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一部關於騎龍的電影.
你說的是電視劇吧
最後石頭壞了 惡龍來進攻人類 《遺失的城市/世界》
② 有一部關於馴龍的外國電影,在騎龍的時候都會喊一句口號「深呼吸 高飛」 但不是不是馴龍記,度娘
根據描述,這部影片應該是溫特沃斯·米勒主演的《恐龍帝國》。
http://ke..com/subview/1017792/11197827.htm
③ 無牙仔電影叫什麼名字
《馴龍高手》(英語:How to Train Your Dragon)是一部由夢工廠動畫製作,於2010年上映的奇幻3D電腦動畫電影。
其故事內容改編自葛蕾熙達·柯維爾於2003年所作的同名童書《如何馴服你的龍》。負責擔任該電影的配音員有傑·巴魯契、亞美莉卡·費雷拉、喬納·希爾、克里斯多福·米茲-布拉斯、大衛·田納特、克雷格·費格斯以及傑瑞德·巴特勒等人。
故事開場於虛構的維京世界,名為小嗝嗝(Hiccup)的年輕維京人渴望跟隨部落的傳統成為一位「屠龍高手」。
在一天晚上意外地捕捉到了一隻傳說中的龍「夜煞」後,就逐漸地開始建立起與龍的交流,此契機進而幫助部落對他的改觀,他發現殺龍並無法解決問題,而是應以馴服來取代之。於2010年3月26日上映,並且獲得了壓倒性的一致好評。
續集《馴龍高手2》於2014年6月13日在美國上映。《馴龍高手3》定於2019年2月22日在美國上映。
角色
1、小嗝嗝·阿倫德斯·哈德克三世(Hiccup Horrendous Haddock III)
小嗝嗝為維京人和龍族帶來了和平,是伯格島居民心目中的英雄。
2、偉大的斯多戈(Stoick the Vast)
伯格島偉大的領袖和小嗝嗝的父親。
3、戈伯(Gobber the Belch)
斯多戈的好友,專做屠龍武器的鐵匠,後轉為打造騎龍用的鞍子,並給龍類當起了牙醫。
4、阿絲翠德·賀夫遜(Astrid Hofferson)
阿絲翠德,自信果敢,喜歡危險。
5、魚腳司·英格馬(Fishlegs Ingerman)
魚腳司是個膽小怕事的男孩,寧願保守行事也不願打破規矩。
④ 訓龍高手的故事情節
情節:一個住在三博袁克鑄島連的職維京少年殆「苗小顆嗝軋嗝」曝,他必摸須果通烴過汁馴倡龍測竟驗摘,才能緯正緣式寓成蟄為懊維乾京勇憂士。絨馴龍測署驗債即將到來帥,綉小嗝嗝杏必爆須把握鮮這唯卻一盪的食機會,靶向貨族鐐人上和他爸爸證明汪他幻存在的價值本。幀但兌是,鈔當小確嗝嗝遇見終一隻受傷的龍禿,並扮且謝和充這泳只龍宴成為閹朋標友之後觸,小搖嗝粕嗝的世蘇界將從什此徹底改變粕。
情節:一個住在三博袁克鑄島連的職維京少年殆「苗小顆嗝軋嗝」曝,他必摸須果通烴過汁馴倡龍測竟驗摘,才能緯正緣式寓成蟄為懊維乾京勇憂士。絨馴龍測署驗債即將到來帥,綉小嗝嗝杏必爆須把握鮮這唯卻一盪的食機會,靶向貨族鐐人上和他爸爸證明汪他幻存在的價值本。幀但兌是,鈔當小確嗝嗝遇見終一隻受傷的龍禿,並扮且謝和充這泳只龍宴成為閹朋標友之後觸,小搖嗝粕嗝的世蘇界將從什此徹底改變粕。
觀後感:哪裡有人養,哪裡就有情感。無論是貓貓狗狗,還是老虎獅子熊貓,你養好了,都是你的好夥伴。就看你敢不敢養,養不養得起了。
但如果你養的東西是外星人,或者是龍呢?
