃生命能量的一种方式——这跟她与绘画的关系同构同质——而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才能使电影塑造的形象更贴近人物的真髓、使讲述的故事不流于一般爱情片猎艳好奇的俗套。 海登61赫雷拉抱怨电影里的弗里达“总是在照镜子”。我理解她的意思,她不满的是电影把弗里达的绘画仅仅理解成“自画像”——一种似乎是最自恋、境界最狭小的形式。弗里达确实非常爱画自己,我们也应该承认她的画中确实有非常多自恋和自我审视的成分。但是,正如上面所说,弗里达是用她全部的生命能量在画画,所以她的作品一定会展现出非常丰富的画家个人的生命信息、以及个人生命信息中所蕴含的与自身所属的民族文化特质相沟通、相联结的东西。这样的绘画作品,即使只是“画自己”,也不会是单纯和狭小的。 弗里达画中身穿墨西哥长裙的自己、她心爱的狒狒鹦鹉梅花鹿、缠绕着她的潮湿而茂密的热带植物……所有这一切都带着万物初生时的朴野和粗犷表情,共同呈现出一个混沌的、原生的、莽莽苍苍的世界,应该说,这个世界的那些让我们感到又陌生又惊喜的东西,既是属于弗里达的,又是属于墨西哥、属于阿兹特克文化的。她将太阳和月亮一起画入天空,那是“天地合而为一,两种自然力之结合,那是阿兹特克人的光明与黑暗的永久之战的观念,也是墨西哥文化中那种对而成偶之观念:即生与死、光明与黑暗、过去与现在、男与女永远共存 ”;她将人物已踏入坟墓的双脚变形成树干,借此表现植物与人类生命之间的联系性以及死亡养育生命的主题——对于一个墨西哥人来说,死亡意味着一种创造,他们用骷髅头来装饰房屋,在死人节吃骷髅型的面包,爱听表现死的快乐的歌曲和笑话;弗里达觉得自己是有着变形潜能的一个生命体,在她的画中,她的头可以变成花,胳膊能变成翅膀,身体会变成一头小鹿——弗里达想表达的是“一切生命都是等同的这一情感,这种情感有着阿兹特克文化渊源”、“墨西哥文化中隐含着一种印地安人生活态度,即假定人类与其他的生物分享同样的生命材料 ”,是原始思维中的互渗律、是尚未从自然的母体上剥离下来的人类对世界整体性理解的一种表现方式……传记中我们看到欧美的超现实主义画家频频向弗里达示好,把她的作品纳入他们的流派,弗里达却坚持说:“他们认为我是超现实主义画家,但我不是。我从不画梦。我画我自己的现实。 ”她希望被看成是一位原创的画家,其个人的想象源于墨西哥的民俗传统而非国外的什么流派。 对于弗里达这种对待自己作品的清醒的、令人肃然起敬的态度,海登61赫雷拉有着非常准确的理解:“墨西哥有自己的文化承传,有自己的神话和魔幻,因此就不需要来自国外的幻想。对下意识真实的自觉探索也许使欧洲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从理性世界和日常生活的呆板中解放出来,而在墨西哥现实和梦想被视作使混杂在一起的,奇迹被认为是日常发生的。 ”也许正因为有这样的文化体认,赫雷拉才能传神地写出这部弗里达传记,而电影《弗里达》虽然也竭力展现墨西哥风情——我们能够在电影里看到九重葛红、宝蓝色的平房、庭院里孔雀散步、各种纯色的墨西哥民族服装、鲜血、黑发、盛开的花朵、不透明的眼泪以及那些精心设计的超现实的场景(客观的说这应该是整部电影最让人惊喜的地方)如此种种的属于墨西哥的元素——但是,它在整体的思维方式上依然是美国式的而不是墨西哥式的,所以,它终究是一部属于好莱坞的电影,讲述的终究是一个好莱坞眼光打量下的弗里达故事。
Ⅱ 推荐电影
飞行者
英文名: The Aviator
编剧:约翰·洛根John Logan
导演:马丁·西科塞斯Martin Scorsese
主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Leonardo DiCaprio
裘德·洛 Jude Law
