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电影院电影中的胶片与数字的区别
不是,数字电影院是指数字化的影院,但不一定只能放数字电影。
因为数字电影一般指数码摄像机拍出来的电影,和最终采用什么介质来存放没有关系。
所谓没有数字版指片子没有转换到数字影院用的介质,而只有胶片,数字影院既然铁了心叫做数字影院就没有放胶片的设备。
比如说,星战前传3是个纯数字电影,但最终还是会冲印到胶片,然后在普通的影院播放。
而集结号是个用胶片拍的电影,但胶片不可能直接拿来放,要转成数字中间片,在这个基础上做数码修复,然后,可以选择输出到数字影院的介质,在数字影院播放。
所以他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IMAX是一种专门的影院格式,它屏幕非常大一般都是弧形,片源会采用70MM胶片或更大尺寸的数字后背,但IMAX的屏幕上也可以放普通的胶片电影(需要传统设备,IMAX放映设备无法放普通胶片),否则生意就干不下去了。
它和数字电影也没有必然联系。
B. 胶卷胶片的区别是什么
1、胶卷和胶片是一样的,只是叫法不同而已:因为早期的都是页片的所以叫做胶片,后来柯达发明了卷装的;
2、可以说胶片是胶卷的集合,因为胶片包括了页片和卷
3、电影胶片分为:负片(拍摄用的)、正片(放映用的)、中间片(用来拷贝负片的,为了保护负片需要经过中间片转印)、声底片(记录声音)。
4、电影负片的冲洗方法和普通负片是不同的,电影负片因为有防光晕的碳黑保护层所以采用的是ECN-2工艺冲洗,普通的负片可以采用D76(典型黑白冲洗)或者C41(彩色)
C. 胶卷胶片的区别
在摄影术语里,胶卷与胶片指的都是同一样东西。
胶卷又叫胶片、底片、菲林,是一种成像器材。广泛应用的胶卷是将卤化银涂抹在聚乙酸酯片基上,此种底片为软性,卷成整卷方便使用。当有光线照射到卤化银上时,卤化银转变为黑色的银,经显影工艺后固定于片基,成为我们常见到黑白负片。彩色负片则涂抹了三层卤化银以表现三原色。除了负片之外还有正片及一次成像底片等等。
D. 什么叫负片什么叫反转片和胶卷有什么区别
负片”(Negative Film):
是经曝光和显影加工后得到的影像,其明暗与被摄体相反,其色彩则为被摄体的补色,它需经印放在照片上才还原为正像。
简单的来讲我们所拍摄的胶片冲洗出来后,所看到的影像是反色的影像,再通过扩印或放大成照片就变成了与所拍摄景物相同色彩的影像。
拿黑白的片子来说,在负片的胶片上人的头发是白的,实际上白色的衣服在胶片上是黑色的;彩色的胶片,胶片上的颜色与实际的景物颜色正好是互补的,如:实际是红色的衣服在胶片上是绿色的。负片不论是黑白或彩色均是摄影最常用的胶片。
我们平时用普通相机拍照冲洗出的底片就是负片.“反转片”(Reversal Film):
我们平时所说的照片底片,也就是普通胶卷冲洗出来的底片叫做负片,负片的颜色是我们实际拍摄图像的反转色,要制成照片还需再重新曝光,通过扩印或放大成照片,才变成了与所拍摄景物相同色彩的影像。
而所谓反转片,又称正片、幻灯片,使用上与普通负片差不多(暴光要宁欠勿过),反转片在底片上所呈现的颜色就是实际的颜色,可以直接使用,如放映幻灯片。
