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推薦 > 為什麼電影都來源於小說

為什麼電影都來源於小說

發布時間:2025-10-18 10:45:04

⑴ 現在電視劇電影多由小說改編,你對這種轉變有什麼看法

我覺得電影電視改編自小說,是對文化人的一種肯定,這樣的現象,我覺得是應該支持的。像前十年,很多電視電影的拍攝只來自一個劇本,劇本的編劇並不出名,只有在圈子裡面的人才會知道作者,而現在的改編自小說,讓小說的作者的知名度提升,這對碼字的人群有一種積極作用。像花千骨,就帶火了作者的作品。


並且,影視作品的表演,能貼合原著,這是對演員及劇組的水平的一種考驗及製作認定,一個好的劇組,它所能拍出來的原著中的各式場景,神還原就是對這個影視作品的評價。如果不是改編自小說,能看的也只能算是熱鬧,改編自文字作品的影視劇,才感覺到它是有靈魂的。

有文學作品的影視劇,在演員表演的時候,腦海裡面會代入原著描述的畫面,如果畫面有重合感,那麼演員的表演是貼合的,TA的演技才能得到肯定。如果只是生造出來的劇本,拍的東西,觀眾觀看的時候,總是會把第一眼看到的那個角色當經典,這樣對影視劇的發展是不利的,沒有對比,就不會有進步。

最近幾年,從小說改編的電視電影都很多,比較成功的一部是不怎麼出名的小言《微微一笑很傾城》,而比較失敗的則是比較出名的《盜墓筆記》。這兩部對比來看,是還原原著才是讀者以及觀眾想要的,在影視劇火的同時,也能引火作者的作品,使本來就很苦逼的碼字文字工作者,得到與他們所付出精力相同的回饋。

⑵ 為什麼這么多好的電影都改編自小說/真實故事

改編小說的好處

第一個受歡迎的小說讀者是電影潛在的觀眾,「哈利波特」系列電影在過去的幾年裡已經足夠了,在類似的暮光之年,飢餓游戲沒有桌子,加上周圍的內容的發展,選擇的圖片可以說是最基本的。

一個好故事,拍成電影情節的人看到,讓觀眾(比如你)感覺很好賺錢,董事的責任不是寫劇本作家,但拍電影,如果我們能有一個現成的好的情節直接拿過來的最好方法嗎?而小說家是專門寫戲劇的人物,通過專業的寫作來寫這些專業的作品,對真實的故事很有道理,我或多或少,只有真實的故事才能被人們重視。同樣地,如果有好的素材,甚至是真實的故事,為什麼不呢?

⑶ 你覺得能被成功改編成科幻電影的科幻小說通常具有什麼特質

天馬行空。這種科幻小說通常都是完全不同於我們的現實生活的,所以特別吸引人。

⑷ 編劇干貨(五)|淺析小說改編成影視劇的「三變」

小說和影視劇都是文學藝術中的瑰寶,都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自從電影電視產生以後,便與小說結下了不解之緣,小說名著幾乎都被改編拍過電影,有的還多次被編拍。那麼,小說與影視到底有怎樣的聯系與變化,它們互動結緣的規律在哪裡

一、主題的變化

小說的原主題是「閃閃的紅星」如何照耀潘冬子在群眾斗爭中成長。而劇本到電影則進行了所謂的「創作」,突出了「路線斗爭」,影片的主題成為「一曲毛主席革命路線的贊歌,一曲在階級斗爭、路線斗爭中茁壯成長的『兒童團』的贊歌」。

為此劇本對小說作了幾個方面的修改,突出階級斗爭和路線斗爭來設置英雄人物潘冬子活動的典型環境。在電影中,潘冬子的其他自然屬性都不存在,他在一個既定的「政治秩序」中長大:潘冬子生長在一個世世代代受地主壓迫、剝削的貧苦農民家庭里。地主胡漢三逼死他的爺爺,他與地主老財有世代冤讎。殘酷的階級壓迫,決定了潘冬子從小就有反抗階級壓迫的可貴本質。

同時,潘冬子又是生長在一個革命的家庭里,從小就受到父母革命英雄主義的熏陶,有一顆強烈嚮往革命的心。激烈曲折的斗爭道路,磨煉了潘冬子的勇敢、靈活、不怕苦、不怕死的頑強革命意志。正反兩條路線所帶來的不同結果,使潘冬子無比地熱愛毛主席。黨的無微不至的關懷和辛勤的培育,指引著潘冬子在革命的不平坦的道路上勇敢戰斗,從來沒有後退一步這樣,潘冬子就成了特定歷史背景下的人物,他的行為活動帶上了鮮明的時代政治特徵。

二、故事情節的變化

情節是文學和影視的最基本的構成要素。情節特別強調因果聯系,即動作的推進性和目的性。故事本身已經李凱定型化了,對於同一故事,小說具有容量大、時空跨越的優越性,而影視劇必須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對故事的敘述,這就決定了導演和編劇要從小說故事中提取題材,重新加工,使之成為新的情節。

