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這部電影叫什麼名字
片名:Doublure, La
譯名:誰主名花/替身/巴黎換換愛
導演:法蘭西斯·威柏
主演:丹尼爾·奧圖
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馬斯
加德·艾爾馬萊
類型:浪漫喜劇
片長:85分鍾
級別:PG-13(美國)
國家/地區:法國
上映日期:2009年2月6日(中國)
2006年3月29日(法國)
故事梗概:弗蘭科斯(蓋達·埃爾瑪飾噪)是一個狗仔,最近有一樁大生意訖上門,美麗絕倫的模仲特艾琳娜(艾蒸麗絲·塔格里奧尼飾)僱傭他調查百萬富苛翁皮埃爾(丹尼爾·奧特尤爾飾)的離婚事件,艾琳娜告訴他,皮埃爾為了塢避免離婚,編織了一個彌天大謊,而這個謊言又和他有關。耪隨著調查的岡深入,弗蘭科斯越來越困惑:一方面是由於艾琳娜投懷送抱;另一方面是他拍攝的照片又牽扯到一個職業棒球手,而且百萬富翁的妻子(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馬斯)也浮出水面……
評論:2月6號上映的法國電影《誰主名花》充分展示了法國人的浪漫與幽默。該片講述知名企業家皮埃爾與名模艾琳娜幽會,兩人的行為被記者拍攝,飯店停車員皮昂恰巧也被拍攝了進去。為了挽救婚姻,皮埃爾試圖向妻子表明他和艾琳娜並不是情人關系,艾琳娜和皮昂才是真正的一對。為了使這個故事更加可信,皮埃爾僱用大律師與皮昂簽約,並說服艾琳娜搬入皮昂的住處,要她假裝與皮昂是情侶,誰知真真假假間搞出了無數笑料。影片以輕松浪漫為基調,主演包括法國影帝丹尼爾·奧圖,金球獎影後英國女星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馬斯,以及丹尼·伯恩等五大巨星。
② 求國產的經典動畫片,小時候看過的
連續劇和系列劇有
《大鬧天宮》:中國動畫片的NO.1。實在沒的說,再多說一句都是多餘的。前幾
年的動畫片《西遊記》根本沒法比。
《大林和小林》:夢中經常想起它。
《黑貓警長》:「眼睛瞪的像銅鈴...」黑貓警長的歌曲真是VERY GOOD。早期的
黑貓警長有五集,分別是《夜襲搬倉鼠》《食猴鷹》(原名不是這個)《偷紅土的
小偷》《吃丈夫的螳螂》和《吃貓鼠》。第二集中圍剿食猴鷹的戰斗最激烈——
「實行第一套作戰方案...神槍手掩護...佔領制高點...」。食猴鷹一開始還趾高
氣揚「這該該該該死的貓」;到了最後被剃光了,說了一句「我是賊,我該死」
,這是本人小學時被女同學「欺負」的時候的認罪語。另外,大象河馬需要吃紅
土(那個時候俺到了動物園還要找紅土喂大象呢,嘻嘻),女螳螂要吃掉自己的丈
夫才能生小螳螂,還有吃貓鼠的存在,長知識啊。尤其是每一集結束的時候,黑
貓警長掏出手槍乓乓乓乓打出四個大字——請看下集——真是酷閉了。
《阿凡提的故事》:木偶戲,好多集,有《賣樹陰》、《種金子》等等。阿凡提
一邊騎驢一邊唱「我的小毛驢,小毛驢...」,還有種金子時的咒語「埋沙子金
子沙子一袋子金子一屋子...」妙哉妙哉。大家都看過吧,不過12集都看全了也不容易啊!
《天書奇譚》:裡面的小主人公蛋生把天書看了一遍就背下來了,厲害!還有蛋生吃餅的動作也帥呆了。
《天書奇譚》情節曲折,實在是扣人心弦啊。
《陶陶的故事》系列:棒!怎麼稱贊都不為過。陶陶是一隻兔子,比兔子羅傑可強多了。《看不見的朋友》講陶陶對著山谷說話——「你對別人友好,別人也對你友好;你對別人沒禮貌,別人也對你沒禮貌」,挺有教育意義的。《雪孩子讓人潸然淚下,講雪孩子為救小兔自己化成水變成了白雲,挺美的故事。值得一提
的是裡面的雪孩子一邊滑雪一邊唱的歌曲「雪花,雪花...」——哎,怎一個美字了得!另外還有好幾部,大家想想吧。
《葫蘆兄弟》:本事各異的七個葫蘆娃,大家都知道。
《葫蘆小金剛》:《葫蘆兄弟》的續集,歇菜了。結論:中國的連續劇,不能拍
續集。
《邋遢大王歷險記》:只是記得好玩,印象不深了。
《小龍人》#:「我頭上有犄角,我身後有尾巴」它是誰?「就不告訴你,就不告
訴你」《小龍人》不算動畫片,可是也很有影響力。雖然是90年的,但是我也列
出來了。這個片子的想像力很是驚人,不像是孩子寫的。
《小靈通》#:二十集,我沒看全,但是我有書(是葉永烈先生寫的,他的博士警
察金明是我的兒時偶像)。第一集是中央電視台,後來講郵票、自來水、煤氣、冷
飲、火柴的製造,講塑料博覽會、玩具博覽會、航模製作等等,最後一集是北海
艦隊。絕對棒絕對棒的科普片。
《舒克和貝塔》:鄭淵潔的成名作,頌揚小耗子的。不知為什麼,我最喜歡臭球
。不過99年砸美國使館的時候,據說北航的兄弟們高喊「舒克,舒克,舒克,我
是飛行員舒克」,北理工的弟兄們也應和「貝塔,貝塔,貝塔,我是坦克手貝塔
」,然後就是...真是,真是...