之所以叫反转片是因为此胶片在冲洗的初显时为负像,经中途曝光后再次显影时转为正像。
因此冲洗也与负片不同,反转片采用E-6工艺,而负片采用C-41工艺。
在亮度和清晰度上比负片要好的多,色彩上也非常出色。
黑白胶片与彩色胶片无论是负片、正片或反转片,都有黑白胶片和彩色胶片之分。
彩色反转片用于景物拍摄。经过反转冲洗过程可以直接获得与景物明暗、色彩一致的正像,可直接用于放映和印刷制版。
特点是:反差比负片大,比正片小;宽容度比负片小,比正片大;最低密度小,片基为无色透明。
反转片(即正片)是用来印制照片、幻灯片和电影拷贝的感光胶片的总称。
它能把底片上的负像印制为正像,使影像的明暗或色彩与被摄体相同。黑白正片的感色性仅限于紫蓝色光、彩色正片的感色能力比彩色反片弱,因而,正片在摄影中很少使用。
彩色正片用于印制彩色放映拷贝(电影、幻灯)。特点是:反差大、灰雾度低、清晰度高、感光度低。
反转片有彩色和黑白之分,现在说的反转其实是Color Reversal Film,常用于静态摄影。
称其为反转片是有道理的:显影第一阶段成的是负像,然后才是彩色染料形成的正像。
反转片是在拍摄后经反转冲洗可直接获得正像的一种感光胶片。
黑白反转片可直接获得影像阴暗与被摄体一致的透明片;彩色反转片可直接获得色彩与被摄体相同的透明片,其色彩真实鲜艳,但宽容度较小。反转片由于有高质量的正像效果,被大量用于印刷制版或作幻灯片,专业摄影师在拍摄广告照片大多都使用彩色反转片。
反转片可直接用放幻灯机播放,但要洗成照片其实一点也不麻烦,所有数码冲印店都可扩印。
对于杂志来说最好是曝光正常,因为曝光不足可能会损失暗部细节,从而影响印刷后的效果。
反转片负冲
反转片负冲就是使用反转片拍摄,利用C-41药水冲片,使原来的反转片成为负片型的底片。
(当然这是自己冲洗胶片时要做的,如果有反转片,拿到外面就可以冲洗了,我们用PS当然就更没必要了)
反转片经过负冲得到的照片色彩艳丽,反差偏大,景物的红、蓝、黄三色特别夸张;客观地讲,反转片负冲比负片负冲在色彩方面更具表现力,其色调的夸张表现是彩色负片不及的,但在层次表现方面,反转负冲又逊色于负片负冲,所以首先确立拍摄对象再选择胶片类型非常重要。
反转负冲主要适用于人像摄影和部分风光照片。
这两种拍摄题材在反转片负冲的表现下,反差强烈,主体突出,色彩艳丽,使照片具有了独特的魅力。
然而,反转片负冲在拍摄、扩印、放大等过程中,难度大,要求高。
因此,在拍摄时适当选择反转片尤为重要。
在光源充足,景物反差强烈的情况下,可选用低感光度的反转片来拍摄。
50°和100°的反转片可得到色彩饱和而艳丽的照片。
在光照条件较弱的环境中摄影可选用200°或400°左右的反转片来拍摄,高感光度的反转片可一定程度地降低反差,使照片略微柔和。
反转片负冲的底片,在扩印和放大时的曝光控制和校色是最困难的,由于目前摄影工作者和摄影爱好者使用反转片负冲工艺冲扩的人还不多,许多彩扩店对此比较陌生,一般拒绝冲扩,而接受冲扩的扩印员大多对反转负冲的底片扩印没有经验,扩出来的照片严重偏黄、偏蓝、偏绿等等,这也是很正常的现象。
一般摄影者最好明确地指出自己的需求,并现场监督扩印人员的操作,采用“优选法”挑选出自己满意的作品。
反转片负冲的底片,在放大制作过程中也非常困难,因为与这种底片与负片的基色不同,其曝光宽容度最好控制在±0.3秒之间。
