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電影《霧都孤兒》的觀後感,求看過的人士寫一篇,給分
昨天在家,我看了一部叫《霧都孤兒》的影片。據我所知,《霧都孤兒》的電影劇本超過二十個,可想而知這個故事的吸引力有多麼大了。現在正在放映的這一部據說是最最精彩的版本,這是電影大師羅曼·波蘭斯基專門為他的兩個孩子製作的。我終於被老媽哄進了電影院,果然,名副其實,真是一部經典作品。
故事發生在十九世紀三十年代的英國。一個霧蒙蒙的夜晚,九歲的孤兒奧立佛被送到一座教堂——這是他出生的地方,他很天真,一雙憂郁的大眼鏡怯生生地盯著每個人,他好像什麼都不懂,可是又非常好奇。他在濟貧院的童工作坊拆麻線時,不知道麻線是什麼東西,是怎麼來的,干什麼用,拆麻線是一件非常辛苦的活,許許多多的孤兒密密麻麻地擠在一起從白天干到晚上,每餐卻只能喝一碗稀稀的麵糊,為了向管事提出加飯的要求,孤兒們想出了抽簽的主意,誰抽到最短的麻繩,誰就負責向管事提出要求,可憐的奧利弗不懂這個規矩,居然抽出最短的一根,因此遭到一頓暴打,並且要被逐出濟貧院,被安排到別的地方去幹活。教堂門口貼出了一條關於免費童工的廣告,不久就有一個刷煙囪的來領童工,這個渾身漆黑的人嚇壞了奧利弗,很幸運,奧利弗的哭聲打動簽署協議的先生,他沒有被領走。但不久,他就被棺材鋪的老闆用5個英鎊買走了,奧利弗在這里辛辛苦苦地幹活,但吃的只是狗剩下的食物,睡的是一口棺材。即使這樣,他也沒有一句抱怨,每天認認真真地干老闆交給他的活。但是,棺材鋪一個年紀比他大很多的伙計總是欺負他、侮辱他,有一天,他罵奧利弗是「野種」,罵奧利弗的媽媽是壞女人,這下子惹惱了奧利弗,他像瘋了一樣撲到這個伙計身上一通猛揍,這個伙計被打得鼻青臉腫,奧利弗在被毒打一頓以後被趕出了棺材鋪。他決定到倫敦去。
奧利弗歷盡千辛萬苦終於來到倫敦,可是卻不幸落入了賊窩。奧利弗毫不知情,他以為這些給他提供住處和食物的人是好心人,他以為那個訓練偷盜的游戲真的只是一個好玩的游戲。直到有一天他被那些同伴帶到倫敦街頭行竊時他才知道這是一群邪惡的小偷,他驚呆了,被警察抓到了法庭,好心的書店老闆證明奧利弗是無辜的,目睹了這件事情的布朗羅先生收留了他,因為布朗羅認為這是一個心地善良、天真純潔但是命運悲慘的孩子。本來,奧利弗可以從此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可是,教唆這幫孩子犯罪的壞老頭費根卻不肯放過他,他派人把奧利弗又搶回到那個骯臟罪惡的賊窩,奧利弗受盡折磨,但他堅決不肯干壞事。後來,費根和他的同夥比爾強迫奧利弗去布朗羅先生家偷東西,奧利弗剛一進到房間就大聲叫喊,驚醒了管家和布朗羅,比爾開槍打傷了奧利弗,並把受傷的奧利弗帶回到費根那裡。
這群小偷其實都是一些無家可歸的孤兒,在他們很小時候就被費根收養,費根用盡心思教他們偷東西的技巧,然後逼迫他們每天到街上去偷竊,他們偷來的珠寶和財物都被費根沒收,偷偷藏起來,這些孩子沒有辦法擺脫費根的控制,本來純潔的心靈被慢慢腐化了,乾的壞事越來越多,但是他們也有善良的一面。比爾的女僕南希非常同情奧利弗的遭遇,她偷偷告訴了布朗羅先生費根和比爾的身份和住址,讓他報告警察來救奧利弗。可是,回家後被知道實情的比爾活活打死了。警察來了,費根和那幫小偷都被抓住了,比爾抱起奧利佛從窗檯跳上屋頂,威脅警察要把奧利佛扔下去,他用一根繩子從這頭盪到另一棟樓的屋頂上,在剛剛要解開繩索時,腳下一滑,繩扣正好套住了他的脖子,他被懸在半空中勒死了,奧利佛獲救了,他回到了布朗羅先生的身邊,真正過上了快樂的生活。雖然受盡了費根的折磨,善良的奧利弗還是到監獄去探望了這個罪大惡極的壞蛋,並為他祈禱,希望上帝能夠寬恕他。
這是一部感人的電影。它向我們描述了流浪兒童的悲慘生活,他們無依無靠,流落街頭,受人欺負,遭人侮辱,他們就像沒有帆的小船,不知道方向,沒有目標,任風吹雨打,一旦被壞人利用,就從此毀掉了一生。
可憐的奧利弗是幸運的,因為他遇到了善良的布朗羅先生,可是,如果奧利弗和其他孩子一樣不能堅持正確的方向而成為真正的小偷,那布朗羅先生還會收留他嗎?
小奧利弗不管在多麼艱難的條件下,始終知道自己的信仰,知道善、惡,所以才沒有像其他小孩一樣墮落,走上犯罪的道路。
奧利弗的故事告訴了我們,不管受到什麼壓力,面對什麼誘惑,都要堅持走正確的道路,選擇正確的方向,這樣才會有美好、光明的未來.