《封神榜》:長篇動畫,比較晚。
《孫悟空叄打白骨精》:跟西遊記寫的不一樣,孫悟空從花果山回來才把白骨精
打死。當初我是在電影院里看全的,旁邊一些大人也都伸著腦袋看。
《旗旗號巡洋艦》:是《七巧板》里播出的,誰還記得?裡面有一隻小耗子是廚
師,不過被誣陷偷了花生米。不久前一次我睡不著,竟然想起了旗旗號巡洋艦的
歌——「拉響風的汽笛...七七號已開始起航...啦啦啦啦...」,哈哈...拐個彎
:當初星期四鞠萍姐姐的《七巧板》和星期五董浩的《天地之間》大家記否?我
的表姐當年就喊鞠萍姐姐,現在她的寶寶叄歲了,還是喊鞠萍姐姐。我最喜歡《
七巧板》里的學學做做欄目和《天地之間》的主題歌「從天到地,從地到天...誰
能揭開這些奧秘,必會變的聰明無比...」最奇怪的是幾年前清華大學要保送生時
的宣傳片的插曲和背景音樂就是《天地之間》?!?!?!不知道現在還是不是。
《動物王國盜竊案》#:全是動物演的,開始時猩猩博士撅著嘴說「發電站的金軸
被盜了」。還有猴探長、狗熊局長。想起來了嗎?
《琴島和海爾》:海爾公司的贊助片,當初只拍了幾集,《我們愛科學》雜志還
連載過。現在又拍了,不過名字叫《海爾兄弟》。
《皮皮的故事》系列:有《小白兔不見了》《牙齒逃跑了》等等,十多集,教育
大家養成好習慣。
比較晚的,但是大家提到的:《魔方大廈》《藍皮鼠和大臉貓》《皮皮魯和魯西
西》《小蛋殼奇遇記》
註:#表示非動畫,是人演的。
單集的動畫片
《小蝌蚪找媽媽》:中國動畫片的張叄豐,中國卡通界的達摩,開山鼻祖。據說
是齊白石先生的原畫!!!快去看啊!
《漁童(漁盆的故事)》:愛國主義教育片,強力推薦!裡面那外國壞傢伙說:「撈
頭(老頭),愚盆是窩們國家地(漁盆是我們國家的)。漁童忍無可忍,終於教訓了
那外個國的壞傢伙。典型的中國畫法。
《丁丁的故事(丁丁戰猴王)》:不是英國的丁丁,是中國的少年。丁丁有一把金
鑰匙,用科學技術打敗了孫悟空。挺古老的,估計記得的人不多。
《老狼請客》:你要是沒有看過,那你的童年就真是太不幸了。裡面老熊唱的「
老狼請吃雞」我最喜歡聽了。
《哪吒鬧海》:酒是陳的香,哪吒是老的好!
《西嶽奇童》:老版的《寶蓮燈》,上下集。
《小黃鸝學唱歌》:經典!也是典型的中國派畫法,可惜現在很少了;歌也不錯,
現在也很少有了。講小黃鸝練膽子學唱歌的故事:「小黃鸝,你唱的很好啊」「
可是,我的膽子很小,怎麼辦呢」...另外其中有兩首繞梁叄日的歌,一個是「我
是小小的歌唱家,要把美麗的歌兒唱,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唱起歌來真
快樂;唱啊唱啊愉快的唱啊,唱起歌來真快樂...」另一首是「紅太陽,掛天上.
..」(開心,開心的流涕)
《九色鹿》:又一個經典——美麗的九色鹿。配音和畫面都是很唯美的感覺,我
語言乏力,實在沒法稱贊它。我只是想說:讓我再看一遍吧!如果金錢可以買回
過去的時光,我願意傾家盪產去看《九色鹿》。
《小馬虎》:另一個經典——掛在電線上的馬小虎。尤其是馬小虎開汽車「吧吧
嗚,嗚~——」當年我坐我老爸的自行車,就會來這一句。
《小鯉魚跳龍門》:超級無敵大經典。
《猴子釣魚》:經典中的經典,中國動畫片的代表作。看看中國化的美術,聽聽
中國化的音樂,作中國人真好。要是你沒看過,那你的人生絕對是不完整的。建
議大家在入土之前好好看看。
《猴子撈月》:也是猴子的故事,也是中國化的動畫片。
《過猴山》:裡面的老頭子跳舞時的音樂很好,什麼時候哪個舞廳里也來一段,
那就火了。
《等明天》:小猴子老是等明天,結果一直沒有蓋房子。
《淘氣的金絲猴》:裡面用國畫畫的的金絲猴和大熊貓進入了不少教科書!太棒了
,任何語言任何文字都沒法形容他。
《火焰山》:大概是解放前拍的。不過很好啊。
《人參果》:不說了。
《嬌嬌的奇遇》:沒有看過《嬌嬌的奇遇》的孩子,不是好孩子。
《神筆馬良》:小的時候我的至愛啊!
《熊貓百貨商店》:剪紙片,教育我們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小熊貓學木匠》:教育我們要仔細。「我們我們我們猴子,愛吃愛吃愛吃桃子
...沒吃桃子,少了桃子...」 百唱不衰啊。
《差不多》:講一個小獵人的故事,也是教育我們要認真。
《狐狸打獵人》:和《差不多》是同時代的。
《人參娃娃》:橫里看,豎里看,怎麼看怎麼好。白白凈凈的人參娃娃叫的那聲
「小哥哥」,太天真太可愛了。
《張飛審瓜》:一個有趣的動畫片,不過大家可能都忘了。
《豬八戒吃西瓜》:沒吃過豬肉,還能沒見過豬走?
