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请问去考北京电影学院之前要做什么准备
你要是想考北京电影学院的表演专业了,那么要提前练习表演小品,朗诵诗歌,等
考北京电影学院是先面试通过后再高考
高考的分数,人家有自己的录取分数线的
如果分数没达到要求不会被录取
要在你参加高考的那年春天到北京电影学院参加考试,考试通过后再回到学校准备高考,在填志愿时填报该校,然后按你的专业考试和文化课考试来录取.
你要在网上多留意北影的网站,上面回有你需要的资料
B. 我今年就要上高三,想考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具体应该怎么准备该看什么书是高考完还得去北京考吗
不是高考以后去考的,而是在高考前的那个冬天,具体在2月份时到北影去参加艺考。你可以先到北影官网下载一个2013年招生简章,这是离你考时最近的一个,了解一下导演系考试内容,根据这个准备。然后今年11到12月时,下载2014年的招生简章,这个才是你考时要的。具体内容可能有微调,但是大体一致。建议根据艺考内容买点书来看。考题什么的我就没有什么了,因为我不是导演系。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可以问我~
C. 如何准备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考试
您好!这个专业主要是看你测试哪所学校。作为戏剧文本的学生想继续发展的空间,一般选择的专业机构。北电网络,在节目中播放。良好的外语政治,专业做好,这是可能的。
D. 我现在马上要上高二了高考我准备考北京电影学院.不知道在考之前要做些什么.我想问一下具体点的.
首先,你要明确你想考什么专业。有的专业要求很高,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出效果,像这样的专业如果你之前完全没底子,就不建议你去考。然后,你需要针对北电往年的考试类型来复习,备考。考北电的话不仅要求专业好,文化成绩也要不错。所以,如果报着想走捷径的心态去考试很难考上的。那么,你还是先想好要考什么专业吧。
E. 要考北京电影学院高考之前要做些什么准备啊
专业课考试之前准备专业课啊 大概是在寒假之前吧 2月份考完专业课就赶紧准备高考文化课啦
F. 我想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该如何准备
首先,电影学院没有编导系。有导演专业,还有剧本创作专业。这是分开的。不知道你主要想从事哪方面。因为这两个考的内容差距还是很大的。但是,首先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很广泛的观片量。你脑子里要储存很多的电影电视剧,而且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文笔。这是必须条件。其次,如果你考剧本创作专业的话,这个专业的文化课在电影学院所有专业里要求的分数是最高的,也就是说在拿到专业合格证的情况下,高考要考到至少四百分才有可能进入电影学院。
G. 要考北电要准备些什么
要是想考北京电影学院的表演专业了,那么要提前练习表演小品,朗诵诗歌等,考北京电影学院是先面试通过后再高考高考的分数,有自己的录取分数线的如果分数没达到要求不会被录取,要在参加高考的那年春天到北京电影学院参加考试,考试通过后再回到学校准备高考,在填志愿时填报该校,然后按专业考试和文化课考试来录取。
要报考艺术类文科或者艺术类理科,并且必须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文化分数全国统一在280分左右,每年浮动不大,同时2月要到学院参加专业加试通过三试,报考表演系专业考试考察的内容主要是:
先天的基本条件和过硬的专业水平。其中,先天的基本条件包括考生的外形条件,身高身材,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声音的音质音色,以及想象力,表现力等等先天因素。其次,考察考生的专业水平,全国的表演系统一考的专业内容基本都是形体、台词、声乐、表演四门功课,具体解释为舞蹈武术片段,台词独白诗歌、美声民族唱法、多人分组即兴命题小品。这些需要你在考前找专业老师或者专业考前班学习辅导。综合这些内容,才可以看出考生的综合素质,当然如果外形条件比较突出,那么一定会给考学增加成功率。
H. 零基础想考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怎么准备
我认为既然你已经选好了专业,就该选好学校了。一般学校的研究生招生网是可以查到相关专业的参考书的。大纲估计要到九月才出来,等等吧。
确定方向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1详尽收集并分析目标院校及专业情况。量力而行,切勿好高骛远。
2除了网络信息和外界的书面信息以外,校友资源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每年有不少考生在回忆当初确定院校时表示,自己曾借力于曾经的校友,得到了最准凿的报考院校信息。
考生在衡量选择报考院校时,应该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比较。首先要看招生单位的往年录取分数线;二是看所要报考的专业院系的录取的平均分和最低分数;最后看报考人数和招生人数的录取比例,了解竞争的激烈程度。
1、选择本校还是外校?
其实凡事都有利有弊,当利大于弊时,就是你应该选择的。在报考本校还是外校的问题上,还是要根据考生本人实际情况,以及所掌握的信息为主。报本校信息往往较畅通,也容易考取,而外校则相反,信息闭塞,考取难度大。如果决定报考外校,那么一定要做好调查,报考的学校一定要比本校在各方面高出至少一个档次。任何一所学校都有其潜在的出题、录取规则。再好的学科基础都可能在所报考院系课题上折戟沉沙。如果选择本校就轻松得多,毕竟在这个学校上了四年的学,有比较大的交往圈子,即使报考本校的其他专业也可以轻松地找到老乡了解相关信息。
2、那种院校类型是适合你的?
