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资讯 > 如何评价李连杰英雄电影海报

如何评价李连杰英雄电影海报

发布时间:2022-08-19 22:00:46

㈠ 21年前,李连杰风光大娶利智,港媒用十字嘲讽,今现状如何

1989年,李连杰和利智在拍摄电影《龙在天涯》的时候因戏生情,两个人互生情愫,李连杰在后来的采访中甚至声称他对利智一见钟情,利智就是他的全部,他可以为利智抛弃所有的名利前程,甚至是生命,可见李连杰对利智的感情有多热烈。

李连杰和利智的现状

如今李连杰现在已经慢慢流漏出的老态,然而妻子利智却成为了不老女神,仿佛岁月完全没有在她脸上留下任何痕迹,肌肤雪白,昔日“利美人”的称号如今依然可以用在她身上,真的是风采依旧迷人。

每个人对家庭和爱情的看法和选择都不一样,外人无权干涉,李连杰虽然对前妻和女儿有愧疚,但是也在努力弥补她们,现在李连杰和利智已经结婚多年,他们恩爱幸福就足够了,让我们祝福他们。

㈡ 因一张海报,内地无法公映,李连杰究竟发生了什么

这件事其实挺简单的,就是李连杰和好莱坞一位导演合作了一部电影,然后想拿到中国来公映,结果因为这个电影的一张海报引起广大国人的不满,所以公映的事情也就被搁置了。

关键就在于这张海报的内容让中国人看着特别的不舒服,因为在这张海报中,李连杰是被人踩在脚下的。大家看到这张海报后觉得这是对中国人的一种公开侮辱,所以群情激奋下,拒绝这部电影在中国内地公映。

这件事也提醒了现在的不少明星,接戏要谨慎,要不然就会受到广大人民群主的抵触。

㈢ 请问李连杰有好看的电影没这是我看完《白蛇传说》之后唯一的疑问。

相当多好看的电影啊,
2011 龙门飞甲 3D版 饰 周淮安 白蛇传说 饰 法海
李连杰主演电影海报(20张)2010 敢死队 饰 近战搏击高手“阴阳” 海洋天堂 饰 王心诚 2009 建国大业 饰 陈绍宽 2008 木乃伊3:龙帝之墓 饰 龙帝 功夫之王 饰 默僧、孙悟空 2007 投名状饰 庞青云 游侠 饰 保罗 2006 霍元甲 饰 霍元甲 2005 狼犬丹尼 饰 丹尼 2003 致命摇篮 饰 苏党恒 2002 英雄 饰 无名 2001 龙之吻 饰 刘健 救世主 饰 刘宇 盖布 刘乐… 2000 致命罗密欧 饰 孙汉 1998 致命武器4 饰 古华新 杀手之王 饰 小富 1997 黄飞鸿之西域雄狮 饰 黄飞鸿 1996 赤子威龙 饰 巩伟 冒险王饰 周时杰(冒险王) 黑侠 饰 徐夕
李连杰电影海报(12张)1995 鼠胆龙威 饰 李杰 给爸爸的信 饰 巩伟 1994 中南海保镖 饰 许正阳 精武英雄 饰 陈真 新少林五祖 饰 洪熙官 1993 太极张三丰 饰 张君宝(张三丰) 黄飞鸿之铁鸡斗蜈蚣 饰 黄飞鸿 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 饰 张无忌 方世玉Ⅱ万夫莫敌 饰 方世玉 功夫皇帝方世玉 饰 方世玉 1992 黄飞鸿之三狮王争霸 饰 黄飞鸿 黄飞鸿之二男儿当自强 饰 黄飞鸿 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 饰 令狐冲 1991 黄飞鸿之一壮志凌云 饰 黄飞鸿