《閃閃的紅星》劇本對小說中的情節作了重新設計。譬如關於打土豪分田地,在小說中是發生在潘冬子5歲時,劇本則將其挪後兩年,讓潘親眼見到,親身參加,親手牽著胡遊街。胡漢三逃走的細節也改為潘冬子在做「打土豪」游戲時發現的,並設計了投槍刺敵、拳打逃敵、口咬敵人等面對面的斗爭。

小說中一些體現民間日常生活的情節也被重新設計,如潘冬子在茂源米號的斗爭,小說描寫的是潘冬子學徒受欺凌和揭露米號老闆囤積居奇、牟取暴利。這樣的描寫在改編中被認為游離於潘與胡斗爭這條主線之外,影響了潘冬子英雄形象的塑造和主題的挖掘。修改後的茂源米號既囤積居奇、牟取暴利,而且還是一個專為胡漢三搜山籌辦軍糧的罪惡地方。

處於激烈的矛盾沖突中的潘冬子當然不會自發地成長,因此劇本比小說更突出、強化了一個「他者」,即紅軍吳大叔。潘冬子父親受傷取子彈的情節,在小說里是由父親對潘冬子講述,要潘冬子記住這子彈和子彈上的血,劇本改為由吳大叔對潘冬子講述,對他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幫助潘擺脫狹隘的個人復仇觀念。

三、內容娛樂通俗的變化

影視畢竟是一種大眾文化,而文學有高雅文學與通俗文學之分,在改編的過程中這兩者都在向娛樂化、通俗化方向發展。前蘇聯影片《白痴》僅僅改編了原著的第一部分,被舍棄的內容達三分之二。

女主角娜斯塔霞·菲利波夫娜在25歲的生日那天將宣布自己嫁給誰,所有相關的人都邀到場了。商人羅果仁突然闖進來,拿出十萬盧布要買走她。她把十萬盧布丟進壁爐,客廳里一片嘩然。羅果仁得勝似的呼嘯著帶走了她。梅詩金公爵在「白痴!白痴!」的陣陣叫罵聲中沖出門外失望地看著馬車消失在夜雪茫茫之中。

影片到此戛然而止,留給鬧孝觀眾一個很大的懸念——娜斯塔霞最後命液擾稿運究竟如何?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小說里是寫明白的,她最終被羅果仁殺了。

劉震雲的小說《手機》用反諷式的白描表達了對現代社會的思考。北京大學陳曉明教授認為這部小說「是對當代社會中信息異化情感生活的洞穿」。

作為同名電影的導演,馮小剛的看法吸引了媒體最多的關注,也頗令人意外:「其實劉震雲對『手機』本身根本沒興趣,他最感興趣的是小說的第三部分,而這一部分在電影中沒有一點兒影兒,因此,電影和小說是兩回事。」馮小剛的話也透露出導演有意使作品娛樂化。

總之,小說向影視劇發展是一個良好的方向,但如何把好這個舵,就得靠導演和編劇的把握,對藝術的領悟。

來源:《電影文學》


本期推薦:小說《東周閑話》影視改編權出售

⑸ 電視劇 電影都是小說改成劇本的嗎

當然不是了。
電影、電視劇的劇本大體來說有三個來源:
第一:改編自文學作品,比如《紅高粱》、《過把癮》這些
第二:編劇自己創作的劇本;編劇創作的劇本是不需要提前寫成小說的。比如《潛伏》,它是由姜偉編劇查閱資料,首先寫成故事梗概,然後做成故事大綱,接著分集、分場,最後寫成正式的劇本,然後拍攝;在這部電視劇放映完後,編劇有可能會把劇本整理成小說。《大明宮詞》也是這樣的
第三:來自網路寫手的東西;跟第一處差不多。是編劇根據現有的故事,進行大刀闊斧地改,改成適合電影、電視劇表現形式的劇本。
還有一個來源是翻拍
差不多就這幾個來源。劇本跟小說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系,小說可以改成劇本,劇本可以改成小說;但並不是所有的劇本都來源於小說、從小說改編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電影都來源於小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剪映怎麼調出電影效果 瀏覽:30
過昭關電影免費觀看完整版 瀏覽:978
她不可逆轉電影如何看 瀏覽:263
好看的積極陽光的電影 瀏覽:46
好萊塢海神啥的電影叫什麼名 瀏覽:503
長島電影院影票怎麼買 瀏覽:514
對於小學生有意義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299
西瓜免費電影網 瀏覽:926
會員付費買了電影有效期多久 瀏覽:301
女巫電影免費完整在線 瀏覽:206
有哪些好看勵志的歐美電影 瀏覽:324
聊城電影院價格多少 瀏覽:407
電影八佰有哪些明星 瀏覽:819
征服者電影在線觀看免費完整版 瀏覽:571
發圖看世界最好看的電影 瀏覽:368
飈演技一半電影一半自己怎麼弄 瀏覽:192
有什麼搜索電影軟體是什麼軟體下載 瀏覽:833
要錢的好看動漫電影 瀏覽:566
寂靜之地免費電影 瀏覽:638
凌波好看的電影 瀏覽: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