《醉酒》:一個卡車司機酒後行車,開到建築工地,撞了。演的次數太多了,不
過風格跟別的不太一樣,倒是有點像某版的《翠花上酸菜》。
《濟公鬥蟋蟀》:不用介紹了。
《蟋蟀》:《聊齋志異》里的《促織》故事,感人。
《天才雜技演員》:木偶劇,好故事,好片子。主人公叫台(太)驕傲和鄭(正)用
功。
《驕傲的將軍》:一個無敵大將軍打了勝仗就刀槍入庫,結果最後被打敗了。
《叄個和尚》:教育我們要協作,要勤勞!叄個和尚紅黃藍叄原色的搭配,因為簡
單,所以美麗。
《摔香爐》:老爺爺和老奶奶摔香爐的故事,廢除迷信,崇尚勤勞。建議**功
練習者看叄遍寫出觀後感。
《好貓咪咪》:教育我們要「苦練殺敵本領」!另有壯膽歌「老鼠怕貓,那是謠傳
,一隻小貓,有啥可怕,壯起鼠膽,把貓打翻,前年謊言,徹底推翻」。
《小鴨呷呷》:大家還記得吧。
《叄只狼》:和《小鴨呷呷》一樣都是折紙片,好玩,好玩。
《鷸蚌相爭》:剪紙片。
《真假李逵》:李逵就是李逵,李鬼就是李鬼。
《半夜雞叫》:小學時代看了《半夜雞叫》以後,所有姓周的同學都慘了。
《紅軍橋》:估計大家都看過。
《山伢子》:剪紙片,山伢子勇斗白匪軍的故事。
《善良的夏吾冬》:好人有好報,我最喜歡了。
《嶗山道士》:嶗山道士老唱「穿牆進去,我穿牆進去,拿了就...跑!」結果撞
牆了。
《長發妹》:美麗的長發妹,美麗的故事,可惜俺是男孩子沒辦法留長發啊。
《沒頭腦和不高興》:一高一矮的沒頭腦和不高興。沒頭腦蓋了一個999層的大樓
,要爬3個月;不高興在樓頂上演武松打虎,結果...哈哈。
《小紅臉和小藍臉》:保護牙齒的故事。看了以後,現在我還是早晚刷牙。
《過河》:講小狐狸獨吞桃子結果被朋友拋棄的故事。裡面的歌「哎呀有隻壞狐
狸...」朗朗上口。
《曹沖稱象》:木偶劇,挺好玩的,尤其是黑糊糊的印度人。
《一夜富翁》:當時小豬豬儲蓄罐好流行啊。
《愚人買鞋》:木偶戲。我看過若干遍了。
《小兔偷瓜》:被粘住的小兔特可憐的哭喊:「老爺爺~~」。那個穿日本軍旗的
傢伙應該學習學習再學習!
《咕咚來了》:咕咚來了的郵票現在漲的特快,尤其是小本票。
《草原英雄小姐妹》:深入人心的故事。
《路邊新事》:紅領巾拾金不昧的故事,前幾天中央六剛剛演過。社會主義好,
社會主義好,就是好來就是好。
《小哥兒倆》:木偶戲。星期天一早哥哥就急忙離開家,弟弟以為哥哥踢球去了
,到了學校,發現哥哥原來在為班上修理壞椅子...俺當年曾經寫過觀後感,還得
了小紅旗呢!
《松鼠理發師》:木偶劇,裡面的小松鼠理發師挺可愛的。
《老虎學藝》:還好,幸虧貓留了最後一手。
《母雞搬家》:誰看過?講叄只不同顏色的老母雞接到搬家通知...
《喵嗚是誰叫的》:講一隻從沒出過門的小狗,經過千難萬險終於知道了是喵嗚
原來是貓叫的呀。
《刺□背西瓜》:剪紙片。
《大名府》:梁山好漢!
《蝴蝶泉》:很經典的純音樂動畫片。片中沒有任何對白,不過仍然非常動人。
《山水情》:號稱中國近十年動畫片之最。該片融入了中國的道家師法自然、與
世無爭思想和禪宗明心見性的靈感。傑出的水墨技法與古琴技藝無不出自大家之
手。折服無數中外人士。絕對可以作為劃時代的見證。
有部片子是說一隻老鼠希望變成貓,變了以後又想變別的...變來變去最後又變成
老鼠哦!我還記得它變成豬的時候還唱了首狂搞笑的歌:「當豬當得好快活,羅
哩洛哩羅,當豬當得好快活,羅哩洛哩羅,吃吃那個睡睡,羅哩洛哩羅...」
還有《狐狸拔牙》《鹿鈴》《狼來了》《小馬過河》《獵人海力布》《水鹿》
《鷸蚌相爭》《假如我是武松》《金幣國游記》《斗雞》《大掃除》《眉間尺》
《火童》《鹿與牛》《八仙與跳蚤》,就不一一介紹了。作者:戰列艦及所有喜愛
老動畫的朋友。
==================
附:70年代的動畫片,誰看過?誰要是看過我服了他!
《奇怪的球賽》:一場冰球賽,不過好象是反蘇修的。
《兩張布告》:與白匪斗爭的故事。
《歌聲飛出五指山》:木偶劇,紅軍的故事。
《西瓜炮》:小刀會OR太平軍?
《小白鴿》:——解放軍的信鴿。
《奇怪的病號》:——狡猾的菜青蟲。
《象不象》:大象象不象?
《蘆盪小英雄》:類似於雞毛信的故事。
《山羊回了家》:雷鋒精神的體現。
《戰旗似火》:講「農業學大寨」的動畫片。
《出發之前》:上山下鄉的故事。
《兩只小孔雀》: 西雙版納的傣族紅小兵與孔雀的故事。
《火紅的岩標》:藏族人民深切悼念毛主席。
《畫廊一夜》:鮮明的階級斗爭色彩呀!哈哈。
《主課》:階級斗爭!
《渡口》:階級斗爭!
《長在屋裡的竹筍》: 集體的利益高於一切!
《樹苗》:樹苗在集體的果園里才能結出豐碩的果實。
《駿馬飛舞》:抓住反革命分子!
《大潮汛之夜》:大潮汛,大批判!
《帶響的弓箭》:抓住「北極熊」!
