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羅得斯島的羅得斯島巨像
羅得斯島巨像是世界七大奇觀中最神秘的一個,這座巨像建在羅德市港口的入口處。它是希臘太陽神赫利俄斯的青銅鑄像,高約33米。因為它只在短短五十六年間便毀於公元前226年的一次地震中,考古學家甚至連它的確切位置及外觀都未能確定。 建造時間:公元前282年完工
建造地點:愛琴海,希臘羅德港
羅得斯島巨像位於希臘羅得斯島(island of Rhodes)通往地中(Mediterranean Sea) 的港口。公元前的羅德島是重要的商務中心,它位於愛琴海和地中海的交界處,羅德港於公元前408年建成。歷史上羅德島曾經被許多勢力范圍統治過,其中包括毛索洛斯(他的陵墓也是七大奇跡之一)和亞歷山大大帝。但在亞歷山大大帝歸天之後,全島又陷入了長時間的戰爭。馬其頓(Macedonia)侵略者德米特里帶領四萬軍隊(這已超過了整個島上的人口)包圍了港口。經過艱苦的戰爭,羅德島人擊敗了侵略者。為了慶祝這次勝利,他們決定用敵人遺棄的青銅兵器修建一座雕像。雕像修築了十二年,高約33米,與紐約的自由神像的高度差不多。
雕像是中空的,裡面用復雜的石頭和鐵的支柱加固。但這個偉大的雕像建成僅僅50年多後就被強烈地震毀壞了。傳說中雕像兩腿分開站在港口上船隻是從腿中間過去,非常壯觀而有趣。
羅得斯島巨像其實是希臘人的太陽神及他們的守護神赫利俄斯(Helios),由建築師Chares設計,經過十二年的興建,羅德島巨像於公元前282年完工,整座巨像共高33米,以大理石建成,再以青銅包裹,以後更被用作燈塔。但公元前226年的大地震卻把這幢偉大巨像推倒,脆弱的膝蓋成為了巨像的致命傷,巨像從此倒在Mandraki港附近的岸邊。公元654年,羅德島被阿拉伯人入侵,入侵者更把遺跡運往敘利亞,使這個奇觀的考察更加困難。
Ⅱ 世界八大奇跡的羅德島太陽神巨像
羅德島太陽神巨像
英文:THE COLOSSUS OF RHODES
建造時間:公元前4世紀晚期,或2世紀早期。
建造地點:愛琴海(AEGEAN SEA),希臘羅德港。
歷史
公元前的羅德島是重要的商務中心,它位於愛琴海和地中海的交界處,羅德港於公元前408年建成。歷史上羅德島曾經被許多勢力統治過,其中包括摩索拉斯(他的陵墓也是八大奇跡之一)和亞歷山大大帝。但在亞歷山大大帝歸天之後,全島又陷入了長時間的戰爭。馬其頓侵略者德米特里帶領四萬軍隊(這已超過了整個島上的人口)包圍了港口。經過艱苦的戰爭,羅德島人擊敗了侵略者。為了慶祝這次勝利,他們決定用敵人遺棄的青銅兵器修建一座雕像。雕像修築了十二年,它有110英尺高,也就是說,和大家熟知的紐約自由神像的高度差不多。雕像是中空的,裡面用復雜的石頭和鐵的支柱加固。但這個偉大的雕像建成僅僅56年後就被強烈地震毀壞了。傳說中雕像兩腿分開站在港口上,船隻是從腿中間過去(右圖為其假想圖),但實際上雕像不是跨越在港口上。
Ⅲ 太陽神巨象之迷
羅德島上的太陽神巨像被喻為世界七大奇跡之一。它從建立到被毀只有短短的56年,但有關它的傳說卻遠播四方。這座神奇的雕像是如何建成的?它的形狀怎樣?倒塌之後又去了哪裡? 羅德島位於愛琴海與地中海交界處,西距希臘大陸450公里,北距土耳其大陸19公里,面積1400平方公里,人口7萬。這個彈丸之地的北端就是羅德市,它是全島的首府,全島60% 人口集中在這里,舉世聞名的太陽神巨像就坐落在羅德市的碼頭邊。遊人一登上碼頭,就可看見兩座圓形石柱和柱上的兩個銅雕小鹿,孤零零地矗立在那裡,渺小、空盪,並沒有想像中的那種雄偉氣勢。