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影卧虎藏龍講的是什麼內容
電影講述一代大俠李慕白有退出江湖之意,託付紅顏知己俞秀蓮將自己的青冥劍帶到京城,作為禮物送給貝勒爺收藏。李慕白隱退江湖的舉動實際卻是惹來更多的江湖恩怨。
《卧虎藏龍》是2000年的一部武俠動作電影,由李安執導,周潤發、楊紫瓊和章子怡等聯袂主演。影片於2000年7月8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卧虎藏龍》擁有多項獲獎記錄,其中榮獲第73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等4項大獎,也是華語電影歷史上第一部榮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的影片。
(1)卧虎藏龍這部電影講了什麼擴展閱讀
1、李慕白
性格陽剛俠義,其劍法是人生最高境界的投射。其長空舞劍,宛若游龍,混無半點滯澀。大巧不工,一根木棍將玉矯龍的寶劍製得無力可施,是其高遠人生境界的表現。
2、玉嬌龍
心理層次詭譎復雜,白天是千金大小姐,晚上開打、談情說愛,是個對江湖兒女情有所幻想的難馴少女。其劍法則一如其人性格般鋒芒畢露,配上青冥劍天下無雙的銳利,正如李慕白所說「揣而銳之,不可常保」,在與俞秀蓮的數度敗勢中,也都是靠其鋒芒逆轉。
3、俞秀蓮
俞秀蓮外陽內陰,干練穩重,十八般兵器皆能稱手,在與玉嬌龍的打鬥中,其武藝如行雲流水,而又迭出神來之筆。
4、羅小虎
羅小虎的拳腳朴實無華,一如外族人的爽直,這個男孩強盜的魅力耀亮,以至於驕傲的玉矯龍最終傾慕於他。
㈡ 電影《卧虎藏龍》主要講了什麼
電影主要講述了:
大王征戰之後大勝回朝,暗暗發覺宮廷內部已發生微妙的變化,原來王後與大王子發生不倫之戀,而王後、大王子、宮女之間的三角戀更是復雜。各方為權力、桐派情慾展開明爭暗鬥,最後矛盾不可避免地總爆發,所有爭斗的人都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二王子起兵攻打宮廷,全軍亂刀砍死暗伏城門的禁衛軍,並砍斷了放置在菊花台前的黃龍旗,企圖一舉攻入皇宮。由於太子事先告訴了大王二王子有謀反之意,大王派出李將軍率領大量的盾牌兵與弓箭手伏兵平定叛亂。
宮中三王子元成趁機奪權,動手刺殺太子,並率領數名武士逼宮,要脅大王下詔禪讓王位給他,而所有武士反被大王暗中埋伏的特種部隊以飛刀砍死。三王子因不服而企圖砍殺大王,反因為武藝不精,而被大王鞭刑打死。
飾演大王的周潤發共有七套不同服飾,以龍袍與黃金盔甲最有看頭。龍袍由超過八十名工人用上一個多月時間趕制而成,全件戲服用金線釘滿了18K金片,重約40公斤,價值高達一百二十五萬元。
而整套黃金盔甲局唯賀由金屬鍍金製作,連頭盔重約45公斤,比起龍袍還要重,周潤發除了要天天背著這些戲服練體力之外,還須預早兩至三個小時到場讓七、八個工作人員為他穿衣。因兩套戲服價值不菲,故劇組還特別訂制了一個與人同高的保險櫃來存山悉放戲服。
㈢ 100分懸賞、卧虎藏龍、觀後感,不低於1000字,復制有效、原創追加507
(1)電影講述的是武當派大俠李慕白(周潤發),決意退出江湖,託付紅顏知己俞秀蓮(揚紫瓊)把自己的青冥劍帶到京城送給貝勒爺,卻不想在劍入貝勒爺府的當晚就被人盜走,接著高官之女玉嬌龍出現,她羨慕著無拘無束的江湖生活,卻不甘於命運即定的安排。漸漸牽扯出了玉嬌龍的任性妄為、其師碧眼狐狸與李慕白的新仇舊恨……間雜其中的卻是玉嬌龍和羅小虎的激烈愛情,以及李慕白和俞秀蓮這一段令人嘆息的相戀。