還有——《大櫓的故事》《東海小哨兵》《小八路》《萬噸水壓機戰歌》
《放學以後》《試航》《金色的大雁》
60年代的動畫片:
《我們愛農村》《南方少年》《李科長巧難炊事班》《湖上歌舞》《紅領巾》
《小林日記》《四點半》《冰上遇險》《牧笛》《黃金夢》《孔雀公主》《金色的
海螺》《集體有餘》《畫像》《一條絲腰帶》《一棵大白菜》《小溪流》《紅雲崖》
③ 請問這部電影的名字叫什麼
英文名: If the Shoe Fits
中文名: 魔鞋
別 名: 現代灰姑娘
導 演: ( 湯姆·克雷格 Tom Clegg )
主 演: (羅伯·洛 Rob Lowe) (詹尼弗·格里 Jennifer Grey) ( élisabeth Vitali) ( Andréa Ferréol) ( Rebecca Potok) ( Sacha Briquet)
一位相貌平平、無人注意的鞋設計師設計的作品總是無人理會,失望之中的設計師因為扶助一位過路的盲人,她善良的行為感動了魔法師,魔法師便送給她一雙神奇的魔鞋。每當設計師穿上這雙魔鞋,驟然間她會變得美麗無比。魔法師告訴設計師,在她需要的時候可以穿上這雙魔鞋。
一次群星會上,設計師穿上這雙魔鞋,手中拿著自己設計的鞋子,在現場的所有人被她,被鞋子所打動,包括英俊的著名模特,他愛上了這個設計師。就這樣,因為這雙魔鞋,設計師的角色變換於平常女與美女之間……
④ 這部電影叫什麼名字
女狼俱樂部(2000)
英文名: Coyote Ugly
中文名: 女狼俱樂部/妹力四射/調酒麗人/丑郊狼俱樂部
導 演: ( 大衛·麥里尼 David McNally )
主 演: (派珀·佩拉博 Piper Perabo) (亞當·加西亞 Adam Garcia) (瑪麗婭·貝羅/瑪莉亞·比露 Maria Bello) (梅勒尼·萊恩斯基 Melanie Lynskey) (約翰·古德曼 John Goodman) (伊莎貝拉·米克 Izabella Miko)
·劇情介紹
《Coyote Ugly》是紐約最熱門的酒吧,調酒師全是一批性感女孩,美麗的Violet亦是其中一員。她21歲離開家鄉,獨自一人來到紐約。本想成為一名作曲家,可到紐約後,就被大都市紙醉金迷的生活所吸引,在《Coyote Ugly 》做了一名兼職調酒師。因為酒吧調酒師的名聲並不好聽,影響了她作曲家願望的實現。但她並不後悔,努力工作,最新的願望是要成為酒吧最出色、最受歡迎的調酒師。
Violet的老闆(由Bello扮演)可是一位調教高手,對教導害羞的姑娘熔入酒吧環境很有一套。新來的姑娘很快就變得樂於展示自己,盡情放縱自我。這是影片中一幕,調酒師們(Bello, Perabo,Tyra Banks, Izabella Miko and Bridget Moynahan)都穿著暴露的晚裝,手裡端著盛啤酒的大口杯,隨著靡靡之音,邊跳著富有挑逗性的舞蹈,邊給客人們斟酒。不管你信不信,製片商認為這部影片主題是賦予女性權利,而不是把她們當花瓶對待。
===========================================
因為天生擁有一副好嗓子,21歲的維奧萊特·桑福德(派珀·佩拉博飾)離開了謹小慎微的父親比爾(約翰·古德曼飾)和安逸舒適的家,前往紐約去一心追尋自己的音樂夢想。
維奧萊特搬到曼哈頓的一座沒有電梯的樓房,住進五樓的一個房間。她抓緊分分秒秒創作歌曲和錄音,她踏遍了城裡的每個角落,一邊打工支付房租,一邊拜訪每一位音樂製作人。她甚至還參加了當地俱樂部舉辦的一個演唱會,結果一直困擾著她的心理障礙讓她無法在眾人面前一展歌喉。
經過無數次的碰壁,維奧萊特決定接受現實。她在「女狼俱樂部」找到了一份工作。這是由吝嗇的女老闆李爾(瑪麗亞·貝羅飾)經營的一個俱樂部,網羅著一群放盪不羈的年輕女子,它是城裡最熱鬧的地方,充滿著紙醉金迷的氣息。在這里打工的女孩有輕佻的凱米(伊莎貝拉·彌可飾)、我行我素的雷切爾(布麗姬·穆娜飾)和擅討小費的佐伊(提拉·班克斯飾)。她們用各種火辣誇張的動作逗弄顧客,「女郎俱樂部」由此成為了浪盪子們樂不思蜀的聲色之地。
在環境的影響下,維奧萊特終於掙脫了那些無形的束縛,用她的聲音和性感吸引著酒吧顧客的目光。處在自我陶醉之中的維奧萊特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無非是一個受人追捧的酒吧女,這份工作不僅僅讓她失去了父親的尊重,還讓她險些與真正的愛情和夢想失之交臂……
⑤ 介紹一下李小龍
李小龍
李小龍,偉大的武術技擊家,世界武功片電影表演家,截拳道的創始人。
原名:李振藩
英文名:布魯士(Bruce Lee)
乳名:細鳳
藉貫: 中國廣東順德
生於:1940年11月27日 (星期三) 9:15pm
卒於:1973年 7月20日 (享年32歲)
生肖:龍
出生地:美國舊金山(三藩市積臣街醫院)
近視:600度
身高:5尺7寸(1.71米)
體重:140磅
肄業於香港喇沙書院
1961年赴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州立大學攻讀哲學及心理學
7歲從影,13歲習武
入門功夫:詠春拳
父親:父親:李海泉(李滿船)(粵劇名丑)
母親:何金棠(歐亞混血)
師父:葉問(詠春宗師)
姊姊:亞葛蕾絲、費芙
哥哥:彼得(忠探)
弟弟:羅勃特
太太:蓮達.愛美莉(Linda)
兒子:李國豪(拍攝電影中意外喪生)
女兒:李香凝(從影)
李小龍有一兄、一弟、兩姐
李小龍安息於美國西雅圖湖景墓地,由兒子李國豪陪伴。
所拍電影和電視劇:金門女(1940),富貴浮雲(1948),夢里西施(1949),細路祥(1950),凌霄孤雁(1950),人之初(1951),苦海明燈(1953),母淚(1953),父之過(1953),千萬人家(1953),危樓春曉(1953),愛(上集)(1955),愛(下集)(1955),孤星血淚(1955),守得雲開見月明(1955),孤兒行=苦命女(1955),兒女債(1955),許癲納福(1955),早知當初我唔嫁(1956),雷雨(1957),甜姐兒(1957),人海孤鴻(1959),唐山大兄(1971),精武門(1972),猛龍過江(1972),龍爭虎鬥(1973),死亡游戲(1978),盲人追凶,打擊惡魔黨,可愛的女孩, 布朗蒂,青鋒俠等。
害怕的東西:水
嗜好:閱讀(武術+哲學)(藏書多達2500本),周街聊人打架?跳Cha Cha,練武
最強拳擊沖力:大約350多磅(美國前任世界重量級拳王阿里,身高190公分,體重220磅,一拳勁度是400磅,拳王泰臣體重200多磅,一拳勁度是500磅,但李小龍身高171公分,體重140磅,一拳勁度是350多磅!!拳勁比體重=兩倍多些!!!強!)
