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影《八佰》是一部結合歷史而拍攝的電影,毀譽參半,你怎麼看
我們知道這只是一場「政治秀」,是蔣介石下令死守四行倉庫,其目的就是為了在西方列強面前奪得支持,順便能更好的讓主力軍撤退。但在那個年代,這死守倉庫四百名軍兵,是抱著必死的決心,在夾縫里求生。他們不知何為作秀,他們想的,是保家衛國。
Ⅱ 《八佰》首日票房破億,票房雖高但口碑下滑嚴重,這部電影哪裡沒做好
雖然電影《八佰》首日票房就破了億,但是並不代表這部電影得到了所有觀眾的肯定。從後續的口碑下滑可以看得出,其實這部電影還有很多沒有做好的地方,而這些地方也正是導致口碑下滑的原因。雖然票房很高,但是問題還是有,那麼這部電影到底哪裡沒有做好呢?跟我一起來看看吧。
3、有些片面,有點膚淺,沒有真正講述歷史
雖然是一部戰爭題材的電影,但是這部電影卻有些片面了,把所有的歷史似乎都規避了一樣,故意不去講述,不禁讓觀眾覺得有些膚淺了。雖然說這一類題材確實過審有些麻煩,但是也用不著這么避著吧,只能說導演下的功夫還不夠深,還是有些讓觀眾失望的。
Ⅲ 《八佰》票房超20億,為何網友說此電影有敗筆
《八佰》這部電影是在尊重史實的基礎上進行的改編和拍攝,影片情節緊湊故事感人,拍攝手法獨到,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影片。所以才會在大部分影廳隔座觀看的情況下,還能夠有超過20億的票房。
但是在了解到真實的歷史之後,就會發現這部影片的結尾有些理想化了,或許是導演希望把這段故事就停留在那一瞬,而沒有將真正是最令人揪心的那一部分搬到熒幕之上,所以有些網友會覺得這個結尾有些敗筆。
試想一下,如果把全部真實的情況拍攝下來,那可能就真的變成了一部紀錄片。其實電影的魅力就在於,出於歷史而又改編歷史。電影停在那一瞬間,也正是讓全國人民知道曾經有這么一支部隊,那麼英勇的對抗過日軍,他們的能力出乎了世界各國的意料。我們透過電影認識了那些英雄,雖然已不可能,但是仍舊奢望時間倒流,能夠把那些英雄的事跡留在那個晚上,那座橋上。
Ⅳ 如何評價八佰電影
先說電影本身
電影本身完成度還是比較高的,劇情緊湊,演員演技都不錯,歡迎體驗還好
電影主色調是偏灰暗的,但是河對岸的租界色調明亮,這種對比造成的視覺感受很強烈,一邊富麗堂皇,一邊斷壁殘垣;一邊紙醉金迷,一邊屍橫遍野。
對人物塑造很成功,逃兵也又讓人無奈且動容的一面。一些性格軟弱的人沒有因為什麼重大打擊突然就變得鐵血起來,反而顯得更加真實立體。
場景的打造以及特效我覺得是很走心的,可以說是上乘,慘烈的戰爭場面的表現也是我國戰爭片應該學習的。抱著炸彈排隊跳樓那段我看哭了,當時面對日軍裝甲部隊,而我軍沒反坦克裝備,只能靠這種方法來反載具。不過有一點就是日軍這個盾兵方陣攻城是不是有點…那些盾那麼大縫隙,直接扔汽油彈不就行了,或者把炸彈綁在大石頭上推下去,或者直接推一塊大石頭下去…
那匹白馬(我沒查到相關記載)如果是導演得藝術加工,我覺得是個敗筆,或許這是導演想要表達某種情感的電影語言,就像辛德勒的名單里那個紅衣小女孩一樣。但是作為一部想要寫實的電影,這匹白馬過於飄渺過於不真實,但它又和人物有聯動所以是真實存在的,這很沒必要。辛德勒的名單里小女孩的存在一點都不突兀不違和,但這匹馬我認為有點違和。
再一個,結尾對沖橋用了比較大的篇幅,而且看得出來導演是想在這里達到情感上最大的升華。但我認為這里做一個小篇幅的描繪,用背景音樂代替槍炮聲,做成一個悲壯又無奈的結尾可能更好,而情感的高潮可以放在去狙擊的敢死隊那邊更好。
電影本身來說有一些瑕疵,但瑕不掩瑜,還是可以一看。
Ⅳ 如何評價電影《八佰》毀譽參半,你怎麼看電影向人傳達了什麼意義
命運多舛的《八佰》總算公映了,針對久旱逢甘雨的中國影市而言,它是一劑真真正正能夠帶熱銷售市場的強心劑,針對成千上萬觀眾們而言,它也是非常值得走入電影院一看的電影。殊不知,有關《八佰》的異議自始至終持續上升,從改檔前到再次上映後基本上沒停過,大量來自電影對四行倉庫爭奪戰的改寫。
大家體現戰爭、勾勒戰爭,目地並不是提高那類由老前輩血水換得的自傲及其榮譽感,而是藉由戰爭去思考人的本性、去討論人為災禍帶來的浩劫、去反戰且號召將來要永保和平的信心,避免該類慘案再度將臨到人們的身上。
Ⅵ 《八佰》雖然雖然頻頻被贊,但也有敗筆,你覺得有哪些敗筆
新上映的電影《八佰》近來頻頻獲贊,首日票房破億,口碑一直都很好。《八佰》講述了抗日戰爭初期的淞滬會戰,國民黨軍隊撤出上海前,在四行倉庫留下了幾百人對抗日軍,目的是在外國政府面前表現中國人的抗日決心,在國際會議上贏得一定的話語權,這些英雄史稱“八百壯士”。電影的拍攝手法很用心,場面浩大,搭建的攝影棚十分逼真,演員的妝容、服飾都很符合那個時代的特色,一看就是大製作。但同時該電影也存在著些許敗筆,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電影結尾有些模糊,沒有交代清楚
