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盲道是一部怎樣的電影
《盲道》這部電影的導演是李楊,這部電影也是李楊所導演的三部曲的最後一部,《盲道》主要內容是講述了流浪兒童與落魄音樂家之間的故事。
前兩部的注意力都在礦工以及被拐的婦女身上,在第三部上注意了轉移到留守兒童,讓人們感受到了國內民工潮而導致的很多青少年生存狀況問題。
《盲道》起初的名字是叫《盲流》,但是導演與相關的審查部門進行了長達一年多的溝通交流,名字最終才改為了《盲道》,當然對此,導演也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我們的一切必須被組織管理。但是有時候你需要組織幫助的時候,卻無人理采。
如導演所說,有些題材的電影想要原封不動展示在影迷面前的話,是根本不可能的,這也引發了很多人對於當今國內電影審查制度的聲討。
『貳』 電影盲山影評3篇
電影盲山影評1
初看《盲山》,也許我們會因為人性的卑劣而憤慨,也許我們會關注那些閉塞的山區,也許我們會指責創作者故意扭曲中國人。贊揚與指責都源於現實的殘酷,但是,真正應該引起我們思考的絕非拐賣人口以及買主的暴力。電影《盲山》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一個高度濃縮的現實社會。無論主人公白雪梅最終是否被解救,真正的《盲山》註定只是一部地下電影。
《盲山》反映的現實縮影十分鮮明。同一空間里的三類人構成了完整的社會。整個故事就是描寫層層剝削、層層被奴役的現實。
出身平常百姓的村幹部依靠著聰明才智,一面縱容村民知法犯法,一面剝削壓迫村民。對待上級,施展閃轉騰挪的伎倆,對待警察,又“擁兵自重”。電影里的村幹部就是中國基層政府官員的象徵。
貧窮的村民既是受剝削、受奴役的普通百姓,又是可惡殘暴的剝削者。他們畏懼村幹部手中的權力,盡管團結一心、又有大刀長矛,卻甘願繳納賦稅,不敢反抗。他們的權力范圍就是在弱小的婦女、兒童身上施展暴力。原本一窮二白,卻把金錢萬能論演繹得淋漓盡致。
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不幸婦女,要充當生養的工具、幹活的機器,還要隨時接受恐嚇與威脅。沒有思想,終日勞作是這些婦女的命運,否則,迎接她們的不是軀體的死亡,或許,就是法律的枷鎖。故事告訴我們兩個道理,以暴制暴是社會底層人民唯一的反抗方式;社會底層人民終究難逃被剝削的厄運。
據說,在國內公映的版本里,所有遭遇不幸的婦女都得到解救,法律的尊嚴、政府的威信得到了維護。這樣畫蛇添足的安排不過是導演李楊為了通過審查的屈從之舉。現實電影的命運反映出文化藝術必須依附於政治的無奈。想來,《盲山》和它的創作者們就是那些被拐賣的婦女。忽然想起80年代的老電影《茶館》,被奉為經典,倍受好評,想必當年好多單位都集體觀看了。同樣批判現實,命運截然相反。我想,絕不僅僅因為《茶館》沾了老舍的光那麼簡單吧。
電影盲山影評2
李楊的新片《盲山》屬於讓人看了之後無言以對的電影。無言以對有時候是因為對導演手段的拜服,有時候是對影片所反映的現實無可奈何。《盲山》屬於後者。
這部影片的真正力量,不在於激起人們對“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國西北某山區”拐賣婦女丑惡行為的痛恨,而在於將一個嚴密地將被拐賣婦女牢牢掌握的現實環境抽絲剝繭般展露。李楊說,中國人造字就是有文化,盲,就是沒有眼睛。白雪梅身邊的人,對於她的遭遇通通閉上了眼。沒有閉上眼的,盯在她的下半身,琢磨著從那裡得到一點好處。從人販子將白雪梅送入德貴家的第一天,白雪梅每天的遭遇都是其他被拐賣婦女曾經經歷過的。應對白雪梅的反抗,對於這個小村子裡的人來說,是一種日常的行為,非常自然,也非常默契,因而,也非常殘酷。婆婆演紅臉,公公演黑臉,順便在德貴強奸的時候幫忙按住腿;村民的老婆也是買來的,所以他們是德貴天然的同盟軍,在白雪梅逃跑的時候每次,這些人跟德貴永遠都是同時出現;郵遞員拿求救信去換了特產和好處,村主任打著官腔縱容村民的所作所為。鎮上的客車司機面對找老婆的村民只能開門,不能怪他,從影片情境設置中,我們知道鎮上的司法機關對於這件事也同樣是大開方便之門的。
漢娜·阿倫特曾經說納粹分子艾希曼犯下的是“平庸的惡”,因為他的所作所為只是執行自上而下的命令,忠誠地履行職責。他並不陰險狡詐也不蠻橫,除了對自己的晉升非常熱心之外沒有任何其他作惡的動機,而這種熱心本身來說也談不上是犯罪。阿倫特認為,這才是艾希曼的罪行中最讓人毛骨悚然的地方,因為他沒有思想,沒有判斷力。他以純真的熱情,做著世界上最為丑惡之事。脫離現實,沒有思考能力,可以發揮出人類潛伏與自身的所有丑惡本能。“平庸的惡”因其平庸,顯出比 “極端的惡”更為猙獰的面目。如果說村民沒有思考能力,這顯然不符合事實,因為他們都清楚買賣婦女是一件要坐牢的事情。只是解決生理問題以及傳宗接代的美好願望壓制了他們的思考;他們也從來沒有脫離過現實,因為現實就是村裡的男人很容易就打光棍。他們的惡還是平庸的惡嗎?