關於李小龍
李小龍生於美國三藩市,他的童年和少年是在香港度過的。
李小龍幼時身體非常瘦弱。他父親為了兒子的體魄強壯,在他7歲時便教其練習太極拳。李小龍在13歲時跟隨名師葉問系統地學習了詠春拳,並在家中設一座木樁,每天對著木樁勤練不輟。此外,他還練過洪拳、白鶴拳、譚腿、少林拳、戳腳等拳種,為後來自創截拳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為了提高技擊水平,李小龍除了勤習中國拳術外,還研究西洋拳的拳法,他一邊參加西洋拳訓練班,一邊節省零用錢購買世界拳王路易士的拳擊賽紀錄片,從中學習拳王的步法、身法、拳法和訓練方法;他還經常參加校內外的拳擊比賽,不斷豐富實戰經驗。赴美深造自創截拳道
李小龍在家庭的告誡下,18歲那年決定離開香港到美國留學。
李小龍在西雅圖的生活相當艱苦,進入大學就讀以後,他除了學習外,把精力都放在研習武術上。他在學校里組織了一支「中國功夫隊」,經常在校園里進行訓練和表演,博得了師生們的好評。
1946年,美國在加利福尼亞州舉行全美空手道比賽,當時年僅24歲的李小龍橫掃所有選手取得了桂冠。
李小龍經過精益求精的潛修苦練,使功夫逐漸嫻熟乃至達到更高的境界。其中的「李三腳」、「寸拳」和「勾漏手」更是他的絕招。
李小龍是個多面手,除了精通各種拳術外,還擅長長棍、短棍和二節棍等各種器械,並研習氣功和硬功。
李小龍為了宣揚中華武術,在大學2年級期間,租了校園的一個停車場角落,掛起了「振藩國術館」的牌子。他邊教邊練,刻苦磨煉,技術大有長進,尤以腿功造詣更為精深。
在振藩國術館里,他認識了來學武術的醫學院女學生蓮達,經過一年多的交往,他們漸漸產生了感情,在1964年8月,他倆正式結婚。婚後,李小龍夫婦雙雙輟學,合力經營武術館。
自從李小龍在佛羅里達州唐人街赤手空拳制服4個持刀歹徒,勇救華人少女的消息在報紙上刊登之後,李小龍的名字便傳遍了美國,佛羅里達州等電視台也請他表演腿法,中國功夫引起人們的重視。而他創辦的振藩國術館也逐漸興旺起來了。為了擴大影響,李小龍經常到各處參加武術比賽,並先後在西雅圖、奧克蘭、洛杉磯等地開設武術分館授徒。國術館的規模和設備不斷完善,世界上許多顯赫的武打明星如美國空手道冠軍羅禮士等都爭著拜他為師,好萊塢的著名電影明星如占士亨賓和史提夫都是他的門徒。世界拳王阿里也曾登門拜訪,與他交流經驗。美國國內各流派的拳師經常聚集在李小龍的武館切磋武藝,他的「以武會友」的宗旨收到了預期的效果。涉足電影界功夫震全球
20世紀70年代初,一股中國功夫影片的狂潮席捲著世界。李小龍這個響亮的名字震撼全球。
1971年夏季,李小龍接受香港嘉樂電影公司的邀請,拍成一部以中國武術為題材的《唐山大兄》。該片創下了香港開埠以來的電影最高票房紀錄,達到300萬港元。
繼《唐山大兄》之後,李小龍又拍攝了《精武門》,引起更大的轟動。李小龍在片中的大無畏精神和驚人的打鬥技巧,特別是他表演中的「李三腳」和「地躺拳」,令人贊不絕口。
此後,李小龍又自組協和電影公司,自編、自導、自演了影片《猛龍過江》和《死亡游戲》,還與美國華納電影公司聯合拍攝了《龍爭虎鬥》,並親自擔任了主角。
正當李小龍雄心勃勃,大展宏圖,准備繼續拍完《死亡游戲》的時候,由於葯物過敏,1973年7月20日突然在香港逝世,享年才33歲。
李小龍由於在武術和電影等方面有卓越的貢獻,他先後在1972年和1973年兩度被國際權威武術雜志《黑帶》評為世界七大武術家之一。1972年還被香港評為十大明星之一。美國報刊把他譽為「功夫之王」,日本人稱他為「 武之聖者」,香港報紙贊譽他為「當代中國武術及電影史上的奇才」。在美國、日本、英國、香港、台灣等國家或地區同時出版了紀念李小龍的多種多樣的雜志和特刊,都稱他為「發揚中國武術最有成效的人。」
李小龍的一生是短暫的,但卻如同一顆耀眼的彗星劃過國際武壇的上空,對現代技擊術和電影表演藝術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主演的功夫片風行海外,中國功夫也隨之聞名於世界。許多外文字典和詞典里都出現了一個新詞:「功夫」(Kung fu)。在不少外國人心目中的功夫就是中國武術,李小龍也成了功夫的化身。許多國外武林高手、空手道拳師,泰拳大師看過李小龍主演的功夫片後都承認:「李小龍確有真功夫。」確實,還很少有一位東方武術家能像李小龍一樣突破國家、種族的領域,並且在死後聲威依然不減。
