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推薦 > 福音電影天路歷程主要寫的什麼

福音電影天路歷程主要寫的什麼

發布時間:2023-09-29 17:47:30

1. 天路歷程的作品賞析

《天路歷程》是英文作品中最成功的宗教寓言。它的主旨是讓人們遵循基督教義,並通過不斷戰勝自身弱點與身外的邪惡來獲得拯救。
《天路歷程》大致同《舊約》和《新約》的主要情節相對應。例如,從基督徒的朝聖之旅我們可以看到《聖經》中以色列人尋找救贖的艱辛歷程。班揚所表現的正是當時很多牧師所宣揚的:人類迷失了自己,需要救贖,而只有通過對自己罪孽的懺悔和對耶酥的信仰才能得到拯救。這也正體現了基督教的拯救教義:基督教徒的拯救之路其實就是一條精神進步之路。在這條路上,一個人的靈魂要經歷懺悔罪孽,除惡揚善,抑制慾望,篤信上帝,熱愛上帝及他人,最終達到一種極純極樂的狀態。
《天路歷程》中人物命名也同樣具有很強的宗教色彩。縱觀《天路歷程》中的人物名稱,我們可以感受到其中散發出來的濃郁的宗教氣息。如書中主人公的四個孩子,他們的名字分別是「馬太」、「撤母耳」、「雅各」以及「約瑟」。這些人名從怪經》中都可以看到:基督耶穌的12個門徒中就有一個叫馬太,而撒母耳則是以色列卓著的先知,基督耶穌的弟弟叫雅各,他也是早期基督教會的領導者之一,雅各兒子叫約瑟,他是雅各的第十一個兒子。書中還提到了富麗宮門的看守人——警醒,這是作者在借鑒了「保持警醒,等待主耶穌再來的日子」與「保持警醒,不要受異端邪教的誘惑」兩句話的緣故。書中提到的人物都是《聖經》中上帝贊揚的,他們的特徵以及象徵的品格都是被上帝所滿意的。除此之外,《天路歷程》中一些反面人物的名稱都是上帝所厭惡的,比如專制暴君魔王亞玻倫、「傲慢」、「自大」等,他們的命運也都因此走向失敗。
《天路歷程》中的地點命名以及結構特徵方面也都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反映著基督的宗教思想。主人公在誠心懺悔與禱告的時候,得到了福音書的啟示,帶領家人離開「毀滅城」,前往基督耶穌居住的天國「錫安山」,目的是為了得到救贖與永生。在《天路歷程》中,主人公想要去的地方是上帝居住的地方——「錫安山」,此地也是一個永恆的天堂。當主人公經歷了種種的磨難之後,終於到達錫安山,獲得「水恆的生命」,這也象徵著實現了基督教思想中所信奉的高尚而神聖的永生。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天路歷程》在很大程度是一部宗教寓言,主要體現了宗教改革時期的清教的神學思想,卻沒有狹隘的宗派主義,並沒有什麼內容可以讓它屬於某一個教派獨有。除了幾行關於教皇的描寫,沒有任何地方會讓一個天主教徒感到不舒服。只有極端的聖公會教徒才會覺得有必要做一些刪改。這也說明了為什麼《天路歷程》主要是為了宣揚新教關於救贖的思想,卻能受到不止是清教徒的廣大讀者的認可和歡迎。