航空先驱霍华德·休斯(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饰),他是美国史上的传奇人物,他的一生就像电影般精彩,是业界奇人亿万富翁,娶了出了名的国色天香,在好莱坞远近驰名,《神鬼玩家》详述了二零到四零年代,霍华德开拓了事业第二春尝试执导电影并且革新飞行机型,同时描述了霍华德后期遭受病痛折磨,精神状态每下愈况,终于导致他与人世间完全抽离。
《卡波特》(Capote
主演:菲利普·塞莫尔·霍夫曼
Philip Seymour Hoffman
凯瑟琳·基纳 Catherine Keener
杜鲁门?卡波特是美国文学史上着名的南方文学作家,与另一名同样来自南方的作家田纳西?威廉姆斯齐名。卡波特最着名的作品之一为发表于1958年的《蒂凡尼早餐》,该小说于1961年被好莱坞改编成电影,片中奥黛丽?赫本深植人心的完美形象将影片推上了影史经典的位置,但真正奠定卡波特文坛地位的作品则是出版于1966年的《冷血》一书。依照卡波特本人的说法,他在《冷》中采用了独创的“非虚构小说”的文体形式,该文体集传统小说想象力与新闻报道纪实性于一身,带给读者的是另一种接近超现实之美的阅读体验。《冷》正式出版后,盘踞畅销书榜首位长达1年之久,售出了数百万册,隔年改编为同名电影,卡波特可谓名利双收。
《晚安,好运》
这是一部有关着名的记者兼播音员爱德华·R·莫洛的影片。莫洛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公众人物,他传奇的经历就是同声名狼藉的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进行对抗和斗争,并最终将这个臭名昭着的政客从他的政治舞台上拉了下来。《晚安,好运》的剧情表现的就是历史上那次着名的美国众议院反共产主义听证会上的对峙。莫洛是当时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一个新闻评论节目的主持人,他和节目制片人弗瑞德·弗莱德里,揭露了在当时政坛上呼风唤雨的麦卡锡是如何利用谎言和暴力手段,来达到愚弄、蒙蔽公众并进一步控制美国政治走向的种种劣行。莫洛与他的同事的行动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成为了美国新闻史上最据传奇性的时刻。
《冰上奇迹》
影片改编自1980年盐湖城冬奥会上发生的真实事件。当年,正是美苏两大巨头的“冷战”时期,而在美国本土,80年代初正是经济相对困难,世界地位相对尴尬的一个阶段。这个时期,美国与苏联的竞争可以表现在任何一个方面,最能体现国家荣誉的体育竞技比赛当然也不例外,这一次,是冰上曲棍球。
《男人的荣耀》
他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
他有着超人的信念与远大理想
他为荣誉与梦想加入了美国海军
他与种族主义和官僚作风作着坚定的斗争
他终因自己的不懈努力获得了那本就早应属于他的荣誉
他就是美国的第一位黑人潜水员队长-CARL BRASHEAR
《棒球新秀》
影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生活中的吉姆·墨瑞斯终于在1999年、年已35岁的时候加入了美国职棒联盟,成为职棒史上30年来年龄最大的“新人”,凭着对梦想的不懈追求与努力,他创造了奇迹。墨瑞斯现已从运动场上退休,并根据自己的传奇经历写下了回忆录《The Oldest Rookie》。
《圣女贞德》
详细介绍:
神秘、纯洁、壮烈,不论用什么词来形容她,都不能否认,贞德作为一个从未上过学的农家少女,她的一生可谓轰轰烈烈。
贞德1412年出生在法国一个偏僻的村庄,当时正执英法百年战争期间,法国大片领土已被英国占领。此外,法国国内还爆发了内战,勃艮第公爵背叛了自己的祖国,站在了英国一边。
《拳王阿里》
如果他只是个拳手,哪怕是最令对手畏惧的拳击天才,穆罕默德·阿里也不会象他现在这样成为一个活着的传奇。尽管人们记得的是多是拳击台上那个漂亮的形象。
《骚灵乐父》