龍之檔案
李小龍,偉大的武術技擊家,世界武功片電影表演家,截拳道的創始人。
原名:李振藩
英文名:Bruce Lee
原藉:廣東順德
生於:1940年11月27日
卒於:1973年7月20日
生肖:龍
肄業於香港喇沙書院
7歲從影,13歲習武
入門功夫:詠春拳
父親:李海泉(粵劇名丑)
母親:何金棠(歐亞混血)
太太:蓮達
兒子:李國豪(拍攝電影中意外喪生)
女兒:李香凝(從影)
李小龍有一兄、一弟、兩姐
李小龍安息於美國西雅圖湖景墓地,由兒子李國豪陪伴。
五大名作:
《唐山大兄》(1971年)
《精武門》(1972年)
《猛龍過江》(1972年)
《龍爭虎鬥》(1973年)
《死亡游戲》(1973年)少年時期的李小龍
李小龍生於美國三藩市,他的童年和少年是在香港度過的。李小龍幼時身體非常瘦弱。他父親為了兒子的體魄強壯,在他7歲時便教其練習太極拳。李小龍在13歲時跟隨名師葉問系統地學習了詠春拳,並在家中設一座木樁,每天對著木樁勤練不輟。此外,他還練過洪拳、白鶴拳、譚腿、少林拳、戳腳等拳種,為後來自創截拳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為了提高技擊水平,李小龍除了勤習中國拳術外,還研究西洋拳的拳法,他一邊參加西洋拳訓練班,一邊節省零用錢購買世界拳王路易士的拳擊賽紀錄片,從中學習拳王的步法、身法、拳法和訓練方法;他還經常參加校內外的拳擊比賽,不斷豐富實戰經驗。赴美深造自創截拳道
李小龍在家庭的告誡下,18歲那年決定離開香港到美國留學。
李小龍在西雅圖的生活相當艱苦,進入大學就讀以後,他除了學習外,把精力都放在研習武術上。他在學校里組織了一支「中國功夫隊」,經常在校園里進行訓練和表演,博得了師生們的好評。
1964年,美國在加利福尼亞州舉行全美空手道比賽,當時年僅24歲的李小龍橫掃所有選手取得了桂冠。
李小龍經過精益求精的潛修苦練,使功夫逐漸嫻熟乃至達到更高的境界。其中的「李三腳」、「寸拳」和「勾漏手」更是他的絕招。
李小龍是個多面手,除了精通各種拳術外,還擅長長棍、短棍和二節棍等各種器械,並研習氣功和硬功。
李小龍從實戰出發,以中國武術為基礎,吸收西洋拳、空手道、跆拳道、泰國拳等技擊術的優點和特長,總結多年的經驗自創了一種拳術---截拳道。設館廣授徒宣揚真功夫
李小龍為了宣揚中華武術,在大學2年級期間,租了校園的一個停車場角落,掛起了「振藩國術館」的牌子。他邊教邊練,刻苦磨煉,技術大有長進,尤以腿功造詣更為精深。
在振藩國術館里,他認識了來學武術的醫學院女學生蓮達,經過一年多的交往,他們漸漸產生了感情,在1964年8月,他倆正式結婚。婚後,李小龍夫婦雙雙輟學,合力經營武術館。
自從李小龍在佛羅里達州唐人街赤手空拳制服4個持刀歹徒,勇救華人少女的消息在報紙上刊登之後,李小龍的名字便傳遍了美國,佛羅里達州等電視台也請他表演腿法,中國功夫引起人們的重視。而他創辦的振藩國術館也逐漸興旺起來了。為了擴大影響,李小龍經常到各處參加武術比賽,並先後在西雅圖、奧克蘭、洛杉磯等地開設武術分館授徒。國術館的規模和設備不斷完善,世界上許多顯赫的武打明星如美國空手道冠軍羅禮士等都爭著拜他為師,好萊塢的著名電影明星如占士亨賓和史提夫都是他的門徒。世界拳王阿里也曾登門拜訪,與他交流經驗。美國國內各流派的拳師經常聚集在李小龍的武館切磋武藝,他的「以武會友」的宗旨收到了預期的效果。涉足電影界功夫震全球
20世紀70年代初,一股中國功夫影片的狂潮席捲著世界。李小龍這個響亮的名字震撼全球。
1971年夏季,李小龍接受香港嘉樂電影公司的邀請,拍成一部以中國武術為題材的《唐山大兄》。該片創下了香港開埠以來的電影最高票房紀錄,達到300萬港元。
繼《唐山大兄》之後,李小龍又拍攝了《精武門》,引起更大的轟動。李小龍在片中的大無畏精神和驚人的打鬥技巧,特別是他表演中的「李三腳」和「地躺拳」,令人贊不絕口。此後,李小龍又自組協和電影公司,自編、自導、自演了影片《猛龍過江》和《死亡游戲》,還與美國華納電影公司聯合拍攝了《龍爭虎鬥》,並親自擔任了主角。英年突夭折龍威仍未減
正當李小龍雄心勃勃,大展宏圖,准備繼續拍完《死亡游戲》的時候,由於葯物過敏,1973年7月20日突然在香港逝世,享年才33歲.