至少有一點是相同的,就是這種惡找不出兇手,因為每個人都是兇手。但是我無力指責他們。如果我是一個生活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國西北某地區一個小村莊裡面的光棍,一家所有的積蓄是七千塊錢,終於買了個媳婦,我對她會不會比德貴更溫情?我媽會不會幫我按住她的腿,並且在警車到來的時候耍橫般躺在車輪之下?這時候,如果德貴是一個有知識有理想有人性觀念並且敬重李楊導演電影的德貴,坐在筆記本電腦前,會不會寫下如上狀似沉重的話語,並發出一聲高貴的感嘆?面對白雪梅的苦難,電影中的人沒有眼睛。我們看完電影,這些人全都站在白雪梅的身後,雖然沒有眼睛卻不影響對我們的直視。誰能理直氣壯地與他們對視?
在前作《盲井》中,我對於結尾的那一段吊詭其實頗有微詞。一個想謀害他人性命換錢的人,結果以自己的性命幫“獵物”掙了三萬塊。吊詭經常給現實抹上荒謬的神色,但在中國這片土地上,連這樣的荒謬都顯得過於亮色。在山西的小煤窯里,不容易出現這樣殺人者與被殺者角色倒置的場面。在西北某地區里,我還是願意相信被拐賣婦女能夠被成功解救,不管數據與片尾的字幕是否相符。李楊在接受訪談的時候說,他天生喜歡戲劇沖突,這是他將女主角設定為一個漂亮的女大學生的原因。據說原版結尾是公安到村子裡進行解救時,德貴與公安以及白雪梅的父親發生拉扯,白雪梅情急之中手起菜刀落,將德貴的頭顱砍下。據說在國外放映時,每次到結尾都有掌聲,觀眾的情緒得到了極大的宣洩。在和諧版結尾中,白雪梅沒有殺了德貴。奇怪的是,這個和諧版結尾顯得並不怎麼和諧,法制與威權的代表,我公安戰士的形象不能說負面,卻尷尬而窘迫。德貴死與不死,白雪梅走脫與沒有走脫,顯得不是那麼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們已經深深感受到了一股強光,從沒有眼睛的眼眶射出,堵住我們所有廉價的話語。
好了,別對著自己白花花干凈的衛生間鏡子一遍遍問:“Are you talking to me”了,把自己當成一面鏡子,無數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國西北某地區的光棍,對著你喊“我們要老婆,我們要老婆!”他們沒有眼睛。
你試試看。
電影盲山影評3
很多年前就聽過《盲山》這部電影,在國外拿了大獎,導演也獲得了一致的好評。但是由於對此類題材電影不是很感冒,加上自己身邊也發生過同類型的事情,所以主觀的認為這部電影也講不出什麼新東西,也一直沒有把這部電影找出來看看。上學期在學校上影視名作欣賞的時候看到了這部電影,心中的震撼還是相當大的,冷靜下來想想,似乎有一些異樣的感覺。
看過《盲山》的人,大部分都會義憤填膺的批判和指責那些買賣人口的人。我想說的是,對於電影中利用假老鄉關系將女主角賣到山裡去的老闆,我們可以對他千刀萬剮,不用可憐半分。但是,對於從老闆手裡花巨資(7000塊錢對於一個山村的農民家庭來說無疑是一筆巨款)把女主角買下來的山中農夫,我們是不是可以多一些理解呢。我絕對不是鼓勵買賣人口,只是希望能夠站在農夫的立場上為他們說一兩句話。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這句話一直都是用來形容比我們更強的人,很少有人會聯想到那些比我們還要弱的人。想起了一個故事:新中國建立後,一位老將軍回到了他曾經奮戰過多年的山區,尋找他當年的房東大娘。當他花費很大的精力終於找到了房東大娘,拉著她的手說明來意時。已經雙目失明的大娘說了一句:“是不是又要打仗了,想起我們山裡人了?”