有點長。。
❷ 霧都孤兒好不好看(電影)
根據原作改編,是一部很優秀的兒童電影。
❸ 如何看待電影《霧都孤兒》中猶太人的人物形象
作者狄更斯利用其自身深邃的思想和親身經歷,通過小說的形式對資本主義時期的經濟制度進行有力的抨擊和批判,而且作者通過對猶太人的形象描述,來表達對資本主義虛偽與罪惡的揭露
❹ 電影霧都孤兒中費金是怎樣的一個人他最後怎麼了怎麼最後結尾沒看懂奧立弗怎麼哭了呢
被判絞刑。olive哭是因為他覺得費金除了想讓他當小偷之外,其實對他很好。而且olive這么善良,對一個跟自己有過共同生活歷程的老人家被判死刑,他覺得傷心是正常的
❺ 電影霧都孤兒算是經典嗎
你好像搞混淆了 霧都孤兒是狄更斯的傳世作品 其他幾部電影是標准好萊塢式的人性說教作品 除了阿甘正傳模糊美國戰後歷史從而反映了一定批判現實意義,肖申克的救贖更多的是反映人性弱點及美國式的生存價值,勇敢的心是借用蘇格蘭反抗英格蘭的歷史事件宣揚民主與自由
❻ 霧都孤兒怎麼樣
世界著名小說,很好看,電影版的新版,節奏可能較慢,但和傲慢與偏見一樣,靜下心來是很不錯的電影。雖然也有悲劇,但結尾不是悲劇
❼ 霧都孤兒講述的是一個怎樣的故事
《霧都孤兒》以霧都倫敦為背景,講述了一個孤兒悲慘的身世及遭遇,主人公奧立弗在孤兒院長大,經歷學徒生涯,艱苦逃難,誤入賊窩,又被迫與狠毒的凶徒為伍,歷盡無數辛酸,最後在善良人的幫助下,查明身世並獲得了幸福。小說描寫了善與惡、美與丑、正義與邪惡的斗爭,贊揚了人們天性中的正直和善良,也揭露抨擊了當時英國慈善機構的虛偽和治安警察的專橫。同時,作品又帶有濃厚的浪漫主義情調,充滿著人道主義情懷。
個別人物分析:南希這個人物有無比豐富、復雜的內心世界,遠比E.M.福斯特所稱羨的一切「渾圓人物」更富於立體感和活躍的生命力。南希是個不幸的姑娘,自幼淪落賊窟,並已成為第二號賊首賽克斯的情婦。除了絞架,她看不到任何別的前景。但是,她天良未泯,在天真純潔的奧立弗,看到往日清白的自己,同情之心油然而生。她連奉賊首之命,冒稱是奧立弗的姐姐,硬把他綁架回賊窟時,內心充滿矛盾。歸途中,她和賽克斯談起監獄絞死犯人的事,奧立弗感覺到南希緊攥著他的那隻手在發抖,抬眼一看,她的臉色變得煞白。後來,她冒著生命的危險偷偷地給梅萊小姐和布朗羅通風報信,終於把奧立弗救了出來。梅萊和布朗羅力勸南希掙脫過去的生活,走上新生之路,但南希不忍心把情人賽克斯撇下。賽克斯在得知南希所作所為後,他只能持盜匪的道德標准,把南希視為不可饒恕的叛徒,親手把她殘酷地殺害。狄更斯在給這兩個人物取名時是有很深的用意的,南希(Nancy)和賽克斯(Sikes)英文縮寫是N和S,正是磁針的兩極。他倆構成一對矛盾,既對立又統一,既相反又相成,永遠不可分離。南希離不開賽克斯,寧願被他殺害也不肯拋棄他;而賽克斯也離不開南希,一旦失去她,他就喪魂失魄,終於在房頂跌落,脖子被自己的一條繩子的活扣套住而氣絕身死。南希的形象復雜、豐富又深刻,不但不是「扁平」的,而且達到極高的藝術成就。
作者狄更斯(1812-1870),生於英國一個貧苦家庭,父親是海軍小職員,10歲時,狄更斯全家被迫遷人債務人監獄,11歲就開始承擔繁重的家務。狄更斯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匹克威克外傳》就取得了驚人的成功。1836年下半年,他25歲時擔任《本特里》雜志的主編,於1838年10月完成了小說《霧都孤兒》。
❽ 霧都孤兒的影片評價
可能不幸的命運的確為波蘭斯基的作品平添了與眾不同的獨特風格,在這部《霧都孤兒》中,導演對奧利弗的人物形象拿捏得相當到位,也許這種深層理解和演繹也得益於童年的坎坷經歷,正如他的影迷所說,本片中的奧利弗最貼近於小說中的原型。影片的畫面如同古香古色的英國油畫,而演員們的對白中明顯帶有19世紀的英國口音,服裝和道具都堪稱頗具匠心,盡管原著中的一些人物和情節未能悉數展現,但影片未嘗不可稱為狄更斯小說的再創作,一部所謂「升級」後的《霧都孤兒》,一次對原作的成功呈現和領悟。再加之演員可圈可點的精心表演、張馳有度的敘事節奏和精細得彷彿時光倒流的歷史再現,實為不可小覷的大師級佳作。
❾ 霧都孤兒這部電影有兩部嗎有些搞不清
豈止兩部。樓主說的那部是改編自同名音樂劇的電影 Oliver! (1968),這部電影獲得當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獎。Oliver 的扮演者是Mark Lester, Dodger 的扮演者是 Jack Wi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