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奪冠》這部電影上映這么多天,影評怎麼樣
從這部電影的評價上來看,只能算是中規中矩的電影,亮點比較少。
就在前段時間,《奪冠》的導演陳可辛發了一篇微博,他這樣寫道:「女排奪冠的路上一向都是難,難,難。我們劇組拍攝也一樣。三年的難,難,難。終於等到9月25日這一天。」事實上的確如此,《奪冠》這部電影也是一波三折,經歷了春節檔撤檔、重新定檔、再次提檔後,《奪冠》終於上映了。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截至發稿時間,《奪冠》票房已經累計7.76億。
那麼,為什麼《奪冠》這部電影不那人讓人看好?
事實上,這主要還是因為體育題材的電影受眾太少,這種題材其實並不太適合用電影的方式去呈現,哪怕足球籃球這種受眾廣得多的運動也幾乎沒有大爆的電影。當然,除了這個原因之外,還有改名和撤檔的原因,畢竟經歷了這么長的時間,觀眾的熱情也被消耗了。當然,更重要的是,《奪冠》上映的時間其實有很大的問題,剛好在國慶檔之前,雖然排片很高,但是由於市場非常冷清,基本上這部電影也很少有人會去看,除非是非常喜歡排球的人。
總而言之,現在市場對《奪冠》這部電影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也許是由於時代的原因,現在的主力觀影人群對女排精神沒有概念,因此,很多人都表示不理解這部電影想要表達的意思。
㈡ 外界對電影《奪冠》做出了什麼點評
整整8個月後,影片終於在9月25日與大家見面,從“中國女排”到“奪冠”。
一些隊員刺傷了肉,他們的腿被撕開了。牆上的每一個洞都是隊員們經過數千次練習才鑿出來的--
真的,很苦。
在會場外,我們還可以看到自行車大隊、電影院張貼的海報和女孩們製作的波浪卷。從20世紀80年代到現在已經快幾分鍾了。
㈢ 韓國電影《冠軍》影評500字
當時看這部電影,完全是出於對車太賢的喜愛。不過故事就如簡介所言,平鋪直敘,沒有多少高潮迭起。不過總是這樣的簡單讓我們內心感動。這是一部講述對勝利,對親情,對生命的珍惜的勵志劇。
片中不得不讓我吐槽的兩個地方是,永遠2B的韓國黑社會及永遠長得相似的女主角。我總是覺得在哪個地方看到永遠類似的妹紙。
冰雹,現實中名為露娜的瘸腿馬,對於勝利的追求令人唏噓,雖然電影中的冰雹並沒有像現實里,最後取得冠軍,華麗的謝幕,但是這份追求,另坐在電腦前看著它眼睛的筆者我都覺得自己可恥的在浪費時間浪費生命了。but,今天是星期天,就讓我可恥的浪費一下吧。
片中車太賢的對手也值得讓我描述一筆,體育,除了勝利與失敗以外,也不乏有對於情心的,對於友誼的一面。最後引領著冰雹及車太賢往正確的終點奔跑,也許是出於報恩,但是這不也是體育中令我們心馳神往的一面嗎?——雖然我本來以為他們要慢慢的踱步走向終點呢,看來編劇狗血的程度還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啊。
不得不說最後車太賢掉落馬背的地方,其實他是自己跳下來的,因為他知道冰雹已經不行了,為了減輕冰雹的負擔,也為了讓冰雹放棄奔跑,他毅然跳下馬背。好像很多人沒有看出來。人類,之於動物也不只是工具,尊重一切生命,挺好。
㈣ 電影奪冠播出後網友都是如何吐槽和評價的
其實在奪冠這一部電影播出之後,網友們給予的評價多數還是一些好評,像吐槽還是很少看到的。那麼可能有一些觀眾的吐槽是認為對於整個的故事可能並沒有那麼的真實,畢竟你在去創作作品的過程之中,是要在真實的故事上面再去加一些藝術的成分的。你不可能去把一個真實的故事完整的呈現出來,因為你做一個藝術的作品創作的話,你其中必定是要有符合藝術范圍的東西在的。
所以說在看到他們的這個呈現之後,整個人有一種被激勵到的感覺,那麼其次的話呢,就是這個作品之中選擇的這些演員相對來說也是比較不錯的。這些演員雖然說本身不是女排成員,但是他們對於這個角色的塑造,我個人認為還是比較到位的。你在看到他們的表演之後,你會很容易的被吸引進去,整個故事的情節也會帶給你一個不一樣的感受。所以說我在看完這一部電影之後,我認為他還是非常不錯的。
㈤ 日本票房《壯志凌雲2》初登場奪冠,網友們是如何評價這部影片的
提起《壯志凌雲》,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這部電影,很多人都是通過這部電影對於飛行員有了更多的了解,從而立志想要當一名飛行員,如今《壯志凌雲2》已經在很多國家上映,在日本這部電影初登場就奪得了收視冠軍,網友們對於這部影片的評價都非常的高,一方面大家認為這部電影圓了他們年輕時的夢想;另一方面大家看到了湯姆·克魯斯的風采依舊,都非常的激動,影片中很多動作都是湯姆·克魯斯親自拍攝非常的真實,所以這部影片能夠獲得大家的喜歡。