聽了大娘的話,老將軍的眼睛頓時湧出了淚水。看到這個故事,我也是被震撼了一下。確實,當年我們依靠他們山裡人打下了江山,但是我們在建立自己的國家後又迅速的將他們給忘了。建國六十年,全國許許多多的地方都蓬勃發展著,而山裡,特別是偏遠山區,卻還是生活在解放前的那樣一種狀況。千萬不要說他們不思進取,懶於奮進。他們當年願意為了那虛無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理想,跟著一群與自己完全不同世界的知識分子幹革命,拋頭顱,灑熱血,難道會不願意為了更實際的,更讓自己受到真正實惠的經濟和生活狀況而奮斗?是我們給他們的幫助和關心太少了。我們把國家建設的重點都放到了大中小城市上去了,我們連農村都顧不上,更何必是那些看又看不到,去又去不了的山區呢!我們的行為雖然還用不上鳥盡弓藏,兔死狗烹來形容,但是說忘恩負義是一點都不為過的。
再回到電影上來吧!電影中的,山區農夫和他的家人花了7000塊錢從那個殺千刀的老闆手裡買來了被拐騙的白雪梅作老婆,這是他的罪惡,但似乎這個罪惡又是他不得不背負的。村裡的女娃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越來越少了,而為了傳宗接代延續香火,他不得不這樣做。有人會說,他為什麼不請托媒妁之人為他說一門親事呢,非要用買的。我們可以想想,在那樣的一個家庭及周邊生存環境下,會不會有女性選擇來呢?我們似乎真的不能指責男主角,他本性善良,勤勞願干,只是他沒法選擇自己的出生,他沒法選擇他所要生存的環境。在那樣一個想出去都要坐大半天的汽車的山裡,整個村莊只有一個似乎連高中都沒有畢業的老師,我們還能對他有什麼更高的道德和品行要求呢。而且我們可以看到,在將白雪梅買回來以後,男主角並沒有馬上對其施暴,面對白雪梅的自然反應——辱罵和反抗也沒有暴怒而起。而是給她時間,讓她自己明白自己的處境。至於後來對白雪梅的施暴,是在村裡其他男性的慫恿和諷刺下才進行的,而且這也是必然的,這是他買回白雪梅的最基本的目的。我們還可以看到,當男主角企圖強暴白雪梅,遭到白雪梅劇烈反抗未果後,他沒有先暴打白雪梅一頓,再對其進行侵犯的“文明人”的舉動,而是自己雖不甘卻也不忍地退了出來。而後才在父母的指責和“幫助”下再次對白雪梅進行侵犯。在對白雪梅進行侵犯之前,我們蘇滬還能感覺到男主角對她的淡淡的愛,雖然這種愛是被愛者白雪梅極端厭惡和惡心的。而男主角在後來的生活中對白雪梅的打罵,這是男性“賞花——摘花——毀花”心理的必經過程,只是憑借對自己妻子的強大的愛,絕大部分男性會主動放棄最後毀花的過程。而在電影中,男主角對白雪梅只有淡淡的愛,這種淡淡的愛是難以抵擋大男子主義的,特別是在那封閉的山區里,從小就受到男權主義深度影響的男主角的心裡。
我們應該為白雪梅最後逃出山村感到慶幸,我們也應該為男主角花了7000塊錢買回來了一個孩子而慶幸。我們可以哀男女主角的不幸,但是我們似乎不應該怒他們的不爭。我們不能在自己所生存的環境和條件下批評和指責在一個我們從未體驗過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人的錯誤,就像我們不能隨意否定歷史人物的舉動一樣。“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同樣,不處其境,不批其人。
最後,向那些還沒看過《盲山》的人推薦一下,這個電影真的不錯,一定要看看。裡面都是陝西話,故事發生的那個村莊里我讀書的地方不遠呢!哈哈!
