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奪冠》有望成為中國最好的體育題材電影嗎
《奪冠》》有望成為中國最好的體育題材電影。今年因為新冠肺炎,所以一些上半年的比賽延期到現在舉行,所以在整個國慶假期中,體育比賽成為我們大家觀看的重要節目之一。
其實不管這個電影能不能成為中國最好的體育題材的電影,但是通過這個電影我們可以看出,這個電影給我們一種,我們站在這個位置上不可能是戰無不勝的,也不可能永遠失敗,當然我們也不可能永遠成功,失敗和成功是相輔相成的。所以中國女排奪冠這部電影很有可能成為中國電影,體育及題材的一個黑馬,大家可以有時間的話可以去電影院去欣賞這部電影。
❷ 中國女排為原型的電影《奪冠》,為何沒出現里約奧運會的楊方旭
電影《奪冠》是以中國女排為原型的電影。除此之外有很多情節都是為了情節需要額外增加的,有些杜撰的這可以理解。但是有一點必須嚴肅,就是郎平並非是國家排協從國外請回來的,是恆大老闆許家印高薪請來做恆大女排主教練,後來國家隊有困難,郎平放棄恆大高薪,做了國家隊主教練!還有一點,郎平在海外執教,在執教美國國家隊前,還有一段時間執教義大利俱樂部!
不過這樣對楊方旭是不公平的;應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處理楊方旭的事。在里約奧運會賽中楊方旭是清白的這一事實是不能抹過的。作品應遵重是實和史歷才有說服力。對後世也有一個交代,過若干年後人民還以為當年奧運會還是出鏡的那些運動員。
❸ 電影《中國女排》為什麼要更名《奪冠》
1月18日上午,電影《中國女排》官方微博發文,《中國女排》正式更名為《奪冠》,隨後“電影中國女排改名”的話題登上了微博熱搜榜。在影方曬出的海報右下角寫著影片時長135分鍾,並沒有刪減,這給不少觀眾打了一個鎮心劑。此前一直有傳聞稱電影將刪減到105分鍾,令許多觀眾還沒有正式觀看便感到遺憾和惋惜。《中國女排》雖然還未正式上映,但是從很早以前便開始受到了人們的關注,它講述的是女排奪冠的故事和女排精神,可以說是典型的觀眾喜聞樂見的正能量電影,因此未播先火。
總之,電影《中國女排》無論出於什麼原因和考量最終改名《奪冠》,但成片135分鍾沒做任何刪減和變化,導演和演員還是原有團隊,郎平女兒白浪和女排隊員出演仍是廣大球迷和影迷關注焦點。筆者真心期待《奪冠》這部電影能夠後來居上,一路逆襲奪冠,也期待中國女排在東京奧運會,再把奪冠重新演繹,讓女排精神偉大的團隊精神傳承不息,成為國人必備的精神食糧!
很高興今天在網路知道給大家答疑解惑,希望我的解答可以幫助到大家,也歡迎大家在這里和我一起討論。
❹ 為什麼《奪冠》下架了
《奪冠》沒有下架。
《奪冠》是由我們製作有限公司攝制,由陳可辛執導的運動片,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白浪、中國女子排球隊領銜主演。該片於2020年9月25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影片講述了中國女排從1981年首奪世界冠軍到2016年裡約奧運會生死攸關的中巴大戰,詮釋了幾代女排人歷經浮沉卻始終不屈不撓、不斷拼搏的傳奇經歷。2021年6月26日,電影頻道播出《奪冠》。
《奪冠》用敘事的「真」和修辭的「誠」書寫了一場中國女排的奮斗史,心靈史。它以一種集體敘事,喚起了一段溫暖而充滿力量的全民回憶。
影像之下,「女排精神」代代相傳,生生不息。在這部更加註重展現女排群像的影片中,觀眾既唏噓於這股集體精神的流動與傳承,又能清晰地從中看到群體內每一位個體所具有的鮮明特點。
❺ 《中國女排》臨時改名《奪冠》,其中有些什麼緣由
這是因為根據影片內容來講,《中國女排》與之並不符合,並不能很好的表現出中國女排的拼搏奮斗精神。改成《奪冠》之後,明顯它的名字和它的影片內容更加符合,並且這個名字和《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裡面的《奪冠》篇名字是一樣的。很多粉絲認為這樣更加能突出影片所具有的含義,更加尊重女排運動員。
希望改名之後的電影可以得到粉絲和觀眾們的支持,正如它預告片段裡面那樣,在場上的時候不畏懼挑戰,排除萬難,場下的時候真情流露,彼此分擔壓力,這才是真正的中國女排精神,如今奪冠這部電影正在火熱的預售,於春節檔電影的第4名,讓我們一起期待這部電影的精彩上映。
❻ 《奪冠》票房破3億,如此佳片為何豆瓣評分一直下滑
豆瓣大部分評論都覺得劇情過於冗長。
01、《奪冠》票房破4萬。《奪冠》原名為《中國女排》,據說這部影片由陳可辛導演拍攝了3年,演員也都是非常不錯的演員,有黃渤,鞏俐這樣的老演員,也有彭昱暢這樣新生實力演員,陣容還是很可以的。
原本這部電影是打算在19年春節時上映的,但因為特殊情況也就一直都沒有上映,在今年國慶節前幾天,9月25日正式上映,上映兩日後票房就已經破億了。
不過在我看來這是一種導演的表現方式,陳可辛導演想用一個代表人物來表現中國女排的艱辛奮斗史,可能用力有點過猛了,就個人看來這部電影還是比較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