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部電影裡面:製片,出品人,監制,編劇,導演,策劃。。。他們到底是干撒的,什麼關系
順序是這樣排列的:出品人、(製片人)、監制、導演、編劇、策劃、製片
大家看到,出品人和製片兩頭老大,出品人是投資方代表,並不一定是投資老闆本人,有的是找同行業有影響力的人擔任,出品人決定了用哪個導演或演員等,後交由製片人管理具體的事物,比如資金調度、日常事務等都歸製片人管;其實除出品人外,監制才是劇組真正的老大,一方面他要監督運作整部片子的資金;另一方面還要監督導演的創作及拍攝進度;導演和編劇是在拍片前主要是溝通,如何表演、台詞等,在現場導演說了算,用演員、場景、燈光、服裝、化妝、道具等,決定權都在導演一句話,因為這都是創作裡面的部分。策劃主要是表演、場面、投資等,製片是劇組的財政部,主要是派錢,當然策劃和製片是關系最近的,也許一個大的策劃,製片就要超支了。總之一句話,幕後看監制,台前看導演。
㈡ 請問每部電影在開頭序幕里有個叫出品人的那是什麼人
出品人就是主要出資方的法定代表人,製片人實際就是指搭建劇組,負責劇組的日常生活與維持劇組的拍攝活動,以及成片之後的宣傳與播放等一系列事務。
電影出品人也稱「製片人(Procer),」,指影片的投資人。影片的商業屬性,決定了製片人是一部片子的主宰,有權決定拍攝影片的一切事務,包括投拍什麼樣的劇本,聘請導演、攝影師、演員和派出影片監制代表它管理攝制資金,審核拍攝經費並控制拍片的全過程。影片完成後,製片人還要進行影片的洗印,向市場進行宣傳和推銷。
㈢ 好萊塢導演,監制,製片人,出品人的職責和分工是怎麼樣的
導演,理想狀態下,導演只負責藝術創作。但國內導演基本上就是包工頭,所有沒人管的事兒他都得管;
監制,其實就是【製片人】的一種,但內地沿用了香港電影體系,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一個職位,主要負責平衡導演的藝術創作和電影的商業屬性;
製片人,粗俗地說就是「攢事兒」的那個人,他負責將所有元素匯總成一個可執行的電影項目。國內之所以會出現【監制】這個職位,和國內的製片人在電影藝術素養方面普遍缺乏有關。製片人應該是商業和藝術都能進行掌控的;
出品人,理論上來說,他只看賬本不看劇本。但有些國內的出品人會根據自己年輕時的未遂喜好試圖去影響電影創作,或者塞演員(往往是女的)進來。
㈣ 電影開始時都有一些介紹製片人和導演等等人的職業的英語是怎麼寫的
導演 Director
編劇 Writer:
演員 Actor
製作人 Proced
原創音樂 Original Music:
攝影 Cinematography:
剪輯 Film Editing:
選角導演 Casting
藝術指導 Proction Designer
美術設計 Art Direction
布景師 Set Decoration
副導演/助理導演 Assistant Director
㈤ 電影的導演、製片人、監制、編劇、策劃、出品人等都是干什麼的大小順序是什麼
一般製作人許可權最大,導演其次。其它沒有大小順序,只是分工不同。
1.導演:主要負責電影中的演出部份,以及管理電影中的創意部份。如張藝謀、馮小剛。
2.製片人:可能是個人,也可能是公司。負責劇本統籌、前期籌備、組建攝制組(包括演職人員以及攝制器材的合同簽訂)、攝制資金成本核算、財務審核;執行拍攝生產、後期製作;協助投資方國內、外發行和國內、外申報參獎等工作。如華誼兄弟、王中軍。
3.監制:可能和製片人是同一個人,也可能另有其人。管理整個電視或電影拍片流程相關環節的一切工作,如工作人員的尋找與協調,預算的控制,拍攝時間的進度等,讓電影能在合理的時間與預算下完成。
4.編劇:以文字的形式表述節目或影視的整體設計,作品就叫劇本,是影視劇、話劇中的表演藍本,成就突出的職業編劇被稱為劇作家。如電視劇《母儀天下》的王伊。
5.策劃:製片前中後期及過程中的對內製片工作和對外宣傳,廣告等等方面的工作,從而使電影產生最大的經濟效益。
6.出品人:影片的投資人。影片的商業屬性,決定了製片人是一部片子的主宰,有權決定拍攝影片的一切事務,包括投拍什麼樣的劇本,聘請導演、攝影師、演員和派出影片監制代表它管理攝制資金,審核拍攝經費並控制拍片的全過程。