『叄』 我想問一下盲道結局,盲道電影內容結局怎樣
1、《盲道》主要內容是講述了流浪兒童與落魄音樂家之間的故事。前兩部的注意力都在礦工以及被拐的婦女身上,在第三部上注意了轉移到留守兒童,讓人們感受到了國內民工潮而導致的很多青少年生存狀況問題,最後實現靈魂救贖。
2、《盲·道》是由李楊編劇並執導,李楊、杜函夢主演的犯罪劇情片,於2018年2月2日在中國大陸上映。該片聚焦底層乞討兒童,講述了昔日著名歌手趙亮因為酒駕害死自己女兒,出獄後淪為靠裝盲人騙愛心為生的混子,後來通過救助一名被犯罪集團利用的盲人小女孩來實現靈魂救贖的故事。
3、盲人小女孩童晶晶(杜函夢飾)一直被以郭偉(胡明飾)為頭目的犯罪團伙控制下在街頭乞討賺錢。一天,她在地鐵通道里遇到了趙亮(李楊飾)。趙亮是一名落魄搖滾大叔,整天裝扮成盲人進行坑蒙拐騙。童晶晶為了逃脫郭偉殘暴的毒打,她在趙亮的帶領下到了派出所,但民警王莉莉(於越飾)根本找不到童晶晶的家,童晶晶卻說趙亮是她的爸爸,萬般無奈之下,趙亮只好暫時收留她。最終犯罪團伙還是找到了他們,並以晶晶「監護人」的身份把她帶走。趙亮為了弄清楚晶晶和犯罪團伙之間到底是什麼關系,踏上了一場未知的行程。
更多關於盲道結局,盲道電影內容結局如何,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a590691616033957.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肆』 盲山電影簡介
《盲山》是2007年中國導演李楊的一部電影,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盲山電影簡介,供大家參閱!
《盲山》是2007年中國導演李楊的一部電影,由黃璐等主演,盲山是將一種批判的眼光投向了中國長期不斷的社會問題——人口拐賣。
講述出女大學生白春梅被拐賣至某法盲山區,多年後被解救的故事。
版本1(國內公映版):22歲的女大學生白雪梅(黃璐飾)找工作的時候認識了熱情大方的姑娘胡曉曉。她在工作和金錢的誘惑下和胡曉曉一起坐車去山區采購中草葯。
經過長途跋涉他們來到一個小山村。白雪梅睡醒後,發現胡曉曉和她的老闆早已不知去向,她也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
白雪梅被告知,她已經被家裡人賣給40歲農民黃德貴做老婆了。到這時候她才知道,自己上了人販子的當了。
白雪梅想要回家,遭到了黃德貴的拒絕。到了晚上黃德貴上床要和白雪梅睡覺,她堅決不肯就範。憤怒的黃德貴強奸了她,並且將她關在屋裡。白雪梅稍有反抗就會遭到毒打、漫罵。
白雪梅從此失去自由,被迫生活在一個陌生而野蠻的山村。
性格堅強的白雪梅不斷尋找機會的逃跑。但是這個封閉的山村中沒有一個人願意幫助她這個外來人。他們反而還幫助黃守貴對她嚴加看守。她每次逃跑都被抓回來,當眾毒打。村民們的自私和冷漠,當地官員和警察的瀆職行為使她在那裡孤立無援。
白雪梅為黃德貴生了一個男孩,使黃家對她放鬆了警惕。白雪梅在初中學生李青山的幫助下,和父母取得了聯系。由於村民的阻撓,與父親一同而來的兩個警察無法救出白雪梅,於是他們商量改天偷偷救走白雪梅,白父留這陪女兒。某日,在警察的幫助下,她終於逃出了這個山村。但是她的孩子卻不得不留在那裡。
版本2(海外公映版)結局與國內公映版本不同:黃德貴知道白父就是想帶走自己的“妻子”,於是想把她帶走藏起來。在黃德貴和白父的爭執下,雪梅為救父親,把菜刀砸向自己痛恨的黃德貴……
新片在陝西秦嶺的一個村莊拍攝,除女主角黃璐為北京電影學院03級表演戲本科外,全部起用當地村民和非職業演員。因出演《盲山》,“傻根”改變了自己的命運。而黃璐也因《盲山》中出色的表演而走紅國內外。
該片講述了一個女大學生被拐賣到關中農村,兩年裡不斷掙扎逃跑最終被公安機關解救的故事。李楊說,拐賣婦女這個話題並不新鮮,但他關注的是事件背後的人。2006年年初,李楊專程到成都金堂、中江,花了兩個多月時間采訪被解救的被拐婦女的生存狀態,並撰寫劇本。
李楊表示,以前在電視上看見一條新聞,一個女孩被拐賣到山村,為了逃出來而殺了她的“丈夫”,最後被判處死刑,這個新聞令他感到很震撼。
