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资讯 > 如何解决华谊兄弟去电影化

如何解决华谊兄弟去电影化

发布时间:2022-08-20 12:01:04

⑴ 华谊兄弟千万市值成泡影,华谊兄弟的未来该何去何从

现在华谊兄弟应该还是把主要的力量放在电影质量上面,因为现在的观众对别的东西都是不买账的,只有电影的质量才是真正能打动观众的东西,同时也是唯一能让他们度过面前这个危机的精囊妙计,如果现在还不会到正轨上面来,可能以后真的很难再东山再起了。


眼下无论股权激励,还是一亿元的资金注入对于华谊来说都是无法拯救持续走跌的股票,如果华谊兄弟宣布几十亿资金注入恐怕他们控制人又会不舍,所以说现在这个状态华谊兄弟也很难做,其他的股东也很难做。也有专业人士称,从2016年影视行业上市公司市值高峰到现在,整个影视行业上市公司市值平均下跌72%,现在影视公司市值只有过去三分之一不到,一家上市公司市值跌个80%是正常跌幅,这反倒让人很放心。

⑵ 华谊兄弟为什么沦落

原因如下:

王忠军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华谊兄弟走下坡路,心中自然很是着急,于是“断腕自救”,开始变卖自己的房子等个人资产,想让华谊有更多的资金,兄弟两人甚至已经质押了手上90%以上的股权。

但华谊兄弟没有看到惊喜,《阳光劫匪》等电影票房惨淡,就这一部电影来说,就让华谊亏了1.5个亿。

心灰意冷的王忠军无奈之下宣布退出华谊腾讯娱乐,用不体面的方式退场,仅拿到9亿的资金回血。祸不单行,随后兄弟两人均被沦为被执行人,华谊更被曝出负债累累,涉及金额近30亿。

时过境迁,华谊兄弟的衰败已经成为事实,对于电影行业来说,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当然是要多在电影制作上多下功夫。这点,华谊兄弟或许应该像吴京的“登峰国际”学习。

华谊兄弟的行为让人不由想起了港富李嘉诚,93岁“退而不休”的他投资了房地产、投资了英国的电力、水利、港口、能源,甚至还花费2500万美元投资了流行于日美韩的医疗科技“Wlnad”前代物质。

多维投资的他也确实收获颇丰,一度蝉联十几年的亚洲首富,被他选中的“Wlnad”物质随后被生科企“莱特.维健”量化落地亰东后走俏,知名投行预测2025年有望达到千亿规模,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该物质有着哈佛变老研究方面的背书。而今年李氏旗下和黄医药也已经上市,市值暴涨110%超过700亿。

可惜华谊兄弟终究比不了李氏投资眼光的毒辣,不仅竹篮打水一场空,而且电影也越做越差。

随后为了挽回局面,华谊又想起了冯小刚,和他签下震惊行业内外的对赌协议,协议的内容大概是:冯小刚需要1年内赚来1亿,并且这个目标每年递增15%,如果达不到,冯小刚就需要自己垫钱补上这缺口,时间期限是5年。

原本想要凭此绑定冯小刚,没想到如意算盘落空,华谊兄弟不仅其他业务失算,而且电影票房也不给力,冯小刚累计给华谊支付2.35亿的赔款。如今的华谊已经连续3年亏损,金额加起来超过60亿,股价也蒸发了700亿以上,虽然在对赌协议中冯小刚输了,但华谊兄弟无疑是损失更大的那一位。

华谊兄弟的发家史:

华谊兄弟从来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角色。它总是野心勃勃,早年号称要做“中国的华纳兄弟”。

在发展早期,华谊兄弟发现,如果单做泛影视内容业务,永远也无法把盘子做大,尤其是在瞬息万变的中国市场,一旦无法做大做强反而会被资本吞噬。华谊兄弟创始人王中军甚至抛出一句,“只把自己定位于影视公司是不会有未来的”。对此,华谊兄弟不惜亲手自我革命。

