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民国四大美女之一周璇37岁因病去世,留下2个儿子,现状如何
如今他在加拿大与夫人过得十分幸福,事业也正步入一个新的阶段。根据他的描述,自己与哥哥周民的关系一直不太好,他认为哥哥针对自己,记恨自己,而对于此事他也别无办法,只得与哥哥周民不再联系,而哥哥周民对兄弟二人交恶之事似乎也显得毫不在意,从未在公开场合表示过想与与弟弟周伟和好。
一代美人周璇的一生经历,让人叹息连连,她一生未做任何错事,却屡遭命运的残忍相待,实在让人不忍。而她的两个儿子长大后也因为财产的问题而闹的几近反目成仇,在金钱面前,人还是难以抵挡其诱惑,兄弟二人为财产争得如此下场,想必周璇若泉下有知,必定会痛心不已。
参考文献:
《周璇日记》
❷ 周璇怎么去世的
说起周璇很多人一脸茫然,这人是谁?但我要是说她的作品,很多人就会恍然大悟,《夜上海》这首歌曲被不少人翻唱过,其中《情深深雨蒙蒙》这部电视剧当中,赵薇出演的白玫瑰就唱过这首歌,而这首歌曲的原创正是周璇,娓娓动听的旋律,让周璇一时成为当年最火热的女歌手,还给了周璇一个响亮的称号那就是“金嗓子”,而后踏入了影视行业摸爬滚打风生水起,殊不知周璇的一生只是辉煌了这几年而已,年少和中年后的日子,可谓是坎坎坷坷让人唏嘘,我们来一同见证。
反观我们自己,我们常常在文中提到我们要知足常乐,当然我们不太可能在回到周璇那个年代,很多人开玩笑的说:“我命由我不由天”。想想周旋她何曾不想主宰自己的人生,但当时的环境和无奈,只能逼迫周旋隐忍或是继续忍耐。愿在这世上美不要那么快凋零,愿善良的人最后得到好的结局。
❸ 歌手周旋个人资料年龄
摘要 周璇(1920年8月1日-1957年9月22日),出生于江苏常州,中国电影女演员、歌手。
❹ 周璇的生平,谁能提供!
“金嗓子”周璇,著名影星,一代歌后,她的身世,她的婚恋,她的人生道路,却是一出悲剧,一首哀歌!由于周璇身世经历非常复杂,电影史学界对此也一直没有定论,尤其近年来有很多是非争论,甚至对簿公堂。我们采访到了电影史学专家赵士荟先生,他二十多年来一直潜心收集相关资料并研究周璇有关生平,1995年编写的《周璇自述》一书影响很大。在“你是明星”系列的开始,我们选择了阮玲玉作为上世纪30年代明星阵容的开场,而在结束的时候,以同样英年早逝的周璇落幕,恰是一种巧合。不过,在走完这段旅程之后,依然有令我们高山仰止的名字矗立在前。
■回眸 一生有十个名字
周璇出生在江苏常州一户姓苏的人家,学名苏璞,小名义官。苏璞三岁时,被舅父拐卖到江苏省金坛县一带,后来被一户姓王的人家收养,改名为王小红。不久,养母欧阳玉珍改嫁给上海一名姓张的工人,就将小红送给住在上海北京东路一户周姓人家,这样,小红又换了姓,叫周小红。
周小红长至7、8岁时,周家家境日益贫困,她被送进一个歌舞班。1932年经人介绍,她加入黎锦晖创办的明月歌舞团习艺。“一·二八事变”不久,她在一次晚会中,登台演唱了抗日歌曲《民族之光》,其中有一句歌词“往前进,周旋于沙场之上”,小红唱得特别投入,慷慨激昂,受到观众赞扬,因此黎锦晖就替小红起了个艺名叫周旋。后来又有人建议,给“旋”字加上“斜王旁”,成为“璇”字(璇,乃美玉之称)。此后,在演艺圈里,人们又亲热地称她为“璇子”。
抗战胜利之后,周璇应邀赴香港拍片,在港期间,她将贵重财物存入银行保管箱,户名为“周英”。1957年,周璇被送进上海精神病院疗养,病历卡上写的名字是“周玉芳”。周璇病逝后,上海市公证处对周璇的遗产继承权进行了公证,公证书上被继承人的名字是“周贞”。
“金嗓子”唱红上海滩
1934年,上海《大晚报》举办“播音歌星竞选”,已经“跳槽”到新华歌舞团的周璇参加了竞选,结果名列第二,获得了“金嗓子”的称号。