鹿是羅德島的象徵,當年巨像曾屹立在它的上方,看千帆競逐。 關於羅德島,有一個美麗的神話傳說。在遠古時代,希臘諸神為爭奪主神之位展開了大戰,宙斯最後獲勝,成為萬神之王。志得意滿的宙斯登上寶座後開始論功行賞,分封諸神,但獨獨忘了給當時正出巡天宮的太陽神阿波羅留下一塊封地。阿波羅回來後大為不悅,宙斯乃施展神力,指著隱沒於愛琴海深處的一塊巨石分封給阿波羅,巨石欣然浮出水面,歡迎阿波羅的到來。這塊晚到的封地被蔚藍色的海水所圍繞,風光秀麗,氣候溫暖,阿波羅頗為滿意,便用愛妻羅德斯(愛神阿芙羅狄蒂之女)的名字,命名為羅德島。他的三個兒子卡米諾斯、莫諾利索斯和林佐斯被分封在島上各處,各自建立起自己的城邦。 這雖然是神話傳說,但在羅德島確實存在過三個城邦,即卡米諾斯、莫諾利索斯和林佐斯。它們憑借羅德島處在東西方交界處的地理優勢,以及島上肥沃的土壤,良好的氣候,逐漸發展起來,成為地中海上重要的商務中心。公元前408年,這三個城邦聯合成統一的羅德國,並在島的北端建立聯邦首都,這就是後來的羅德市。 羅德島的繁榮富庶,吸引了希臘大陸上的人們爭先恐後地到這里經商、定居或辦學,島上的文化也很快繁榮起來。正是在這個時候,島民皮桑德羅斯寫下了史詩《伊拉克利亞》,其後希臘的大哲學家亞里士多德也曾來羅德島招收弟子,講授哲學;雅典的大演說家艾斯霍尼斯也在島上辦過學校。羅德島文風極盛,成為當時著名的文化中心之一。 公元前4世紀前半期,希波戰爭進行得如火如荼,作為希臘世界的一員,羅德國自然不能置身事外。公元前377年,羅德加入了雅典組織的第二次提洛同盟,共同抵禦波斯的侵略,但是在別人的煽動下,羅德不久後(公元前356年)又退出同盟。希波戰爭後,希臘內部發生了曠日持久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在內訌中實力大大削弱,為隨後興起的馬其頓亞歷山大所征服,希臘世界從此衰落。小小的羅德國在亞歷山大勢力如日中天之時勉強維持了獨立,但它的富裕卻令周邊大國虎視眈眈,必欲據之而後快。亞歷山大、波斯都曾入侵過羅德,羅德國勢岌岌可危。 亞歷山大不幸英年早逝後,他的部將們爭權奪利,帝國最終一分為三,安提柯、塞琉古、托勒密各據一方。羅德由於在經濟上與埃及聯系密切,乃與托勒密一世保持了良好的關系。公元前305年,對羅德垂涎已久的馬其頓國王安提柯一世派兒子達摩瑞斯率領4萬軍隊,大舉入侵羅德島。強敵壓境,全島居民撤守至島東端海岬上的林佐斯城堡,進行殊死抵抗。林佐斯城堡建在突入海中的山丘上,三面陡崖高達100米,城牆依崖而建,城垛上有炮台鎮守,易守難攻。這樣,全島居民憑借天險同仇敵愾,終於擊敗了入侵者。馬其頓軍隊丟盔棄甲,大敗而走。公元前304年,雙方簽署和約。 羅德居民為紀念這次勝利,把馬其頓軍隊丟棄的銅制槍械收集起來,統統予以熔化,由雕刻大師哈列塔斯負責鑄造一座太陽神阿波羅(羅德居民也稱為赫利阿斯)神像,因為傳說中阿波羅是羅德島的保護神,當地居民以此來感謝阿波羅對他們的保佑。哈列塔斯用了整整12年時間(公元前294年至公元前282年)才把巨像塑成。 據記載,此神像高約33米,重12.5噸,手指比人高,大腳內部可作居住的窯洞。雕像是中空的,裡面用石頭和鐵的支柱加固,外包青銅殼。傳說太陽神鵰像頭戴太陽光芒的冠冕,左手執神鞭,右手高摯火炬,兩腳站在港口的石座上,船隻可以從其胯下進出。太陽神的台座上還鐫刻著一首贊美詩: 我們豎起你,赫利阿斯。 直達奧林匹亞山巔。 多利斯山區的羅德人敬仰太陽神, 你使小島免遭橫蠻。 世界如此瑰麗, 自由不容塗炭。 