㈣ 李连杰有哪些经典电影

重要电影
少林寺
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的人。1980年,李连杰被导演张鑫炎相中,出演香港中原电影公司的影片《少林寺》中的主角觉远和尚。这是一部在武侠电影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影片一反旧式武打片中那种纯表演的花架与镜头技巧的卖弄,通过李连杰和他的一班武术队员们朴素真实的功夫让观众真正欣赏到了中国武术的真功夫。
黄飞鸿系列
黄飞鸿是全世界电影剧本最长寿的,前后共有六十多个版本,其中最让观众映象深刻的是李连杰所饰演的黄飞鸿。李连杰版黄飞鸿前后共有5部电影,为《黄飞鸿Ⅰ之壮志凌云》、《黄飞鸿Ⅱ之男儿当自强》、《黄飞鸿Ⅲ之狮王争霸》、《黄飞鸿之铁鸡斗蜈蚣》 《黄飞鸿之西域雄狮》,在这五部电影里面,东方的儒雅被李连杰诠释成完美。其两掌开亮的姿态为无数后人模仿,成为一代人的记忆。
方世玉
可惜好景不长,两年后李连杰因为某些原因与嘉禾不欢而散,分手后李连杰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正东电影制作有限公司。当年,由元奎导演、李连杰监制并主演的《方世玉》系列取得极大成功,他们之后合作的《中南海保镖》,《给爸爸的一封信》等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李连杰使枪的酷样更是倾倒了无数观众。1994年,由陈嘉上编剧并导演的《精武英雄》成为这段时间李连杰最成功的作品,袁和平也设计了他最为经 典的动作。
黑侠
1996年,李连杰和永盛电影公司签约,为其演出六部电影黄飞鸿.随后与徐克时隔多年再度合作《黑侠》,引起国际片商注意。1997年在拍完自己黄飞鸿系列的最后一部《黄飞鸿之西域雄狮》后前往好莱坞。成为继李小龙、成龙、吴宇森进入好莱坞的第四位华人明星。1998年受华纳公司之约出演了《致命武器4》。
英雄
从《英雄》到《十面埋伏》到《霍元甲》,内地、香港、台湾的一线大腕,张伟平几乎都用过。真正对好莱坞的票房有影响力的,只有李连杰。2003年,《英雄》在美国宣传时,海报上只有李连杰一个人。张伟平悄悄问《英雄》的美国发行商,这个片子,用了一堆大腕,海报上为什么只剩李连杰?对方则告诉张伟平,“张先生,您认为的那些所谓国际大腕,我们美国人不认识他们”。
敢死队
2010年8月13日上映的《敢死队》轰动全球,李连杰又一次和著名导演西尔维斯特·史泰龙合作,其中的惊悚/冒险场面获得了不少观众的赞同,尤其以李连杰的勇敢动作为最。众多观众评论说,这部电影在中国的票房都为了看李连杰,还有很多观众都期盼着看李连杰的下一部电影。

海洋天堂
《海洋天堂》是李连杰最新主演的一部公益电影,出演这个电影,李连杰只拿一块钱的片酬。壹基金计划是李连杰在2007年成立的慈善公益计划。李连杰曾在宣传片中说:“我一直在想,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大家就是一家人,所以我就想了一个概念:每一个人每一个月拿出一块钱来,自己人帮自己人,一加一加一等于一,每个人每个月一块钱,大家是一家人。”
龙门飞甲
《龙门飞甲》是由李连杰领衔主演的第一部“新概念3D武侠”大片,《龙门飞甲》最为引人关注的,自然是徐克和李连杰14年后的再度合作,李连杰表示,“我自小与武结缘,它领我走上电影之路,自此改变了人生。在之前合作过的系列电影中,徐克导演给了我一个奇妙精彩的舞台,让我的人生又多了一重感性的体验。入行这些年,我对人生百态更有了不同的视角,也并不曾觉得自己离开过武侠世界。”
另外,他的全部作品如下。。。
六、电影作品
2010 太极饰 杨露禅 2010 敢死队2 饰 近战搏击高手“阴阳” 龙门飞甲 3D版 饰 周淮安 白蛇传说 饰 法海

精武英雄剧照(20张)2010 敢死队 饰 近战搏击高手“阴阳” 海洋天堂 饰 王心诚 2009 建国大业 饰 陈绍宽 2008 木乃伊3:龙帝之墓 饰 龙帝 功夫之王饰 默僧、孙悟空 2007 投名状 饰 庞青云 游侠 饰 保罗

主演电影海报(汇集)(20张)2006 霍元甲 饰 霍元甲 2005 狼犬丹尼 饰 丹尼 2003致命摇篮 饰 苏党恒 2002英雄( 饰 无名 2001龙之吻 饰 刘健 救世主 饰 刘宇 盖布 刘乐… 2000 致命罗密欧 饰 孙汉 1998 致命武器4 饰 古华新 杀手之王 饰 小富 1997 黄飞鸿之西域雄狮 饰 黄飞鸿 1996 冒险王 饰 周时杰(冒险王) 黑侠 饰 徐夕

太极张三丰剧照(20张)1995 鼠胆龙威 饰 李杰 给爸爸的信 饰 巩伟 1994 中南海保镖 饰 许正阳 精武英雄 饰 陈真 新少林五祖 饰 洪熙官 1993 太极张三丰 饰 张君宝(张三丰) 黄飞鸿之铁鸡斗蜈蚣 饰 黄飞鸿

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11张)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 饰 张无忌 方世玉Ⅱ万夫莫敌 饰 方世玉 功夫皇帝方世玉 饰 方世玉 1992 大八卦 特邀嘉宾 黄飞鸿之三狮王争霸 饰 黄飞鸿 黄飞鸿之二男儿当自强 饰 黄飞鸿 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 饰 令狐冲 1991 黄飞鸿之一壮志凌云 饰 黄飞鸿 1989 龙行天下 饰 阿杰 东方巨龙 特别演出(纪录片) 龙在天涯 饰 李国立 1986 南北少林 饰 志明 中华英雄 饰 小杰 1983 少林小子 饰 三龙 中华武术 特别演出(纪录片) 1982 少林寺 饰 觉远

㈤ 敢死队2010里面李连杰的角色真让人寒心!!!!