这部传记片真实地再现了黑人灵魂乐歌手雷•查尔斯(Ray Charles)传奇的一生,刻画了这位灵魂乐之父那常人难以想象的坚强意志和美丽心灵。
《耶稣受难记》
这部影片真实的记录了耶稣基督一生中最后的12个小时,那是他在耶路撒冷受难的一天,也是他化身人类所遭受到的最残酷最痛苦的折磨,直到他生命的消逝。
一往无前
《一往直前》便是讲述了这位伟大黑衣人的传奇般的半生奋斗历程,由一个阿肯色采摘棉花的农场小子到乡村音乐巨星,尤其是那段太阳录音室的经历与面对毒品的沉迷与强戒间的拉锯战,当然也少不了描述约翰尼与至爱琼·卡特·凯茜脍炙人口的爱情故事。
Ⅲ 请问这部电影叫什么名字
美国电影 《弗里达》,讲的是墨西哥女画家弗里达和她同是画家的丈夫里维拉的感情纠葛。
<<Frida>>
米拉麦克斯公司(Miramax Films, USA)2002年出品
主演:
萨尔玛-海耶克(Salma Hayek)
艾尔弗雷德-莫利纳(Alfred Molina)
安东尼奥-班德拉斯(Antonio Banderas)
艾什莉-贾德(Ashley Judd)
爱德华-诺顿(Edward Norton)
杰弗里-拉什(Geoffrey Rush)
导演:茱莉-泰摩尔(Julie Taymor)
类型:剧情片
分级:R(性/裸体/粗口)
Ⅳ 想看2002年上映的由萨尔玛·海耶克主演的弗里达免费高清资源
《弗里达》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NxdpvSJQeZNCo9ruur-qIg
《弗里达》是由朱丽·泰莫执导,萨尔玛·海耶克、阿尔弗雷德·莫里纳、杰弗里·拉什主演的传记电影,于2002年10月25日在美国上映。该片以弗里达的自画像为线索,讲述了这位墨西哥著名女画家短暂却充满着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
Ⅳ 求高清版的 《弗里达》地址。
链接:
《弗里达》是由朱丽·泰莫执导,萨尔玛·海耶克、阿尔弗雷德·莫里纳、杰弗里·拉什主演的传记电影。
该片以弗里达的自画像为线索,讲述了这位墨西哥著名女画家短暂却充满着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
弗里达是墨西哥著名的女画家,18岁之前她是一个快乐活泼的少女,跟其他人一样,享受着爱情的甜蜜。然而18岁的车祸让她遭遇重创,死里逃生的她从此跟病痛伴随一生。原来的小情人也离她而去。躺在病床18个月的她整日与画为伴,她的画充满了不可思议的活力与激情。那时候她也真正开始考虑卖画养活自己,她前去请求画家里维拉指导自己的画,对方激赏她的天分。他们也从师生转变成一生的伴侣,他们结婚了。婚后他们经历了墨西哥最动荡的革命时期,他们狂热地追随着共产主义的脚步,甚至当托洛斯基被斯大林逐出苏联后,他们不畏风险地予以热情接待。弗里达与托洛斯基朦胧的爱恋,以及她的女同性恋情结让她的感情史一样绚烂。1954年,弗里达离开了这个充满了病痛的世界。
Ⅵ 弗里达 FRIDA怎么样
学姐一直很喜欢电影《弗里达》,一提到《弗里达》她的眼就放出光芒,可能学姐学环艺设计,对色彩、对绘画、对服饰、音乐都很有自己见解,《弗里达》这一点很大层度做到了完美。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学姐很佩服弗里达坚韧不拔的个性及在艺术上突出的表现。本人对于《弗里达》弗里达的扮演者萨玛·海耶克可以说是眼熟戏不熟,在各大影展颁奖活动中都能看到这位墨西哥美女曼妙的身影。 电影《弗里达》从弗里达的服饰... []
Ⅶ 看了弗里达的感受
19159 助理 二级(459) | 我的贡献 | 我的消息(0/10) | 我的空间 | 网络首页 | 退出
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MP3 图片 视频 网络 帮助
网络 > 浏览词条
