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電影的票房是怎麼算的
票房可以用觀影人數或門票收入來計算,而通常我們所講的票房,就是用門票收入來計算的。即,票房=票價X購買人數。
比如某影院一天放映了6場《李茶的姑媽》,有學生票:40元,共10人,標准票:80元,共10人,團體票:30元,共10人,會員票價:20元,一共10人,那麼,這一天該影院的總票房就是:4000+8000+3000+2000 。
現在各大電影院都實行電腦售票,這些售票系統是和國家電影局電影專項基金管理中心聯網的,每天都會在固定的時間自動向專基中心發送票房數據。因此,相對來說,電影票房對判斷某部電影的觀影人數,影片受歡迎程度還是有很大參考意義的。
(1)電影票房怎麼購買擴展閱讀
電影票房的影響因素:
影片票房的好壞取決於多種因素的綜合,包括影片題材及劇本、主創團隊、影片定位、影片質量、票價、檔期、發行、院線排片、宣傳推廣等多個方面。題材和劇本是一部影片的核心;科幻、魔幻題材一向是票房大熱的選項,貼近生活、打動人心的情感題材也比較受觀眾青睞。
主創團隊如導演、主演、製片人和製作團隊等,都是吸引觀眾的重量級籌碼,能夠在影片上映前期對觀眾形成最大的吸引和沖擊;影片定位是指影片為自己影片的市場預估,比如從劇本設置、演員選擇等方面切入設定目標人群定位。
影片質量包含了劇本、拍攝、製作、演員表演等綜合因素,是電影藝術成就的衡量標准,是一部電影成功的最重要因素等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電影票房
❷ 電影票房
1.票房一般按地區和時間分
地區:歐美票房;香港票房;中國票房;全球票房等.....統計范圍就是按上映地區統計的。
時間:首日票房;周票房;月票房等....按時間統計票房。
地區和時間結合:中國首日票房——就是在中國第一天上映的票房。
2.不論是《金陵十三釵》還是什麼電影,只要全球放映,就有全球票房。
3.到國外放映算票房的方法見第1條。
3、4.無論國外電影到國內放映,還是國內電影到國外放映,也有全球同步放映的,也有延後的;當然要買版權,有買斷版權的(我把電影版權一口價賣給你,票房多少和我沒關系了),有從票房抽成的(比如我賣給你放映,我從票房抽20%的錢)。
❸ 電影票房是什麼意思,是不是買出去幾張票
票房最早指的是電影院里的售票處,現在用來指一步電影的能賣出去多少錢。如果說票房一個億,是指賣出的的電影票的價格的總數,比如一部電影的一張電影票是25元,賣了10萬張票,那這部電影的票房就是25*100000=250萬元。
(3)電影票房怎麼購買擴展閱讀:
「票房」來源:
在清朝乾隆征戰大小金川時,軍中滿洲人多,因行軍萬里,一路無聊,始而思念家鄉與親人。為此,八旗子弟兵自編詞、曲,即子弟書,以自歌自娛。清中葉以後,八旗貴胄嗜愛戲曲成風,並以演唱戲曲為樂。不過他們演唱不為生計,故謂之票戲。演唱時票友們匯集一堂,其匯合的地點就叫做票房。最早的票房始於道光年間,到同治末年的翠峰庵票房已有相當規模。
❹ 電影票房怎麼算的是按看的人數,還是買票的錢
主要按賣票的錢 每隔一定的時間 影院會把放映影片時售出的票數及價格總額計算出來 報給影片發行方 由發行單位統計匯總這個時期的票房
❺ 電影的票房是怎麼計算的