三、最後這部電影圓了很多人年輕時的夢想,所以網友們對這部影片特別喜歡。
當年在看第一部影片的時候大家都覺得沒有看過癮,想要看第二部,如今《壯志凌雲2》出現也算是圓了他們的夢想,可以說對於這部電影很多人都有一種懷舊的心情的,所以網友們喜歡這部影片。
㈥ 《奇怪國家的數學家》奪得韓國電影票房冠軍,你對這部影片的評價是什麼
我認為這部影片的主題較為鮮明,內容極具深度和廣度,口碑和質量較高,這就是我的評價。因為我的確特別認可該影片的劇情和人物設定,而且該影片能夠帶給我們新鮮感。而其獨特的視覺效果同樣能夠吸引觀眾的眼球,並且獲得我們的支持和認可。
某些韓國影片的確能夠成為觀眾的選擇對象之一,因為這些影片不僅能夠抓住觀眾的心理,而且會進一步引起我們的共鳴。例如影片《奇怪國家的數學家》,該影片奪得韓國電影票房冠軍,對於這部影片,我的評價有三個:
一、該影片的質量遠超同類型影片。
我對這部影片有著較高的評價,因為我特別喜愛劇中的人物和相關的劇情。相較於其他影片而言,這部影片的確具有更高的質量,因為其畫質、劇情、演員和影片的背景毫無瑕疵。影片中隱瞞身份的北韓數學家能夠與南韓學生建立深厚的情誼,並且傳遞社會正能量和溫暖,這就是該影片的價值和質感。
以上就是我的相關評價。
㈦ 電影奪冠真實評價
電影《奪冠》以中國女排傳奇人物郎平為主線,再現了中國女排3個不同的階段,中國女排現役隊員的參演更讓影片增色不少。作為中國體育的最大IP,想把「中國女排」拍好並不容易。導演陳可辛沒有面面俱到,而是做減法圍繞兩代女排隊員和3場比賽來講故事。《奪冠》並非中國體育電影的開山之作,但此前的作品大都寂寂無聲,遠沒有《奪冠》這樣受關注。除了中國女排這一特殊題材之外,拍攝手法、故事處理、人物預設等方面,陳可辛都拿捏得比較到位。
中國女排是一個集體,要想還原過去30多年歷程,135分鍾的影片時長是不可能的。陳可辛說,過去兩年的故事積累,足足可以拍5部電影。如何取捨,如何更准確地還原、展現女排精神,這就要求導演和編劇得有取捨。
從1981年至今,中國女排共拿到10個世界冠軍,《奪冠》一頭一尾選取了其中兩場比賽,對應新老女排兩個階段。
第一場是1981年第3屆世界盃,中國女排在最後一場3比2戰勝日本隊,拿到中國三大球的第一個世界冠軍。另一場是2016年裡約奧運會,但影片並沒有把重點放在中國隊決賽3比1戰勝塞爾維亞的那場球,而是聚焦到與東道主、世界第一巴西隊的8強戰。
這兩場比賽雖時隔35年,卻是中國女排「祖國至上、團結協作、頑強拼搏、永不言敗」精神的延續和傳承。時代在變、隊員在變、對手在變,但中國女排的精神從未改變。
上世紀60年代,有「東洋魔女」之稱的日本女排在大松博文的調教下一度創下118場國際賽事連勝紀錄。中國隊能在大阪從霸主日本隊身上拿到第一個世界冠軍,對提升國人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不言而喻。用中國女排主教練的話來說,「這場球如果拿不下來,你們後悔一輩子!」
里約奧運會與巴西這場球也是世界排壇的經典之戰。此前小組賽,中國隊以第4名的成績勉強進入淘汰賽,8強對手則是世界第一、主場作戰的巴西隊。從2008年至2016年,中國女排與巴西隊的交手戰績為1勝18負。即便這樣,中國女排仍頑強地以3比2淘汰巴西,此後接連戰勝荷蘭和塞爾維亞奪冠。
鞏俐稱出演女排英雄壓力與挑戰並存。
之所以選擇郎平為主線,不僅僅是因為她的成績和影響力,更因為她是唯一一個全程見證和參與了中國女排成長的人。郎平運動員時期隨中國女排拿到4個世界冠軍,執教期間又率隊拿到3個冠軍。中國女排的10個世界冠軍中,有7個直接跟郎平相關。
《奪冠》講述了上世紀80年代老女排,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2016年裡約奧
㈧ 韓國電影《冠軍》觀後感、或者是內容
前幾日看了部電影,名為《冠軍》,覺得這是一部很棒的電影,畫面精美且韻味深長,令人看後沉思良久。雖然片名是冠軍,但是在整部影片中,似乎所有的人對於冠軍都沒有很強烈的慾望,這有別於許多其他有關比賽的影片。影片後半部分都是在寫比賽,可是導演突出的,並不是比賽本身,而是大家對李承浩的關心和李承浩的堅持,不放棄。在濟州島認識的朋友們組團來勸阻他,馴馬師嘗試讓別人來騎冰雹等等,導演都在有意識的,用周圍人的一系列行為來潛移默化的讓觀眾忘了冠軍的重要,陶醉在父和女,人和馬之間深厚的感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