電影製作流程:
1、選擇劇本
這是最重要的,一般是由製片人來選擇劇本,但是也不缺乏導演來選擇劇本的,但是導演在選擇了一部好的劇本之後就要說服公司以及製片人,來為他投資,但是在21世紀的電影中導演是沒有劇本改編權利的,如果他在開拍前希望改變劇本就必須經過公司上層董事會的批准。
2、資金
電影的成本不僅包括導演,編劇,攝像,演員,場景,拍攝,後期,食宿行等的費用,而且包括市場營銷及宣傳的費用,通常市場營銷及宣傳費用等於拍攝費用或1/2的拍攝費用。每部電影根據概念和要求的不同,可以分為小成本電影,中型製作電影,和大製作電影。小成本電影基本在1000萬人民幣以下,中型製作電影成本基本在1000-8000萬人民幣左右,大製作電影成本在8000萬元以上。
國產小成本電影代表作《失戀33天》(約900萬人民幣,不含宣傳費用),國產中型製作電影代表作《人在囧途之泰囧》(約3000-4000萬人民幣,不含宣傳費用),好萊塢大製作電影代表作《阿凡達》(約6億美元,不含宣傳費用)。
3、選擇導演演員
中國電影不會有選擇導演這種說法的,在一部電影里導演說的算,這就意味著他們不僅要對電影的質量負責還要對片場的其他方面負責,而國際電影製作中導演只需要負責好電影拍攝的任務. 在國際化的電影製作中是劇本選擇導演,而不是導演選擇劇本. 製片人在電影籌備時還要擔當起選擇演員的任務,在中國大陸這些都是由副導演來完成的。
4、明星陣容
在一部成功的電影中,不僅要有很棒的劇本,很好的故事情節,好的導演.最重要的是有大牌明星的參與. 明星是電影中閃亮的焦點,也是電影票房的保障。
5、組建攝制組
攝影組包括:場記、化妝、道具、燈光、美術、後期指導、跟組剪接。
6、電影剪接
在美國的商業電影中,導演是沒有剪接權利的,都是由製片公司進行剪接,但是如果是一線導演的話,那就不同了。
7、發行商
商業電影中發行商和製片商不是一家,發行商是通過競爭來取得發行權,一部電影的好壞也可以通過看發行商來表現。
8、宣傳方式
就拿<強戰世界>來說,早在電影放影4個月前電影的廣告和宣傳海報就已經出爐。
9、電影國際發行
發放電影配音權,剪編權。
10、參加電影節
㈥ 電影中的出品人是做什麼的
製片人,提供資金或者資金籌措者,負責統籌指揮。製片人是一部片子的主宰,有權決定拍攝影片的一切事務,從影片的前期准備、拍攝,到後期的市場宣傳推廣。
出品人,主要出資方的法定代表人。
監制,通常受命於製片人或製片公司法人,由他負責攝制組的支出總預算和編制影片的具體拍攝日程計劃,代表製片人監督導演的藝術創作和經費支出,同時也協助導演安排具體的日常事務。
策劃,個人認為跟以上這些通常不是一個層面的概念,放到職位上來講,應該每個環節都有比較具體的工作。
㈦ 導演,監制,製片人,出品人的職責和分工是怎麼樣的
導演:毫無疑問的,在一部電影中導演基本上是影片的創作核心,從劇本確定後的導演構思闡述會到拍攝期各個創作部門的統籌、影片整體大方向的把握等等,以及後期剪輯一系列環節中,導演都是不可或缺的。
監制:監制一職其實是源於香港電影的體系的,監制參與整個電影製作的統籌,甚至說在決策上也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但是不參與細節的部分。現在很多電影的監制都是請的比導演資歷深的導演來擔任的,基本上和製作人一職是等同的。
製片人:是好萊塢工業體系發展出來的職位,他們採用的是「製片人制」,但在中國基本是「導演中心制」,製片人的工作基本就是拉贊助、找劇本,找導演及各個創作部門,還有後期宣傳。
出品人:這個是最好理解的,就是「金主爸爸」,也就是出錢拍這個電影的人,像現在華誼兄弟的出品人一般寫的是法人代錶王中軍,有些也直接寫公司名稱,還有現在一些個人投資的,就會寫個人的名字,總之出錢的人就是出品人。
㈧ 電影出品人的介紹
電影出品人也稱「製片人(Procer)」,指影片的投資人。影片的商業屬性,決定了製片人是一部片子的主宰,有權決定拍攝影片的一切事務,包括投拍什麼樣的劇本,聘請導演、攝影師、演員和派出影片監制代表它管理攝制資金,審核拍攝經費並控制拍片的全過程。影片完成後,製片人還要進行影片的洗印,向市場進行宣傳和推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