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請給我一些契卡的歷史,最後是什麼時候成為內務人民委員部
這個「創造奇跡的機關」能把任何一個中央委員、黨員幹部幹掉。倘若斯大林懷疑他,馬上會有證據出來證實。
——尼古拉·布哈林
回顧克格勃的歷史,你就會發現,俄羅斯對外情報局(SVR)是克格勃精神在21世紀的繼承和延續……從昔日的內外安全二合一到現在的對內對外職能分離,俄羅斯間諜機構走過的是一條從權力膨脹到消解的不平常之路。
查普曼等俄羅斯間諜的被捕把現代版克格勃——俄羅斯對外情報局推至風口浪尖。通常意義上說,這些在紐約被逮捕的間諜被看做是「探子」特工,意思是說其秘密活動並不受外交保護。與普京、梅德韋傑夫低調處理此事相比,俄羅斯民眾卻熱情高漲,極力聲援這些被捕的「探子」特工。
在前蘇聯間諜圈子的傳統里,很少有人能比「探子」特工贏得更多的尊敬。在人們眼中,他們擁有國際象棋大師的智能和宇航員的堅韌……即便在今天,SVR官方網站上仍將蘇聯時代的「探子」特工按照名字第一個字母的排序,挨個列出,視為國家英雄,接受人們瞻仰。而秘密特工斯季爾利茨滲入納粹頭子希特勒核心集團的傳奇故事,更是搬上了電視熒屏,深入民心。連普京也說,斯季爾利茨的形象幫助塑造了整個一代的蘇聯青年。
蘇聯解體時,曾經橫行俄羅斯的克格勃被大卸八塊,其往日的跋扈被一並收斂。《紐約時報》認為,這次美國抓捕俄羅斯特工事件足以證明:自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的「探子」特工網路不僅存活了下來,而且甚至可能還進一步發展壯大了,他們的任務也可以通過更加直接的方式完成。回顧克格勃走過的74年歷史以及現在的SVR,從昔日的內外安全二合一到現在的對內對外職能分離,俄羅斯間諜機構走過的是一條從權力膨脹到消解的不平常之路。
被推倒的塑像
「十月革命」成功後,列寧要求菲利克斯·捷爾任斯基創辦一個可以「用非常手段同一切反革命分子作斗爭的機構」。一個半月之後,「全俄肅反委員會」成立,簡稱「契卡」。捷爾任斯基將其肩負的任務概括為:在全國范圍內消滅和制止反革命和怠工行為,將其積極分子交由法庭處理,同時還進行前期偵查和預審。
克格勃前身「契卡」的創始人捷爾任斯基的雕像
當人權被秩序所侵犯時,人們開始指責「契卡」,但列寧不為所動。就像他對「契卡」的評價一樣:「能夠堅持無產階級專政,這比什麼都重要。」「契卡」誕生於布爾什維克立足未穩的特殊歷史時期,直接誕生於列寧對秩序的堅持,這或許已經奠定了克格勃的歷史底色。「契卡」沿著列寧劃定的道路堅定不移地走了下去,並迎來斯大林、亞戈達和貝利亞,而其創建者捷爾任斯基則被丟到了一邊。在「大清洗」中,沒有法庭,沒有偵查和預審,克格勃完全淪為了個人獨裁的工具。
被列寧譽為「全黨最喜愛的理論家」的尼古拉·布哈林在接受審判前寫下了《致未來一代黨的領導人》這封信。在信中,他寫道:「當革命思想指導著『契卡』時,它捍衛國家不受反革命分子的危害,對敵嚴酷是有道理的。而現在它是腐敗的官僚機構,迎合著斯大林的狐疑心理。它對內嚴酷,在毀滅別人的同時也在毀滅著自己。」
1991年8月19日,已於1954年更名為「國家安全委員會」(克格勃)的這個情報帝國第一次站到了政權的對立面,發動政變企圖挽救蘇聯。這是一次不成功便成仁的行動,如果失敗,克格勃將萬劫不復,末代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十分清楚這一點。也許他到死都在後悔,他們的「阿爾法」部隊無法從克格勃接到明確指令,最終失去逮捕葉利欽的機會。如果總部在「阿爾法」的數次詢問中哪怕給出一次明確指示,歷史都將被改寫。
2. 電影契卡里等待行刑的女人對劊子手說了什麼讓他們放下了武器
電影契卡里等待行刑的女人對劊子手說了她懷孕了,讓他們放下了武器。
《契卡》是亞歷山大·羅戈日金執導的劇情片,於1992年上映。
劇情簡介:
斯魯波夫是列寧建立的蘇俄秘密警察「契卡」的成員。他們大肆逮捕知識分子、貴族、猶太人、神職人員以及他們的家人,只用一分鍾訊問,十秒鍾審判,隨即槍殺。在契卡的地下室里,犯人們五人一組,全裸著面朝木門,被集體槍殺。
沒人記錄他們的遺言,沒有目擊者,只有無名的屍體。日復一日,非法的審判,處決和屍體裝車像流水線一樣運行著。
斯魯波夫是一個冷酷無情的性變態,卻也是一個深邃的思考者,他痛恨自己過去的朋友和家庭。當他試圖探究革命的目的和契卡存在的意義時,他走向了崩潰。
3. 有看過俄羅斯電影《契卡》中文字幕的朋友沒