想在众多好莱坞明星中,占一席,难度可想而知,里面还有死刑犯的主演都还排最后呢!估计成龙来演,戏份,位次估计没李连杰靠前,不过史泰龙也不会请成龙,该片要的就是拳脚利索的!里面有个拿了金像奖的巨星也没李连杰的位次靠前!史泰龙 杰森斯坦 李连杰 是前三位!

㈥ 李连杰和刘德华在国际上谁人气更旺

其实单论华人圈的影响力,刘天王也未必就一定压过李连杰,刘德华的影响力主要是在年青人之见,再往上,最多到刚刚开始步入老年生活的,六十岁左右这个层面。李连杰不同,八零后,九零后都不清楚当年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是怎样一种现象级社会现象,而且在八十年代初,这部电影的影响力就远不止于华人圈,说票房,当时大陆影院体系不成熟,没能完全统计,但是就是不完全统计,大陆票房已经过亿,这个过亿现在看着不稀奇,毕竟十几二十几亿的票房都不少,对吧?可是要知道少林寺这过亿票房,全是靠两毛、三毛的票价累计起来的!

㈦ 李连杰用亲身经历告诉明星,接片慎重,这发生了什么

其实也不是李连杰接的片出了问题,而是因为一张海报的问题。

李连杰和好莱坞的一个导演一起合作,想要拍出一部与众不同的影片。而且他们对这部巨作可谓是花费了很多的财力物力以及人力,本来他们特别看好自己的这部影片,觉得一定会大卖的。但是,这部电影在国外却仅仅取得了几千万的票房,这样的一个结果两人都有点儿接受不了。于是李连杰就想拿着这部影片回内地冲冲票房,但是,就是因为一张海报,这部电影在国内上映不了了。

这件事也是给其他明星一个提醒,接片慎重,而且接片之后对于后期制作也需要关注,毕竟中国人的形象不能丢。

㈧ 电影‘英雄’的内容简介

电影主要讲述战国末期,七雄并起,惟秦国最为强大,急欲吞并六国,一统天下。为对抗秦国的吞并,六国各地侠客欲刺杀秦王的故事。

剧情简介——

战国后期,战火纷扰、群雄并起。先后盛极一时的七雄中,唯有秦国雄霸一方。秦王为一统天下,发动了对赵国等诸侯六国的讨伐战争。秦王野心,激起了各诸侯国侠士的强烈不满,纷纷伺机刺杀秦王。 赵国刺客长空、情侣刺客残剑、飞雪三人最为秦王忌惮。秦王下令:凡能缉拿刺客长空者,可近秦王20步;击杀残剑、飞雪者,可近秦王10步,封官加帛。

3年前,情侣刺客残剑、飞雪双双闯入秦宫,刺杀秦王,但在最后时刻,残剑放弃了亲手血刃秦王的机会;残剑此举,飞雪甚为不解。从此,两人生怨。3年后,秦国侠士无名,实为赵国人,为报“国仇家恨”,也加入到刺秦行列。他潜入秦国,花了10年的功夫,练就了一身最为上乘的功夫“十步一杀”,即在10步之内,可击杀任何目标。

无名前来与长空、残剑和飞雪商议刺秦事宜。同门师兄长空为能让无名接近秦王,在漏顶棋馆,佯败在无名剑下。无名求助残剑、飞雪,遭到残剑的断然拒绝。残剑的态度更引来了飞雪的不满。残剑力劝无名放弃刺秦,这使无名大为不解。在无名赴秦的路上,残剑以两字相赠无名:天下。

并解释说,这是他多年悟出来的道理,秦王不可杀。积怨已深的飞雪再也不能理解残剑的劝阻行为。残剑为证明对飞雪的感情以及对社稷苍生的期待,幽怨地死在飞雪的剑下。飞雪深为愧疚,最后双双戕身戈壁大漠,剩下痴心的女仆如月独自垂泪。

秦王召见无名。无名讲述刺杀三刺客的经过,取得了十步于秦王的最高规格。无名抓住机会,飞身刺向秦王。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无名最终放弃了。无名以社稷苍生为由,要求秦王一统中国,结束经年战争和历史恩怨。秦王惊魂未定,无名死于秦兵矢如飞蝗的箭雨之中。