反转片负冲在风光摄影的运用上有很好的表现,在人像拍摄上优点也非常突出,但是人物的肤色还原不易正常,人物面部极易偏黄。不过反转片负冲后底片因透明度高,反差大,人物的头发、眉毛、眼睛、唇线等边缘色彩的相互渗透较重,近似国画家在宣纸上重笔浓抹所留下的边缘浸迹,有着很夸张的艺术效果。
E. 怎样区分胶卷的正负片
仔细看外包装,负片上冲印代码是cn-16和c-41;正片也就是反转片上会写color reversal film(彩色反转)冲印代码会写cr-56和e6。如果是洗好的胶片直接看就好了
F. 电影胶片跟相机卷有区别吗
拍摄电影用的胶片,比日常相机用的胶卷质量要好,而冲洗电影放映时用的胶片,则不如日常相机用的胶卷质量。在上个世纪物资缺乏的年代,我在市场上买过用于冲洗电影放映时用的胶片,代替135胶卷使用,主要问题是感光度低,记得只有8定,拍摄的照片“硬”,黑白反差大,还要自己装胶卷盒里,但也说明这几类胶片的区别主要是质量高低。
希望采纳。
G. 电影胶片和数码照片的区别是什么
其实就是感光介质不同,也是两个时代的产物,技术上就不讲了,前面的老兄也说过了。讲讲现状与趋势,虽然数码摄影发展较快,但依然没有胶片来的清晰,真正的拍片还是要用到胶片,胶片具有无可取代的作用。
35MM胶片电影与高清电影之争相当于胶片与数码之争。
HDTV1920×1080I或1280×720p,相当于35mm电影胶片的画质,且画质与色彩的还原已远胜35mm电影胶片,由于电影胶片前期拍摄的不可预见性的问题较多,如色彩还原、曝光准确性与后期冲洗质量及差错而导致前期大量工作与金钱都付诸东流的事件常有发生,且拍摄成本极高,后期剪辑效率低,且特技还是要借助数码设备(胶转磁再磁转胶,导致大量影像细节丢失和色彩失真),后期观赏需要专用的电影放映机和特定场地、常人入行门坎高、这都是电影胶片致命的缺点。而这些在高清HDTV里都不存在,但专业广播级高清摄像机也不是普通百姓只可远观而不可渎玩焉,而SONY FX1确是大众爱好者的福音,让多少影像发烧友圆了梦。
从商场销售的数码相机与传统胶卷相机所形成的6:4,已是不争的事实,而欧美更高达8:2的比例,从这也不难看出传统电影胶片的末日,随着HDTV技术的成熟发展,HDTV数码一统天下的时日已是指日可待。
H. 从电影画面上如何区分该电影是数字电影还是胶片电影
数字的色彩目前还做不到传统胶片丰富细腻的色彩,但现在高技术的后期制作使数字电影几乎可以与胶片电影的色彩媲美,在画面上表现为胶片电影比数字电影的颜色更为饱和,柔和细腻,数字电影则显得稍单调一些,有些硬,我的个人感觉是胶片拍出来的暖色调比较重一些,尤其是暗部细节,数字电影颜色过渡明显,冷色调更多一些,另一方面主要还看你用什么介质去看,如在大屏幕上则更为明显,在电脑或电视上看则很难看出。
I. 数字电影和胶片电影的区别
胶片能够更加细腻地体现场景的细节和氛围,在色彩\光线变化\影调等各个方面都比数码能够包容的程度更高;胶片冲印的效果必须要能满足电影院的大屏幕,数码在这方面很难与胶片相比;再次,胶片对摄像师和洗印厂的技术要求都相当高,并且没有重来的机会.所以能够使用胶片拍摄电影,是对摄像师和洗印厂专业技术的肯定,当然,如果效果很好,那更是对他们专业水准的直接证明.