在古希臘,建造10米左右高的雕像並不罕見,但建造如此巨大的神像卻是空前絕後的。怪不得巨像建成之初,便被同時代的羅馬哲學家安蒂培特譽為「世界七大奇跡之一」。 如此巨大的雕像是如何鑄成的?在缺乏起重設備的遠古時代又如何把它豎立起來的?這些都是令人難以想像的事,也是太陽神巨像讓人迷惑驚奇的原因之一。 巨神像體積太大,無法像建造一般雕像那樣,先制出模型,然後分成幾部分鑄造,最後再進行整合和豎立。據文獻記載,巨人像是分步建造起來的:首先,在建好白色的大理石基座後,把已鑄好的腳到踝關節這一部分安裝固定好。由於神像體積高大,所以神像的腳設計得比較大,使它能承受上部神像的壓力。完成這一步後,雕像家指揮工匠在已完成部分的周圍堆起巨大的土堆,然後站在上面接著做下一部分工作,這樣一步一步向上發展。在每一步進行之前,雕塑家都先用一種鐵制的框架和一些方形的石塊從內部加固雕像,以保證雕像的穩定。就這樣,在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後,哈列塔斯創造了一個與真神相似的神像,「給了世界第二個太陽」。 然而,羅德島巨大銅像只矗立了50餘年就慘遭不測。公元前227年至公元前226年(一說公元前224年),羅德島連續發生毀滅性的大地震,島上的城市建築遭到嚴重破壞。太陽神像也從它最不牢固的地方——膝蓋處斷裂開了,倒塌在地,只留下台座和兩條小腿。古羅馬著名的自然學家普林尼在《自然史》一書中贊嘆道:「即使躺在地上,它也仍是個奇跡。」埃及法老托勒密三世向羅德島人伸出了援助的雙手,准備提供一筆巨額款項幫助羅德島人修復太陽神巨像,但羅德人謝絕了托勒密三世的好意 神像巨大的身軀橫在地上,任憑風吹雨打,秋去春來。約900年後,即公元653年,阿拉伯人侵入羅德島,發現了躺在地上的巨像殘骸,他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把殘骸運送到敘利亞,賣給了一位商人。據說那個商人用了880頭駱駝才把殘骸運完,以後巨像就不知去向。又有人說,巨像倒塌不久後就被人盜走,但賊船在海上遇風暴沉沒,銅像埋在深深的海底。銅像究竟去了哪裡?恐怕是無從知曉的了。 羅德島的太陽神巨像已不復存在,但有關這個神奇雕像的傳說和猜測卻經久不衰。人們以史書中的簡略記載為根據來構思它的規模,再加上自己的揣測,「設想」出了一個又一個的「太陽神巨像」的形象。 早在公元11世紀,人們就對傳說中的羅德島神像外形作出這樣的推測:巨像右手舉著投槍,左手按著長劍,柱腳是很高的圓柱,四周環繞著起伏的海浪。但有人提出異議,說太陽神阿波羅像應該是頭戴太陽光環,駕馭著馬車,馬車上載著一輪鮮艷的紅日,而且傳說中巨像的胯下能進出輪船。由於誰也拿不出確鑿的證據駁倒對方,爭論不了了之。 到了文藝復興時期,燦爛輝煌的古希臘文明使處在沉悶黑暗時代的人們目眩神迷,羅德島的太陽神巨像又一次激起人們強烈的好奇心。他們找出那些塵封已久的古代文獻,仔細研究後認定:羅德島的太陽神巨像兩腳寬寬地叉開,橫跨在羅德港的兩岸。阿波羅手持火把,威嚴地注視著往來船隻。在這里,羅德島巨像被設想成燈塔,它為進出羅德港的船隻起著導航和保護作用。 這個設想在崇尚科學、理性的近代遭到質疑。理由是:羅德島巨像高達33米,按力學原理,巨像兩腳間間隔最多隻有10米寬,這樣的跨度,稍具規模的船隻進出都有困難;而且若是這種姿勢,巨像的整體格局就會失去平衡。而據普林尼的記載和人們的傳說,羅德島太陽神巨像布局合理,氣勢非凡。 進入20世紀,史學家對羅德島巨像的推測和爭論還在繼續。