為了拍攝《盲山》李楊甚至抵押了房子。
《盲山》有個角色叫鄭小蘭,在白雪梅寧死不從的時候,有天她抱了孩子來勸慰:“你看我也是給賣來的,還不是這樣了?先把身體保住才是,不然怎麼逃?”這個演鄭小蘭的,真就是四五年前從四川一個縣城給騙嫁到那村裡,才20歲,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我們是拍攝時候才知道的。”李楊說,“她天天來劇組,我們後來就讓她演戲。她丈夫不願意,打她,她就威脅:你再打我就跟劇組走!丈夫沒敢再打,後來我告訴副導演讓這丈夫也來串個角色。反正是農閑,劇組一天管3頓飯,連她抱的孩子也給一份錢。”
導演李楊表示,自己一直對婦女命運的題材比較感興趣,為拍攝這部影片也調查了大量關於被拐賣婦女的資料。而《盲山》這個片名也是欲與之前的《盲井》形成系列,隱喻人性的冷漠、自私:“這個名字有多重涵義,留給觀眾自己去定位吧。”李楊告訴記者,《盲山》的入選同樣出乎他的意料:“有個亞洲的選片人想看,我就給他寄去了粗剪版。過了一段時間也沒有什麼回復,結果後來就得到通知說入選了。”對於最終評選的結果,李楊表示並不看重:“2006年是戛納電影節六十周年,作為一個電影節,它能夠歷經風雨、坎坷一直在堅持,我希望它能堅持以藝術品質為上,一路走下去。不過對於我的這部作品,還是順其自然吧,電影節不是《盲山》的最終目的。”
大陸版和海外版的結局並不相同(兩個結局都是真實的)。
“李楊再一次展示了他是一位製造銀幕張力的電影大師。”
'Li Yang demonstrates once again that he is a master of cinematic tension..'
——英國《國際銀幕》雜志
“ 強烈的掌聲和歡呼聲爆發出來。。。李楊這部極其出色的電影蘊涵著巨大的沖擊力和感人的戲劇張力。。。它將會吸引大批觀眾。”
'Massive applause broke out .... Li Yang's extraordinary film... enormous political impact as well as being a moving drama. ... should attract audiences far and wide.'
——美國《好萊塢報道》雜志
“經久不息的掌聲和贊美聲從觀眾席中爆發出來。”
'...thunderclap of applause and cheers from the audience.'
——美國《時代周刊》
『伍』 電影盲道什麼時候上映 盲道講了什麼故事
《盲·道》是李楊執導,李楊、杜函夢、於越、胡明主演的犯罪劇情片。
該片聚焦底層乞討兒童,講述了一個落魄搖滾大叔與流浪失明女童的冒險與救贖的故事[1]。
中文名
盲·道
其它譯名
盲道、盲流
製片地區
中國大陸
導演
李楊
編劇
李楊
類型
犯罪、劇情
主演
杜函夢,胡明,於越,李楊
片長
110分鍾
上映時間
2018年2月2日(中國大陸)
對白語言
普通話
色彩
彩色
imdb編碼
tt5662662
『陸』 如何評價李楊導演的電影《盲山》
電影《盲山》觀後感
好久沒有看電影了,昨天偶然看了電影《盲山》,今天又看了第二次。看完之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情緒一直亢奮。心中似乎有千斤巨石壓著。
電影講了這樣一個故事:重慶三個剛畢業的女大學生,被人販子以找工作的名義,販賣到陝西農村。開始悲催的命運。
每看一次,我的心都要痛一次。為主人公白雪梅流淚。一個美麗的女大學生,家裡千辛萬苦把她供到大學畢業,她卻被販賣到窮山溝里,嫁給一個40歲的老農民。無數次逃跑,被捉住,慘遭毒打。干著粗重的農活,過著沒有未來的生活。我知道剛畢業的大學生,對社會,對未來生活該有多麼大的憧憬,她本應該在城市裡,找一份不錯的工作,然後再找個情投意合的大學生,一起快樂的比翼雙飛。但是這一切都被人販子給毀了。她遭遇丈夫的性虐待,毒打。為了40元錢,和商店老闆睡覺。最後得到警察的救助,卻不得不忍受母子分離的折磨!上天給白雪梅的災難太大了!
