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周星馳美人魚新片電影3D後期製作的特效服裝是什麼原理
藍色部分圖像易於與畫面區別->摳掉(替換成3d動畫制的人魚尾巴);使用上面的標記點追蹤運動數據;CG三維動畫建立需要的畫面(可以使用追蹤的數據作為運動參照);合成入最終畫面。
殺青到上映並不是全是後期佔用的時間。後期與拍攝是走路那樣,左腳邁一步右腳跟一步;作這種動畫的確很費時間,電影上用的話因為畫面大,細節表現更多,就更費時間。
② 美人魚的尾巴是用什麼材料製作出來的呢!
一般是硅膠材料,人造纖維,另外還有聚碳酸酯材料,玻璃纖維,合成彈力纖維,氯丁橡膠等。不同產品價格不同,所用到的材料及品質也會不一樣,進而成品的外觀、彈性、穿著舒適度及活動能力等也可能會存在差異。
附國外美人魚尾巴製作的相關內容,僅供參考:
2005年,來自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的女子林登·沃爾貝特,在好萊塢特效演員艾倫·霍爾特的幫助下,依照自己的體型在玻璃纖維模具基礎上打造了一條魚尾,為達到逼真效果,還特意雕刻出成千上萬片魚鱗,再灌注高質量的硅樹脂,使得尾巴在水裡能夠自由地擺動。整個過程耗時7個月,花費1萬英鎊(約合1.6萬美元)。沃爾貝特的「尾巴」長約1.83米,重近16千克,。作為一名專業潛水員和水下攝影模特,她每次可屏住呼吸在水下游上5分鍾,最深可達水下35米處,利用「尾巴」游泳的時速可達約27公里。
出生於紐西蘭奧克蘭的娜迪亞·維希女士從小就失去了雙腿,但她一直對游泳情有獨鍾,於是維希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聯系了因道具製作能力超群而在紐西蘭享有盛名的威塔電影製作工作室,問他們是否願意幫自己做一條游泳用的美人魚尾。讓她沒有想到的是,威塔的工作人員欣然同意。威塔設計小組運用3D模擬及壓制混合技術與真空成型技術相結合製作出了美人魚尾。魚尾的脊骨及尾鰭是聚碳酸酯材料。尾部的皮膚內部是一層氯丁橡膠,外層則是通過數碼技術印上美麗魚鱗圖案的合成彈力纖維,魚鱗圖案是由一位概念設計師專門設計的。獨特的魚尾終於能讓維希像美人魚一樣在水中自由游動。
③ 美人魚尾巴怎麼製作
哈哈,我買了一條,還有連體的,穿上可以游泳的,我知道哪裡有賣, 一起分享,我給我姐姐也買了一條,很喜歡人魚mermaid!
④ 電影美人魚,美人魚的魚尾怎麼做
這個是一種類是硅膠的人體皮膚材料做的,在人體結合位置用的是視頻剪輯技術讓他們這么完美結合
⑤ 電影美人魚的尾巴是怎麼弄的
用科技「p」的 而不是裝上去的。。。
⑥ 2006年美國的美人魚電影有哪些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影片《美人魚》改編自著名女作家艾麗絲·霍夫曼的同名小說,她之前被搬上大銀幕的作品有《巫法闖情關》和《這一片戀土》。享有霍夫曼著作版權的Fox 2000電影公司帶著小說和劇本初稿找到導演伊麗莎白·艾倫,雖然艾倫從未執導過長片,可Fox 2000對她的獲獎短片《Eyeball Eddie》印象深刻,早就有意與其合作,而《美人魚》恰恰是能激發艾倫的創作靈感。
場景搭設
擔負這一重任的藝術指導尼爾森·寇茲曾參與拍攝《沖出逆境》和《失控的陪審團》,為籌拍卡普裏海灘俱樂部的場景,寇茲的團隊考察了當地很多海灘俱樂部,發現無一具備美國東海岸放鬆而懷舊的風格,而且全沒有游泳池,寇茲只好率隊就地搭建。由於搭建地點位於黃金海岸的巨浪沿線,所以布景必須能夠經受住風浪的考驗。寇茲還充分關注坦帕灣的特有細節,如標識、防沙牆、棕櫚樹和左舵車等。因為澳洲根本沒有片中美人魚棲身的佛羅里達州樣式的水塔,所以劇組分部位建造了塔身。在拍攝塔頂蓄水池的場景時,寇茲先在片場搭建出一個巨型水槽,隨後又在附近的攝影棚中打造出內景,進而將二者畫面合而為一。
⑦ 電影《美人魚》有很多有趣的細節,其中有哪些不經意但有趣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