1919年,法國史學家弗·普洛薩提出,羅德島巨像應該是太陽神駕馭二輪四馬車,矗立在羅德港口。反對意見稱,據現有的殘跡看,太陽神絕非駕車姿勢,而且從力學角度看,這個底座根本無法支撐沒有根基的四匹飛馬的重量。 1932年,另一位名叫阿里別爾·加布里埃爾的法國史學家宣稱模擬出了羅德島的太陽神巨像:巨像為立正姿勢的裸體像,右手高擎火炬,左手緊貼體側夾著長矛。這不由讓人聯想起紐約港口的自由女神像姿勢,據說法國雕塑家奧古斯都·巴托爾迪正是受到羅德島太陽神巨像的啟迪,創作了舉世聞名的自由女神像。此外,有人提出疑問:羅德島巨像作為世界七大奇跡之一,難道就是如此簡單的澆鑄而成嗎?而且,這種立正姿勢,也完全與原始的腳的站立姿勢相矛盾。 爭論還在繼續。1956年,英國歷史學家蓋爾別爾特·馬力安根據他在羅德島找到的一塊浮雕,把巨像設想成這個形象:太陽神站在地上,右手擋在前額,雙目遠眺,左手背搭著一件長衫,長衫一直拖到地上,形成巨像的另一個補充支柱。但有人嘲笑說,馬力安把太陽神當成了一位角鬥士,或者乾脆是牧羊人,哪裡有神的氣勢和威嚴? 考古學家的努力似乎為了解真相帶來了一線希望。隨著對羅德島考古發掘的深入,越來越多的文物被發掘出來。一枚出自公元前3世紀的錢幣引起了人們的注意,這枚錢幣上有太陽神赫利阿斯的頭像,經專家鑒定,這個頭像正是太陽神巨像作者哈列塔斯作品的臨摹畫。但遺憾的是,銅幣上只有赫利阿斯的頭像,沒有身體,巨像的姿勢依然無法推測。也許將來有一天,考古學家們能為我們解開這個千古之謎。 1984年春天,希臘政府提出准備修復巨像,也許這個決定會加快對巨像真相的揭示。不久的將來,世人也許能重新看到幾千年前曾屹立在這里的太陽神巨像,領略巨像的雄偉風采。
Ⅳ 太陽神巨像失蹤是怎麼回事
太陽神巨像失蹤原因:公元前226年的一次大地震中,神像倒塌了。它在原址上躺了近千年,後來就下落不明了。
據說太陽神巨像修築了12年,於公元前282年完工。整座巨像高33米,一個腳趾頭就需要兩個成人合抱,它以大理石建成,再以青銅包裹。
這座巨像建在羅德港通往地中海的港口,形象為一個手舉火炬,腳踩兩岸的青銅巨人。而他手舉的火炬則作為燈塔,晝夜不熄,為過往的船隻導航。公元前226年,一次大地震把這座偉大的巨像推倒了。巨像在原址上躺了近千年後下落不明。
太陽神巨像的歸屬,有以下一些說法:一是說阿拉伯人佔領羅德島後把它熔成碎片,賣給了一個猶太商人,他們動用了近1000匹駱駝才將它運完。也有人說它是在用船運往義大利途中遭遇風浪,從此沉入海底。
(4)哪個電影有羅德島太陽神巨像擴展閱讀:
太陽神巨像建造地點:愛琴海,希臘羅德港。
羅得斯島太陽神巨像,這座巨像建在羅得市港口的入口處。它是希臘太陽神赫利俄斯的青銅鑄像,高約33米。巨像鑄造完工後過了56年,毀於公元前226年的一次地震中。從太陽神巨像的建立到毀壞只過了僅僅56年的時間,然而這座巨像卻在著名的「世界七大奇跡」的名單里贏得了一席之位。
羅得斯島的太陽神巨像不僅僅是一座巨大的雕像,更是居住在美麗的地中海島嶼——羅得斯島上的人民團結的象徵。羅得斯島巨像位於希臘羅得斯島通往地中海的港口。公元前的羅得斯島是重要的商務中心,它位於愛琴海和地中海的交界處,羅德港於公元前408年建成。
Ⅳ 誰能給我講講「羅得斯島巨像」的故事呢
羅得斯島巨像是七大奇觀中最神秘的一個,這座巨像建在羅德市港口的入口處。它是希臘太陽神赫利俄斯的青銅鑄像,高約33米。因為它只在短短五十六年間便毀於公元前226年的一次地震中,考古學家甚至連它的確切位置及外觀都未能確定。
建造時間:公元前282年完工
建造地點:愛琴海,希臘羅德港