主人公白雪梅的形象代表著千千萬萬的廣大被拐賣婦女。她們被人販子買到山溝里,有的喝農葯自殺,有的因為逃跑被抓,腿被打斷。有的想走,但是已經有了孩子,為了孩子,只得選擇留下,在山溝里葬送自己的一生。電影結局,白雪梅被成功救出。但是還有那麼多,沒有被救出的拐賣婦女,還有白雪梅的兒子,孩子是無辜的,孩子長大後,成了單親家庭的孩子。沒有媽媽的疼愛。而白雪梅即使逃出來,以後會遇到更好的男人嗎?那個男人能容忍她的過去嗎?白雪梅想孩子了怎麼辦?這一系列的現實問題,都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思考。
昨天在新聞中看到,我國男性已經比女性多出700萬,以後這個數字還會逐年遞增。這樣大的性別差,會導致以後販賣婦女的活動更加猖狂。中國封建思想嚴重,好多人都想要個兒子來傳宗接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導致性別鑒定技術更先進。好多女孩還沒有出生,就慘遭毒手。各位可以到周圍看看,我是一個基層學校的老師,我們學校的男女性別比很明顯,曾經有一個班級,30個學生,25個男生,女生只有5個。城市學校也是如此,我女兒上幼兒園的時候,我有次去看她開運動會,要做游戲,分男女比賽,但是男生的隊伍排得很長,女生隊伍很短。不要說城市男女平等,到處都一樣。有個下鄉義診的醫生曾經對我說過這樣一件事情:他們去一個偏遠山區義診,一上午來看病的都是男孩,最後臨下班才來了一個女孩。可想而知,性別失調到啥程度了。我家樓下一到周末,樓下全是成群結隊的男孩子在玩滑板,拍卡片,玩陀螺。女孩子很少見到。
為啥現在的女孩子結婚,彩禮價錢越來越高,以我們陝西為例,要娶一個山裡的女子,光彩禮錢就要10萬。不算家裡蓋房子,買傢具,擺酒席的錢。好多家庭一輩子積攢的血汗錢,兒子結個婚就負債累累。現在農村條件稍微好點的女孩,談對象直接就說,要在城裡買房,買車。不然免談。
在網上搜索一下男女性別比,結果觸目驚心:到2020年,中國處於婚齡的男性人數將比女性多出3000萬到4000萬,這意味著平均5個男性中將有一個找不到配偶,也就是說,20年後將有數千萬男子成為光棍兒。如人口普查時陝西省岐山縣計劃內二胎新生兒男女性別比高達253.5:100,這個縣內青化鎮南陽村、焦六村、孫家村,蒲村鎮魯家莊村,鳳鳴鎮陵頭村,雍川鎮脫家原村、小營村等7個村自2001年起連續3年間出生的計劃內二胎竟沒有一個女孩。
現在已經是2013年,性別比例失調的問題已經顯現了出來。以後更多社會問題擺在那裡:大量的男性找不到媳婦,引發的是暴力,賣淫,性病感染率高,販賣婦女活動猖獗,失業率高,社會的穩定性會降低等等。
作為一個女人,我更多是為廣大女性的安全來考慮,如果說,電影中的主人公是自己,自己被拐賣,自己會怎麼做?我的性格倔強,那樣的日子我肯定是沒法過,可能早早就離開了人世。沒有理想,沒有未來,在封閉的小山村裡,呆上一天我就瘋了。再加上丈夫的毒打,我對人生會絕望,徹底走上不歸路。
我再次告誡那些單純善良的女孩子們,這個社會很復雜,以後外出多長個心眼,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尤其是那些單身出遊的女驢友,不要再做這樣冒險的事情了。萬一在路上發生意外,一輩子都毀了!
希望我們的政府未雨綢繆,早日想出辦法,降低出生人口的性別比,營造一個和諧幸福的社會!
轉自天涯「風中的花蕾1978」
『柒』 盲道的主要內容
盲道,2014年12月由著名導演李楊執導,孫海帆、魏藝寬 聯合編劇的文藝電影。電影《盲道》是導演李楊的底層三部曲的第三部,講述的是述落魄音樂家與流浪兒童之間救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