编辑词条 发表评论 历史版本 打印 添加到搜藏 完善相关词条
弗里达
开放分类: 电影、画家、人物、墨西哥、天赋
1907年弗里达出生在墨西哥城,她的叫做“蓝屋”的家中,47年后她又死在同一幢房子里。她是欧洲移民和当地墨西哥人结合的产物。她说她出生在1907年7月7日,但出生证明上说是该年的7月6日。这只是她一生中对自己生活众多假话中的一个。
6岁时,弗里达患上了小儿麻痹症,这使她的右腿明显瘦弱,终身如此。
弗里达从小就有惊人的美貌,她有黑色的长发,两条长眉毛就象鸟的翅膀,下面是一对迷人的大眼睛。
弗里达天性活泼好动,读中学时,就是个淘气的、爱做恶作剧的女生,她很快成为学校里一个主要由男生组成的惹是生非的小团体的头目。在学校里,弗里达第一次遇到了她未来的丈夫,著名的墨西哥壁画家迭戈.里韦拉。他被找来为学校的礼堂画壁画。
1925年9月17日,18岁的弗里达.卡拉遭遇到一起严重的车祸,这造成了她脊柱、锁骨、肋骨断裂,骨盆破碎,右腿11处骨折。此外,她的右脚脱臼,粉碎性骨折,肩膀也脱臼。此后一个月,弗里达不得不平卧,被固定在一个塑料的盒式装置中。
弗里达的生存意志和渴望使她活了下来,不断地康复。车祸后不久,她就开始画画,因为禁锢在床上的生活过于无聊。 这成为她终生的职业。在很多方面,她的美术作品是她在医疗过程中的个人痛苦和斗争的编年史。但这些作品的源泉仍然是她的天才和热情。
弗里达大部分的作品描述的都是她自己的故事,画的最多的题材就是她的自画像。在这些作品里,弗里达经常把她自己画成穿着墨西哥的传统服饰,周围是她的宠物和她家乡许多葱翠的蔬菜。她的作品总是非常强烈,有时是写实的,有时是幻想的,表明她的艺术和生活是不可分的,即是奔放的有时悲剧性的。
弗里达爱墨西哥的一切,它的色彩、民间艺术、传统服饰,以及重视诚信和家庭的价值观。
虽然弗里达奇迹般的康复了(她又可以走路了),但在她以后的生命中还是经常遭遇剧烈的疼痛和无力,这使她需要频繁就医,长时间地卧床,接受无数的手术。她曾经自嘲说她创造了接受最多手术的世界记录。实际上,她一生中大约经历了30次手术。她有时不得不依靠酒精、麻醉品和卷烟来缓解肉体的疼痛。
她出院后,有朋友介绍她认识墨西哥的艺术家团体,其中包括了迭戈.里韦拉。
1929年8月21日里韦拉和弗里达结婚。在他们整个婚姻中有过恩爱、外遇、创作性的合作、憎恨、以及最终在1940年的离婚。他们的婚姻被形象地叫做大象和鸽子的结合,因为 里韦拉又大又胖,而弗里达娇小瘦弱(身高仅5英尺出头)。1940年12月8日是里韦拉的生日,弗里达和他第二次结婚了,但弗里达坚持“我只负责家庭开支的一半;靠自己的劳动所得来养活自己;我们之间不能有性行为”,在约法三章的基础上,他们和好了。
弗里达夫妇都相信共产主义。他们投身于墨西哥的人民运动,为本国的民族文化骄傲。他们将自己的想法与许多墨西哥的艺术家和知识分子分享,一致20世纪的前期后来被称为墨西哥的文艺复兴。
尽管里韦拉和很多女人有染(有一个甚至是弗里达的妹妹),但他仍提供了很多帮助。他建议弗里达穿传统的墨西哥服饰,那种长长的、华丽的服装,佩带珍奇的宝石。这配上弗里达厚厚的一字型的眉毛,成为了她的特征。他也喜欢她的作品,是她最大的崇拜者。反过来,弗里达也是里韦拉最可信赖的批评家,以及他生活的热爱者。
弗里达将她所有的感情倾注在画布上。她画她暴风雨般的婚姻带来的愤怒和伤害,画痛苦的流产,以及车祸带来的肉体上的痛楚。
尽管弗里达的生命中充满了痛苦,但她仍然是一个爱交往的人。在交际中,她常常是不停地说脏话。她喜欢喝龙舌兰酒,喜欢举办狂欢的宴会,在宴会上,她会对着来宾唱黄色歌曲。她会对客人讲色情笑话,使所有人——包括她自己——都深感震惊。她所到之处,人们都被她的美貌征服,他们停下脚步注视着她。男人为她着迷,发生她身上的各种绯闻不计其数。
在她的婚姻过程中,她和数不清的人们发生过关系,只要他们著名且长得漂亮。里韦拉也是如此。他们夫妻两人互相爱着对方,但他们都是性格狂野、思想自由的人。弗里达是她那个时代最著名的荡妇,她勾引她看上的每一个人。.
