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約翰·斯坦貝克的人物生平
約翰·恩斯特·斯坦貝克於1902年出生在加利福尼亞州的小鎮薩利納斯。他的父親是個磨坊主,母親曾經當過教師。正是在母親的熏陶下,小約翰有了對讀書的強烈愛好和對寫作的興趣。學生時期,他很早就讀了許多世界文學名著,還經常給他中學的報紙寫文章。不過,他的許多課余時間卻是在室外度過的,或在農場幹活,或在加州的山嶺谷地中漫遊。這些地方後來就成為他的小說的背景。1920年,約翰畢業於薩利納斯中學,入加州斯坦福大學就學。由於生性好動,加之對自己的職業舉棋不定,他還長期離開學校到農場、製糖廠和修路隊去幹活。 最後在1925年,他沒有獲得學位就離開了斯坦福大學。年輕的斯坦貝克決意要當作家,並認為紐約市是自己起步之處,因而啟程東行。在紐約,他做過各種工作,包括在《紐約日報》當記者。但是,沒過多久,他就對記者這種職業感到失望和厭煩。於是,他返回加州,投身到自己的創作中去。 斯坦貝克的第一部小說《金杯》發表於1929年。這是一部描寫十七世紀加勒比海海盜的歷史小說。這本書雖然不成功,但畢竟為他掙得一筆錢,足夠他1930年和卡羅爾·亨寧結婚的開銷。不久以後,他又寫了兩部小說。這兩部小說比起前一部來,更為遜色。不過,巧遇良機,其中名為《天堂牧場》的那一部為他的作家生涯奠定了根基。有一天,一位乘火車出門遠行的紐約出版商帕斯卡爾·科維西,偶然間買了本《天堂牧場》在火車上看。這本書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於是他立即與這位年輕的作者取得聯系。他得知斯坦貝克還寫好了另一部小說,但是已經有七家出版商拒絕給他出版,科維西便把小說要去看了。這部小說就是《煎餅坪》,1935年由科維西出版,這本書成為斯坦貝克第一部大獲成功的作品。1936年,他又發表了《勝負未決的戰斗》。這是一部描寫加州采果工人罷工的現實主義小說,飽含著辛酸苦楚。 斯坦貝克最優秀的小說之一《人與鼠》發表於1937年,寫的是兩個流離失所的農業工人的故事。斯坦貝克開始動筆時寫的是劇本,但後來改變了主意,寫成了一部小說。大獲成功之後,他又把小說改編成劇本。斯坦貝克因《人與鼠》而獲得1937年紐約戲劇評論家獎金,被譽為」觸及了真正紮根於美國生活的主題。「這部小說使斯坦貝克的名字在美國家喻戶曉。 兩年後,斯坦貝克寫的又一本書《憤怒的葡萄》給他帶來國際聲譽。這是他的傑作,是一部飽含著憤怒的長篇小說,寫的是貧苦農民從風沙迷漫的俄克拉何馬州平原流落到富庶的加利福尼亞州谷地的悲慘故事。1940年,《憤怒的葡萄》作為當年的最佳小說,使他獲得普利策獎金。但是,對斯坦貝克個人來說,這部小說也帶來了成名之後的苦惱。他喜歡過簡朴安靜的生活,不喜歡參加文藝界聚會、應邀講話和親筆簽名。他覺得與農民、采果工人和工廠工人這樣的普通百姓在一起最自在。在美國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斯坦貝克以《紐約先驅論壇報》戰地記者的身份去過英國、北非和義大利。 斯坦貝克戰後寫的第一部小說《罐頭工廠街》又是以他的故鄉加利福尼亞為背景。隨後,他於1947年發表了《不如意的公共汽車》。但是這兩本書都不大成功,於是斯坦貝克就把注意力轉到寫作電影劇本和戲劇方面去了。 其後,他在1951年發表了《伊甸園以東》。他自認為這是他一生寫得最好的一本書。《伊甸園以東》是一部長篇小說,寫的是在加州開拓新生活的兩家人在美國南北戰爭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經歷。 在五十年代,斯坦貝克繼續寫作。但是,評論家們認為他這一時期的大多數作品都不是上乘之作,有些人甚至說斯坦貝克大概已經開始從作家生涯的頂峰走下坡路了。 然而在1961年,斯坦貝克卻隨著《我們不滿的冬天》的發表而東山再起。在這部小說里,他描述了一個出身於新英格蘭世家的男子如何由於為安全問題提心吊膽而背棄了他的理想主義。這本書博得許多評論家的好評,尤其給瑞典文學院的評選委員們留下深刻的印像。正是這些評選委員在1962年給斯坦貝克頒發了聞名世界的諾貝爾文學獎金。 同年,斯坦貝克發表了《同查利旅行》,描寫了他和愛犬在美國的游歷。這是迄今對美國最生動的描述之一。 1966年初,斯坦貝克作為紐約報紙《新聞日報》的戰地記者前往南越。 斯坦貝克返回美國後,繼續在家中寫作。但是,在1968年5月,他的身體開始垮下來。1968年12月21日,他因心臟病發作逝世,終年六十六歲。