早年,华谊兄弟是以广告业务起家,并以此积累了创业第一桶金,随后从广告转向影视,迅速实现第一次企业转型。上市,是华谊兄弟等来的第二次重要契机。

上市后,华谊兄弟开始迫不及待进行“内容+渠道+衍生品”的全产业链布局,并在影院、游戏、实景娱乐等板块有所尝试。

华谊兄弟正式开始布局“去电影单一化”战略,是在2014年公司成立20周年的时候,它宣布“新三驾马车”战略,并将旗下子业务整合成影视娱乐、互联网娱乐、品牌授权与实景娱乐三大板块,进行电影全产业链多板块运营。

⑶ 为什么从冯小刚电影《1942》失利之后,华谊就一天不如一天了

我觉得是因为华谊兄弟有点太过于依赖冯小刚导演了,因为冯导的一些电影有太多的文艺色彩,而对于现在的电影行业来说一般都是商业化,电影题材更加新颖更加有看点,因此自从《一九四二》之后其实华谊兄弟就应该去思考如何去使电影题材与模式多元化,但是在这之后除冯小刚以外的依然是不理想,因此才会一直亏损。

华谊兄弟也看到 “冯氏依赖症”问题,因此这些年与徐克、管虎所代表的导演加大合作,并培养田羽生、程耳等年轻力量。可惜除了狄仁杰和前任系列,其他作品乏善可陈。华谊兄弟在电影题材和模式上的创新明显不足,近年来北京文化、博纳影业等影视公司大胆起用新人,题材上也突破创新,《战狼2》、《红海行动》、《流浪地球》、《我不是药神》等高票房作品涌现。还希望华谊可以早日找到方向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电影。

⑷ 华谊兄弟千万市值成泡影,华谊兄弟还有没有可能翻身

我觉得现在华谊兄弟想要翻身还是比较难了,毕竟现在身上背负的债务还是比较多的,再加上整个公司的口碑真的非常差,现在想要把这一页翻过去还是有一点困难的,应该也很难有人会去接盘。

华谊兄弟也开始反思,宣布重新聚焦电影主业,并拉来重量级人马打造电影《八佰》,并在官方微博不遗余力大肆宣传,企图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但恐怕为时已晚。

⑸ 华谊兄弟遭受抵制,商誉受损,冯小刚和王中军谁才应该是真正的背锅人

我觉得这件事冯小刚与王中军都脱不开责任,其一是因为在商誉受损方面即使当时没有出现崔永元对于《手机2》曝光涉嫌偷税漏税的事情,在公司的一些运营中因为一些操作,也就是那个业绩对赌协议,最终造成了商誉的流失;其二其因为在出事情以后,因为冯小刚近些年来的舆论并不是很好,因此在去年也出现了冯小刚角色被砍掉的事情,因此也对这个实行“去电影化”之后过度依靠着冯小刚的华谊兄弟造成比较大的打击。

华谊兄弟敢于收购一家刚成立两个月的空壳公司,冯导敢于做出长达5年,将近7亿元的利润承诺,底气何在呢?底气就在于冯导能拍电影,而且拍出的电影能赚钱啊。因此就造成了对于冯小刚的依靠越来越深,而在2016与2017冯小刚也完成了他的业绩,但是近年来在经过崔永元那件事过后,股价接连不断的跌,冯小刚声誉也下降,才造成了这种情况的发生。

⑹ 王中军为华谊兄弟制定的“去电影化”发展策略,是否是华谊亏损的原因之一

我觉得正是因为华谊的“去电影化”策略才会这样的,因为但一旦开始“去电影化”,华谊的资源精力便陆续投入到其他业务当中,但随着其电影业务不可避免地逐渐被边缘化,华谊也渐渐丧失了曾经在电影行业的老大地位,而电影方面也越来越依靠冯小刚,但是冯导的电影都很偏向于“文艺化”,这对这个现如今商业化产业化的电影环境这无疑是也是会影响到电影公司的业绩。