(8)如何评价李连杰英雄电影海报扩展阅读:

角色介绍——

1、无名 演员李连杰

本为孤儿,性孤冷,精神内敛,胸藏血气,为了替全家报仇,为了拯救赵国于危难,潜心练剑,,他练的只有一式:十步一杀,十年后,,修成绝世剑法。后带着从长空3人那里“借”来的凭证,带着3人不同的殷切希望,无名走进了秦宫大殿。但是在最后一刻,领会到残剑话中的含义,他掷下手中那柄飞雪剑,放弃了刺杀。

2、残剑 演员梁朝伟

与飞雪为情侣,原亦为刺秦之人,3年前与飞雪双双闯入秦宫,刺杀秦王,但在最后时刻,残剑放弃了亲手血刃秦王的机会。因此二人生怨。无名前来求助时,力劝无名放弃刺秦,以两字相赠无名:天下。后无名刺秦失败,为为证明对飞雪的感情以及对社稷苍生的期待,自愿死在飞雪的剑下

3、飞雪 演员张曼玉

赵国将军赵震之女,因父亲死于秦国之手,立意刺秦,后结识残剑,成为情侣,因3年前残剑在关键时刻放弃杀死秦王,对其生怨,3年不与之语。无名前来求助时,一意相助。后无名刺秦失败,积怨已深的飞雪不能理解残剑的劝阻行为,失手误杀残剑后自杀

㈨ 李连杰闯荡好莱坞的电影战绩怎么样啊

李连杰演技可圈可点,其实演技是真的不错。我认为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演员。无论如何,都要对他的成就抱有最起码的尊重。李连杰饰演的很多经典角色,不光是能打和打的漂亮而已,有的外冷内热,有的灵动执着,有的从容不迫,等等多方位的塑造。

他演技非常好,看过那么多他的电影,真心觉得形形色色的角色都塑造得很生动,很能融入情景里。

《龙之吻》这部影片可能是李连杰所拍的西片中在国内观众心中好评度最高的一部影片了,整部影片故事情节紧凑,而且李连杰的打戏也是看点十足。本片制作成本同样是2500万美元,全球票房达到6443万美元,碟片市场收入1.11亿美元,合计收入1.75亿美元,这部影片让李连杰在欧美观众群中获得了大范围的尊重。

欢迎大家留言互动。

㈩ 求张艺谋主导的电影《英雄》的宣传手法,参考英雄的百科“当年首次采取了许多国产影片从未有过的营销手法”