⑵ 速求《憤怒的葡萄》電影觀後感一份
《憤怒的葡萄》是美國現代小說家約翰·斯坦貝克(1902-1968)的作品,發表於一九三九年。這部作品描寫美國三十年代經濟恐慌期間大批農民破產、逃荒的故事,反映了驚心動魂的社會斗爭的圖景。小說飽含美國農民的血淚、憤慨和斗爭,可以說是美國現代農民的史詩,也是美國現代文學的一部名著。
本書是美國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斯坦貝克的代表作。20世紀30年代,美國經濟恐慌期間大批農民破產逃荒,作家曾跟隨俄克拉何馬州的農民流浪到加利福尼亞,沿途所見,令他非常震驚,「有五千戶人家即將餓死,問題十分尖銳……」他以深刻寫實的筆觸,在書中展現了當時美國農民在生死線上掙扎、反抗的情景。作品出版後,引起各州統治階層的恐慌,許多州禁止小說發行,甚至有一本名為《快樂的葡萄》的小說出版以示針鋒相對。但一切都無法動搖《憤怒的葡萄》在美國現代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
電影是根據同名小說改變。由簡·達威爾主演, 故事背景發生在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俄克拉何馬州的大片農田久旱無雨,廣大農民陷入絕境。窮困潦倒的喬德一家,被迫背井離鄉,乘坐一輛破舊的老式福特牌汽車,向西橫越難行的沙漠,到加利福尼亞去尋找安居的樂土。途中,年邁的祖父母先後去世,喬德的兄弟諾亞悄然離去,喬德的朋友凱西遭到殺身之禍,喬德也受到追捕……盡管一家人死裡逃生、前途茫茫,但母親仍鼓勵大家頑強地活下去……
看後讓我們深受感動,和余華的《活著》有異曲同工之妙,是一部不可多的的好電影。
⑶ 誰知道這部電影叫什麼名字
雲中漫步
⑷ John steinbeck中文簡介
約翰·歐內斯特·斯坦貝克(John Ernst Steinbeck,1902年2月27日-1968年12月20日),20世紀美國最知名、閱讀得最廣的作家之一,社會活動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早期生活及作品
斯坦貝克出生於1902年,加利福尼亞(California)的薩琳娜斯(Salinas)。斯坦貝克的父親名叫約翰·歐內斯特·斯坦貝克二世,是第一代到美國的德國移民,有德國和愛爾蘭血統。斯坦貝克曾經斷斷續續在斯坦福大學上學,直到1925年他正式退學,他沒有畢業,而是打算全力成為一名作家。
斯坦貝克的第一部小說出版於1929年,是以神話為題材,名叫《金杯》,可惜並不成功。斯坦貝克的首次得到評論家的贊賞,是他在1935年寫的小說Tortilla Flat,他因此獲得了加利福尼亞聯邦俱樂部的金牌獎。這個講述一個年輕人在大蕭條時期,加州蒙特里傑克市,Tortilla Flat區的經歷在1942年被搬上銀幕,由史賓塞·屈賽,海蒂·拉瑪和約翰·加菲爾德主演。
他是1962年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主要作品有《人鼠之間》(1937年),曾經獲得普立茲獎的《憤怒的葡萄》(1939年),《伊甸園東》(1955年),和旅行記錄《與查里一起旅行: 尋找美國》(1960年)。斯坦貝克的作品多描寫大蕭條時期的平民階級及移民工人的生活,他的作品裡經常出現在生活中掙扎的人物,被認為是受了自然主義文學的影響。他的故事和人物都是來自20世紀上半葉時真正存在的歷史環境和事件。他的小說反映了他廣泛的興趣,比如海洋生物學,爵士樂,政治,哲學,歷史和神話。
他的十七部作品,包括《人鼠之間》(1937年),《憤怒的葡萄 (怒火之花 The Grapes of Wrath)》(1940年),《珍珠》(1947年),《伊甸園東》(1955年)都曾被好萊塢搬上銀幕,而斯坦貝克自己寫的劇本也有相當的好評,他給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的電影《救生艇》寫的劇本曾經在1945年得到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劇本獎的提名。
獲獎與榮譽
1936 - 加利福尼亞聯邦俱樂部的金牌 最佳加利福尼亞作家獎 (Tortilla Flat)
1937 - 加利福尼亞聯邦俱樂部的金牌 最佳加利福尼亞作家獎 (In Dubious Battle)