1937年七七事变前夕,上海艺华公司拍摄了一部“软性歌舞片”《三星伴月》,由周璇担纲主演,并演唱了该片的主题歌《何日君再来》。此曲随着影片的上映以及唱片的播放不胫而走,一时成为家喻户晓的流行歌曲;1941年,日本歌星李香兰(山口淑子)也将此曲灌制成唱片。就在同一个时期,周璇还在影片《马路天使》中演唱了《四季歌》和《天涯歌女》,这两首歌流传至今,成为不朽的经典名曲。
1945年5月,周璇还曾在上海金都大戏院举行过三场独唱音乐会,演唱了“银海三部曲”(《渔家女》、《鸾凤和鸣》、《凤凰于飞》三部影片的插曲),虽然票价高达3000元(旧币),仍然被歌迷抢购一空。
只有一部《马路天使》
周璇的银幕“处女作”是《美人恩》,这部影片是天一公司出品,由陆丽霞主演,周璇只是在片中串演歌舞节目并非主要演员,所以她说自己的处女作是《花烛之夜》。抗战胜利后,赵丹和周璇在上海相遇,他问周璇这些年拍了些什么片子?周璇不无伤感地说:“不要提了,没有一部是我喜欢的戏,我这一生中只有一部《马路天使》……”1947年,上海《电影杂志》的记者曾经访问周璇:“很想知道你对过去所演的影片,觉得哪一部最满意?”周璇谦虚地回答:“我都觉得不满意,不过……《马路天使》最值得我怀念,因为许多朋友都喜欢它。”虽然在“孤岛”时期周璇也出演过十几部影片,但是缺乏深度,她的表演也如过眼烟云,很快被人淡忘。
“知音人儿在何方?”
周璇的丈夫严华也是歌舞演员出身,1938年结婚,1941年就因为他人的挑拨发生了婚变,这成为上海“孤岛”的“特大新闻”。当时的媒体比较一致地谴责严华,同情周璇,其实她和严华都是受害者。
周璇和严华分手后不久,结识了一名绸布商朱怀德。周璇禁不住他的花言巧语,在香港和他同居,怀孕之后,周璇想返回上海和他成为名正言顺的夫妻,但当她回到上海后,终于发觉朱怀德骗了她。
周璇和朱怀德脱离关系后,应大光明影片公司之邀,在上海拍摄《和平鸽》一片,并结识了该片的美工人员唐棣,1952年5月,他们准备举行婚礼的日子即将来到,而唐棣却被指控为犯有“诈骗罪和强奸罪”,判刑三年。一年后,法院又撤销原判,予以释放,当他回到家里,才知道周璇早已发病住进医院去了。
不疯魔,不成活
50年代初,周璇从香港回到上海,在香港时,她便有精神病的发病征兆,到了上海更严重起来。其实早年周璇就有精神衰弱的痼疾,在上海拍戏时就在虹桥疗养院住过。后来她被送进医院治疗了六年,本来已经好转了,但是1957年的夏天很热,她因为突发性脑炎被送进医院,病发得很厉害,没能救过来,就此去世,年仅37岁。
周璇病逝后,香港导演屠光启等人筹拍《周璇传》,周璇生前的朋友、作曲家李厚襄提供了珍藏的周璇回到上海后写的九封信。后来影片未拍成,屠光启即于1975年将这九封信发表于《万象》杂志上。
在第一封信里,周璇这样表达了回家的喜悦:“上海的确很安静呢!一切都没变,仍有很好的西乐唱片听,都是最新的;衣服也随便穿,很是自由的;为什么那些人喜欢瞎说呢?真奇怪!”谁曾想到回家生活的喜悦与死亡之间离得那么近,而理想的自由生活又离周璇那么远。
口述:赵士荟(中国电影史学专家,现居上海)采写:本报记者张悦
■专家视点 “昙花一现”的感觉派明星
周璇是随着《马路天使》一举成名的,她用甜润柔和的歌喉,唱红了影坛,周璇每片必歌,用歌喉打动观众,达到了很好的市场效果。电影拉动了歌曲,而歌曲又使得电影更加招徕观众。
周璇进入影坛后,却是“昙花一现”,她在《马路天使》后所主演的一大批古装片成就不大。周璇的表演主要是靠感觉和经验,她的表演都是自然流露,经常会有一些真挚动人的精彩片段出现,她不是靠表演功力以及角色深度取胜的,她有她自己的才华,只是令人惋惜的是,种种原因使她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没能为观众在银幕上多留下几个永久的艺术形象。不过不论到什么时候,中国电影都不会淡忘这个在《马路天使》中青春活泼的小女孩。