羅得斯島巨像位於希臘羅得斯島(island of Rhodes)通往地中(Mediterranean Sea) 的港口。公元前的羅德島是重要的商務中心,它位於愛琴海和地中海的交界處,羅德港於公元前408年建成。歷史上羅德島曾經被許多勢力范圍統治過,其中包括毛索洛斯(他的陵墓也是七大奇跡之一)和亞歷山大大帝。但在亞歷山大大帝歸天之後,全島又陷入了長時間的戰爭。馬其頓(Macedonia)侵略者德米特里帶領四萬軍隊(這已超過了整個島上的人口)包圍了港口。經過艱苦的戰爭,羅德島人擊敗了侵略者。為了慶祝這次勝利,他們決定用敵人遺棄的青銅兵器修建一座雕像。雕像修築了十二年,高約33米,與紐約的自由神像的高度差不多。雕像是中空的,裡面用復雜的石頭和鐵的支柱加固。但這個偉大的雕像建成僅僅50年多後就被強烈地震毀壞了。傳說中雕像兩腿分開站在港口上船隻是從腿中間過去,非常壯觀而有趣。
這座巨像其實是希臘人的太陽神及他們的守護神赫利俄斯(Helios),由建築師Chares設計,經過十二年的興建,羅德島巨像於公元前282年完工,整座巨像共高33米,以大理石建成,再以青銅包裹,以後更被用作燈塔。但公元前226年的大地震卻把這幢偉大巨像推倒,脆弱的膝蓋成為了巨像的致命傷,巨像從此倒在Mandraki港附近的岸邊。公元654年,羅德島被阿拉伯人入侵,入侵者更把遺跡運往敘利亞,使這個奇觀的考察更加困難。
Ⅵ 求 羅德島巨像電影 百度雲免費在線觀看資源
鏈接:https://pan..com/s/1ntu-MkRzq2XTptV0FQZJtQ
由賽爾喬·萊昂內導演,羅里·卡爾霍恩、蕾雅·馬薩利、喬治·馬沙爾、孔拉多·聖馬丁主演的劇情歷史片,於1961年上映。
在羅德度假期間,雅典戰爭英雄達里奧斯參與了兩個不同的陰謀,一個來自羅德愛國者,另一個來自邪惡的腓尼基特工,以推翻統治。
如果資源不正確,或者版本不正確,歡迎追問
Ⅶ 愛琴海上的羅德島的太陽神鵰像是什麼樣
羅德斯島太陽神巨像鑄造於公元前302年,是為了紀念公元前305年發生的一場戰爭。公元前305年亞歷山大國王繼承人之一安
琪柯的兒子米特里·波里奧克特企圖謀取霸權,進攻羅德斯島,羅德人民英勇奮戰,打敗侵略者取得了戰爭的勝利。為了紀念這次保衛戰的勝利,羅德人用繳獲的青銅武器12.5噸,熔化後歷時12年之久,鑄造了這尊高達36.5米的太陽神阿波羅巨像,這一藝術造型是羅德雕刻藝術的珍品。
令人遺憾的是於公元前224年毀於一場地震。
長久以來,有關巨神像的模樣眾說紛紜,一般人都相信它是兩腳分開、手持火把,站立於羅德斯島曼德拉港口的入口處,船隻由其胯下經過。然而,研究顯示以港口的闊度和巨像的高度來計算,這種結構不合常理。因為巨像跨越港口入口必須要250米高才能辦到,不論以金屬或石塊來建造,跨立的巨像絕對無法承受巨大張力和冬季強風,而且傾倒後巨像的遺跡也會阻礙港口,所以估計真實的巨像應該立於港口東面或更內陸的地方。
太陽神鵰像
Ⅷ 我是賽爾喬萊昂內的腦殘粉,求《羅德島巨像》這部電影
鏈接:https://pan..com/s/11HKo7tUzhCf12LB9DKzpOQ
講述了整座巨像高33米,一個腳趾頭就需要兩個人合抱,它以大理石建成,再以青銅包裹。這座巨像建在羅德港通往地中海的港口,形象為一個手舉火炬,腳踩兩岸的青銅巨人。而他手舉的火炬則作為燈塔,徹夜不息,為過往的船隻導航。公元前226年,一次大地震把這座偉大的巨像推倒了。巨像在原址上躺了近千年,後來就下落不明了
Ⅸ 羅德島太陽神巨像是什麼樣的