1938 - 紐約劇本評論員獎 (《人鼠之間》)
1939 - 國家藝術與文字學院美國最暢銷書籍獎
1940 - 普立茲獎最佳創作獎 (《憤怒的葡萄》)
1946 - 哈孔王圖書館十字獎 (The Moon is Down)
1948 - 國家藝術與文字學院
1962 - 諾貝爾文學獎
1963 - 國會圖書館美國文學部的榮譽顧問
1964 - 美國自由勛章
- 肯尼迪紀念圖書館理事
- 年度最佳紙皮書獎
- 新聞屆自由勛章
1966 - Member of the National Arts Council
1979 - US Postal Service issued a John Steinbeck Commemorative Stamp
1983 - Steinbeck Center Foundation started in Salinas, CA
1984 - American Arts Gold Medallion of Steinbeck issued by the US Mint
1993 - Steinbeck Center Foundation opens interim head quarters
1997 - National Steinbeck Center groundbreaking
1998 - National Steinbeck Center Grand Opening (June 27, 1998)
⑸ John Stainbeck 的簡介和代表作品
翰·斯坦貝克(John Steinbeck,1902-1968)美國作家。生於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小時候生活在小鎮、鄉村和牧場,熱愛鄉野的自然風光。受其母親的熏陶,很早就接觸歐洲古典文學作品,深愛《聖經》亞瑟王傳奇故事的影響。1919年,進入斯坦福大學攻讀大學。他熟悉並嶼社會底層的人們,他的許多作品都以他們為主人公,表現了底層人的善良、質朴的品格,創造了「斯坦貝克式的英雄」形象。30年代末,蓬勃發展的工人運動使斯坦貝克受到很大的影響。1937年和1947年,斯坦貝克兩次訪問北歐和蘇聯。
斯坦貝克一生的創作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30年代前後,以《相持》(1936)和《憤怒的葡萄》(1939)為代表。後者是作家創作的高峰。也是20世紀美國文學的經典。該作品曾獲普利策獎,由此作家名聲國內外。 40年代是他創作的第二個時期。在這個時期里,由於美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社會財富
的增加,美國人的價值觀念發生了變化,他的主要作品《月亮下去了》(1942)、《珍珠》(1947)以頌揚開朗、樂觀的生活方式來比襯貶社會中的傾軋和狹隘的現象,其中心主題是探討金錢、文明和人性的關系。 50年代初,斯坦貝克離開加州遷居紐約。這一時期的創作受生物學上的「生命循環論」的影響較大,寫出了兩部長篇小說《伊甸園以東》(1952)和《煩惱的冬天》(1961)。前者用寫實和象徵手法描繪了善與惡的斗爭,後者描寫了社會道德的淪喪,表現了作家對美國精神危機的憂慮。他認為:「戰後的美國社會是富有了,但產生了一種厭倦情緒、一種消耗性的病態。」 斯坦貝克一生寫了17部小說,許多短篇故事、電影和電視劇本,以及非小說作品。由於他「通過現實主義的、富於想像的創作,表現出富於同情的幽默和對社會的敏感的觀察」,196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⑹ 憤怒的葡萄的作品影響
《憤怒的葡萄》出版之後,引起美國各州統治集團的恐慌。許多州禁止小說發行;有的議員出來指責;俄克拉何馬州阻止電影公司去拍電影。有一個人還發表了一部小說,取名《快樂的葡萄》,內容是說一戶流民初到加利福尼亞時生活很貧窮,後來銀行給他們貸款,農場主歡迎他們,給他們土地,他們經過辛勤勞動,變得富裕起來。據說這是為了「揭穿」斯坦貝克的「謊言」。事實究竟怎樣呢?據到那裡去拍電影的人說,流浪農業工人的苦難遠遠超過斯坦貝克的描寫。所以,《憤怒的葡萄》的內容是真實可信的,它的積極影響並不因為抵制、禁讀、誣蔑而消失。《憤怒的葡萄》也是左翼文學一部重要的作品。左翼文學是美國本世紀三十年代的文學主流。一般說,凡是反映了當時群眾斗爭的作品,都屬於左翼文學之列,包括黨員作家和像斯坦貝克那樣的非黨作家的作品。斯坦貝克以其切身的生活經歷描寫了經濟危機期間廣大農民的苦難和斗爭,代表了左翼文學一個重要的方面。