其中一件涉及到共产党领袖利昂.托洛斯基。当时他和他夫人寓居于弗里达的家中。但不久他就被害了,弗里达为此被逮捕,但随后又被释放了。里韦拉也在怀疑对象之列。在托洛斯基遇害几年以后,弗里达和里韦拉对外宣称他们邀请托洛斯基来墨西哥,就是为了害他,没有人知道他们是否在说实话。他们都是喜欢讲故事的人。
弗里达也是一个双性恋者,和很多女人发生过关系。
全世界都有弗里达的崇拜者。她到法国时,毕加索宴请她,她还登上法国时尚杂志的封面。在美国,人们爱她的作品,也爱她的美貌。在她的家乡墨西哥,许多重要人物都喜欢她。
弗里达平生只在墨西哥开过一次画展,那是1953年的春天。那时弗里达的健康已非常糟糕了,医生告诫她不要去现场。来宾们刚被允许进入画展,外面就响起了警报声。人群疯狂地涌向门外,那里停着一辆救护车,旁边还有一个骑摩托车的护卫。弗里达.卡拉睡在担架上,从车里被抬出来,进入了展厅。她的床被放在展厅的中央,人们上前祝贺她。 弗里达对着人们讲笑话,唱歌,她甚至还整晚地喝酒,所有的人都很开心。画展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功。
就在这同一年里,由于软组织坏死,弗里达不得不截去膝盖以下的右腿。这使她极端地忧郁,产生了自杀倾向。
她自杀过几次。她于1954年7月13日去世。没有验尸。有谣传说,她是自杀。她的日记里最后的话是:“我希望离世是快乐的,我不愿意再来”。
片名:弗里达导演:Julie Taymor
编剧:Clancy Sigal ..... (screenplay) and
Gregory Nava ..... (screenplay) &
Diane Lake ..... (screenplay) and
Anna Thomas ..... (screenplay)
Hayden Herrera ..... (book Frida: A Biography of Frida Kahlo)
主演:爱德华·诺顿 Edward Norton ..... Nelson Rockefeller
安东尼奥·班德拉斯 Antonio Banderas ..... David Alfaro Siqueiros
Roger Rees ..... Guillermo Kahlo
米亚·梅塞德斯 Mía Maestro ..... Cristina Kahlo (as Mia Maestro)
萨弗蓉·布罗斯 Saffron Burrows ..... Gracie
萨尔玛·海耶克 Salma Hayek ..... Frida Kahlo
类型:剧情 / 传记
更多中文片名:挥洒烈爱 / 笔姬别恋
更多外文片名:Frida Kahlo
片长:123 min
国家/地区:加拿大 / 墨西哥 / 美国
对白语言:英语 / 法语 / 俄语
发行公司:Asmik Ace Entertainment
上映日期:2002年8月29日 意大利
剧情介绍:本片讲述了已故墨西哥女画家弗里达·卡罗传奇般的一生。弗里达(萨尔玛·海耶克饰)从小生活在墨西哥城,七岁的时候她患了小儿麻痹症,导致右脚活动困难,甚至不能正常上学。十八岁那年,她又遭遇了一场车祸,这场车祸不仅导致了弗里达终身不孕,还给她的心灵遮上一层厚厚的阴影,在以后的日子里,弗里达始终无法摆脱后遗症的缠绕。
面对这一切,弗里达并没有灰心丧气,她对生命的热诚依然那么强烈。在母亲鼓励下,她研习绘画,并因此结识了恩师里维拉,与他谱出爱曲。透过画笔,她那天赋才华充分表现出来;她的毅力,让她成为独当一面的传奇人物。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 编辑词条
参考资料:
1.《世界博览》
贡献者(共7名):
她的清酒、402136045、一休禅师、89171666、ARONNIE、抑古龙扬金庸、落雁无痕
本词条在以下词条中被提及:
莎尔玛·海雅克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共0条):发表评论>>
返回页首
&;2008 B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