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香港金像獎和台灣金馬獎的入選條件
金馬獎基本上沒有影片時間具體規定
只要是今年1月1日到12月31日上映或者拍攝完成的影片只要報名就可以參賽
它只有一個報名截止日期和一個大概范圍時間
因為金馬獎很包容所以入圍影片
我們會看到比如美國的《面子》澳大利亞的《意》新加坡的《我為財狂》等等早年入圍重要獎項
因為他只要有華語演員主演就行。不論投資之類問題的。
之前的金馬獎主席焦雄屏決定推行一個在華語電影界前所未有的新評選制度。新的改變主要分三個部分:1.擴大評審團人數至28人(初選評審21人、決選評審7人)。2.兩階段評審,再總合計分決定得獎名單。初選階段的21名委員共同票選最佳劇情片、最佳短片、年度傑出台灣電影、年度傑出台灣電影工作者4個獎項;其餘單項各按評審委員的專業組別組成小評審團,經討論後決定入圍者。3.採取計分制,以10分為一個級距,各評審個別打分數,再交由會計師統計,最高分者獲勝。
金像獎:
和金馬獎相反有嚴格的要求的,這就是為什麼比如夏雨拿影帝的《陽光燦爛的日子》當年完全沒有提名,陳沖《意》拿影後在金像獎也沒提名的原因。
提名獎(第一輪投票)中的最佳影片獎由所有電影從業人員投票選出,其他專業獎項由各電影專業團體分別選出,身兼數職的電影製作人員可利用多重身份投票,但最佳影片獎只能投一次票;第二輪投票確定最終獲獎的名單。
金像獎的入圍作品仍然是按嚴格照「必須是香港電影」的規定來提名。也就是說必須在香港作首輪公開放映的「香港電影」才可參選當年的金像獎,且影片必須符合下列其中兩項條件———「導演須是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的香港居民;出品公司須有一間為香港合法注冊公司;影片最少有六個工作項目的工作人員為香港華居民(工作項目即金像獎所設立的十七個獎項,如導演為香港居民,則不再重復計算)。」
Ⅱ 參選奧斯卡的電影需要哪些條件
1、在洛杉磯上映前也還要在美國之外的商業院線首映過,影片的公開首映若不是在劇場放映的將無資格參加奧斯卡評選。
2、在洛杉磯的某家商業院線放映過,且在此上映期間的廣告和市場開發符合業界慣例。
3、長片電影時間長度長於40分鍾,用35mm或70mm的膠片或是非錄像帶公開放映過。
(2)怎麼樣的電影才能獲獎擴展閱讀
奧斯卡金像獎從1929年開始每年評選頒發一次,從未間斷。凡上年一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上演的影片均可參加評選。
金像獎的評選經過兩輪投票:第一輪是提名投票,先由學院下屬各部門負責提名(採用記名方式),獲得提名的影片,將在學院本部輪流放映,觀後學院的所有會員再進行第二輪投票(採用不記名方式),最後以得票的多少決定影片是否獲獎。
2013年5月4日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宣布,根據它即將實施的一項新規定,所有會員均有權參加一年一度的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和最佳紀錄短片獎最終表決,從而為會員參加影藝學院組織的所有活動提供便利。
Ⅲ 2023年奧斯卡頒獎日期敲定,奧斯卡最佳影片的評選標準是什麼
奧斯卡最佳影片的評選標准並無明確的規定,就以往獲得最佳影片的電影來看想要獲得最佳影片的稱號,那麼導演劇本剪輯和攝影都是十分關鍵的因素。又到了奧斯卡頒獎日,大家都十分期待此次能夠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到底是哪部作品。
每次奧斯卡在頒布最佳影片這個獎項的時候,往往都會說這部電影講述的事情是當下社會或者是歷史應該關注的。由此可見,奧斯卡在評判最佳影片的時候是希望這部作品能夠傳遞時代的聲音,講述大家都願意了解的時代事件的,再通過這些事件去闡述思想,這種引人深思的片子才是奧斯卡最青睞的影片。
Ⅳ 為什麼還沒上映的電影就可以提名獲獎比如說《桃姐》還沒上映就可以在金馬獎上獲提名
因為評獎委員會不是去電影院看這些報名的電影的,都是報名的時候把成片寄去評獎委員會的,跟上映沒關系
所以以前經常會出現因為沒通過審查就去國外報名電影獎項的片子,在國內被禁映這樣的情況,比如《十七歲的單車》
Ⅳ 國際四大電影節對入選影片都有什麼要求
頒獎季中最受關注的典禮無疑是奧斯卡金像獎,今年小金人的競爭同樣激烈。在距離奧斯卡頒獎典禮還有將近4個月的時間里,已經有多部影片憑借出色的質量被視作最佳影片的奪獎熱門。
李安的上一部電影——2016年上映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以每秒120幀的速度拍攝而成,推薦的播放格式為4K 3D,但事實上大多數電影院都沒辦法支持這一格式。
Ⅵ 關於電影得獎的問題!
呵呵 不是喜劇和動作片不易得獎,還是看電影的題材,原因很多。你看過阿凡達吧,看過指環王吧?文藝片一般想必而言題材和劇情是很好的 很能引起人們的共鳴和思考。所以,動作片和喜劇片就會在這方面薄弱一點。電影的獲獎還要看電影的藝術
Ⅶ 為什麼不怎麼好的電影也能獲獎
我不喜歡他們的電影,但電影不好看是因為劇情不好。我認為電影雖不好看,但是電影拍攝手法較好,或者電影中插曲較好都可以獲獎。
中國人並不是全都窮的,看電影是國民日常文化生活的體現,中國近幾年文化素質普遍提高就是電影、電視劇、圖書等文化工具被廣泛接受的結果。
電影和電視劇的差距就是詳細程度的區別和拍攝手法的區別,電影與電視劇各有各的好,有些電影未被拍成電視劇我們也只好看電影。
電影院看電影與電腦看電影最大的差距是音效與氣氛,我們的電腦絕對沒有影院的那種效果,我們可以挑一些感興趣且經濟條件能支持的影片去影院看,那種效果真的十分好。
Ⅷ 電影的獎項的要求是什麼啊。。怎麼才能得獎。。
新人獎需要演的到位有表達出此人物的性格特點吧。。。。配角就必須在主角邊有出彩的地方但卻不能太過出彩。。。。總之就是要讓觀眾明白在演什麼,有所感染並且還能記得你的樣子。。。最好有一些意義所在。。。。不要為了演電影而演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