而一系列并购,也导致华谊兄弟商誉高企,截至 2018年三季度,华谊兄弟的商誉30.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为15%。而华谊兄弟自2011年开始下注实景娱乐项目,在“2018 年业绩仍然未达预期,但主要是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在开发中的各实景项目进展缓慢,导致相关授权收入有所延迟,因而造成亏损。

⑺ 华谊兄弟为什么失守电影市场

多头均衡发展策略,可以更大应对极有可能在下半年出现的电影行业票房泡沫破裂的风险。



近日,华谊兄弟发布2016年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盈利2.52亿~3.78亿元,净利润下滑25%~50%。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光线传媒等几大影视公司业绩都同向上升。此番华谊兄弟业绩骤降也被业界解读为公司“去电影化”战略导致主业发展不利。


自2014年华谊兄弟宣布“去电影化”开始,华谊兄弟开始多元化布局,电影、游戏、实景娱乐成为其“三驾马车”。 对此,许多业界评论均认为这是其在自己起家的根据地电影领域出现失利的原因所在。对此,笔者和《中国经营报》记者石英婧进行了一番交流。

票房盛世!为何华谊反而在撤退?


华谊兄弟在报告中其称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电影《天降雄师》《奔跑吧兄弟》《失孤》取得较好的票房成绩。另外,公司参投于2016年6月18日上映的《魔兽》创造了人民币14.7 亿元票房收入,但因参与全球分账,确认收入时间较长,在上半年尚未形成分账收入。


愚以为,在票房盛世的大背景下,华谊兄弟不升反降,除了上半年没有主力作品这一内因外,更主要是来自外部竞争加剧,来自互联网领域和各种影视创业型机构的大量入侵,在某种程度上也对大涨的票房形成了“分账”效应。


当然,因为泛娱乐化下,确实华谊出现了对电影投入不比从前的状态。但必须要指出的是,华谊兄弟的投入不高,更多的表现在其对当下电影行业重磅投入IP的趋势上并没采取跟随策略。它反而选择了将经营模式分散到影视、综艺乃至网剧等多个领域,这在某种程度上会表现为投入不高和精力分散。但实质上,这种多头均衡发展策略,可以更大应对极有可能在下半年出现的电影行业票房泡沫破裂的风险。

华谊用没有分账来解读自己的“失利”,某种程度上甚至可能包含了有意遮掩它们多元布局的战略意图,继续误导外界将其简单定义为一个不务正业的电影公司。

电影下滑,营收却是第一?


单纯把华谊兄弟定义为一个电影主业公司未免过于简单。选择多元布局,本身也是因为IP被重视后,电视剧集、网剧以及多平台播出的综艺节目因此大爆发的时间点上,国产电影反而显得不 温不火的大背景下。所谓票房盛世,也大多是在给好莱坞大片贡献票房。因此,华谊的主业其实并没分食,只是多元布局需要耗费更多资金,因此显得业绩不佳。这只是短线问题,从长线角 度,仍然大有可为。毕竟,电影这一块,在整个泛娱乐产业中,目前只是最吸睛、但在盈利能力上并不最强的一环。


华谊兄弟电影业务营收不佳,但营业总收入却占据上市影视公司第一的位置,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其实这部分来源或许是来自于投资,特别是对游戏、互联网娱乐等泛娱乐领域的成功投资。


而随着国内电影票房泡沫的随时可能发生的崩裂,下半年,预计华谊继续深耕泛娱乐,尤其是互联网领域的新兴泛娱乐板块,将逐步让华谊兄弟有更多的收益入账,因此下半年走势并不会差。

去电影化其实就是要玩好电影


在很多时候,人们总是会被字面意思所蒙蔽。比如华谊的去电影化,大家就都以为它是要离开电影市场了。这其实只是文字游戏。


真正意义上的去电影化,个人以为,在华谊的动作中,可以看做是在内容供给上,不像新晋的影视公司那样押注在IP这个大起大落的风险项上,而是更多的注重对编剧人才特别是中青年后晋影视人才的培养上,其实就已经是在给华谊兄弟培养真正活的IP,而非简单的购买、改编和被束缚的IP。这些活IP一旦注入到华谊兄弟当下的多元化布局中,将用专业化的角度颠覆那些新兴、但内容还在UGC向PGC过渡上挣扎的那些泛娱乐领域,尤其是互联网上的泛娱乐板块。