羅德島太陽神巨像位於愛琴海東南部的羅德島上。古典學者表示,類似巨像的雕像大多是豎立在神廟旁,但羅德島的太陽神廟位於城中央山丘上,廟旁沒有任何巨像影跡,卻發現一道重要線索,巨像時代的巨大城牆從城鎮一直延伸到港口,證明羅德斯港大半是人工建造的,也表示巨像可能就在全新港口城牆的尾端。
羅德島太陽神巨像鑄造於公元前302年,是為了紀念公元前305年發生的一場戰爭。公元前305年亞歷山大國王繼承人之一安琪柯的兒子米特里·波里奧克特企圖謀取霸權,進攻羅德島,羅德人民英勇奮戰,打敗侵略者取得了戰爭的勝利。為了紀念這次保衛戰的勝利,羅德人用繳獲的青銅武器12?5噸熔化後,歷時12年之久,鑄造了這尊高達32米的太陽神赫利俄斯巨像。這一藝術造型是羅德雕刻藝術的珍品。令人遺憾的是於公元前224年毀於一場地震。
長久以來,有關巨神像的模樣眾說紛紜,一般人都相信它是兩腳分開、手持火把,站立於羅德島港口的入口處,船隻由其胯下經過。然而,研究顯示以港口的闊度和巨像的高度來計算,這種結構不合常理,因為巨像跨越港口入口必須要1/4千米高才能辦到,不論以金屬或石塊來建造,跨立的巨像絕對無法承受巨大張力和冬季強風,而且傾倒後巨像的遺跡亦會阻礙著港口,所以估計真實的巨像應該立於港口東面或更內陸的地方。至於姿勢根本不知道,到底站立?坐下?或是駕著馬車?至今仍無人知曉。
古希臘在歷史上大部分時間中都是由各個城邦制的國家組成的,這些城邦國家在國界之外只擁有很有限的權利。在小小的羅得斯島上就有3個城邦。在公元前408年,這3個城邦聯合成了1個區域,並有統一的首都——羅德。這座都城商業發達,並和它的重要盟友、埃及的托勒密一世存在著很牢固的經濟聯系。公元前305年,托勒密一世的對手、馬其頓王國安提柯一世,為了打破羅德-埃及聯盟包圍了羅得斯島。但他們從未能攻入這座城市。公元前304年達成和約時,安提柯一世撤除對羅得斯島包圍,而且舍棄了巨額的軍事設備。羅德斯人為了頌揚他們團結一致的精神,把這些軍事設備變賣後,用所得的錢建造了他們的太陽神赫利俄斯的巨大雕像。建造這座巨像花了12年的時間,於公元前282年完工。巨像在港口矗立了許多年,直到公元前226年一次強烈的地震突襲了羅得斯島,城市遭到嚴重的破壞,巨像也從它最不牢固的地方——膝蓋處斷裂開了。羅得斯島人得到了埃及托勒密三世及時的援助,這筆援款足夠應付修繕這座傾倒的紀念碑所需的全部花費。但是,一紙神諭卻阻止巨像的重建。而托勒密的援助也被謝絕了。
在近1000年時間中,殘破的雕像一直倒在廢墟中。公元654年時,阿拉伯人入侵羅德斯島。他們拆分了殘存下的太陽神巨像,並把它們賣給從敘利亞來的一名猶太人。據說為了運輸這些殘片到敘利亞,不得不動用了900頭駱駝。盡管我們不知道巨像的真實形狀和外觀,但現代重建的雕塑筆直地矗立著,比那些古代繪畫更精確地再現了雕塑的原貌。盡管巨像已經不在,但這個古代世界奇觀卻激發了現代藝術家們的靈感,譬如以建造著名的「自由女神像」而聞名於世的法國雕塑家奧古斯都·巴托爾迪。羅得斯島的多利安人民謹以此高聳入雲的銅像獻給太陽神,以紀念他們平息了戰爭的狂濤並用從敵人手中奪來的戰利品榮耀了他們的城市。他們不僅在海上而且在陸地上,點亮了自由的火炬。從太陽神巨像的建立到毀壞只有短促的56年時間。然而這座巨像卻在著名的世界七大奇觀的名單里贏得了一席之位。老莆林尼說過:「但是即便在它倒塌在地時,仍不失是為一個奇觀。」羅得斯島的太陽神巨像不僅僅是一座巨大的雕像,更是居住在美麗的地中海島嶼——羅得斯島上的人民團結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