整部電影圍繞著青冥劍鋪墊開來,從一最開始的失劍,還劍,到後來的奪劍,扔劍,再到最後的存劍,這是條細細的脈絡,通過一把寶劍,牽出了一大批江湖人物,單單從這點來說,李安就不愧是個講故事的高手.劇中李是劍的主人,瀟灑英俊,氣魄懾人,架勢十足,僅一襲長袍,就俠氣干雲,造型簡練。厲害之處就在他的眼睛,氣度不凡,可大多時他卻不是劍的擁有者,反而處於相對被動的角色,而玉嬌龍,作為一個完全意義上的盜劍者,卻似乎更象這把劍真正的主人.哪怕是李曾經說過那句話:你不配用這把劍!可實際上,李一直是可以隨時拿回這把本屬於自己的寶劍的,可他出於愛才之心,一直都想通過說服玉嬌龍做自己的徒弟來實現寶劍的自然傳承.這也許是他明明可以奪回劍卻一直不願意拿回來的原因吧.但我一直以為,全劇中除了玉嬌龍和小虎之間激烈而單純的愛情,李和俞之間厚重而壓抑的感情外,應該還存在著玉嬌龍和李之間,虛無飄渺的一種情感.看第一遍的時候,一直搞不明白玉嬌龍為什麼要自殺。僅僅是為了解脫心裡上的服罪負罪感嗎?應該不是,如果這樣的話李慕白不就白死了?李慕白處處教導玉嬌龍,點撥她,最後又捨身救她,以性命相見,雖無師徒的名份,實際上已經有了師徒的感情。玉嬌龍要是如此草率地結束自己的生命,只會對不起李慕白的一番苦心,她這么聰明的人決不會這么想不開的.唯一能解釋的,就是她對李有了愛慕之心,但是那層情感非常朦朧並不實體化,就像很多我們現實中發生的故事一樣.當她最後在武當山上要求小虎許願時,她就已經作出了決定.當然我們也可以理解為,她發現了世界上還有比愛情和自由更重要的東西,所以雖然她真正擁有了愛情和自由,但她還是決定跳下去,或許在她縱身跳下的時候,耳畔回響的只是俞秀蓮的那句話:「不論你對此生的決定為何,一定要真誠地對待自己。」
劇中最吸引我的,還是那些精彩而充滿禪意的台詞.一開始,李和俞在鏢局的一段對話,一下子就把我的情緒調動起來:"這次閉關靜坐的時候,我一度進入了一種很深的寂靜,我的周圍只有光,時間,空間都不存在了!""你得道了?"「因為我並沒有得道的喜悅,相反的,卻被一種寂滅的悲哀環繞。這悲哀超過了我能承受的極限。我出了定,沒辦法再繼續。有些事..我需要想一想 .」「什麼事?」「一些心裡放不下的事。」其實,透過這幾句簡單的話語,導演就已經把李慕白的修為和境界交代的很清楚,李慕白其實已經得道了,他得的「道」,就是對天理人倫的洞悉體察。這是作為宗教的「道」,也是作為武學的「道」。對於人來說,這就是命運。有了這段精心預設的引子,到後來的"揣而銳之,不可長保!""勿助勿長不應 不辯 無知無欲 「舍己從人」才能「我順人背」 教你一點做人處事的道理。""『下手吧』「何必?你還要修煉。修武德才能體會靜中制動的境界,才配得上用這把青冥劍。」這些蘊涵深刻哲理的教訓口吻,就顯得很連貫,自然了.其間,也間雜了些導演本人對生命意義的探討,同樣是借李慕白之口,「我們能觸摸的東西沒有永遠。師父一再的說,把手握緊,裡面什麼也沒有;把手鬆開,你擁有的是一切。」江湖裡卧虎藏龍,人心裡何嘗不是?刀劍里藏凶,人情里何嘗不是?當然了,我更喜歡的還是最後那段對白所帶來的震撼:"李「生命已經到了盡頭,我只有一息尚存。」俞「用這口氣煉神還虛吧。解脫的道、元寂永恆一直是武當修煉的願望。提升這一口氣到達你這一生追求的境地。別放下,浪費在我身上。」李—我已經浪費了這一生。我要用這口氣對你說,我一直深愛著你—我寧願游盪在你身邊做七天的野鬼...跟隨你,就算落進最黑暗的地方,我的愛 也不會讓我成為永遠的孤魂......"每每看到這里,我總是鼻子酸酸的,哪怕是看到第10多遍了已經.作為全片對李俞兩人感情結果的交待,導演此處處理的獨具匠心.這種對感情精髓微妙的註解,在強烈撞擊著我們心靈的同時,又留給我們巨大的空間,讓觀者自己去體味和領悟.