尤其是今年年初,原万达文化集团副总裁叶宁加入华谊。叶宁的进入,目标是逆转发行上的颓势,而且更多的是借住叶宁的人脉,进入正在越来越强大的万达影院体系之中,形成良好的院线输出。但仅仅靠人脉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其实更多的时 候,反而是逆传统发行的模式,深入研究线上线下活动推广的更多形态,打破国内电影行业总是发布会、首映礼、红地毯的营销僵硬形态。

⑻ 人尽皆知的巨头华谊兄弟,为何会被执行3个亿

因为华谊兄弟公司,未履行法律义务,并且涉及到三个亿的金额,所以被法院强制执行三个亿的标的。这在商业活动中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现象,很多公司都会在经营不景气的时候出现一些状况,同样的华裔兄弟公司,虽然是影视行业的龙头老大,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出这家公司目前的经济状况并不好,这个时候出现被法院强制执行三个亿标的的事情,其实也并非不正常。

三、华谊兄弟公司在4月份就可能出现财务上的危机了。

在4月份华谊兄弟公司还因为一起工程合同纠纷案而出现被执行标的20多万元,当时很多股民和投资者都还没有意识到该公司出现的经济危机,认为这可能就像华谊公司回应的那样,只是因为双方沟通不畅而导致的负面新闻,但是没想到在5月份又曝出另一件被执行标的高达3亿金额的新闻,这就说明华谊公司内部的经济状况很可能存在一些问题。

综上所述,这段时间华谊兄弟公司频频出现经营方面的问题,在小编看来,这可能不是偶然,而是公司内部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一些疏漏,同时娱乐市场上面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华谊兄弟公司虽然作为行业的龙头老大,但是。在局势多变的娱乐市场上,也不一定能够竞争得过其他公司,所以才会导致如今被法院执行三个亿标的的事情发生,不知道你怎么看待这件事?欢迎下方留言评论。

⑼ 如何看待“能救华谊的,只有电影本身”这种观点

去年,崔永元炮轰《手机2》剧组,同时,王中军、王中磊质押全部股权这样的流言充斥着电影市场,因为这些谣言被以讹传讹、添油加醋,导致整个电影市场都受到了很大的伤害,半个月的时间,华谊的市值就跌了近百个亿,不久后,华谊董事长王中军就在华谊公众号发文回击流言,并犀利指出华谊依靠的是创作者,而不是冯小刚,王中磊也表示华谊的初心就是内容创作,所以,“能救华谊的,只有电影本身”自然是有说服力的。



就像王中磊提到的匠心一样,电影行业最缺的就是一颗好好做电影的心,只有保持一颗匠心,才能做出好的电影,才能受到观众的喜爱。

阅读全文

与如何解决华谊兄弟去电影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周星驰的电影九品芝麻官国语免费观看 浏览:885
登陆战争有哪些电影 浏览:355
电视播放电影怎么添加字幕 浏览:730
看购网如何兑换电影票 浏览:531
电影开拍到杀青到多久 浏览:616
冰川时代5的电影里面有哪些单词和句子 浏览:747
春江花月夜电影投资多少 浏览:114
关于香水的电影有哪些地方 浏览:758
特种兵归来4替身疑云免费电影 浏览:318
虐杀女人电影有哪些 浏览:399
2017最好看的战争电影 浏览:658
喜剧电影什么 浏览:731
奥迪a3如何看电影 浏览:327
必须过动电影免费观看 浏览:331
李小龙电影哪部比较好看 浏览:423
广西灵山有多少个电影院 浏览:24
电影投资怎么交易中心 浏览:369
2015年国内好看电影排行 浏览:850
闯13关赚一个亿的电影叫什么 浏览:606
电影投影机成的是什么像 浏览: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