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中國電影市場票房遠超日本電影市場票房
分析如下:
1、2016年世界票房,美國111億,中國66億,日本20億,印度19億。基本符合了世界經濟與人口比例。
2、2016年世界觀影人次為:
中國13.7億,美國13.2億,日本1.8億,印度22億。
這說明,中國印度日本每年每人大約看一次電影(美國是4次)。這說明日本作為一個發達國家,看電影次數遠遠低於美國的人均4次(日美人均GDP差不多),說明日本人不喜歡看電影。
3、中國經濟總量是日本的近3倍。票房是日本3倍,基本符合經濟規律。
所以,中國超越日本的原因——日本不喜歡看電影——日本經濟總量和人口不行。
『貳』 為什麼國內日漫比美漫更歡迎,但電影票房日本不如美國動畫電影
目前全世界的優秀動畫,基本上就是美國動畫和日本動畫在爭霸
當然,絕大部分人其實基本能感受到,美國最受歡迎的是他的動畫電影,而日本影響主要體現在動漫TV上
美國電影工業體系太完整了,製作成本又高,這點是日本比不了的
其次,從特點來說,美國動畫電影更加老少皆宜,劇情簡單,既搞笑又感動
非常適合全家一起看
日本動畫電影,最著名的當然是宮崎駿
但確實,日本動畫的觀眾范圍略小,包括最近幾年最火的新海誠和各種劇場版,受眾還是年輕人
尤其是需要依靠日漫粉絲
而且,美國動畫電影有他自己的特點,但日本動畫電影沒有,《火影忍者博人傳》和《起風了》沒關系吧,一點也不像
但無論《卑鄙的我》還是《超能陸戰隊》,特點風格都很像
所以,綜合看來,受眾范圍更窄,而且宣傳力度不夠高的日本動畫電影票房不如美國動畫電影也在情理之中
『叄』 好萊塢電影票房在日本為什麼這么低
日本自上世紀70年代全面開放電影市場後就迅速淪為好萊塢海外票倉,二十多年的時間里一直是好萊塢最大的海外票房市場。
從06年以後,好萊塢電影在日本逐漸式微,票房佔有率連年下降。05年票房佔有率不足50%,到了06年更是下跌到40%以下。
除了日本本土電影開始崛起之外,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日本觀眾對好萊塢大片的審美疲勞。
與中國影迷近幾年才剛開始接觸好萊塢大片不同,日本觀影者已經看了三十多年了,審美疲勞完全是可以想像的。
而且近十年來,日本本土ACGN產業蓬勃發展,迅速向真人影視邁進。在漫改產業的帶動下,日本的電影技術發展迎來了一波高潮,本土電影強勢崛起,與好萊塢電影爭奪國內票房。
此外,隨著中國電影市場的壯大,好萊塢巨頭們也越來越多地把主要精力放在中國觀眾身上,自然會對日本市場有所怠慢。畢竟中國的電影市場規模已經打到日本的三倍,而且相比越來越挑剔的日本觀眾、競爭力越來越強的日本同行,去仍處在「人傻錢多」階段的中國市場,和依舊孱弱落後的中國同行競爭,更加輕松。
『肆』 日本動畫電影相較於美國為何難以走向世界
我覺得日本動畫目前成本最高的是吉卜力的輝夜姬,大致是5000萬美元,第二名是2000多萬的蒸汽男孩,1000萬在日本動畫預算中已經算得上驚天巨制,只有吉卜力這個檔次的公司才玩得起,而美國動畫電影上億的遍地走,5000萬都算小成本。日本枝稿動畫電影的票房一般是百萬美元級別,還不到迪斯尼一部動畫票房的百分之一,甚至都不如迪斯尼做一部CG動畫花掉的電費多。這種票房下製作成本自然上不去,製作成本上不去票房也就沒有,惡性循環。
日本動畫的最大優勢是什麼?動漫題材聯動。雖然最高票房一般屬於原創動畫,但是市場的主體是大量幾野握百萬甚至幾十萬成本的漫畫改編動畫,比如太子忍和柯南,這些動畫由不同的出版集團和電視台投資,搞少數精銳就等於說市場上絕大部分人要退出,這是根本不現實的。日本漫畫題材多而廣,使得動畫市場極度分化。你如果問金田一的粉頌搭慶絲,別做續集了,把錢省下來做柯南好不好啊,人家肯定抽死你。完全相同的題材還有這么大分歧,搞少數精銳第二天日本就爆發革命了。以上純屬個人觀點!
『伍』 日本電影在中國口碑都不差,為什麼票房卻比不過美國片
美國片在中國票房高的是那些超級英雄吧,反正我不看,我周圍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喜歡,無關男女。電影院都是要利潤的,當然只會去放一些合乎中國觀口味的片,放國外片也是要版權的,所以外國片少,只能在網上看。日本片么,反正我是沒有在電影院里看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