分析电影《英雄》营销的模式

喜爱《英雄》是因为它迎合了观众的需求,《英雄》的火爆则得益于其高超市场化的运作。解析《英雄》是为了诞生更多的《英雄》。

上市7天票房进账1个亿,它就是《英雄》。
《英雄》依靠其雄厚的资金支持、领先的市场理念、娴熟的运作手法,在2002年12月20日甫一上市,就大获全胜。截至2003年1月7日,票房达19500万元。
然而,票房只是《英雄》带来的收入的一部分。实际上,影片早在全球公映之前,制片方就已通过一套系统的操作手法,不仅收回了全部投资,而且还实现了盈利:欧美地区发行权以2000万美元售出;韩国与日本发行权分别以200万美元和700万美元的价格售出;VCD、DVD内地音像版权以1780万人民币成交;《英雄》贴片广告的标价是30秒200万元。当然,我们不能忽略图书、邮票等后电影产品和电影衍生产品的开发所带来的巨额收入。
从财务的角度看,《英雄》无疑是成功的。究其本质,创新性地将营销观念导入电影产业和整合性的成熟的市场运作手法,是其成功的根本原因。
研究中国电影市场和消费者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引入大片的新鲜过后,国内电影院就风光不在,票房逐年下滑,近年更甚。20年前,中国电影观众每年最高接近300亿人次,上世纪90年代猛跌至五六亿人次。电影市场如此江河日下,原因在于:
1.忽视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任何产品,只有迎合消费者现在和未来潜在的需求才能获得成功。对于电影“生产者”来说,了解主流观众生活形态、观念和偏好的变化与趋势也是非常必要的。目前,在我国电影市场上娱乐片观众占主流,在这个市场上观众就是上帝。而中国大多数的导演却没把观众的需求放在心上,蔑视观众的需求,结局只有死路一条。
2.中国电影观众的偏好已发生变化。
近5年电影观众观赏情趣的强烈变化表现在越来越向平民化、通俗化、纯娱乐性靠拢,轻松的喜剧片和惊险的灾难片更被看好。“看电影只是为了娱乐放松”,这已是主体观众在紧张忙碌工作之余进影院的主要目的。
3.中国观众缺乏电影经验。
一项调查显示,中国观众每3年才去影院1次,这使得观众缺少一种看电影的经历,不知道自己花几十元的代价去影院观看是否值得。
4.进口大片票价太高。
比如1998年的《泰坦尼克号》在中国的最高票价达到80元,比美国的最高票价还高。在一个消费水平相对低下的市场上价格严重扭曲,是引进进口大片反而导致中国电影市场降到冰点的主要原因。
5.盗版光盘、走私影片泛滥,严重侵蚀电影的市场肌体。
因盗版的性价比较正版具优势,从而使电影的票房受损巨大。
6.电视电影频道的替代作用。
7.缺乏真正权威的、对观众的偏好和电影的创作起引导作用的影评。
国内影评人士往往从电影的专业角度来分析电影,很少从观众的角度欣赏影片,从而没有有效地激发观众观看的意愿。
8.中国电影从产量上来说不少,但进入市场的并不多,很多影片观众根本看不到,有的根本就没有发行。
9.缺乏营销意识。
在国营制片厂,一部投资上百万元的影片,能拿出两三万元来宣传就不错了。因为缺少营销意识,缺少一流的营销人才,致使一些国产电影“锁在深闺人未知”。面对中国电影市场的持续疲软,众多优秀的国产影片只能依靠几乎是惟一的手段??抢占“情人节”、“春节”等黄金档期来争夺高额的票房回报,中国电影的无奈由此可见一斑。
精确定位
张艺谋从来就不讳言《英雄》作为一部商业片的定位:“评价《英雄》成败的关键在于票房。”
《英雄》试图以一种全新的叙事手法和充满想像力的表现方式,在人们的脑海中占据一块属于武侠片最高境界的经典区域,让人们一旦说到武侠,就自然提起《英雄》。这样的定位就自然衍生了影片恢弘的气势、惟美的画面、流动的色彩、浪漫的音乐和强大的阵容;就自然衍生了高额的投资和一系列令人窒息的市场推广动作;就自然衍生了高达40元/人的国产片票价;也就自然衍生了人们心目中堪与《泰坦尼克号》媲美的国产大片形象。
准确的形象定位锁定了《英雄》的目标受众是大量的普通观众,而不是电影节的评委;注定了《英雄》将成为人们心目中武侠片的经典之作;同时也注定了《英雄》最终要成功。
强大的电影品牌号召力
所谓品牌是指用以识别企业产品,以求有别于竞争者的产品所确定的名称、术语、符号、设计或这4者的结合。作为一种大众流行消费产品,在大众日益依赖品牌消费的今天, 电影必须在市场上打造并运营自己的品牌。《英雄》的品牌经营策略无疑已成为中国电影业的经典之作。
只张艺谋一人,就具有了足够的票房号召力。更何况800万美元左右的片酬力邀大腕巨星李连杰、梁朝伟、张曼玉、陈道明、章子怡、甄子丹加盟,再加上杜可风的摄影、谭盾的音乐、程小东的武术、和田惠美的服装、人物设计、帕尔曼的小提琴、《黑客帝国》特技制作班底为全片制作的将近17分钟耗资1000万美元的特技,剧组中的每一个元素都为《英雄》品牌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