点评:陈山 采写:张悦
●周璇在南方土生土长,说一口方言,这给演唱带来很大困难。在明月歌舞团里,她拜讲得一口流利的北平话的严华为师,一字一字地学。
■星路点滴
●周璇真正扬名是在1934年,上海各家电台联合举办歌星比赛,白虹、周璇、汪曼杰名列三甲。报刊评论她是“新出现的小歌星,前程似锦”,电台称誉她的嗓子“如金笛沁入人心”。从此,“金嗓子”便成了她的雅号,那年她才14岁。
●周璇善于领会导演的意图,在拍摄《马路天使》时,她自己设计了“小红”一面唱歌,一面摆弄自己辫子的动作,形象自然和谐,富有生活情趣。
●1941年《上海日报》发起的电影皇后选举结果周璇得票最多,然而在第二天,周璇就在报上发表了一则启事,“自问学识技能均有限”,谢绝“影后”的名号。
●根据现有史料的统计,周璇生前一共演唱过200多首歌曲,其中有114首是电影插曲。
■周璇档案
生命历程:1920.8.1—1957.9.22
原名:苏璞
处女作:一说1935年《美人恩》,一说1936年《花烛之夜》
代表作:《马路天使》、《忆江南》、《清宫秘史》
银幕形象:擅长歌唱的身世凄苦的女子
经典镜头:《马路天使》中,周璇扮演的小红隔着街在窗口唱歌给赵丹扮演的小陈听。
❺ 身怀六甲被抛弃,腹中孩子无人认,周旋的晚年是怎样呢
人世纷纭复杂坎坷曲折,人生本就是一场艰难跋涉。自古以来,世上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人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做到不留遗憾,对得起来世间走这一遭。人人都以为闪闪发光近乎完美的明星是不会有烦恼的,正所谓冷暖自知,谁能想到曾是千万人魂牵梦绕的国民女神,也有她的烦恼。
幼年周璇
周璇,1920年8月1日出生于江苏常州,原名苏璞,取的是璞玉天然纯洁之意。家中是书香门第,祖父做过清朝太医,父亲毕业于金陵大学,当过教师和牧师,母亲毕业于金陵女子大学,是一名护士。两人是师生关系,因为为人宽厚知书达理,在当地颇有些名气。
看起来小苏璞应该被当做掌上明珠呵护,可惜天公不作美。1922年苏家第三个孩子快要出生了,只能把小苏璞送到外婆家照顾。不曾想就被嗜烟如命的舅舅拐卖到王家,从此颠沛流离的童年开始了。
❻ 以前那个电影明星 周旋 现在多老了啊 死了没啊 我想了解的更多
“金嗓子”周璇
周璇(1918~1957),江苏常熟人。出生后被父母抛弃,后被人收养。12岁加入黎锦晖创办的上海“明月歌舞团”,后因参加电台歌唱比赛一举成名,被誉为“金嗓子”。1936年她参演电影《马路天使》并演唱了《天涯歌女》和《四季歌》红遍全国。她共拍摄了42部电影,演唱了200多首歌曲。可是周璇感情生活十分不幸,1957年她在上海因脑炎逝世,年仅39岁。
中国流行歌坛的发源地是1927年的上海,三四十年代是中国流行歌坛的第一个高潮,当时上海有10多个唱片公司、60多位歌手(许多歌手也是影星),20多年时间录制了200多首歌、出版了400多张唱片,具有十分完善和成熟的唱片宣传、制作、版税制度。当时的歌曲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反映工农革命运动和抗日救国群众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二是抒情咏怀的歌曲,如《夜来香》、《四季歌》;三是香艳肉感的时代小曲,即“靡靡之音”,如《给我一个吻》、《一夜销魂》、《处处吻》等。