《怎樣馴你的龍》(How to Train Your Dragon)可能是我迄今在美國看過的新片中,最值得激贊的一部。夢工廠的此次顛覆雖不如《怪物史萊克》(Shrek)那麼激烈,卻給我們了款款深情。
這部3-D動畫片是根據2003年英國作家Cressida Cowell的兒童小說改編,講述的是某北歐海盜村與火龍世界的故事。這伙海盜以獵殺各色火龍為生,以戰龍殺龍為榮。偏偏英武的族長卻有一個瘦弱膽小愛幻想兒子,名字也很怪,叫「打嗝」(Hiccup),只配安排在房間里和老師傅為武士們鑄造兵器。
但是Hiccup哪裡甘心?話說「天生我材必有用」,有著古怪幽默感的Hiccup就盤算著要一鳴驚人。父親不信任他,但他卻越想獲得父親的肯定。他自製大彈弓,在一天晚上群龍大戰的時候,偷偷射下了最牛X的龍種——「夜魔」(Night Fury)。夜魔來無影去無形,速度極快,口吐激光彈一類的東西,破壞力最強,從來沒人見過它的真容,但Hiccup卻用彈弓射出的繩索把它綁了個結實。
Hiccup本想殺之邀功,但最後因為實在沒膽下手而放了它。誰知這促成了一段罕見的人龍傳說。由於從高空墜下,Night Fury尾部損掉了一片翼。沒有了平衡的尾舵,它再也無法高高平穩地飛翔,被困在了一個石山包圍的湖邊。為解決這個難題,Hiccup給Night Fury帶去事務,並人工鍛造了一片尾翼裝上,令它重新飛翔,並在這段相處的時間里,兩人成為了不離不棄的朋友。「打嗝」給夜魔取了一個同樣搞笑的名字,叫「沒牙」(Toothless)。
然而,Hiccup同時卻被父親送進了殺龍訓練班。武士們也正野心勃勃要直搗龍窩戰大龍。然而,越與Night Fury親近,Hiccup越意識到人們對龍的認識是錯誤的,其實可以建立友誼和聯系,而非互相恐懼互相攻擊……
故事講到這,《怎樣馴你的龍》又成了一部人龍版的《風中奇緣》或《阿凡達》,或者是《威鯨闖天關》,甚至《ET外星人》。電影的一張海報就像極了《ET》的味道;而《阿凡達》里也有馴龍的篇章,幾乎如出一轍。有評論說,這部片就像把《功夫熊貓》里表現的神秘文化,《天上下肉丸》里表現的極客風味,《阿凡達》里的騎龍神韻和《星際寶貝》里的深厚靈魂,結合在了一起。話說《馴龍》里「沒牙」的造型,想想還設計得真像Lilo & Stitch里那隻外星狗。溝通和理解,促成不同族類的和諧共生,這樣的主題已經被講了千百遍。有的時候你得感嘆,戲劇就那麼回事,原型已建,剩下的就是套進不同的套子里,互相抄互相改吧。
但是《馴龍》為什麼傑出呢?在於它緊湊流暢的故事情節,在於適時而不過火的幽默,在於好玩的火龍設計,在於宏大刺激的飛翔和戰斗場面,更在於賦予角色的動人情感線——動物與人的單純如水的溝通和信任,父親與兒子之間期許、失望、原諒、鼓勵、誤解和得而復失的關系。厚重,深沉。夢工廠實際上做出了一部相當主流,口味相當正宗的好萊塢動畫片,如果和《怎樣馴你的龍》比起來,《愛麗絲漫遊仙境》只是一部賣弄詭異視覺特效的幼稚成人童話罷了,缺失了引發觀眾情感共鳴的那顆心。
《馴龍》的故事裡也有愛情和友誼,只不過著墨不如動物情和父子情,但年輕的小冒險家帶著心儀的女孩在風中騎乘飛龍翱翔天際,最浪漫的事莫過如此。這般情景當然我們在《超人》、《阿凡達》乃至《阿拉丁》中都看過,異曲同工——盡管我們現在有了飛機,但是在密封空間里的正襟危坐,怎比純粹自然地在曠野中飛翔?這永遠都是人類想要在銀幕上展示的夢想。
Cressida Cowell「馴龍記」兒童小說共有八部,我已經開始期待下一部了。好萊塢的商業模式就是強,玩具店裡已經有火龍們的玩具賣。龍在西方一向是撒旦的象徵,被這么一顛覆,可愛得就像狗狗一樣,它們便成為兒童床前可愛的洋娃娃。這也是《馴龍》的一個閃光點。
此外,3-D效果為《馴龍》的很多場景加了分,雖然我認為不要3-D,它一樣精彩。
話說自《阿凡達》以後,3-D儼然成為主流。之前都說《阿凡達》將開啟3-D時代的新紀元,但我沒想到的是,新紀元來得這么快。華納已經宣布他們以後出品的特效大片都要做成3-D。迪士尼也是。《愛麗絲漫遊仙境》才過,《怎樣馴你的龍》就來,之後什麼《泰坦之戰》、《電子世界爭霸戰》、《玩具總動員3》等等一系列電影,都將以3-D甚至3-D IMAX的形態上映。迄今《阿凡達》都還在美國上映,盡管4月馬上就要出DVD——我在紐約的IMAX戲院又重新看了一場,這里的3D眼鏡戴著很舒服,沒有任何不適感,得到的效果就是比中國國內的強上好多倍,我終於和3-D兼容了。
但如果你養的東西是外星人,或者是龍呢?