品牌的价值不是由企业自己评定,而是存在于消费者心目中、存在于品牌与消费者的互动中。
1.沟通。
《英雄》与观众的沟通,是通过放映前大规模的宣传推广来完成的。不论是在媒体投入、大型公关活动,还是在售点生动化陈列方面,《英雄》主要的诉求点都在于其班组阵容的强大。它试图利用导演和明星的品牌号召力来说服观众:《英雄》的确能够以其堪与好莱坞媲美的精良制作,带给他们一直在武侠片中所寻求、所期待的感官享受,他们在精神上获得的快感将远远超过他们在物质上的付出。
2002年11月28日开始上市的《英雄》记录片《缘起》,将《英雄》与观众之间的沟通推到了极致。这部采用纪实手法,从北京到敦煌,从九寨沟到横店,历时3年共1000多个日夜跟踪拍摄而成的记录片,刻画了《英雄》从张艺谋脑海中的一个概念到最终成为一部成熟电影作品的每一个有价值的细节。大面积多渠道地传播这个记录片,使观众有机会第一次与《英雄》的创作和诸多明星亲密接触,从而强烈地勾起更广泛的人群对《英雄》产生好奇与期待。
2.体验。
《情感营销》的作者说“体验是企业和顾客交流感官刺激、信息和情感的要点的集合。”电影与有形的产品不同,它给消费者提供的价值就在于一种体验。
浩荡的秦军于铙鼓齐鸣中策马奔驰,英雄的决斗在白发老朽的古琴旁屏气敛息,燃烧的仇恨伴随着鬼太鼓低沉的邪气,茫茫大漠间传来的是小提琴哀怨的思念;红色的枫林、绿色的山水、蓝色的书房、黄色的沙漠;《英雄》中的人物,淡化成一个英雄的符号,在服装颜色的变化中肆意泼洒英雄的风情韵致,张曼玉红衣飘摇中的绝美,李连杰黑衣劲装中的刚毅,梁朝伟白衣飘飘中的孤绝;棋亭打斗、黄叶漫天、九寨比剑,所有的这一切都以张艺谋独特的叙事手法,向观众扑面而来。这的确是一部“在色彩中流动”的“视觉的盛宴”。
3.联想。
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联想是品牌力内涵的重要构成要素。《英雄》以其精良的制作,成功地成为公众心目中最高水平武侠片的代名词。在这个阶段,《英雄》品牌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了张艺谋和明星品牌的影响力。观众开始更热衷于讨论影片的人物、情节、色彩、音乐、画面、服装,他们不再通过导演和演员等因素来对影片质量进行评价,而是相对独立地以自己的“体验”来进行评价。
《英雄》以自己的优秀经受住了观众的考验。《英雄》在品质上的成功使得《英雄》品牌和导演、明星品牌在市场上交相辉映,一方面有力地提升了导演和众明星的形象;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英雄》品牌的进一步延伸。
整合的营销传播
《英雄》的成功,绝非偶然。除自身品质出众外,其在运作上的整合传播推广功不可没。
1.前期策略。
(1)秘而不宣。该片开拍以来,一直都在极度保密之下进行。其主要人物造型都秘而不宣,这引起了新闻媒体的极大好奇。因此,当《英雄》剧照曝光后,立刻激发了媒体、大众和众多商家的第一波关注的热情。
(2)冲击奥斯卡。后期制作完成后,《英雄》剧组开始频频主动与媒体接触。于是能否成功入主奥斯卡,又成为公众讨论的热点和心中最大的悬念,更加激起公众对此片的期待。
(3)提前推出《缘起》。“《英雄》盗不着,就盗记录片《缘起》。”殊不知,这样就又落入了《英雄》的“圈套”。《缘起》既是《英雄》的记录片,更是《英雄》的宣传片,通过它又掀起了观众对《英雄》的新一轮期待。利用人们对影片的好奇,将《缘起》首先推向市场,可谓是宣传造势的创新之举。在《缘起》推出之前,《英雄》漫画、小说、邮票相继面世,形成一浪接一浪澎湃之势。
(4)盗版的宣传效应。当人们津津乐道于《英雄》与盗版的“明争暗斗”时,《英雄》已上了报纸、网站娱乐版的头条。都知道《英雄》深圳试映要凭身份证方能入场,都知道深圳的盗版商扬言7天内拿到《英雄》盗版,都知道《英雄》的防盗版工作将进行到底,所以都期望知道是否“盗”高一尺,《英雄》“魔”高一丈。
《英雄》在惊心动魄地与盗版的斗争中成了舆论的焦点。
2.中期策略。
(1)包机首映礼签约仪式。2002年11月22日,《英雄》制片发行方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了隆重的包机首映礼签约仪式,现场播放了《英雄》的精彩片段和拍摄花絮。包机首映在中国电影史上是首次出现,《英雄》继续成功地吸引了人们的关注。
(2)内地音像版权天价拍卖。2002年11月29日,《英雄》VCD、DVD内地音像版权拍以1780万元的天价拍卖,创出国内音像制品版权交易最高纪录。这进一步使人们确认了《英雄》的价值,直接有效地激发了消费者一睹为快的欲望。