⑺ 關於美國1930-1950年的政治或是經濟類的電影,電視以及書籍
電影
1《奔騰年代》
根據193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真實故事改編,刻畫一匹贏得賽馬冠軍的寶馬、它的騎師(Tobey Maguire)、訓練者(Chris Cooper)與主人(Jeff Bridges)之間的故事,他們傳奇性的事跡振奮了當時全國民心。反映了當時美國社會和經濟的種種細節
2《憤怒的葡萄》
是美國30年代大蕭條時期的一部史詩。。這部作品,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對現存社會的日益不滿和叛逆精神,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為此,斯坦貝克成了「被壓迫者的代言人」。在藝術上,再現了30年代大蕭條時期的生活,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強調外部特徵,而不是探究微妙的心理,因而他筆下的人物是類型化的而不是個性化的。象徵手法和諷刺手法在作品中也得到了很好的運用。
3《騙中騙》
影片以懷舊的處理手法描述了三十年代經濟大蕭條時期美國的詐騙活動,影片中用俏皮和妙語連珠的對白以及連環套式的詐騙故事始終吸引觀眾的目光
4《鐵拳男人》
是又一部講述大蕭條時期的勵志影片,類型是奧斯卡一直最喜歡的傳記片,而拳擊電影更是奧斯卡一直青睞的題材,加上影片採用如此強大的奧斯卡導演和演員陣容,考慮影片近2個半小時的片長,這的確是一部為奧斯卡評委准備的電影。
書籍
反映30年代經濟大蕭條的著作有,我給你列舉小說吧,報告看的煩躁
多斯帕索斯的《美國》三部曲
斯坦貝克的《憤怒的葡萄》
海明威的《喪鍾為誰而鳴》
⑻ 尋找一個記憶中的電影
怒火之花
《怒火之花》The Grapes of Wrath
美國影片。1940年生產。N.約翰遜(根據J.斯坦貝克同名小說改編)編劇;J.福特導演;主要演員有H.方達等。原作發表於1939年,描述了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農民失去土地後的悲慘遭遇。導演刪除了原作近1/3的篇幅,代之以豐富的電影視覺語言,例如卡車一輛接一輛地疊印在農民遷徙的畫面上,生動地表現了農民被迫背井離鄉的規模;公路路碑的出現反映了農民跋涉的漫長旅程和艱難等。評論家曾這樣評論:「如果說小說對道義的憤怒使人難忘,影片則是由於它的美使人難忘。」影片獲1940年美國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女配角獎,同時獲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獎。
⑼ 哪些電影是根據小說改編的
電視劇《奮斗》——作家石康將自己的小說《奮斗》改編成同名電視劇 海岩的那一大堆《深牢大獄》《拿什麼拯救你我的愛人》《永不瞑目》《玉觀音》<一米陽光>\<五星大飯店>等等 同名小說改編 二月河小說——雍正王朝 康熙王朝 乾隆王朝 《夢里花落知多少》郭敬明 麥家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暗算》. . 2.明曉溪<會有天使替我愛你> 3.郭敬明<夢里花落知多少> 4.都梁<血色浪漫> 5.<你在微笑,我卻哭了> 9.<幸福像花兒一樣>,看完電視劇之後就去看這本書了,很失望,和電視劇就像兩個故事,書中白揚是個不負責任的公子哥.根據石鍾山「幸福」三部曲 首部《幸福像花樣燦爛》改編 10.<斗魚>根據小說<小雛菊>改編而成. 11.可愛淘的<那小子真帥>,<狼的誘惑> 12.<傲慢與偏見>,滿好看的,很喜歡電影中的伊麗莎白 13.畢淑敏的<血玲瓏> 14.<上錯花轎嫁對郎>,<穿越時空的愛戀> 15.韓劇<我的名字叫金三順>,<屋頂上的小貓>(又名<閣樓男女>),<浪漫滿屋>,<18,29>(根據小說<天使之吻>改編而成) 16.韓寒<三重門>,由董潔主演的 17.張恨水的<金粉世家>,<啼笑因緣> 18.深雪<八號當鋪> 成都,今夜請將我遺忘 電視劇《我們遙遠的青春》該劇根據暢銷小說《我們無處安放的青春》改編 解嬿嬿同名小說《蒲公英》 《柳樹屯》改編自小說《柳樹屯的老少爺們》。 