《怎樣馴你的龍》(How to Train Your Dragon)可能是我迄今在美國看過的新片中,最值得激贊的一部。夢工廠的此次顛覆雖不如《怪物史萊克》(Shrek)那麼激烈,卻給我們了款款深情。
這部3-D動畫片是根據2003年英國作家Cressida Cowell的兒童小說改編,講述的是某北歐海盜村與火龍世界的故事。這伙海盜以獵殺各色火龍為生,以戰龍殺龍為榮。偏偏英武的族長卻有一個瘦弱膽小愛幻想兒子,名字也很怪,叫「打嗝」(Hiccup),只配安排在房間里和老師傅為武士們鑄造兵器。
但是Hiccup哪裡甘心?話說「天生我材必有用」,有著古怪幽默感的Hiccup就盤算著要一鳴驚人。父親不信任他,但他卻越想獲得父親的肯定。他自製大彈弓,在一天晚上群龍大戰的時候,偷偷射下了最牛X的龍種——「夜魔」(Night Fury)。夜魔來無影去無形,速度極快,口吐激光彈一類的東西,破壞力最強,從來沒人見過它的真容,但Hiccup卻用彈弓射出的繩索把它綁了個結實。
Hiccup本想殺之邀功,但最後因為實在沒膽下手而放了它。誰知這促成了一段罕見的人龍傳說。由於從高空墜下,Night Fury尾部損掉了一片翼。沒有了平衡的尾舵,它再也無法高高平穩地飛翔,被困在了一個石山包圍的湖邊。為解決這個難題,Hiccup給Night Fury帶去事務,並人工鍛造了一片尾翼裝上,令它重新飛翔,並在這段相處的時間里,兩人成為了不離不棄的朋友。「打嗝」給夜魔取了一個同樣搞笑的名字,叫「沒牙」(Toothless)。
然而,Hiccup同時卻被父親送進了殺龍訓練班。武士們也正野心勃勃要直搗龍窩戰大龍。然而,越與Night Fury親近,Hiccup越意識到人們對龍的認識是錯誤的,其實可以建立友誼和聯系,而非互相恐懼互相攻擊……
故事講到這,《怎樣馴你的龍》又成了一部人龍版的《風中奇緣》或《阿凡達》,或者是《威鯨闖天關》,甚至《ET外星人》。電影的一張海報就像極了《ET》的味道;而《阿凡達》里也有馴龍的篇章,幾乎如出一轍。有評論說,這部片就像把《功夫熊貓》里表現的神秘文化,《天上下肉丸》里表現的極客風味,《阿凡達》里的騎龍神韻和《星際寶貝》里的深厚靈魂,結合在了一起。話說《馴龍》里「沒牙」的造型,想想還設計得真像Lilo & Stitch里那隻外星狗。溝通和理解,促成不同族類的和諧共生,這樣的主題已經被講了千百遍。有的時候你得感嘆,戲劇就那麼回事,原型已建,剩下的就是套進不同的套子里,互相抄互相改吧。
但是《馴龍》為什麼傑出呢?在於它緊湊流暢的故事情節,在於適時而不過火的幽默,在於好玩的火龍設計,在於宏大刺激的飛翔和戰斗場面,更在於賦予角色的動人情感線——動物與人的單純如水的溝通和信任,父親與兒子之間期許、失望、原諒、鼓勵、誤解和得而復失的關系。厚重,深沉。夢工廠實際上做出了一部相當主流,口味相當正宗的好萊塢動畫片,如果和《怎樣馴你的龍》比起來,《愛麗絲漫遊仙境》只是一部賣弄詭異視覺特效的幼稚成人童話罷了,缺失了引發觀眾情感共鳴的那顆心。
《馴龍》的故事裡也有愛情和友誼,只不過著墨不如動物情和父子情,但年輕的小冒險家帶著心儀的女孩在風中騎乘飛龍翱翔天際,最浪漫的事莫過如此。這般情景當然我們在《超人》、《阿凡達》乃至《阿拉丁》中都看過,異曲同工——盡管我們現在有了飛機,但是在密封空間里的正襟危坐,怎比純粹自然地在曠野中飛翔?這永遠都是人類想要在銀幕上展示的夢想。