全片畫面優美,無論是略帶煙雨氣息的典型江南建築,極富中國古典文化內涵的武打場面選景,還是竹海中那場飄逸的追逐,配上感人的音樂,真的很唯美很唯美.一部古裝武俠片,李安表現出的是無盡的寂寞和悵然,而譚盾的音樂也是如此。即使在《TheEternalVow》(永恆的誓言)這首曲子中,開始短暫的歡快而跳躍的新疆風格音樂之後,延續和發展的,依然是一貫的舒緩和憂傷。
一般武俠電影總以男人為主角,比較陽剛。本片的重心卻是女主角玉嬌龍,她自幼生長於官宦人家,聰明伶俐卻又任性好勝;一直受封建道德禮教的傳統教育,卻又嚮往能象江湖人士一樣敢愛敢恨,性格直率從不拐彎末角;自幼跟隨碧眼狐狸秘密修煉武當絕學(實際上是自學成材),終有一天能自己行走江湖了,卻又絲毫不懂江湖規矩而搞得江湖上鬧得沸沸揚揚…所有這些矛盾都集中在她的身上,體現了出來,也因此造就了她判逆,任性,傲氣的性格,對任何事情,只要是她看不慣的或者是強加給她的她都敢於反對。她的心理層次詭譎復雜,白天是儀態端莊的千斤大小姐,晚上飛檐走壁、談情說愛,是個對江湖兒女情充滿幻想的難馴少女.想得到劍就去偷,發現闖了禍並被俞秀蓮識破,於是就又偷偷送回來,可見其性格中的率直,之後所做的所有事情也都是如此,想要怎麼做就怎麼做,想怎麼說就怎麼說,以最簡單直率的心來面對這個世界。玉嬌龍的坦率是她最可愛之處,但是她的判逆性格也為她惹出不少麻煩。當她去還劍的時候李慕白問了一句:「來還劍嗎?」於是小姐脾氣發作回了一句:「高興還就還,不高興就不還。」這還是只是小節,倒了後來父母要她嫁給人,她偏不嫁,於是逃婚;上了江湖要守江湖規矩,她偏不,於是和江南群雄大打出手;李慕白苦心要她拜師,她也偏不,寧肯從瀑布跳下尋求她唯一的朋友—青冥劍,因為只有青冥劍從不會強迫她做任何事。自然這種判逆的性格為她做出了一些正確的選擇,比如逃婚這件事,但是也做了不少錯誤的決定,最主要的是她並不去加以區分誰是真正為她著想為她著想的人,只要是有人強迫她去做的她就一概反對。李慕白、俞秀連與玉嬌龍之間的強烈對比,實際上是兩種江湖理念的碰撞:李慕白飽經世事,閱歷滄桑,深知江湖非遁世之所,欲棄劍又不能,而玉嬌龍卻是初生之犢,把江湖看做是一個逃避現實,快意恩仇的地方,這種差異直接導致了最後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的悲劇,似乎也是在暗示:「遵守江湖規矩」,不是一種陳腐,而是一種睿智。也許,全片中這點點的瑕疵也是導演本人對世俗的妥協吧!
早年對李安的印象,總是停留在<喜宴>中那個溫情而模糊的人文氣息里,看了這部片子,才真的感覺到其實,我們的武俠是可以這樣拍的,通過這部電影,李安把他對"江湖"的理解詮釋的酣暢淋漓.整部片子就是在探尋怎樣的人生才完全能讓人覺得安心。李慕白和俞秀蓮分別代表了一種生活狀態。包括李慕白同時也還是在探尋。而俞秀蓮,探尋的姿態弱一點,更多的是去適應。僅就探尋這一點上說,玉嬌龍是最強烈的。而無論是李慕白俞秀蓮還是玉嬌龍,都表現了一個人對人本性的一種探求.
唯美而充滿中國水墨寫意的畫面,震撼又值得反復回味的經典對白,憂傷感人且恰到好處的應景音樂,都讓我對此片反復揣摩,認真思考,欲罷不能.
最最喜歡的,還是那句台詞:「我們能觸摸的沒有永遠」!是啊!我們能觸摸的,永遠都是即將流逝的.
所有對生命充滿渴望和人們,許個願吧!......
(2)喜愛電影的我今天才完全看了,《卧虎藏龍》可以說是人生的一大悔恨,那種感覺讓人很感到很復雜,特別,神秘,從任何一個角度劇情它接近國際大片的劇情委婉復雜離奇讓人猜不透,如果拿起那些簡單的港台片的劇情完全是無法比擬的。在動作片上簡直是一個逾越,給人於全新的視覺。
我不敢對片子做任何的評價因為我並不是搞藝術的,但我知道隨著我們的社會發展至今天,每個的品味在不斷的提高,就好像是"春晚"一樣隨著觀眾的品味提高能在春晚後叫好的人越來越少,好像說能滿足現在人胃口的但又不庸俗而卻讓人容易接受猜是最好的太簡單,又不能太復雜適到最好。即不庸俗又能讓人接受,而且有回味這是最好的。我是成龍的忠實『粉絲',他的動作非常讓人吃驚,可是他的片子的劇情真的很讓人要命太過簡單了,根本沒有讓人品味的餘地,打鬥隨著劇情的結束而結束。比如說《一個好人》和《紅蕃區》我我們可以說這兩個劇情有區別嗎?