一般来讲,科研院所主要是研究性质,一般没有本科培养;而总综合性学校学科丰富,又有文化底蕴;小型院校往往有一个主干专业全国领先,但也缺乏多元的学科和校园文化。
I. 怎么考北京电影学院.现在要准备什么,有哪些要求啊
你好!我是北京电影学院表演专业老师。
欢迎你报考北京电影学院的表演系!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是很多艺术类考生最理想的艺术学府,既然最好,那么报考就一定会有难度。首先,要报考艺术类文科或者艺术类理科,并且必须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文化分数全国统一在280分左右,每年浮动不大,同时2月要到学院参加专业加试通过三试,报考表演系专业考试考察的内容主要是:先天的基本条件和过硬的专业水平。其中,先天的基本条件包括考生的外形条件,身高身材,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声音的音质音色,以及想象力,表现力等等先天因素。其次,考察考生的专业水平,全国的表演系统一考的专业内容基本都是形体、台词、声乐、表演四门功课,具体解释为舞蹈武术片段,台词独白诗歌、美声民族唱法、多人分组即兴命题小品。这些需要你在考前找专业老师或者专业考前班学习辅导。综合这些内容,才可以看出考生的综合素质,当然如果你的外形条件比较突出,那么一定会给你考学增加成功率。最后祝你学习进步,早日走进表演专业艺术院校的大门!
如有其它问题,看个人资料可以找到我,耿老师。
J. 想考影视文学专业,之前需要做什么准备录取率大约是多少
报考指南编辑
许多综合类大学该专业(隶属中文)文科同学可直接报考,参照高考成绩和语文成绩即可。
而艺术类需要按时参与相关学校的艺术生考试,完成笔试+面试的相关环节后(综合类大学大多不需要该环节),被允录取者将受到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专业录取通知书”。之后再参与各地的高考,高考后,按照成绩,从高到低进行录取。这是和其他艺术类所不同的。因此,文化课的考试是关系到该生录取优良的重要条件,现今,更多学校依据高考语文成绩。
院校排名编辑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一级”授权的高校共14所,本次有9所参评;还有部分具有“博士二级”授权和硕士授权的高校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22所。 注:以下相同得分按学校代码顺序排列。
学校代码及名称
学科整体水平得分
10033 中国传媒大学
92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86
10048 中央戏剧学院
10280 上海大学
77
10355 中国美术学院
76
10049 中国戏曲学院
74
10384 厦门大学
10001 北京大学
72
10118 山西师范大学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10331 南京艺术学院
10635 西南大学
69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68
10611 重庆大学
10072 天津音乐学院
67
10320 江苏师范大学
10697 西北大学
10075 河北大学
64
10140 辽宁大学
10165 辽宁师范大学
10459 郑州大学
考试要点编辑
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主要是考考生的细心,对生活的观察力和对生活的热情。如问来自哪个地方,在哪里长大,父母的生日等。
文学艺术常识
文学艺术常识主要考察考生的阅读量和对阅读作品的理解。文艺常识主要考察中学课本以外的知识。在这项考试中,考生应该尽可能地为老师提供自己所读书的信息。考察考生的阅读量是一个重点,它表明考生对知识的掌握达到什么程度。老师在提问时,会问考生都阅读过什么书,这些书的作者是谁。考生应该多为老师讲述一些所看过的书,然后,考生可以抓住自己所读过的一本书作为描述重点。考生要考试时,应该尽可能是引导老师提问自己经常阅读或熟悉的文学作品,然后考生对该作品进行深入地分析。对作品中的主人公、主要故事情节,以及一些细节做出详细地描述,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这样就可能得高分。如果考生阅读量少,那么,主考老师就会主动提出一些文学作品。如果老师提出的文学作品又不是考生熟知的,那么考生就可能陷入被动,得不到高分。一般来说,这项考试的时间大约是十分钟左右,因此,需要考生在短时间内为主考老师提供大量的信息。
命题故事写作
首先要明确一点的是,命题写作的体裁是故事,是一个1500字的故事。考生在写作时,按照所出的命题,设计一个故事。在故事中,要有人物、情境、情节和冲突,不要有太多的对话。人物和因果关系要表现清楚。要表明人物身份、人物性格,人物要尽可能具有多重性。要有一个好的故事情节,要以人物情感的变化和因果关系的变化来带动故事情节。还要有对剧冲突,考生要利用人物关系和事件造成一定的冲突。一般来说,命题故事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和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事件,因此考生在写作时,要有新奇的思路,不要随波逐流。如去年命题写作中有一题是《丑闻》,大多数的考生都写影视圈中的"潜规则",这样没有超过他人的思路,可能就得不到高分 。
参考书目编辑
《中外电影史》
《文艺知识小网络》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近现代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
《三文通识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