Cressida Cowell「馴龍記」兒童小說共有八部,我已經開始期待下一部了。好萊塢的商業模式就是強,玩具店裡已經有火龍們的玩具賣。龍在西方一向是撒旦的象徵,被這么一顛覆,可愛得就像狗狗一樣,它們便成為兒童床前可愛的洋娃娃。這也是《馴龍》的一個閃光點。
此外,3-D效果為《馴龍》的很多場景加了分,雖然我認為不要3-D,它一樣精彩。
話說自《阿凡達》以後,3-D儼然成為主流。之前都說《阿凡達》將開啟3-D時代的新紀元,但我沒想到的是,新紀元來得這么快。華納已經宣布他們以後出品的特效大片都要做成3-D。迪士尼也是。《愛麗絲漫遊仙境》才過,《怎樣馴你的龍》就來,之後什麼《泰坦之戰》、《電子世界爭霸戰》、《玩具總動員3》等等一系列電影,都將以3-D甚至3-D IMAX的形態上映。迄今《阿凡達》都還在美國上映,盡管4月馬上就要出DVD——我在紐約的IMAX戲院又重新看了一場,這里的3D眼鏡戴著很舒服,沒有任何不適感,得到的效果就是比中國國內的強上好多倍,我終於和3-D兼容了。
⑤ 《馴龍高手2》是一部怎樣的電影
一般來說,報著巨大期望去看電影,都會有少許失望。萬事萬物,概不能外。
看完《馴龍高手2》稍許失望,但還是感概,《馴2》,是這個夏天,或者是今年看到最好的動畫片。
回顧本片,記憶最深的也是媽媽和小格格的那句台詞:我飛行的時候,從來都沒感覺到冷,對,因為我在感受自由。
因為職業關系,非常在意電影中有飛翔的情節,宮崎駿的動畫片中,就有非常多的飛行的場景,有在航空器上,有在城市上,也有的時候是騎著一把掃把,或者口袋裡有一塊石頭,我想,飛行一定是宮崎駿先生一個期望擺脫現實束縛,最美麗的夢吧。
而動畫片,動畫,作為一種富於表現力的現代視聽藝術,更加可以用想像的翅膀,運用誇張與變形等充滿想像力的元素,超越膠片拍攝的框架,運用動畫運動規律,擺脫地心引力,構建出一個充滿奇幻和樂趣的飛行世界。於是我們就在《馴龍高手》這個系列動畫片中,看到優秀的電影人,讓人騎上龍,在藍天白雲中翱翔。《馴龍高手2》,在3D動畫世界裡,其出色的飛翔戲份和3D視效,維京少年和沒牙仔翱翔於天空間出色的即視感,變成了這個電影最吸引人的地方。
電影的開端就是向《哈利波特》魁地奇比賽致敬的騎龍抓羊大賽,人與龍上下翻飛,很快讓觀眾坐在影院的座椅上就開始覺得自己在雲端飛翔了,腳已經有了落空的感覺;電影後半部分,五彩斑斕的奇妙的龍的世界,群龍齊飛的磅礴,戰爭場景的壯麗,是電影的高潮;電影最奇異的場景是小格格的媽媽戴著面具出場,人在雲層中滑翔,時隱時現,神秘詭異;但電影對飛行濃墨重彩表現的還是和1一樣的,小格格和無牙對飛行的感受,電影畫面中,更多的是,人與龍,共戲長天,穿越雲層,帶來雲的不安的擾動,超低空貼著水面,激起水線,垂直向上,倒栽蔥自由落體,雲層之上,龍的一連串高難度的翻騰翻飛,恰到好處的主觀鏡頭和升級換代的3D效果,還有電影優秀的配樂,三連重音,聲聲敲擊人的心房,讓人在彷彿親歷雲端,不盡然的有種熱血沸騰的感受。
電影特效在《馴龍高手2》中的極致應用,就畫面質感而言,可以說,《馴2》是動畫電影中對飛行,對我心自由感受,表現最好的一部。飛行中景緻呈現,帶給人心的激盪,在電影結束後,才一口長氣呼出,淡淡釋然,兩腳落地,屁股由懸空變得踏實,感慨,真是一部好動畫片。