最后,按照电视节目的采样标准,按COMPONET复合影象格式采集素材,一般大小为4分钟一个G.这样计算下去,一个十分钟的节目至少需要40-60分钟的素材,也就是需要10-15个G的空间.这样你也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按照电影的高清晰度标准要求和片比进行数码摄制,你所需要准备的硬盘空间到底应该有多大,在现实生活中是否行得通
从电影制作工艺、制作方式、到发行及传播方式上均全面数字化。可视为完整意义上数字电影。
● 与传统电影相比,数字电影最大的区别是不再以胶片为载体,以拷贝为发行方式,而换之以数字文件形式发行或通过网络、卫星直接传送到影院、家庭等终端用户。数字化播映是由高亮度、高清晰度、高反差的电子放映机依托宽带数字存储、传统技术实现的。
● 数字化电影技术进入到了微观世界,它将图像分解为最小的单元——像素,然后再重新组合,以改变或者重建某一部分的影像和情景,创造出一般摄影方法根本达不到的扣人心弦的镜头,在创作上几乎达到随心所欲的境地。
●3D每个镜头的制作过程大致可分为:制作实物模型——扫描模型得到草图——电脑建模——还原质感——加入灯光、特效等渲染方面的后期处理——画面合成达到最终效果。
2 数字电影优点、意义与前景展望
● 数字电影能演绎全新的5:1声道AC—3音响环绕的声音效果,极大地扩展了电影声音的表现空间,使电影声音的感染力、震撼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从图像效果看,色彩更加鲜明、饱满,清晰度大大提高。虽然每套数字电影放映设备售价高达150万元,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胶片放映设备的10倍,但数字电影改变了胶片放映时银幕中间亮、四边暗的缺陷,其均匀度近乎完善。此外,数字技术营造出极度的虚拟空间和各种匪夷所思的景象,这些都是普通电影制作手段无法展示的。
● 数字电影最大程度解决了电影制作和发行过程的损失问题,数字技术避免厂传统电影从原始拍摄的素材到拷贝发7寸经过力多次翻制及电影放映多次后出现的画面、声带划伤,即使反复放映也丝毫不影响响音画质量。
● 制作好的数字电影可以通过数字软盘进行发行或通过国际卫星发送到世界各地的影院放映,省去了费时费力的拷贝复制和运输过程。
●数字化电影技术极大地拓宽了艺术家的创作天地,给正在衰落的电影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一代具有新思维的艺术创作人员和电影产业中的新兴职业,如数字电影软件设计师、电脑美术设计师、视觉效果设计师等会在21世纪的电影舞台上成为主角。
● 数字化电影为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数字化电影是电影艺术展开创造翅膀的新天地;数字化电影对于防盗版技术的突破使我们拥有了更高的保护技术;数字电影非线性编辑不受时间限制,随意编辑,实现输入系统、图片处理的现代化;软件、辅助设备、输出系统等技术的飞跃都会带给传统电影新面目;而在电影之外,发展游戏产品、网络产品等,都为数字化电影时代的艺术家提供了飞速发展的空间。
数字电影是以形式(即“O”和“1”方式)制作、传输和放映的。它有三种制作方式:
一是计算机生成;
二是用高清晰摄像机拍摄;
三是将胶片拍摄的影片扫描转为数字格式。
数字电影不仅避免出现胶片老化、退色, 确保影片永远光亮如新,确保画面没有任何抖动和闪烁
使观众再也看不到任何画面的划痕磨损现象。此外,数字电影节目的发行不再需要洗映大量的胶片,既
节约发行成本又有利于环境保护。以数字方式传输节目,整部电影在传输过程中不会出现质量损失。也
就是说,一旦数字电影信号发出,无论多少家数字影院,也不管它位于地球的什么位置,都可以使不同
地区的观众同时欣赏到同一个高质量的数字节目。
同时数字放映设备还可以为影院提供增值服务,如实时播放重大体育比赛、文艺演出、远程教育等
等。改变了影院胶片放映的单一模式,使之向实时、多功能、多渠 道、多方位的经营模式转变。数字电
影技术的巨大潜能,使之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J. 普通胶卷和电影卷的区别
电影卷与常用卷的不同
A. 分装方式不同
▲ 柯达5222电影卷盘片
我们常用的135、120胶卷一般按卷售卖,而电影胶卷则是按尺论价的,市面上能买到的电影卷大部分经由店家自行将盘片进行分装,再按每卷36张装入暗盒内,方便拍摄者使用。
B. 构成不同
相比普通彩负卷,电影卷多了一层炭黑层,炭黑层的作用一是用来防止光晕,二是电影机高速旋转防止静电电弧产生火花导致底片曝光。
C. 冲洗工艺不同
▲柯达D-76显影粉
普通的彩色负片一般采用C-41工艺、黑白负片一般采用D-76工艺、彩色反转片一般采用E-6工艺。
而电影卷的彩色负片则采用ECN-2工艺冲洗,使用C-41冲洗时需多一步前浴、水洗的步骤,否则会污染显影液。黑白、反转电影卷则可按常用卷的冲洗工艺。
#不同胶卷之间的特性,受所用器材、前期拍摄环境(色温/光源/曝光等)、中期冲洗工艺、后期扫描输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需亲自摸索调试方能了解一二,在此不做累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