三四十年代上海歌坛最知名的歌星有周璇、吴莺音、张露、白光、龚秋霞、王人美、白虹等,当年她们演唱的《明月千里寄相思》、《玫瑰玫瑰我爱你》、《我有一段情》、《魂萦旧梦》、《花好月圆》、《香格里拉》等成为国语歌中的经典之作。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到了世纪末的今天,我们能听到、能看到的只有当年歌坛无冕皇后周璇的部分作品。如今这些歌以其清新的旋律和独特的历史背景令我们如醉如痴,周璇这位红颜薄命的歌者也被视为那段充满传奇的上海滩历史的标志性人物。
❼ 周旋是民国时期风华绝代的女明星,为何她在37岁就去世了
周旋原名周小红,她走上歌唱事业,出于一次巧合。周小红小时候爱唱歌。她的邻居是明月歌舞团的钢琴师,在听过她的歌声后,认为她音色很纯净。再看她长得非常漂亮,于是就把她推荐给了明月歌舞团的团长黎锦晖。当时,明月歌舞团的台柱子是王人美。
黎锦晖创作的不少歌舞剧,都由王人美担任主角。而年纪不大的周小红,只能做群众演员。有一次,眼看《特别快车》这部歌舞剧就要开演了,王人美却迟迟未到。情急之下,黎锦晖让周小红救场,代为演出。没想到周小红在舞台上的歌唱不仅获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她的名字也很快出现在各大报纸上。
第三个是唐棣。新中国成立后,周旋接拍了第一部电影《和平鸽》。在这部电影中有一个片段,是说女主角要带孩子去验血认亲。周旋拍到这里时,突然歇斯底里地叫着,是你的孩子,是你的孩子,验血,验血。随后她陷入极度癫狂的状态。工作人员赶紧将周旋送到医院。经过诊断,她被认定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在医院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周旋的病时好时坏。
她的养母身体又不好,没有办法好好照料她。就在这时,剧组的美工唐棣主动挑起了照顾周旋的责任。在唐棣的悉心照料下,周旋的病情逐渐好转,两人同居在了一起。可是,周旋的养母,却始终怀疑唐棣是别有用心。周旋怀孕后,两人准备结婚。但就在这时,由于周旋养母的起诉,静安区法院经过审理后,判处了唐棣3年有期徒刑。
周旋听闻消息后,病情再次加重。同年,她生下第二个儿子。此后,周旋一直住在精神病医院里。1957年,37岁的周旋在痛苦和失望中,永远地离开人世。纵观周旋的一生,她追求的不过是一段现世安稳。然而,她虽事业鼎盛,丰衣足食,但却始终没能得到她想要的幸福。
❽ 周璇的生平谁知道告诉我一下.她的电影和歌曲中流行最广的有哪些
姓名周璇(zhou xuán)
原名:苏璞
籍贯:江苏常州
身份:中国早期电影著名女演员、民国时期著名歌唱家
语言能力:汉语普通话,汉语吴语系方言(江苏常州话)
评价:一代歌后“周璇”的名字可以说是国语流行曲史上一个金字招牌,号称“金嗓子”,她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一副名副其实的好歌喉,不仅音色细嫩、音质甜美,而且吐字清晰,经过麦克风传将出来更是委婉动人。就是不爱听国语流行曲的人,也会对她那燕语莺声一般的歌喉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加上电影明星的身份和曲折凄凉的身世,因此深受大众的青睐与关心! [编辑本段]生平 童年被卖为周家养女。
1931年 参加上海明月歌舞团,因主演歌舞《特别快车》而崭露头角。后入新华歌舞社。主演1934年 在上海各电台联合举办的歌星比赛中名列第二,成为十大歌星之一,被誉为“ 金嗓子”。七大歌星之首(另外六位是白光,李香兰,姚莉,白虹,吴莺音,龚秋霞)
1935年 从影,在天一影片公司拍摄的影片《美人恩》中扮演角色。
1936年 入艺华影业公司,主演《喜临门》、《满园春色》等影片,新华影业公司拍摄的影片《狂欢之夜》中扮演角色。