(3)媒体广告的投放。随着公映期的临近,《英雄》在媒体上的动作越来越大,全国大部分观众都暴露在影片立体轰炸的宣传攻势中:除了灯箱、路牌广告、影院的海报陈列等传统方式,《英雄》在电视上则以纯商业广告的形式,向世人展示《英雄》的无限风采,先是中央一套、三套、八套,紧接着全国150多家地方电视台以及VCD、DVD、Internet多渠道开展轰炸;与此同时,《英雄》还与多普达手机的广告捆绑在一起,出现在诸多媒体上。这些广告中都包含了《英雄》的片名和上映日期。一时间,《英雄》的广告铺天盖地,无处不在。以上媒体的有效整合,最大限度地覆盖了目标受众,对《英雄》的上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4)人民大会堂首映礼。在吊足了观众和媒体的胃口后,2002年12月14日,《英雄》终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首映礼。《英雄》选择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举行首映,一方面是进一步聚焦媒体的关注,将宣传攻势推向高潮;另一方面,也是有意突出《英雄》的品质非凡。
虽然首映式后众多媒体对《英雄》的评论报道不如预期中那么好,然而诸多争论及张艺谋等剧组人员频频在媒体上接受访谈,使人们越来越确信无疑:《英雄》的确值得一看。这,逐渐铺垫了《英雄》高潮的到来。
(5)潮起??上海、广州、香港首映发布会。随着全国公映日期的临近,《英雄》的宣传攻势高潮迭起。《英雄》把全国市场分为北京、上海、成都、广州4大片区,分别派专人亲临片区压阵;斥巨资包机前往上海、广州和香港参加首映发布会,掀起又一轮新闻狂潮;紧接着,宝马车队接机、张艺谋与娱记唇枪舌剑、悬红400万元捉拿《英雄》盗版、董建华接见、预售票房高达300万元……2002年12月的娱乐界,沉浸在一片对《英雄》的期待和欢呼中。
(6)售点布置。当《英雄》终于在全国各地全面上映时,各大影院为营造影院现场气氛,大都上了大型户外喷绘、POP挂旗、人型立牌等诸多终端宣传用品,有的影院甚至张灯结彩大肆宣传。
3.后期策略: 票房和盗版。
即使《英雄》就此中止了宣传,其炫目的票房也会将它继续维持在大众关注的中心。7天票房突破1亿元,20天票房突破2亿元,人们已经开始不厌其烦地将《英雄》与创造中国票房记录的《泰坦尼克号》相比较,中期策略的惯性和巨额票房成为《英雄》最大的宣传点。
另外,影片公映陡然加大了防盗版的难度。《英雄》盗版和反盗版的斗争,也将持续保持在媒体的视线之中。
在《英雄》的宣传策略中,前期的事件营销和中期一系列的公关活动、广告宣传、现场促销手段可以说是精心策划、一气呵成;多渠道的有效整合最大限度地覆盖了目标群体,一步一步地将观众和媒体的期待和热情推向高潮。
渠道决胜
1.集制片、发行于一体。
《英雄》的制片方即发行方。新画面公司不仅协助张艺谋完成了影片的制作,还联合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负责该片的发行。这使《英雄》从出品到包装策划再到推向市场的全过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组织上奠定了市场运作成功的基础。
《英雄》品牌和宣传的力量,使影片的出品发行方在该片的发行渠道中,始终处于一种强势的地位,具有了执行其发行策略的指挥权。
2.发行中的平面模式策略。
平面模式策略是指一部影片在一个主要目标市场的某一家影院或少量重点影院举行首映式,以建立良好口碑,一旦口碑确立,便一次性或分阶段扩大发行范围,进入无数影院,以达到遍地开花、财源广进的目的。
《英雄》的出品发行方充分利用手中握有的发行渠道控制权,精心选择了人民大会堂作为首映式的地点,6天之后,开始以北京、广州、上海为重点向全国铺开。
这种铺开并不是不加选择的。《英雄》的出品发行方凭以往的票房成绩及其硬件设施水准为基准对各院线进行筛选,以保证影片的放映质量在观众那里不打折扣。
3.档期的选择。
对电影而言,档期是缔造成功票房的关键。《英雄》锁定的目标观众群是18~35岁的中青年,这些中青年开放、易于接受外来文化,他们对于“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的重视已经足够与中国的传统节日相抗衡。因此,《英雄》将全国公映日期定在2002年12月20日抢占“圣诞”档期,最大程度地吸引了已经被节日气氛所感染的人们。周末、午夜、圣诞、《英雄》,这一切诱惑对于风华正茂的中青年人而言,真是难以抵抗。
《英雄》档期不仅赶上了“圣诞”,而且将“元旦”也包含在内。《英雄》潜在的观众是12~18岁、35~50岁对武术、电影感兴趣的人群。在这一“圣诞”兼“贺岁”档期,很多这些潜在的观众受票房和口碑的驱使,走进了影院。
除了在香港与《无间道》撞档,《英雄》在国内几乎没有受到其他同类型影片的狙击。
4.立体渠道发行策略。
除了传统的银幕放映,新兴的电影分销还包括了VCD、DVD、电视、录像、Internet等渠道。西方成熟的电影播放体系告诉我们,电影应首先在影院播放,然后才可以进入家庭录像市场,再后是付费电视及有线电视,1年以后才可以开始在公众电视台播放。追随这种成熟的播放体系,《英雄》有意控制其VCD、DVD的面市时间,决定在影片上映后1个月?大概是2003年2月5日,才使其进入家庭市场, 这样既保证票房不受到冲击,又保证《英雄》与观众接触的连续性。