電視劇<<口紅>>是根據池莉的小說改編 韓劇《洛城生死戀》是根據魯升日的同名小說《洛城生死戀》改編製作的 電視劇的名字叫《夜雨》,又叫《給我一支煙》,是根據網路小說改編的,趙寶剛導演。 《士兵宣言》根據小說改編的越戰影片 《香丹傳》根據韓國古典小說改編的現代版《春香傳》 根據奧斯特洛夫斯基同名小說改編和的20集電視劇《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導演:韓剛)。策劃並與總政話劇團電視劇部、深圳市委宣傳部聯合拍攝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28集電視劇《林海雪原》。... 電視劇《大衛-科波菲爾》 電視劇《使命》是根據2003年金盾文學獎朱維堅同名小說改編 25集電視劇《上海人在東京》根據樊祥達同名小說改編 張平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連續劇《國家幹部》 原來我不帥 《激情燃燒的歲月》使更多的讀者和觀眾知道了石鍾山的名字。知道石鍾山名字的人都知道《激情燃燒的歲月》是根據他的「父親」系列小說中《父親進城》等小說改編的。 根據張愛玲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傾城之戀》和根據劉恆小說《蒼河白日夢》改編的年代大戲 電影《達芬奇密碼》首先看了書,覺得裡面的情節很吸引人,看了電影以後沒有太失望,只是結局總覺得很奇怪,那個女的什麼時候變成耶穌的繼承人了?讓我很被雷到!! 《龍騎士》的第一部《伊拉龍》很精彩的一部小說和電影,小說很精彩,但是也有不足的地方。可能是因為作者年齡較小,寫作的功底沒有太成熟,所以小說很精彩,但是卻只有一條主線,從頭直到尾。電影也很好,很精彩。但是我覺得男主角不夠帥,我在想在第二部《長老》裡面,男主角要變成像精靈那樣帥的時候,他有這個潛力給觀眾耳目一新的感覺嗎??《可愛的骨頭》我只看了小說,電影還沒有上映,很值得期待。曾經有人說這部小說是最不可能拍成電影的,我看完這本書以後我也覺得,所以我很期待。書講的是小女孩在被別人強奸分屍後在天堂看到人間的種種,看到家裡人的不和,看到母親的背叛,看到自己暗戀的男生喜歡上了其他的人。書讓我最感動的情節是在其他的同齡人都成年以後,她突然可以附著在他當年暗戀的男生的女朋友身上,(其實那個男生在她死之前也是喜歡她的),那個男生立刻就認出了是她而不是他的女朋友!!!!雖然只是短暫的時間,但卻很溫馨!!《納尼亞傳奇》我除了第一和第二本其他的我都看過了,因為第一和第二都有電影了,所以我就只看了後面的。我認為這套書是寫給小朋友當讀物來看的,簡單的敘述,很薄,但還是很吸引人。在看《黎明踏浪號》的時候,裡面描寫的風景真的是太美了!!!百合花河!!!我在看書的時候很想在電影裡面看到這個情節,很期待《暮色》 《本傑明 巴頓奇事》 《指環王》 《穿普拉達的女王》 《哈利波特》 《80天環游地球》由於字數限制,刪除了一些 請見諒啊
⑽ 一部講述美國1938經濟大蕭條電影叫什麼
《奔騰年代》
導演:加里-羅斯(Gary Ross)
主演:
托比-麥奎爾(Tobey Maguire)
傑夫-布里奇斯(Jeff Bridges)
克里斯-庫柏(Chris Cooper)
伊麗莎白-班克斯(Elizabeth Banks)
劇情簡介:本片講述的是前自行車修理工查爾斯-霍華德(Charles Howard,傑夫-布里奇斯飾,Jeff Bridges)的真實故事。他通過向美國西部銷售汽車而斂集了一筆財富。他擁有一匹體形小巧、關節粗碩的馬--"硬餅干"(Seabiscuit,世界上速度最快的純種馬之一)。霍華德與半瞎的瑞德-波拉德(Red Pollard,陶比-麥奎爾飾,Tobey Maguire)以及湯姆-史密斯(Tom Smith,克里斯-庫柏飾,Chris Cooper)一起組成一個三人小組,對"硬餅干"進行訓練。瑞德-波拉德曾是一名獲獎拳擊手,訓練中成為"硬餅干"的騎師。湯姆-史密斯又稱"孤獨的平原之子",曾在美國的西部狂野專門表演"訓服野馬"的節目,號稱"黑馬剋星"。這次訓練中,他自然成為馴馬師。時值美國正處在經濟大蕭條時期,全國人民都饒有興趣地關注著"硬餅干"的故事。霍華德帶著他的馬贏得了1938年的賽馬冠軍,他們傳奇性的事跡讓當時的全國人民為之振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