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明英宗朱祁鎮如何從弟弟手中奪回帝位
通過奪門之變從弟弟手中奪回帝位。
景泰帝在位年間,重用大臣於謙等人,治理國政,頗為有序。然而為了讓自己一脈世代為君,他不但軟禁兄長,甚至於景泰三年執意廢掉皇太子朱見浚,換上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種種作為,頗讓後人詬病。結果朱見濟夭折,皇儲之位空置。到了景泰八年,景泰帝突然病重,卧床不起。一時之間,人心惶惶。不知道這偌大的帝國,將要由何人接掌。
彼時,武清侯石亨、都督張輒,太常卿許彬、左副都御史徐有貞以及原王振門下太監曹吉祥等人開始密謀擁立太上皇。到了正月十七日凌晨,石亨、徐有貞率兵千人,控制了長安門,東華門。一行人將南官大門撞開,跪倒在太上皇朱祁鎮面前,同聲高呼:「請陛下登位。」朱祁鎮被攙扶登輿,一行人立即趕往奉天殿。殿下的守衛大聲喝止,他高喊:「朕太上皇帝也。」守衛只得唯唯而退。
十七日早朝時分,按照慣例,百官於五更前即在午門外朝房等待。忽然宮中鍾鼓齊鳴,官門大開,徐有貞高聲宣布太上皇已經復辟。目瞪口呆的公卿百官此時無從選擇,在徐有貞等催促下整隊入官拜賀。時隔八年之後,朱祁鎮終於再次端坐在奉天殿寶座上,重新成為了大明皇帝。
石亨等人破開南宮大門,迎朱祁鎮復位,史稱」奪門之變「,又叫南宮復辟。
人物簡介:
明英宗睿皇帝朱祁鎮(1427—1464),漢族,明宣宗朱瞻基長子,明代宗朱祁鈺異母兄,明憲宗朱見深之父。
朱祁鎮是明朝第六位皇帝(公元1435-1449年,公元1457-1464年兩次在位)。第一次,年僅九歲,繼位稱帝,年號正統。國事全由太皇太後張氏把持,賢臣「三楊」主政。隨之,張氏駕崩,三楊去位,寵信太監王振,導致宦官專權。
正統14年(公元1449年),土木堡之變,被瓦剌俘虜,其弟郕王朱祁鈺登基稱帝,遙尊英宗為太上皇,改元景泰。瓦剌無奈之下,釋放英宗。隨即,景泰帝將他軟禁於南宮。一鎖就是七年。景泰八年(1457年),石亨等人發動奪門之變,英宗復位稱帝,改元天順。
天順八年(公元1464年),病逝。廟號英宗,謚曰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武至德廣孝睿皇帝。葬於明十三陵之裕陵。
⑵ 朱祁鎮怎麼奪回皇位的 朱祁鎮是如何奪回皇位的
1、正統十四年(1449)八月,明英宗在土木之變中被俘。九月,兵部尚書於謙、吏部尚書王文等,擁立英宗弟_王朱祁鈺為帝(即明代宗景泰景帝),遙尊英宗為太上皇。次年,英宗被釋歸,為景帝幽禁於南宮。景泰八年正月,景帝病重,不能臨朝,石亨見帝疾甚,即與都督張_(yuè)、太監曹吉祥等密謀發動政變,擁英宗復辟,以邀功賞。
2、正統十四年(1449)八月,明英宗在土木之變中被俘。九月,兵部尚書於謙、吏部尚書王文等,擁立英宗弟_王朱祁鈺為帝(即明代宗景泰景帝),遙尊英宗為太上皇。次年,英宗被釋歸,為景帝幽禁於南宮。景泰八年正月,景帝病重,不能臨朝,石亨見帝疾甚,即與都督張_(yuè)、太監曹吉祥等密謀發動政變,擁英宗復辟,以邀功賞。是月十六日夜,徐有貞、石亨等引軍千餘潛入長安門,急奔南宮,毀牆破門而入,掖英宗登輦,自東華門入宮,升奉天殿,並開宮門告知百官太上皇已復位。英宗復位後,下於謙、王文於獄。後又以謀逆罪殺於謙、王文,迫害於謙所薦之文武官員。論復辟功,對石亨、張_、徐有貞等人分別晉官加爵。二月,廢景帝仍為_王,遷於西內。世事難料,為鞏固自己的權位而煞費苦心的景帝,突然病倒了,而且病得不輕,是朝廷上下不曾料到的。大臣們手忙腳亂,因為「儲位未定」—接班人還不明確,他們寄希望於皇上霍然痊癒,危機便可以暫時獲得緩解。文武百官天天都到左順門問安,每次都是太監興安出來發布消息,時日一多,他不耐煩了,說道:你們都是朝廷股肱耳目,不為社稷考慮,每天徒勞問安有什麼用?他的意思是在暗示大臣,應該早日冊立皇儲。吏部尚書王直、禮部尚書胡_召集大臣會議,請求景帝,重新冊立沂王朱見深為皇太子,推舉內閣大學士商輅起草奏疏。內閣大學士王文、陳循、蕭_對此有異議。王文說:如今只能建議冊立皇太子,因為不知道皇上屬意於誰?外間傳說,他與太監王誠密謀,由太後出面迎取襄王世子為皇儲。陳循知道王文的心思,沉默不言。蕭_說:沂王既然已經退了,不可重新冊立,只能提出「早建元良」(盡快冊立太子)的請求。都察院左都御史蕭維禎舉筆說:我請求更改一個字,把「早建元良」改為「早擇元良」。