《八佰》的最後一個鏡頭是士兵們一起沖橋的場景,隨後便戛然而止,讓人總感覺還沒演完,有些虎頭蛇尾,那些人最後有沒有到對岸?到租界以後經歷了什麼?還有最後留守在倉庫里斷後的那些人,他們有沒有活下來?電影像是吊觀眾胃口一樣,很多人的結局都沒有交代。據說沖橋階段有些情節被剪掉了,現在看到的是刪減版的,但這也成為了這部電影的一個敗筆。
《八佰》的結局是個不怎麼完滿的悲劇,畢竟當時才是抗戰初期,了解歷史的觀眾們也知道,“八百壯士”最後是在租界被囚禁、後來給發配到日軍等地做苦役,謝晉元的結局也是被汪精衛手下的人殺害了。這結局不是很讓人滿意,所以電影總有種壓抑的感覺。但無論如何,《八佰》給我們展現了一段不太一樣、卻又無比真實的歷史。
Ⅶ 你覺得《八佰》是否爛尾呢
《八佰》是當之無愧的一部爛尾片,它尷尬的結尾,如同一部爛尾樓,把前期編導整個心血付諸東流——豆瓣評分越來越低,就是證明。
因為缺乏主線,影片甚至沒有主題曲,沒有主旋律音樂聲,沒有插曲,沒有主題歌……影視表現手段變得單一而索然無味了,怎麼辦?導演也急了,只有矯情地讓這些主演們“護旗”,去濃墨重彩地去表現“過橋”,不知所以地在影片中表現一群老爺們去洗澡,編導們真的忘記了一句話,風箏飛得再高,我們手裡都有一根線拽著它,松緊有度。不然,斷了線的風箏會栽下來的。
影片如果主線運用得好,深挖細節,表現好細節,讓影片有張力,張弛有度,不會抓得太緊,也不會松的一塌糊塗。
Ⅷ 《八佰》熱度持續走高,為什麼有人卻說光看宣傳片就知道是爛片
《八佰》是最近比較火的電影之一,電影根據抗戰時期真實題材改編,整個故事劇情高潮迭起。每一次攻防交火都牽動著觀眾們的心,不同人看同一個電影也一定會有不同的解讀,每個人從中得到的信息和關注點都是不同的,所以電影的評分高低並不代表著電影的好壞,只能說迎合了大部分人的心。
一、劇情跌宕扣人心弦影片熱度不僅僅是製片人的炒作,更多一部分還是國民的愛國情懷,觀影者為了致敬那些為國捐軀的烈士,現在擁有和平穩定的生活,都是當年將士們拿生命換回來的。高懸旗幟不僅向國人展現了抗爭的決心,還讓外國人看到了我們的態度,堅決抵制外國侵略,誓死捍衛國土完整。敵人用的是飛機大炮,而我軍手中拿的卻只是步槍,拿機槍掃射飛機就是當時抗戰的現狀,而且不僅僅是武器的落後,當時人們的思想也處於落後的狀態,落後就會挨打是亘古不變的道理。現在國家的命運掌握在新一代人的手中,科技時代國家需要人才,要加強孩子的愛國教育,提高新一代人的社會責任感。
Ⅸ 《八佰》為什麼罵聲一片
《八佰》罵聲一片是因為它宣傳過度。既沒有滿足愛情公寓粉的期待也沒有滿足盜筆粉的期待,八佰這部電影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對於守倉庫這個情節,電影對故事的還原很貼切。但問題是,前因後果被淡化了。故事的背景是國軍在淞滬會戰中敗退,八佰壯士其實是蔣刻意留下來,給英美列強演的「一出戲」。
八佰簡介說明
八佰是由華誼兄弟電影有限公司和北京七印象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騰訊影業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北京光線影業有限公司和阿里巴巴影業北京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由導演管虎執導,黃志忠、張俊一、歐豪、張承、王千源、姜武、張譯、杜淳、陸思宇、張宥浩、魏晨、李晨、白恩、余皚磊、俞灝明、鄭愷等主演的戰爭題材影片。
該片於2020年8月14日在中國內地點映。該片取材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
2021年2月28日,獲得2020新浪微博之夜微博年度電影。8月6日,八佰獲華鼎獎最佳影片獎。
Ⅹ 八佰這部劇的口碑如何
不光《八佰》這部作品值得點贊,導演管虎更值得人們尊崇!網上有很多這部劇的負面評價,但是,恕我直言,很多人基本沒有感悟到這部劇的精華,更沒有領會到導演的良苦用心管,虎先生曾坦言,《八佰》這部電影的創意源於13年前。眾所周知,十多年前是一個奇異生物盛行的年代。彼時,中國的網路上充滿並渲染著一種「國民黨才是抗日主力」的說法,很多人埋怨為什麼沒人拍國軍,並呼籲影視作品要正視和謳歌國民黨的抗日功勞
他用一顆赤誠的愛國之心,默默地為我們做了這么多事,為此不惜犧牲掉了自己的名聲和前途,我認為,這部電影的口碑絕對是不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