李小龍由於在武術和電影等方面有卓越的貢獻,他先後在1972年和1973年兩度被國際權威武術雜志《黑帶》評為世界七大武術家之一。1972年還被香港評為十大明星之一。美國報刊把他譽為「功夫之王」,日本人稱他為「武之聖者」,香港報紙贊譽他為「當代中國武術及電影史上的奇才」。在美國、日本、英國、香港、台灣等國家或地區同時出版了紀念李小龍的多種多樣的雜志和特刊,都稱他為「發揚中國武術最有成效的人。」
李小龍多才多藝,亦文亦武。他每當練功之餘,埋頭研究武術理論與訓練方法。他逝世前留下了七大本學武筆記和六本著作手稿:《截拳道》、《截拳道研究》、《功夫記錄》、《二節棍法》、《布魯斯-李拳術圖解》(英文版)和《布魯斯-李武打技法》(英文版)。世界各國技擊雜志仍在不斷地研究、介紹他的武功,世界各地的武術愛好者依然崇拜他。當回顧作為一位中華武術傳人的李小龍一生時,人們將永遠懷念他那顆熱愛中華民族、振奮中華民族精神,渴望中華民族強盛的赤誠之心。
⑥ 這個視頻叫什麼名字啊是電影還是什麼
《雷神托爾》
劇情簡介 · · · · · ·
勇敢善戰雷神托爾(克里斯•海姆斯沃斯 Chris Hemsworth 飾),作為永恆境界阿斯加德的王位繼承人,受人敬仰。然而由於一次魯莽的行動,險些挑起一場古老的戰爭,因此被父親天神奧丁(安東尼•霍普金斯 Anthony Hopkins 飾)流放到人間。托爾在人間認識了 美麗的女科學家珍•福斯特(娜塔莉•波特曼 Natalie Portman 飾)和她的工作夥伴,在他們的幫助下,托爾找到了和自己一起被貶的雷神之錘,但此時的雷神之錘並不屬於他。此間,托爾的弟弟洛基為了成為阿斯加德的王,居然聯合寒冰巨人,企圖在永恆境界掀起一場腥風血雨。為了維持永恆之界的法度,托爾的四位朋友也來到人間,他們決定帶托爾返回永恆之境。此時,為了阻止雷神重歸永恆境界,洛基派出巨人殺死托爾。喪失能力和法戰的托爾為了保護無辜的人類與自己的朋友,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⑦ 有誰知道這部電影叫什麼名字
哦,看過,皇家威龍
http://post..com/f?kz=18844256
主演:成龍 歐文.威爾遜
攜手馳騁大西部原野的成龍與歐文威爾森回來了!這次他們來到十九世紀的英國倫敦,追捕謀殺江文父親的兇手.江文的妹妹和他們一樣,一心只想復仇 ,並揭發了一宗危及英國皇族的國際陰謀,卻沒有人願意相信她.而在追捕兇手的過程中,江文大展身手搖撼多利亞時代的英國倫敦,歐朗尼則是一心只想追求江文的妹妹,讓江文傷透腦筋.爆笑的情節,精採的動作,並結合中古世紀的華麗場面,其續集<<皇家威龍>>比第一集<<龍旋風>>更加熱鬧,也更有看頭.
成龍和奧雲.威爾遜(Owen Wilson)曾合作主演了一部《西域威龍》(Shanghai Noon),那是一個清朝時期的美國西部故事。如今兩人再次攜手拍了一部續集,剛剛從馬背上下來的兩個西部英雄又重新回到了19世紀,而地點則由美國西部轉往英國倫敦,故事則是千里追凶為父報仇的俗套
⑧ 這個電影叫什麼名字謝謝在線等
就叫《submission》,中文名我知道的是《金玉淖泥中》。又查了下豆瓣,用的是英文海報,叫《玩偶》(Scandalo)。是1976年義大利的戲劇色情電影,IMDB:tt0076668。
⑨ 李小龍的所有電影作品名稱
李小龍,武術技擊家,武功片電影表演家,截拳道的創始人。
原名:李振藩
英文名:Bruce Lee
乳名:細鳳
綽號:馬騮,冇天裝,闌仔,牛王頭,冇時定,點解龍 ,猩猩王等。
藉貫: 中國廣東順德
生於:1940年11月27日 (星期三) 9:15pm
卒於:1973年 7月20日 (享年32歲)
生肖:龍
出生地:美國舊金山(三藩市積臣街醫院)
近視:600度
身高:5尺7寸(1.71米)
體重:140磅
胸肌:41.5(擴胸前)44.25(擴胸後)
腹:29.5寸
右前臂:12.25寸 左前臂:11.75寸
右上臂:14.25寸 左上臂:13.75寸
右大腿:22.5寸 左大腿:22.5寸
右小腿:13寸 左小腿:12.88寸
肆業於香港喇沙書院
1961年赴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州立大學攻讀哲學及心理學
7歲從影,13歲習武
入門功夫:詠春拳
父親:父親:李海泉(李滿船)(粵劇名丑)
母親:何金棠(歐亞混血)
師父:葉問(詠春宗師)
姊姊:亞葛蕾絲、費芙
哥哥:彼得(忠探)
弟弟:羅勃特
太太:蓮達.愛美莉(Linda)
兒子:李國豪(拍攝電影中意外喪生)
女兒:李香凝(從影)
李小龍有一兄、一弟、澆?
李小龍安息於美國西雅圖湖景墓地,由兒子李國豪陪伴。
所拍電影和電視劇:金門女(1940),富貴浮雲(1948),夢里西施(1949),細路祥(1950),凌霄孤雁(1950),人之初(1951),苦海明燈(1953),母淚(1953),父之過(1953),千萬人家(1953),危樓春曉(1953),愛(上集)(1955),愛(下集) (1955),孤星血淚(1955),守得雲開見月明(1955),孤兒行=苦命女(1955),兒女債(1955),許癲納福(1955),早知當初我唔嫁(1956),雷雨(1957),甜姐兒(1957),人海孤鴻(1959),唐山大兄(1971),精武門(1972),猛龍過江(1972),龍爭虎鬥(1973),死亡游戲(1978),盲人追凶,打擊惡魔黨,可愛的女孩, 布朗蒂,青鋒俠等。