然而,《天路歷程》不僅僅是一個宗教寓言,還具有深刻的歷史寓意,影射了當時社會的歷史現實,例如最明顯的浮華集市。在浮華集市的描寫中,班揚向我們展示了復辟時期倫敦的景象,以及當時的封建資產階級社會。在這里一切都是可以買賣的,包括國土、榮譽、頭銜、慾望、快樂、甚至生命等等。欺騙、謀殺在這里都是正常的。「基督徒」和「忠誠」因為追求真理、蔑視名利而受到懲罰(這讓我們聯想到班揚自己因為佈道而屢次被捕入獄)。班揚把當時的世俗社會濃縮到一個集市中。那是一個經濟和物質利益至上,所有的一切都可以用買賣的經濟行為來衡量和操作的社會。《天路歷程》展示了復辟時期復雜的英國社會,表現了班揚對當時的社會歷史的看法,也反映了基督徒在當時社會中的窘境,一方面是對清教的虔誠,一方面是世俗世界的自私和道德墮落。
除宗教和歷史寓意之外,《天路歷程》作為一部寓言對現代的人們仍然具有指導或教誨意義。人們可以從書中得到很多啟示,對解決許多我們今天面臨的問題也很有用。「基督徒」踏上了通往天堂的旅程,我們看到他在前往天堂的途中每一步都面臨著是繼續還是放棄的選擇。這也使我們聯想到在自己目前的人生之旅中,也時刻面臨著和「基督徒」同樣的抉擇。通過「基督徒」和他的同伴「忠誠」和「盼望」等的討論,讀者也會得到很多如何避免罪愆的建議和教益。 《天路歷程》運用現實主義方法描寫英國鄉村公路上的一些景象和許多人物,如「無神論者」、年輕的「愚昧無知」、「世故的聰明人先生」、「馬屁先生」、「愛錢先生」和喋喋不休的「話匣子」等,他們既代表抽象的概念,又是有血有肉的活人。班揚把他們的動作和談話寫得非常生動、具體。在展開人物性格方面,從日常小事入手,都是怎麼想怎麼寫。在碰到令人失望的事或背信棄義的人,在束手無策或孤立無援時,認為勇氣和諒解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可以把班揚看成英國現實主義小說的先驅。
《天路歷程》中大量使用了對話。蕭伯納曾經稱贊班揚的對話筒潔扼要,生動直率。不僅如此,書中各個人物的語言各具特色,對話成為區分各個人物的標志。比如,「柔順」很想跟隨基督徒去天國,可一旦碰到困難就動搖了,轉頭回去。「頑固」不管說什麼都那麼肯定,一定要別人接受他的觀點,自認為不需要別人的幫助,也不需要任何指導。而「基督徒」簡練直率的語言表明他是一個有決心的、百折不撓的人。同時,班揚不僅用對話來表現人物的外部行動,而且展現他們的內心活動。例如「基督徒」在死蔭谷中內心的掙扎猶豫就是通過他內心的對話表現出來的。
《天路歷程》除了對文學寓言體的運用,另一文學特色是藉助了夢境的形式。班揚把「基督徒」的旅程置於夢境的框架之中。書中的敘述者「我」「在曠野里行走,來到一個地方…就在那兒躺下睡覺…做了一個夢」。在《天路歷程》中,夢境和寓言體的使用相輔相成,都引導讀者從「基督徒」的旅程中獲得更多的宗教、哲學和人生涵義,從多方面探索現實。從某種程度上說,夢比現實更加具有真實性,因為它具有轉換的能力,能夠引領人們從新的、更深的層次理解現實。在敘述的過程中,班揚不斷提醒讀者這是一個夢,希望讀者能夠和他一起來到這個將永恆和現實結合起來的世界。在夢境的框架內,敘述者不斷地說「我在夢中看到了……」。「看」可以說也是書中一個重要的隱喻。書中有兩個層次的「看」:一個是有形的世界,一個是無形的世界。能不能通過這個有形的現實世界看到那個無形的真理世界,是關繫到書中人物能不能得到拯救的重大問題。「基督徒」看到了其他人沒有看到的東西,因而矢志遠行,尋找天國的拯救。正是這種能夠看到無形的真理世界的能力使基督徒能夠經受住各種艱難險阻,並最終達到目標。在《天路歷程》中,班揚依靠這一視覺的隱喻,將那些只能看到眼前事物的人,同那些通過信仰能夠看到真理的人區分開來。而班揚也在暗示讀者,不能囿於書中的字面意義,要從中讀出深層次的寓意。