5.严防盗版。
(1)影院内监督。《英雄》深圳上映期间,出品发行方在各个细节上严格监督,为此甚至控制电影的放映场次和门票的销售数量,以保证充足的防范力量,有效地防止了盗录,
(2)保护拷贝。为严防盗版,《英雄》的拷贝在押送过程中使用了20年未见的拷贝箱,钥匙交由各影院经理亲自保管。出品发行方还发表公开声明称,假如《英雄》的拷贝被电影院弄丢,将要按照拷贝索赔金额的10倍处罚。另外,为了从内部彻底把盗版堵住,不到最后时刻决不洗印拷贝。每家影院当天放映过《英雄》交接拷贝后得由院线经理签字。
(3)依靠行政力量。为了打击盗版,《英雄》还成功联合了外部力量。国家文化部和扫黄办首次为一部电影成立了反盗版专案小组;广东伟佳、飞仕公司投入400万元作为打击盗版的基金,并成立了打假小组和律师团。
尽管后来出现了拷贝西安被盗事件,但从整体上来说,《英雄》的防盗版工作还是做得非常成功,有力地保证了影片高额的票房回报。
品牌延伸?后电影产品和衍生产品的开发
电影产业链大致可分为5个阶段:一是策划、生产阶段;二是宣传、发行阶段;三是影院放映阶段;四是后电影产品的开发阶段;五是电影衍生产品的开发阶段。其中,后电影产品和电影衍生产品是电影自身品牌延伸的产物。
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电影业营销是以“电影”为火车头,带领相关产品和产业的综合开发,这种模式称之为电影营销的宇宙系统模式(图1)。该模式把电影比作太阳,而其他相关产品和产业则是围绕它运转的行星。在美国,一部影片狭义上讲是赔钱的(指票房低于投资),而在广义上讲则是盈利的(指综合收入大于投资),这是很平常的事情。而在我国,对电影的关注点目前大多还集中在票房上,却忽略了后电影产品和电影衍生产品这两个重要阶段,还没有进行大众文化消费市场的组合开发。《英雄》在这个方面,进行了积极而成功的探索。
电影营销的宇宙系统模式
1.海外发行。
在影片公映之前,《英雄》出品方就已将其在欧美地区、韩国、日本的发行权售出,成功收回了全部投资。
2.贴片广告。
宝洁、丰田、中国移动等数十个大企业的贴片广告为《英雄》带来了超过2000万元的收入。
3.漫画。
由香港漫画大师马荣成为《英雄》亲自执笔编绘的漫画配合影片同时推出。
4.同名小说。
为了和电影产生互动影响,根据《英雄》改编的同名小说于2002年12月初推出。该书首印数量5万册,定价为20元。
5.四人雕塑组像。
在影片上映之前,香港方面已经开始出售《英雄》4人雕塑组像。香港有关电影公司自制的这50套《英雄》4人组合雕塑(梁朝伟、张曼玉、李连杰及章子怡)并非有钱就能买到,它需要凭4张换票证来换,而换票证又随门票附赠。
6.邮票。
为配合影片《英雄》的宣传,3000套《英雄》邮票限量发行。不久,限量发行改为敞开供应,以便将《英雄》的热度持续到放映之后。
7.音像版权。
《英雄》VCD、DVD内地音像版权拍卖以1780万元的天价成交。
8.游戏。
上海某软件公司获得了《英雄》剧组独家授权,首次把《英雄》的人物造型、道具以及故事情节等搬到网络游戏《遗忘传说》中。
9.捆绑广告。
多普达与《英雄》的捆绑广告大大降低了其宣传费用,实现了双赢。
10.续集。
《英雄》的投资方已与张艺谋达成协议,《英雄》顺利发行上映后,将于2003年再度斥巨资投拍《英雄》续集。
回顾《英雄》运筹中国电影市场的过程,我们可以体会到,《英雄》的成功已远远超过财务方面的赢余而具有了更深远的意义。对于中国电影产业而言,它打造的“英雄模式”将会为众多电影机构所借鉴,成为真正实现中国电影商业化运作的转折点;其成功的后电影产品和衍生产品的开发,将预示着中国“后电影时代”的到来。

阅读全文

与如何评价李连杰英雄电影海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出门被车撞是什么电影 浏览:325
都有哪些电影节 浏览:281
27电影免费综合 浏览:251
上古魔龙袭击城市什么电影 浏览:648
用qq怎么放电影 浏览:228
香港电影伤城免费观看 浏览:118
手机国粤双语电影怎么切换 浏览:457
线下门店的电影票多少钱 浏览:699
保罗跑酷电影有哪些 浏览:412
销售类型电影有哪些 浏览:241
好看的有帅哥的韩国电影 浏览:527
美日战争打了多久电影 浏览:114
生吃蛇蛋吗吃人什么电影 浏览:194
男主角叫什么队长的电影 浏览:640
投资电影上当受骗怎么办 浏览:37
追龙电影好看不 浏览:965
如何简介电影 浏览:83
龙岭迷窟2020电影免费观看完整版 浏览:287
什么上能买电影票 浏览:762
17好看电影推荐知乎 浏览: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