票房=票價X購買人數。(票價無論購買者是否有折金券或打折,一律按原價計算),引用下別人 對這兩者比較的回答吧:12年以前,《泰坦尼克號》在中國上映的時候,票價是20元一張,有的地方10元一張,而《阿凡達》以濟南新世紀電影城的票價為例:普通票價:50元。普通3D:80元。IMAX:150元(北京價格還在不停的漲),再說《阿凡達》作為電影史上的「里程碑之作」,看的就是3D效果,自然高價票賣得多。於是可見,《阿凡達》的平均票價比當年泰坦尼克號高了一倍還多。這還是在經濟狀況較為穩定的濟南,如果是上海,北京,廣州,這種差距會更大。12年以前,統計制度也是不完善的,或者上報數量存在很大誤差。統計的大多是「公辦」影院,而現在的統計制度比較完善了。在很多非發達國家,以前看一場電影是非常奢侈的消費,而現在,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國家,看電影只是普通的一種消費手段。但就是在12年前經濟尚不發達的情況下,仍然有數量極其巨大的國人觀看了泰坦尼克號(包括當年只有6歲的我),所以說硬用票房來比較《阿凡達》和《泰坦尼克號》的高低,對後者不夠公平。這樣計算下來,即使不計經濟發展,統計水平等各方面原因,只看票價。《泰坦尼克號》當年的全球票房是18億美元。今天的《阿凡達》要想超越泰坦尼克號,則必須拿出30億以上的票房才可以。
(所有電影的好壞都不應以票房作為衡量標准,而只在電影本身的內涵中作出評判。)
❻ 電影票房哪裡有賣的
你要買多少票房?
❼ 電影票房如何計算
每部電影的價格是看製片方投資的影片用了多少錢,比如說你喜洋洋賣120元,阿凡達賣60元的話,那就沒人會看喜羊羊了。你投資少皮哦防高照樣掙錢,有的是比票房,有的是比賺了多少。一般是一個影院和製片放說好必須到多少錢的票房,然後到了以後再幾幾分成,比如你投資了1個億的話你票房到3億就不會虧了,比例1:3
謝謝樓主,給我分吧!
純屬打字,抄襲者死全家!!
❽ 電影的票房是怎麼弄出來的
現在中國都採用院線制,像奧斯卡院線、星美院線等等,他們都統一歸中影集團管理,同時他們也都有自己的各個影院,個個影院將自己一天的收入、場次等告訴其所屬院線,該院線每周、月進行統計整理,並及時地將數字上報中影集團,最後由中影集團計算全國票房總成績。
❾ 電影票房怎麼計算的
票房=票價X購買人數。(票價無論購買者是否有折金券或打折,一律按原價計算),引用下別人對這兩者比較的回答吧: 12年以前,《泰坦尼克號》在中國上映的時候,票價是20元一張,有的地方10元一張,而《阿凡達》以濟南新世紀電影城的票價為例:普通票價:50元。普通3D:80元。IMAX:150元(北京價格還在不停的漲),再說《阿凡達》作為電影史上的「里程碑之作」,看的就是3D效果,自然高價票賣得多。於是可見,《阿凡達》的平均票價比當年泰坦尼克號高了一倍還多。這還是在經濟狀況較為穩定的濟南,如果是上海,北京,廣州,這種差距會更大。 12年以前,統計制度也是不完善的,或者上報數量存在很大誤差。統計的大多是「公辦」影院,而現在的統計制度比較完善了。在很多非發達國家,以前看一場電影是非常奢侈的消費,而現在,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國家,看電影只是普通的一種消費手段。但就是在12年前經濟尚不發達的情況下,仍然有數量極其巨大的國人觀看了泰坦尼克號(包括當年只有6歲的我),所以說硬用票房來比較《阿凡達》和《泰坦尼克號》的高低,對後者不夠公平。 這樣計算下來,即使不計經濟發展,統計水平等各方面原因,只看票價。《泰坦尼克號》當年的全球票房是18億美元。今天的《阿凡達》要想超越泰坦尼克號,則必須拿出30億以上的票房才可以。 (所有電影的好壞都不應以票房作為衡量標准,而只在電影本身的內涵中作出評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