《天路歷程》也許是最具有生命力的寓言,並且為後來類似的作品提供了範本。班揚在《天路歷程》中對寓言體的使用充分說明了文學語言的隱喻和象徵作用,這使它往往具有超出表面意思的深刻涵義。班揚的語言所創造的既是一個現實的世界,又是一個超越時空的世界,因為超自然性是夢幻故事的必要成分。而隱喻既可以表現人們的直覺認識,也可以表現更高的形而上的思想。《天路歷程》的寓言式語言不僅能夠清晰地闡釋現實的意義,也會使我們更加深刻地意識到現實世界背後的復雜性。對於班揚來說,這些象徵性的寓言式語言使他能夠同時掩蓋和表現真理,它要求讀者必須通過對字面意義的各種解釋來獲得更深層次的涵義。
除了對寓言體和夢境的運用,《天路歷程》的現實主義風格、結構的安排,出色的對話、簡潔的文風也是其文學性的體現和經久不衰的原因。很多批評家注意到書中擬人化的人物和寓言化的場景所具有的現實主義色彩。同但丁的《神曲》不同,班揚的寓言中是一些真實的人,而不是類型化的角色。盡管他們具有諸如「柔順」、「老世故」、「慈悲」、「無知」這樣的名字,卻產生於真實的生活。這些名字在某種程度上表現了他們的性格,卻不具備解釋他們性格所有方面的作用。基督徒在路上所遇到的各色人等都是班揚所處的時代英國任何一個集市、或任何一條道路上所能碰到的人。班揚准確地抓住了當時普通人的語言,精確地描繪了他們的行為和面貌,更重要的是,表現了他們內在的情感和精神生活。小說中描述的場景也都是現實的真實寫照。書中描寫的鄉村、田野同復辟時代的英國並無二致,再現了當時英國鄉村的景象。班揚不需要從他生活經歷以外的地方去尋找絕望潭,富麗宮,或浮華集市,它們就在貝德福德。在很多方面,基督徒的歷程就是貝德福德人所經歷的。這種現實主義,這種同現實的貼近,是小說強大的生命力所在。
《天路歷程》的結構安排也值得注意。在基督徒的朝聖途中,誘惑與幫助,艱辛與收獲相對應。基督徒在各個階段中所經歷的考驗、挫折和他得到的教誨、友誼、理解和歡樂形成了平衡。同時,人物外部的行動和內部的思考之間也保持了協調。比如,在安樂地,美麗的風景同「基督徒」生活的安樂和秩序相應。「基督徒」內在的精神境界投射到外部的自然環境中。自然和超自然,人物的內在精神和外部地理環境之間相互呼應。
在《天路歷程》之前有很多宗教故事描寫基督徒朝向天堂的靈魂之旅,但班揚超過他們的地方在於,他簡單、平易的文風使故事中抽象的東西具有了生命。班揚對聖經的熟悉,對鄉村和外省生活的了解,使《天路歷程》中不僅頻繁地出現《聖經》的語言,還經常出現一些鄉村的通俗口語。班揚所寫的正是他所聽到的語言,很多現在仍然在口語和非正規語中使用,也沒有什麼讓現代人感到不熟悉。有些用法在英國已經不存在了,而在美國的一些地方卻仍然繼續使用。用詞的樸素是班揚語言的最大魅力之一。