這就是優秀的影視動畫最魅力地方,帶給我們歡笑和娛樂,帶給我們對人生的感悟與思考,更帶著我們的心和想像去做一場彩色的夢!嗯,《馴2》這樣一部優秀動畫片,它們不僅有天馬星空令人叫絕的畫面和想像力,而且還有引人深思回味許久的內涵和深度,只有娛樂性和思想性的完美結合,才能造就出一部經典的動畫傑作。
本片是夢工廠20年獻禮之作,開場出來個坐在月亮上垂釣的小男孩,用魚線甩開雲層,就感覺到一種品質的保證。如果沒看《馴龍1》,會對電影一些細節,電影的配角,電影主人公,包括無牙的花尾巴,有點不知所雲的感覺。但很快,一個新故事,一個小人物克服挫折終成大器,動畫片最喜歡走的勵志路線慢慢呈現出來,電影中對親情愛情把握適度,動作幽默元素頻有亮點,一部盡職適宜老少皆宜的好動畫片。
電影的重心從小格格移到父親身上,父親動畫表演朴實自然,沒有著力刻畫,但讓人記憶深刻,對兒子的愛,對妻子的戀,哪幾句歌詞,和最後為了保護兒子的犧牲,雖然老套,但視覺表現和節奏把握,也一定讓人眼淚在眼睛中轉啊轉,沒有流下來……
《馴龍高手2》和《卑鄙的我》(小黃人)《里約大冒險》一樣,第一集轟動賣座,上一部電影的優良品質怎麼傳承而且發揚?觀眾更高的要求讓一部動畫片很難再續經典輝煌,就像《獅子王》,只能是一部,無法再超越。
於是《馴龍高手2》,本讓我期待電影帶給我不少落差,媽媽的出現,新故事,新挑戰,故事不斷的給我們完善了整個故事脈絡,劇情也豐富了整個故事內涵,但失去《馴龍高手》系列最吸引人的地方----馴龍的馴字沒有了,人和龍的感情交流薄弱了,雖有新的人物加入,但毫無亮點與特色,媽媽拋家棄子的故事處理,邏輯力量太薄弱,電影反派塑造沒有力量,壞人不壞,兩條大龍打鬥無意義,龍王只會催眠?刻意的突出反派角色,不但顯現不出電影的創新與誠意,反而使正面人物打造薄弱,父親的去世草率處理,讓人感情宣洩中斷,也就是我為什麼說,眼睛濕潤了,但沒有流下來的原因。《馴2》沒有《馴1》那樣久久不能忘懷的驚喜。
最最失敗的整部影片丟失了小格格和無牙仔的人龍交流。這也是此電影扣分的地方。
但《馴龍高手2》真的是一部有情有愛,有溫暖有理解,有品質有保證,非常優秀的動畫片。
幸還是不幸,今年我陪兒子看了《熊出沒》,看了《賽爾號》《洛克王國》,看了中國最經典經久不衰的《美羊羊和灰太狼N》,可以說,中國動畫片有了長足的進步,雖然題材和故事是低幼的,但製作水準和娛樂元素都有了不少進步,也能讓你被咯吱著笑出來,國產動畫,也能完整的講完故事,各種的勵志噱頭,合家觀賞,小孩子樂在其中,我也在挑刺中適得其樂。
但現在中國動畫片失去了上個世紀50年度最經典的輝煌,也不是拍給大人看的,整個電影的創造處理表現工藝用弱智這個形容詞是恰當的。看《喜洋洋與灰太狼》,小孩子估計肯定是有大人陪的,孩子看笑了,大人看就要哭了。但看美國的經典的動畫片,比如今天我推薦的《馴龍高手2》,不會,雖然與上一部相比算不上有太過理想的延續,但絕對是出色的!電影故事性非常高,精彩刺激的動作場面,龍的賣萌扮酷,雖然是一部動畫片,帶給我們的觀影感受比真人電影來的都強烈的多!
動畫片,永恆的主題就是成長,家長的心理也可以返童,但更要重塑,此片,各年齡層次都可以從中找到樂趣。電影中有北歐風情的音樂,慷慨激越,旋律優美,配合著影片昂揚的主題和絢麗的畫面,讓心飛揚,最最重要的是,裡面大量的飛行元素,讓我看的高潮迭起,欲罷不能,電影給90分的高分。強烈推薦。
看罷電影,是飛行帶給我們最強烈的感受,擺脫地心引力,享受空間感時間感的自由,朋友們,你們感受到了嗎?