3、大臣們聯名簽署的奏摺送到景帝的病榻前,得到的批示是:「朕偶有寒疾,十七日當早朝,所請不允。」意思是,我的身體並無大礙,過幾天就可以上朝,不必考慮接班人問題。真的是「偶有寒疾」嗎?非也。他十二月二十八日一病不起,連最重要的儀式,正月初一的元旦朝賀,也不得不取消,正月十五的郊外祭祀儀式不能取消,正月十二日,他把武清侯石亨叫到病榻前,命他代行祭祀。
4、石亨是陝西渭南人,出身將門世家,善騎射,有膽略,手提大刀,輪舞如飛,而且儀表威武,四方面孔,魁梧身材,美_及膝。景帝即位後,接受兵部尚書於謙的推薦,任命石亨為五軍都督府右都督,掌管五軍大營,封為武清侯,授予大將軍頭銜。他的侄子石彪,也是一員驍勇善戰的梟將,能挽強弓,揮舞板斧,因戰功,由游擊將軍升任都督僉事。石亨代表皇帝去郊外祭祀,可見此人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非同小可。景帝有眼無珠,看錯了人,鑄成大錯。石亨雖是一介武夫,卻機敏過人,在景帝病榻前,近距離觀察,皇上已經病入膏肓—這是其他大臣不可能獲得的機密信息。一旦景帝駕崩,擁戴誰繼位,何去何從?必須作出抉擇,政治投機是沒有原則的,完全從自己的私利出發。
⑶ 明明只是一個孤家寡人了為何朱祁鎮還能奪回皇位明英宗朱祁鎮是如何奪回皇位的
正統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鎮御駕親征,因為指揮失誤,在土木堡被圍攻,全軍覆沒。明英宗朱祁鎮淪為瓦剌俘虜,他身邊的人也所剩無幾,可以說是孤家寡人一個。風雲變幻,世事難料,因為各種原因,明英宗朱祁鎮被釋放回明朝,而此時登基代掌朝政的皇弟朱祁鈺卻拒不還政,並且將明英宗朱祁鎮囚禁在南宮。在長達八年的囚禁生涯中,朱祁鎮歷經劫難,看透政治的黑暗,他逐漸成長為殺伐決斷的政治家並成功的奪回王位。那麼,朱祁鎮到底是如何奪回王位的呢?
索性老天開眼,明英宗在奪門之變後,重新掌權。也正是因為朱祁鈺想要廢除朱祁鎮的兒子,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遭到大臣們的反對,再加上,自己的兒子不久後病逝,這讓朱祁鈺一蹶不振,這才讓朱祁鎮有了重新奪回大權的可能。
⑷ 朱祁鈺還坐在皇位上,而朱祁鎮又是如何重新坐上皇位的
朱祁鎮聯合徐有貞、石亨等人發動了奪門之變,推翻了朱祁鈺的統治,重新奪回屬於自己的權利。朱祁鎮在王振的鼓動之下決定御駕親征,他從來沒有過真正的軍事斗爭經驗,來到戰場上才感受到戰爭的殘酷無情,淋漓的鮮血濺在自己身上,一個個士兵倒在自己面前,恐怖的景象嚇壞了沒有經歷過風雨的朱祁鎮。朱祁鎮率領20的按大軍班師回朝,在路上卻遇到了半路殺出的瓦剌族軍隊。
在徐有貞、石亨等人的支持下。朱祁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發動了奪門之變,掌控了京城的防衛,抓住了於謙和朱祁鈺。
⑸ 朱祁鎮的皇位被霸佔了八年之久,是如何一夜之間奪回的
朱祁鎮是明朝的第六位跟第八位皇帝,估計是唯一一位當過兩次皇帝的人。朱祁鎮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八歲就登上了皇帝的寶座。他的父親是明宣宗朱瞻基,英年早逝,所以對朱祁鎮的教育沒能跟得上,使得朱祁鎮對宦無比信任,在宦官王振的慫恿之下,御駕親征,結果在土木堡被瓦剌打敗,並被俘虜。瓦剌藉此進攻北京城,值此國家存亡之際,大臣於謙挺身而出,擁立了朱祁鎮的弟弟朱祁鈺為皇帝,並成功打贏了北京保衛戰,至此朱祁鎮徹底淪為了明朝的棄子,但是朱祁鎮靠著自己的強大親和力,不僅保留下了性命,更是跟瓦剌首領的弟弟成為了結義兄弟,還要幫朱祁鎮搶回皇位,朱祁鎮被瓦剌俘虜一年後就給釋放了,結果回到北京的皇帝更是凄慘,被新皇帝囚禁了長達七年之久。後來依靠大臣發動奪門之變,成功奪回了皇位,下面就以個人觀點說一說朱祁鎮是如何一夜之間奪回皇位的:
一、朱祁鈺病重
奪門之變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個人感覺就是因為朱祁鈺本人病重,病重到什麼程度呢,已經沒有辦法打理朝政的地步,有些大臣看到朱祁鈺這個樣子,內心肯定是由想法的,而且朱祁鈺本人沒有子嗣,如果朱祁鈺死後,皇位不是傳給朱祁鎮的兒子就是還給朱祁鎮,與其這樣,還不如冒險一搏。
你覺得朱祁鎮為何能在一夜之間奪得皇位?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