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影〈變形金剛〉是怎麼拍攝的啊那些機器人真的是在路上走嗎
假的,都是電腦CG做出來的
告訴你,除了大黃蜂做了一個全身大小的模型以外(但這個模型是不會動的,是死模型),就是威震天做了下半天的模型(上半身沒有做,用電腦CG模擬出來)
當初《變形金剛》在國內發行正版DVD時,推出過兩種版本,一種是普通版本,就是裡面只有一張DVD碟片。另一種是豪華版,裡面有兩張DVD,多出來的那張DVD中,都是介紹一些《變形金剛》影片是怎麼拍出來的花絮,你如果看過這些花絮片段的話,就會明白電腦是如何讓這些大傢伙們活靈靈地出現在銀屏上的。
② 真人版電影《變形金剛》里那些機器人是怎樣拍攝出來的
有模型的
先在場地上把需要的效果做好 比如爆炸啊 撞倒的樹 什麼的
然後把機器人和成上去
你可以看看 《好萊塢大片解密》 之類的節目
③ 變形金剛這電影怎麼拍出來的啊,美國佬毀了那麼多的大樓,還有特效很真實啊,騎車人變形看得眼都花了==
你要想想畫面製作花了多少錢,每一個動作都是完美,變形金剛1:1變形,也就是如果有實物,可以按電影變形方式原樣變形,震盪波的鑽探獸的零件超越了TF2的大力神,那是多麼完美啊,我第一眼看到震盪波小寵物時,真覺得不可思議,擎天柱的車廂,3部擎天柱都有變化,毀大樓是特效製作的,但有一部分是真的,擎天柱營救那段我覺得很酷,只不過給震盪波一炮轟的纏在了鋼絲上,馬上TF4要出了,中國演員正在海選,可以到網上看看,TF4帝王的墮落。總之3部還是很回味的。
當然在特效上最好的電影當然還是阿凡達我幾乎看不出來是假的。
④ 變形金剛是怎麼拍的,
《變形金剛》真人版特效製作無疑站在當前特效工業的巔峰。
其製作過程通俗講就是分4個步驟
1.建模-這是設計師們真正難熬的地方,主要使用的軟體是MAYA~
2.動畫-讓人崩潰的一個步驟,短短的不到30秒的鏡頭,動畫的製作可能會花上2到3個月!金剛的每一個動作,變形時的每一個零件的移動,都必須精心設計,不然變形的過程就不能被人信服。這里使用了動作捕捉,線性掃描等特殊技術。動畫部分也是在MAYA中完成的。
3.渲染-有超過上百部頂級計算機參與了整個渲染過程,渲染過程是一幀一幀進行的,顏色,紋理,光線反射,都必須和真實場景一摸一樣。這幾乎是電影特效製作史上最消耗時間的渲染。
4.後期合成-與真實場景中拍攝的影響進行合成,成為最終效果。
看下面三張圖大概就明白了~!
下面是《變形金剛2》特效製作的相關數據:
人員與時間:
* 有將近300名工業光魔的頂尖設計師參與個整個特效項目的製作,許多人是變形金剛的忠實粉絲。
* 整個特效製作花去了將近16個月的時間。
機器人: * 上次有14個變形金剛,這次有46個變形金剛(全為工業光魔製作) * 如果你有人類歷史上所有金礦也許能建半個多一點的大力神 * 大力神出拳速度390英里每秒 * 所有機器人部件長度疊加起來大約180英里 * 大力神的零件疊加起來有58個帝國大廈高度 * 如果把所有的機器人紋理圖紙列印出來一個方形的紙片,能覆蓋13個足球場 硬碟空間: * 第一部花了大概20TB空間,第2部達到145TB空間,甚至更大 * 大約要刻盤350000張DVD,DVD疊放在一起45英尺高 渲染時間:
* 如果你用你家裡的電腦來渲染整個電影到今年上映的話,那就要從16000年前開始(當年人類也許剛開始在岩石上畫壁畫) * 一個簡單的IMAX鏡頭渲染要花掉目前頂級家用電腦3年時間 * 一幀IMAX渲染要花72小時 IMAX:(IMAX是一種能夠放映比傳統膠片更大和更高解像度的電影放映系統。) * 擎天柱森林大戰將呈現為全尺寸(實物大小) * IMAX畫面6倍大的變形呈現 * IMAX每幀渲染時間為72小時 工業光魔畫面長度:
* 工業光魔製作的畫面時間長度約為51分鍾 大力神:
* 10層樓高 * 組成結構是一輛普通汽車零件的10倍 * 頭尾相接,大力神部件達到14英里長 大力神總計:
* 幾何部件 52632個 * 建模三角面數量 11716127 個 * 零件總長73090英尺(合13.84英里)
⑤ 《變形金剛5》用了什麼拍攝技巧拍攝
《變形金剛5》全片不僅98%的畫面採用了IMAX攝影機進行拍攝,「爆炸貝」也成為全球首位使用兩台ALEXA IMAX攝影機組裝在3D立體支架進行實時拍攝的導演。除了技術層面的不斷創新外,本片更將變形金剛宇宙進行全面升級,不但從人物故事上橫向擴張豐富,更在縱向時間線上將變形金剛與人類的恩怨延綿十幾個世紀。
⑥ 變形金剛電影怎麼拍攝的、那些美軍的命令和場景都是怎麼做的。不可能全部都是電腦特技把。
個人觀點:人物、場景、軍隊、汽車應該是真的。變形金剛和爆炸效果是電腦特技。
變形金剛是有很多圖層由簡到難合成的。必須專業電腦拍攝和製作。你可以參考《阿凡達》的製作過程。
總之特別麻煩。中國要想製作……呃……還是別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