⑥ 有關於龍的動畫電影 主人公是個超級可愛的小女孩 電影名字忘記了
《龍戰》
德國動畫電影,2008年上映的,希望還能幫到你
⑦ 有關騎龍的電影。有點像馴龍記。但不是3D。這電影叫什麼
《龍騎士》,2006年年底美國上映的魔幻片
不是《龍之戰爭》,那是一部韓國片,而且裡面實際上講的是一條大蛇
⑧ 阿黛拉的非凡冒險的影片評價
《阿黛拉》完全不必想法國「無厘頭」一樣算計自己幾分鍾才能有一個笑點,因為它通篇都充滿著幽默。本片源於生活,講述法國19世紀的故事。法國人濃郁的幽默細胞把他們的生活演變成了最值得品味一下的喜劇。法國電影向來以幽默、浪漫、深度見長,而《阿黛拉》又注入了奇幻冒險這個新的流行元素,為觀眾呈上一道新穎的法式大餐。
一切從翼龍蛋孵化、阿黛拉巡迴寶物開始變得好笑起來,也奠定了整部影片的搞笑基調。它並不刻意追求幽默的深沉和新意,而是以一種原生態的呈現觸動你的笑神經。平庸的警察們的百態細節,風趣誇張的場景設置,還有木乃伊的招牌默片式表演,都有一種難以言說的喜感。
呂克-貝松說:「我在電影里創造了一些幽默的木乃伊,你會看到翼龍在巴黎的上空飛翔,看到阿黛拉非凡的冒險故事,看到瘋狂的科學家。」作為一部商業娛樂片,觀眾能在《阿黛拉的非凡冒險》中發現很多熟悉的橋段與設定。博物館的翼龍復活讓人想到了《博物館奇妙夜》;馴龍、騎龍的段落又彷彿是個法國女版的《阿凡達》。如果對法國歷史有所了解,觀眾就更能體會到「美好時代」的巴黎式優雅、凡爾納式的早期科幻,以及從梅里愛到塔蒂的喜劇印記。
總有些兒童故事風靡一代,總有些童話小說經典不改,「100年前的巴黎女孩讓我著迷,愛上阿黛拉已經有十年的時間」呂克貝松的話。說起西方國家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經典兒童讀物,便總繞不開塔蒂的《阿黛拉》系列漫畫。
所以《阿黛拉》從頭到尾都堅持商業本質,以玩命搞笑的架勢演繹著一個輝煌的極限,隨處噱頭,層層顛覆,百餘分鍾內充滿眼花繚亂的幽默設計和想像力爆發後的絕妙細節,密度大,卻不鬧。
它有著不可能失敗的劇本選材,魔幻,搞怪,探險,群龍奪寶外加貓鼠游戲;它有著不令人反感的演員陣容,雖然沒什麼腕兒,名氣小,但不會讓觀眾像幼稚的追星族,質疑自己的品味;它有著囊括天下各種荒奇新巧的抖包袱手段,包括調侃社會趣聞,重述法國情調,還有最受歡迎的――惡搞大片。
呂克-貝松堅持用心創作,用一個個鮮活的人物為我們帶來感動與歡樂,在浮誇的大環境下顯得尤其可貴。
有關評論人士說:「這部影片以一個栩栩如生的驚奇場面擄獲全球觀眾的眼球,帶給觀眾超乎想像的奇幻歷程!」
喜劇難拍,講究個度,拍鬧了流俗,拍靜了與正劇混淆不倫不類,影片《阿黛拉》正好恰到好處。
記得有一則相聲,店小二出著怪相兒對客人報菜名,「我們有大笑、憨笑、狂笑、苦笑、皮笑肉不笑……」人的笑分許多種,從聽覺上判別,還有一種充滿對對方的智慧成果表示欣賞的,可以大聲,可以放肆,而這種笑,我在試映《阿黛拉》的影院里,聽到了無數次。
本片匯入大量的喜劇情節、冒險場面以及人物情感,大量的搞笑情節令人捧腹,連場的冒險部分幾乎令人窒息,而結尾處點睛一筆還是會讓人唏噓不已,在絢麗多彩的畫面和風采依舊的人物所帶來的娛樂暢快之餘,還有對舊時情懷的一種淡淡眷戀。編劇對社會問題的把握使得觀眾不被煽情也能感動,不被說教也會思考 。(搜狐網 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