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手機攝影後期如何套濾鏡
一、分三組色系|感覺不同
一般情況下濾鏡可以分為三組色系——偏暖色、偏冷色、黑白。分別能實現不同感覺的畫面。
二、拍美食,用偏暖色|更有食慾
如果手機隨拍美食,可以試試暖色系中的「鮮明濾鏡」,能瞬間讓菜品的色彩艷麗,看上去更視覺沖擊。用鮮明濾鏡後的菜品,無論色彩還是亮度上更誘人。
三、想拍「復古」|用偏冷色
無論拍靜物,還是一些有歷史韻味的場景時,想讓畫面更復古,厚重,可以試試「偏冷色」系濾鏡。偏冷色系濾鏡,通常畫面偏暗,色調更偏冷,色彩有點「發舊」,所以整體給人的感覺更有年代感。
四、用黑白濾鏡|有逼格、簡潔
說到「黑白濾鏡」,估計被用到的機會很少,因為帶色彩的照片我們可以通過調整飽和度或一鍵變黑白就能實現。假如直接拍黑白片,那可塑造空間就很小了。盡管如此,不是說「黑白片」就不好用。相反,如果恰當的使用黑白色,能
讓畫面瞬間有「逼格」,天生自帶一種「高貴氣質」。而且,黑白色調,還有一個小作用——拯救雜亂,畫面更統一。
❷ 離開濾鏡和後期,如何用手機拍出電影質感的影像
光線對質感的形成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光也是攝影的核心要點,質感乃至整個畫面的形成都是由無數個點、線、面來構成的,這些點線面就是光。就和畫家能通過畫筆來勾 勒出線條一樣,攝影師也能通過明暗來勾 勒出點線面,通過軟硬來塑造細節。甚至就拿現實來說,如果一個物品被光直射,它所呈現出來的面貌真的就是它自己本身的樣子嗎?強光干擾之下,就算處在現實的物品,在我們眼裡也會顯得失真。所以,陰天和晴天出來的拍攝效果也會大相徑庭,這就和光線強弱有很大的原因。而僅僅是光線的選擇,側光、逆光、順光等等,都有非常多的門道。選擇不同,最後的呈現效果也會不同。如果對攝影比較感興趣的可以往這方面多鑽研鑽研,這邊就不細講了。並且我們普通人正常拍攝出來的效果雖然說比不上大片,但是也足夠我們發朋友圈了。除了光之外,第二大影響質感的因素應該是相機了吧。而在本題,手機就是相機的替代品。好的手機質感會更好,這是毋庸置疑的。因為像素和影像感測器的不同,細節層次也會有所不同表現。當然這並不絕對,也不是說一般的手機拍不出來質感好的照片,而是說,好的手機在細節的呈現上面肯定會更有優勢。畫面的真實還原程度,也非常依賴廠商的整體調色風格。還有就是手機相機的設置。對比度和銳度都是在有些手機可以進行調節的。需要柔和的質感就可以把銳度和對比度稍微往低處調,這算是拍照攝影的前期工作。當然後期成片了也可以調節,但我個人認為還是拍攝的時候進行調節更為妥當。
❸ 如何把照片調出電影色調
最近很多小夥伴私信我如何調出《The middle of the day》這組作品中的「電影感」,其實就單從色彩來說,電影色調多種多樣,有冷暖對比也有和諧統一,但它們所帶來的「電影感」卻有一些共同特徵,比如常見的電影畫幅剪裁比例(本組的2.35:1),以及較高的視覺寬容度(體現在暗部偏灰,整體沒有純黑、純白)。於是准備為大家分享本組照片的調色思路,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最後對照片進行微調和銳化,然後導出,建議使用「文件-導出-導出為」選項勾選「轉換為sRGB」,作為網路分享,同時保存一份PSD或者Tiff格式。
❹ LR調色教程|手機3步調出高級人文光影
手機調色教程丨人文膠片濾鏡|光影獵手
拿起相機
抓住瞬間
光與影
明與暗
「咔啪!」一聲輕響
你就是光影獵手
這次我們學習的是人文膠片·光影獵手
軟體是手機LR和VS CO通用
M
適合場景是有強烈光影對比
@本次調色是清新自然的人文街拍
'3步調色法:
1.平衡照片參數→均衡照片明暗
2.降低暈影→讓視覺集中於畫面中心
3.分離色調→高光黃陰影青
亮度細節效果顏色/曲線
(圖6.7.8)
圖2為原圖|缺點是拍照時光太強,過度曝光··
調色思路:當我們戶外拍光影時候,新手很容易因為光照太強,陰影太黑,造成高光過曝,陰影死黑。這時候我們降低高光,拉高陰影就行
如果喜歡,請點贊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