《 卧虎藏龍》的開局以李慕白的出場而開始,他如大徹大誤,看透塵世一般,退出江湖做引子開始了劇情,俞秀蓮的出場很清楚的我們可以看到她對李慕白的愛慕之情,聽到李慕白到來消息的表情表現,以及在出門看見李慕白時候的動作表情活活的把一個中年婦女像是一個情竇初開的少女,淋漓盡致的把俞秀蓮對李慕白的喜愛表現。但是見到李慕白之時立馬又變了另一個人似的的接觸方式。
李慕白的在談上京之時我們又知道他也會隨後跟來,我們可以看到俞秀蓮當時的在乎。我們以為這一部電影也就是在講他們之間的恩怨恩愛。中間可能會加上報師仇的劇情,最後有情人終成眷屬。上京,送劍,一切好像是那麼的順利,但是由著玉嬌龍的盜劍出場,好像一切的寂靜環境被它打破了,我們當時會有什麼想法我們會在想,這丫頭真是夠賤的,人家好心給她看劍,為什麼還要夜潛貝府盜劍,對她好像很不滿意,做人那麼的假惺惺當面一套背後一套,貝勒府里的下人問話,她也不給人以好感她的出場好像給人帶來的好像是麻煩。盜劍後我們清楚的感覺到,俞秀蓮自己清楚的知道這一切是玉嬌龍所作所為。
這一斷時間的打鬥之中,給人一震撼的效果,大膽的把中國功夫中所傳說的輕功表現的灑脫之極。動作上大膽誇張。在大斗中重新可以能看到每一個人的感情流露。在俞秀蓮聽到有人盜劍時候我們可以看到她的反映緊張程度,但是呢!在打鬥之中就是不想摘下面紗又不想傷害她但是可又想留下寶劍的信念.我們在看到這里也可以猜到是玉嬌龍在盜劍,能清楚的感覺到,她的蠻橫以及她的不擇手段,這一段最後以玉嬌龍被救逃脫而告終。
這一段如果我們想的話又給我們埋下了點以為,一就是為什麼她葯偷劍1.對劍的喜愛。2.還是又一個李慕白的「粉絲」。3.他的仇人。並卻在這里用的是武當派的武功,在這里又就有更多的疑問。在這里救玉嬌龍的人又是誰又有了更更多的疑問.
在接下來劇情之中李慕白的趕到,當在俞秀蓮不知道李慕白來的原因之時對他
㈣ 電影卧虎藏龍故事梗概200字
電影講述一代大俠李慕白有退出江湖之意,託付紅顏知己俞秀蓮將自己的青冥劍帶到京城,作為禮物送給貝勒爺收藏。誰知當天夜裡寶劍就被人盜走。
俞秀蓮為了不將事情復雜化一直在暗中查訪寶劍下落,也大約猜出是玉府小姐玉蛟龍一時意氣所為。俞秀蓮對前來京城的李慕白隱瞞消息,只想用旁敲側擊的方法迫使玉蛟龍歸還寶劍,免傷和氣。不過俞秀蓮的良苦用心落空,蒙面人真的歸還寶劍時,不可避免地跟李慕白有了一次正面的交鋒。
玉蛟龍自幼被隱匿於玉府的碧眼狐狸暗中兄碧收為弟子,並從秘籍中習得武當派上乘武功,早已青出於藍。在新疆之時羨清舉,玉蛟龍就瞞著父親與當地大盜「半天雲」羅小虎情定終身,如今身在北京,父親又要她嫁人,玉蛟龍一時興起沖出家門浪跡江湖。
任性傲氣的玉蛟龍心中凄苦無處發泄,在江湖上使性任氣,儼然是個小魔星。正迅俞秀蓮和李慕白愛惜玉蛟龍人才難得,苦心引導,總是無效。在最後和碧眼狐狸的交手之中,李慕白為救玉蛟龍身中毒針而死。玉蛟龍在俞秀蓮的指點下來到武當山,卻無法面對羅小虎,在和羅小虎一夕纏綿之後,投身萬丈絕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