2. 《天路歷程》的主要內容

內容簡介

上卷於1678年出版。它運用了語言與夢境的形式,講述「我」在夢中見到了一個名叫基督徒的男子正在讀一本書,知道自己居住的城市即將要毀滅,驚恐不已,因而跑回家,把這一不幸的消息告訴妻兒,並商量出逃的辦法,可他們不信他的話,還以為他瘋了,他只得一人離家出走。在傳道者的指點下,毅然決然踏上了遙遠而又艱辛的朝拜天國之路。一路上,他先在灰心沼幾乎遭受滅頂之災,後來兩次躲開堡壘魔王的冷箭,突破路途兩只猛獅的封鎖,又在屈辱谷里死戰「渾身披著鱗甲」的地獄魔王。再後來,他和另一個天路之客「忠誠」邂逅相遇,兩人一同來到『名利鎮」。由於他們不為魔王經營的「名利場」所迷惑而被送受審,「忠誠」被判處火刑。然而,當他的身軀即將被火焰吞噬時,一輛四輪馬車從天而降,把他的靈魂接入了天國,而「基督徒」則沒法逃出了監獄。此時,「希望」深為「忠誠」的榜樣所鼓舞,也隨他一起潛逃。他們突破了「絕望」巨人的懷疑堡壘和獻媚者的羅網,渡過了冥河,終於到達了至善、至美、至福的天國聖城,獲得永生的艱難曲折的歷程。
下卷於1684年出版。講述了很久以後,「我」在「毀滅城」郊外的一座樹林里入睡後又進入了夢境。在夢中,一位老人告訴「我」關於「女基督徒」和她的四個孩子朝拜聖城的故事。基督徒升天之後,他的妻子想到自己曾經力阻丈夫成行,自覺罪孽深重,悲痛萬分。隨後天國使者「秘密」傳書,令她追隨丈夫,朝拜天國。於是,「女基督徒」拋家攜子,直充天國之旅。鄰居姑娘「慈悲」關心自己的靈魂,也與她結伴同行。她們在途中受到歹徒襲擊,被「救助者」所救。後來,「解釋者」派力士「大無畏」送她們前行。「大無畏」沿途誅戮了擋道的「殘酷」和「屠殺巨人」,擊敗了騷擾「名利鎮」的巨龍,銷毀了懷疑堡壘,殺死了「絕望巨人」及其妻子「猜疑」,救出了「誠實」、「低能」、「沮喪」、「畏怯」等天路之客,會合「純真」、「堅持」等人一同抵達聖城。待「我」醒來之時,「女基督徒」等人已經蒙召進入了天國,唯有她的子女還在彼岸苦苦等待。
這兩個旅程目的及過程基本相似,都是經歷各種艱難險阻,最終獲得靈魂拯救。但也有不同處,第一部側重基督徒作為真理的追尋者單獨面對神聖的心路旅程,而第二部則側重於基督徒作為愛的聯合體共同追求天國目標的團體生活。其團體囊括了各種類型的基督徒,他們婦孺老功都有,信心大小不一,膽量力量各異,但在各種境遇中彼此相愛勸勉,彼此扶持擔待,並在天路上一同成長。尤如一個滿攜著愛的家庭,沒有競爭、求勝,都是和諧、秩序、體諒、擔待和包容。

《天路歷程》為英國人班揚所著,該書借用了寓言和夢境的形式,在上卷中,書中的敘述者在夢中看到一個叫做「基督徒」的人正在讀一本書,知道了自己居住的城市將遭天火焚毀,驚恐不已。這時一個叫「傳道者」的人指點他必須逃離自己的故鄉,前往天國。基督徒背負著世界的重擔,從此踏上了艱難而勇敢的歷程,為自己、也為他人尋找救贖。下卷最早於1684年出版,寫的是基督徒的妻子「女基督徒」和孩子們在一個叫做「無畏」的人的指引下,前往天堂的朝聖過程。

閱讀全文

與福音電影天路歷程主要寫的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免費觀看粵語全部電影 瀏覽:309
東廠不敢殺的人是什麼電影 瀏覽:546
電影蜘蛛網怎麼做 瀏覽:603
為什麼老公不愛看小電影 瀏覽:103
剛上映青春電影有哪些 瀏覽:150
好看的青春電影排行榜前十名 瀏覽:103
產後多久可以去電影院看電影 瀏覽:334
如何發展我國的電影產業的發展 瀏覽:691
姜棟元演過什麼電影 瀏覽:840
恐怖電影叫紅什麼女孩 瀏覽:478
電影木乃伊二免費 瀏覽:864
下載的電影怎麼放apid 瀏覽:176
和閆妮主演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921
好看的的電影網站 瀏覽:856
好看的宗教電影惡魔的耳語 瀏覽:54
臨潁電影院提前多少天能訂票 瀏覽:382
女生好聽的電影歌曲有哪些 瀏覽:668
男女在酒店看什麼電影 瀏覽:234
考中央電影學院要多少分 瀏覽:533
外國好看電影剪輯動作 瀏覽: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