1937年 在明星影片公司拍摄的影片《马路天使》中扮演女主角小红,成功地塑造了在旧社会受尽侮辱和损害,但对前途抱有美好理想的歌女形象,为其表演艺术的代表作。八一三事变后参加大型话剧《保卫芦沟桥》的演出。后随上海剧艺社赴菲律宾宣传抗日救亡。
1938年 任上海国华影业公司演员,主演《孟姜女》、《李三娘》、《董小宛》、《西厢记》等近二十部影片。
1943年 在中华电影联合股份有限公司,主演《渔家女》、《红楼梦》等影片。抗战胜利后赴香港,相继主演《长相思》 、《各有千秋》、《忆江南》、《清宫秘史》等影片,并在文华影业公司摄制的影片《夜店》中扮演角色。
1950年 回上海,参加影片《和平鸽》的拍摄,因患病而未竟。
1957年,39岁的周璇在上海病逝。 [编辑本段]出演影片 1935(1):美人恩
1936(4):花烛之夜 化身姑娘 喜临门 百宝图
1937(4):马路天使 满园春色 三星伴月 女财神
1939(5):孟姜女 李三娘 新地狱 七重天 董小宛
1940(6):三笑 孟丽君 苏三艳史 西厢记 黑天堂 天涯歌女
1941(5):梦断关山 梅妃 夜深沉 解语花 恼人春色
1943(1):渔家女
1944(2):鸾凤和鸣 红楼梦
1945(1):凤凰于飞
1946(2):长相思 各有千秋
1947(5):莫负青春 歌女之歌 花外流莺 忆江南 夜店
1948(1):清宫秘史 主要作品及贡献周璇一生共出演了40多部影片,并主唱过电影主题曲和插曲100多首,因其在电影《马路天使》中饰演女主角小红,并在影片中主唱的两首插曲《四季歌》和《天涯歌女》,而成为人们心中永远的银幕偶像。主要作品还有《李三娘》、《董小宛》、《苏三艳史》、《长相思》、《歌女之歌》、《莫负青春》、《忆江南》、《夜店》等。
在一个明星不断涌现又不断被遗忘的时代,离开这个世界已近半个世纪的周璇居然一直没有被遗忘,人们无法忘怀她在银幕上无邪而甜美的面孔,还有她天籁般的歌声。 她可以算是中国最早的两栖明星。在近20年的演艺生涯中拍摄了43部影片,演唱了200多首歌曲,成为早期娱乐界的一颗耀眼之星。她的代表作《马路天使》、《忆江南》等片更是享誉海内外,受到广泛好评。其中《马路天使》在20世纪曾被评为"中国电影90年优秀影片"之一,周璇本人则荣获"中国电影世纪奖"。她最适宜扮演的角色是那种天真未泯的小姑娘。看过《马路天使》的观众谁能忘记小红俏皮的笑容和受委屈发脾气时的伤心模样。古装片盛行的当儿,她披上了古典的衣饰,更显露了她的东方美。《孟姜女》、《李三娘》和《董小宛》赚得了多少人的同情之泪?她顽皮的表情、甜美的笑容,中国电影界似乎还无第二人可比。而周璇的歌声至今仍在各色场合流淌着,与今天的时尚依旧显得那么合拍,有一种老贵族般的华丽气息透过歌声流泻出来。
剧作家们把她的经历改编成各种剧目在舞台上、银幕上、荧屏上演绎着。一位当年同周璇特别要好的朋友记得她的口头禅是:"滑稽来"。而人们在看了演绎周璇的那些影视、戏曲后大多会说"作孽来"。
时至今日,其实,谁也无法告诉我们一个真实的周璇,或者有些事情连她自己也无法说清。同演艺生涯的巨大辉煌形成极大反差的是周璇个人命运的多舛。演员陈冲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我现在特别向往平静和简单,希望世界上所有的戏剧情节都不要发生在我家里。我只在电影上反映人间的悲欢离合就行了。"对于女人而言,人生经历越简单就越幸福。周璇的一生经历了太多情感与心灵的磨难。在银幕上她可以游刃有余地塑造角色,在舞台上她可以光芒四射地放歌,生活中的她,单纯、轻信,还有天才艺人特有的敏感和多疑。当时代发生大变迁,当遭遇的人和事不如她想像得那么美好时,那些给过她无穷创造力的艺术气息就会伤害她败坏她,让她终于无法拥有宁静。 [编辑本段]身世和周璇之名的由来 周璇出生在苏州一户姓苏的人家,学名苏璞,小名义官。