契卡(全稱為全俄肅清反革命及怠工非常委員會,簡稱全俄肅反委員會,契卡是俄文的縮寫音譯)是前蘇聯的一個情報組織,於1917年12月20
4. 一部講述蘇聯時期的電影,一個秘密警察的軍官,反被自己部門人審查,追捕,四處逃亡。
根據蘇聯時代暗黑三部曲的第一部《44號孩子》改編的同名電影
故事發生在斯大林時代的前蘇聯,男主角Leo Demidov是一名蘇聯國家安全部(MGB)的特工,他盡忠職守、熱愛自己的國家,充滿理想主義。作為一名戰斗英雄,Leo享受國家給予的特別待遇,不僅他自己一家住在莫斯科的豪宅區,他的父母也分到了很好的公寓。盡管也秘密逮捕和刑訊逼供,但Leo認為這都是為了國家利益。不過一樁兒童系列兇殺案改變了Leo的生活軌跡,政府不願承認兇案的事實,一心想捉到兇手的Leo成為政府猜疑的目標,只有他的妻子始終站在他這一邊……
5. 求俄羅斯1992那年拍攝的一部名叫《契卡》的,揭露蘇共大清洗的故事片的下載地址。
大清洗的時候,挈卡名稱改為內務部,肅反委員會這些名目,專以濫用酷刑,甚至自己編造假供讓犯人簽字出名,並且接受告密。每一個犯人只要落入這個機器,都必搞出罪來,另外還要供出一堆熟人,有可能越熟的人越倒霉,因為他們會窮追到讓你說出所有認識的人,人的記憶就是這樣,心防被攻破到不顧一切,越熟的名字越記得住也就越說得出。。。幾任領導人干盡壞事,但都在民憤井噴的時候,被處置和替換,就像替斯大林作替死鬼一樣。
就這么點故事。
6. 這張照片來自哪個電影
這是電影《契卡》 Чекист (1992)
又名:秘-密-警-察 / Chekist
7. 聽說俄羅斯的電影《契卡》很恐怖,不知說的是什麼內容
十月革命勝利初期保衛蘇維埃俄國安全的無產階級專政
機構。全稱 「全俄肅清反革命及怠工非常委員會」,簡稱」全俄肅反委員會」,」
契卡」是該委員會俄文縮寫的音譯。蘇維埃政權建立後,敵人妄圖以各種手
段顛覆新生的無產階級政權。為了鎮壓以各種面目出現的反革命分子和間
諜,為了同怠工者、投機商以及其他破壞者作斗爭,根據Φ . э . 捷爾任斯基
的建議,彼得格勒軍事革命委員會於 1917 年 12 月 4 日通過了 《關於建立肅
反委員會的決議》; 12 月 20 日,設立以捷爾任斯基為主席的契卡。 12 月 28
日,契卡號召各級地方蘇維埃成立肅反委員會。 1918 年蘇維埃政府在運輸部
門、軍隊和邊境地區成立專門的肅反機構。協助捷爾任斯基領導肅反工作的
有彼得格勒肅反委員會主席 M.C. 烏里茨基 ( 1873 ~ 1918 )等。 1918 年 8 月
30 日,烏里茨基被社會革命黨人暗殺,同一天社會革命黨人卡普蘭在莫斯科
開槍打傷 B. и . 列寧。於是,契卡便以紅色恐怖來對付白 色恐怖,它擁有很
大權力,可以逮捕一切反革命分子。 1918 年懲治 31489 人,其中槍決 6185
人,關進監獄 14829 人,送進集中營 6407 人,被作為人質逮捕的有 4068 人。
契卡配合內務人民委員部進行偵察保衛工作,同一切反革命分子和危害社會
治安的刑事犯罪分子進行斗爭,為扞衛十月革命的勝利成果做出重大貢獻。
隨著國內戰爭的結束、新經濟政策的實施和階級斗爭形勢的變化, 1922 年 2
月 6 日,經全俄中央執行委員會決定,契卡改組為國家政治保衛局。
8. 有部前蘇聯電影叫「 契卡」,在各視頻網站都找過了,沒看到,哪位大神能指點下啊,感謝,在線等
這就是那部1992年蘇聯契卡,基本上只有槍斃的鏡頭,很是挑戰人的感官。
9. 現在俄羅斯百姓怎麼看在前蘇聯列寧時代的契卡(柯克勃)
俄羅斯這兩年流行一首歌,叫做《要嫁就嫁普京那樣的人》,可見俄羅斯人民對他們這位總統的個人魅力還是非常欣賞的,普京是克格勃出身,老百姓可不管你什麼出身,只要你能夠拯救國家,能夠讓他們生活得更加美好,他們就會擁護你.克格勃不完全是我們在美國電影里看到的那種"特務",他們的人才培養是很全面的.一個國家,必須有一個在政治,經濟,文化,生活領域發揮作用的一套人馬,普京在克格勃時期就已經初步具備這種素質.他現在執政的一套班子里,也有很多人是來自克格勃. 普京身邊有一個"聖彼得堡幫",其中現任國防部長,預備役克格勃上將謝爾蓋·伊萬諾維奇據說最有希望在2008年接普京的班.
10. 蘇聯二戰時期電影《契卡》視頻 迅雷下載
http://www.ed2000.com/ShowFile/354325.html
這部片子也叫《蘇俄大屠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