苏璞三岁时,被舅父拐卖到常州金坛县一带,后来被一户姓王的人家收养,改名为王小红。不久,养母改嫁给上海一名姓张的工人,就将小红送给了住在北京东路的一户周姓人家,这样,小红又换了姓,叫周小红。周小红长至七八岁时,周家家境日益贫困。根据周璇自己的回忆:"养母被迫去帮佣度日,那个被鸦片熏黑了肚肠的养父竟丧心病狂要把我卖去妓院当妓女,幸亏养母及时搭救,才免去我一场更大的灾难……那时,日子越来越苦,往往饿着肚子呆呆地坐着,口水直往肚里咽……"她在给《万象》杂志写的文章中这样说:"我自幼爱听人家唱歌,耳音也好,常常跟着哼,一遍两遍,三遍四遍就能上口了,在学校里,我唱歌的成绩总是第一名。"她常常独自在家,以唱歌来释放自己内心的哀愁。周璇成年后,内心的阴影也许就来自于苍凉的童年。童年的苦难深深烙在她的心间,使她的性格变得抑郁、内向、多愁善感。
周璇在一篇名为《我为什么出走》的文章中写道:"6岁以前我是谁家的女孩子,我不知道,这已经成为永远不能知道的渺茫的事了!"周璇的出生和来历,正如她自己所预言,似乎已经不可能被揭开真相了。她一生都没有放弃过寻找自己的父母,随着她后来的出名,她的寻亲也被许多人当作了生财之道。
1932年,12岁的她经人介绍加入黎锦晖创办的明月歌舞团习艺。周璇和伙伴们在舞台上演出救国进步歌剧《野玫瑰》,在终场时,高唱主题曲《民族之光》,黎锦晖笑着鼓励她:"小红,你这一句'与敌人周旋于沙场之上'唱得真好,是你进剧社以来唱得最好的一句。你正好姓周,以后就改名叫周璇吧!"叫"小红"的女孩子因为被肯定而有了一个后来被人们所熟悉的名字--周璇。此后,在演艺圈里人们常常喊她"璇子"。
❾ 民国电影皇后, 37岁患精神病并去世,她是谁
近代上海滩有两个标志性人物,一个是杜月笙,一个就是咱们今天的主人公周璇。可能很多年轻人都没听过这个名字,但是她当年在上海滩的名声可不是现在这些当红花旦可以相提并论的,她的名曲《夜上海》现在仍在传唱。张爱玲曾说“一百年也难出现一个周璇。”
周璇的一生是不幸的,华丽的外表下掩盖的是饱经摧残的内心。她不知道自己是在哪儿出生,只知道大概是在常熟。因为长得标志,周璇在3岁的时候被自己烟鬼舅舅卖给了别人。但是那户人家也不富裕,转手又把周璇卖给了一户姓周的人家,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就这样被当做物品卖来卖去。不过幸运的是,她最终在周家安定下来。
周璇再也受不住打击,她发现自己神志慢慢变得不正常,于是将孩子交由友人抚养,而她则住进了精神病院。后来周璇患病去世,年仅37岁。本该是一生最美的年华,周璇却离开了世界,她如烟花般绚烂而又短暂。死后遗物被拍卖,单一张照片就拍出200多万的高价。
❿ 中国电影皇后周璇的悲惨命运,感情不幸的她,最后精神失常,今现状如何
周璇,中华民国著名影星,你应该听说过她!1920年8月1日生于江苏常州。1935年,她的第一部作品《风云儿女》被称为《金嗓子》。随后出版了《道路天使》、《渔家女》、《红楼梦》、《江南回忆》等。
这个歌影绰绰的大明星在别人眼里是那么的耀眼和繁华,但她却有着苦涩的生活。只有她能体会到咬心口的痛苦。周璇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寻找父母,但直到去世才找到他们。周璇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寻找爱情和心灵的港湾,但她最终还是欣喜若狂地死去了。
1950,她从香港回到上海,1951岁时因突发精神疾病被送往医院治疗。1957年9月22日在上海逝世,1995年获中国电影世纪奖女演员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