作為一個熱愛電影的人,我很早就對李小龍這個名字耳熟能詳,但慚愧的是,一直都不太清楚這個人的來龍去脈,總覺得一位已經去世三十年的明星,其星光可能只存在於上一代人的記憶里,在我們這一代,亮極有限。這些年走了一些地方,發現李小龍的地位和影響力遠遠超出我的想像,幾乎是有電影的地方就有他的名字,知道中國電影的人就知道他。後來終於買到了他的幾部代表作和傳記片,一看之下,瞠目結舌。原來他不僅僅是儀表堂堂淵停岳峙,動起來更似奔雷閃電,遠不是如今眾多功夫明星的花拳綉腿可以比擬;原來他不僅僅是一位功夫片明星,還是一代武學宗師,一生致力於傳播和提升中國武術;原來他不僅會演戲,還對電影有著自己的深刻見解和切實投入,後期作品可以真正稱為「李小龍作品」;原來他不僅懂電影懂功夫,還懂哲學,會作詩,擅長美術……
李小龍原籍廣東順德,1940年11月27日出生於美國三藩市,屬龍,乳名細鳳,英文名Bruce Lee,中文原名李振藩(據說是「振興三藩」之意),族名源鑫,在五個兄弟姊妹中排行第二。
據說在李小龍尚在襁褓里的時候,好萊塢電影《金門女》需要一名華人嬰兒出鏡,抱去了李小龍。如果此事屬實,應該算是這位電影巨星的處女作吧。
他的父親名叫李海泉。
李海泉是一位在廣東地區很著名的喜劇演員,粵劇四大名丑之一,經常帶著全家到世界各地巡迴演出,這也是李小龍降生在美國的原因
李小龍的媽媽何金棠有一半德國血統,容顏俊秀
李小龍三個月大的時候,全家返回香港居住。此後直到十八歲,李小龍一直生活在香港。
年少的李小龍已經非常英俊,加之他的父親與演藝界的關系,他成了一位比較知名的童星。他出演的第一部香港電影是《富貴浮雲》,當時六歲,在拉薩爾書院小學部讀書。
李小龍參加電影拍攝多安排在學校的假期,有時也要在課余參加拍攝。為了不耽誤他的學業,導演盡可能把他的戲安排在夜間進行。李小龍在電影事業上表現出極強的敬業精神,據家人回憶,若要拍電影,李小龍吃完晚飯就會上床休息,到了該去攝影棚的時候,母親一喚就醒,手腳利落地穿戴好行裝,精神抖擻地隨父親出門,拍戲從不遲到。但是作為學生的他,卻是個頑劣少年,上課不聽講,課下不讀書,經過多次退學轉校後,才勉強讀完初中。
當時的李小龍在電影中也總是扮演一些問題兒童或是問題少年,舉止隨意,玩世不恭,神情動作上已經頗具後期李小龍獨具特色的表演風格。
十八歲赴美之前,李小龍在香港參演22部粵語電影,曾用過的藝名還有「李龍」、「小李海泉」等。評論界已經稱其為演藝天才
早期的李小龍並未演過功夫電影,相反,倒是演了很多文藝片。
十八歲,李小龍進入聖芳濟書院讀高中
這個時期的李小龍是個標準的時尚青年,一大愛好是交女朋友。
另一大愛好是摩托車。還有一個愛好是跳舞。李小龍是1958年全港恰恰舞公開賽的冠軍
那時香港的報紙,雖然連篇地報道了李小龍暴斃的花邊新聞,但死亡的經過情況則大致循著嘉禾電影公司的董事長鄒文懷最初對記者的說法:
「他原約定李小龍於昨日(7月20日)下午5時半,與到香港的澳大利亞演員佐治.拉辛比一起在尖沙咀金田中餐館吃晚飯,但等候多時仍未見李至,於是致電李家,李接電話,謂感身體不適,須稍睡一會。但久久不見李至,鄒文懷與佐治.拉辛比在金田中餐館共進晚餐後,於下午6時獨自驅車抵達李小龍寓所,其妻謂李小龍不大妥,叫之不醒。於是通知醫生,稍後私家醫生亦至,以診治後,認為病情嚴重。7時許,首先在九龍塘浸信會醫院訂下了一間病房,准備送李小龍入院,但經該私家醫生詳細檢查後,認為情況非常嚴重,於11時徑送往伊莉莎白醫院救治......但延至深夜11時半,李已證實不治,至於其死因,他亦莫明,有待解剖。」
此人以中國功夫的特色出現.給與我們極大的視覺.讓我們對中國功夫更加熱愛
1973年7月20日晚上在影星丁佩家中暈倒送醫院
不治身亡,享年32歲零8個月
特立獨行,卓而不群。
70年代,一個年輕人自信可以震驚世界,雖然人們並不相信。後來,他真的做到了——用了四部半的電影。這個年輕人,就是李小龍。
李小龍是一個開始,也是一個結束。無論時光怎樣流轉,都絕不會再有第二個集哲人與武者於一身的功夫明星了。
李小龍以凌厲瀟灑的腿法和出神入化的雙節棍將空手道家們一個個擊倒。然後把「東亞病夫」四個字撕下來,「告訴你們,中國人不是病夫。」李小龍揚長而去,一個民族英雄的形象就此塑造。
這便是《精武門》的經典畫面,這便是深深留在人們印象中的永恆的李小龍形象。
英文名布魯斯·李(Bruce Lee)。
1940年11月27日,李小龍在美國三藩市誕生,父親給他起名叫李振藩,希望他有一天能夠名振三藩市。李小龍幼時身體瘦弱,為使身體強壯,7歲時便開始練習太極拳。13歲,李小龍開始跟隨名師葉問學習詠春拳。他先後練習過洪拳、白鶴拳、潭腿、少林拳、戳腳等拳種,為後來自創截拳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8歲時,李小龍離開父母、師傅,孤身來到美國,考入華盛頓州立大學哲學系。進入大學就讀以後,他除了學習外,把精力都放在研習武術上。1964年,在加利福尼亞州舉行的全美空手道比賽,年僅24歲的李小龍橫掃所有選手取得桂冠。
李小龍熱愛武術幾乎到了痴迷的程度,經過精益求精的潛修苦練,他的功夫日益嫻熟,達到很高的境界。除了精通各種拳術外,他還擅長長棍、短棍和二節棍等各種器械,研習氣功和硬功,並且從實戰出發,以中國武術為基礎,吸收西洋拳、空手道、跆拳道、泰國拳等技擊術的優點和特長,總結多年的經驗而自創了一種拳術——截拳道。
回到香港的李小龍迎來了他龍騰虎躍的演藝事業。1971年主演《唐山大兄》,創下香港自1840年開埠以來的最高電影票房紀錄:310多萬元港幣。他以他在片中打鬥的實戰風格一夜間躥紅整個東南亞,掀起東南亞地區的武術熱潮。
1972年主演《精武門》,再創440萬元的票房佳績。「李小龍式」打鬥動作在此片公映後被人們認可,而他凝視敵人的犀利眼神和打鬥時的怪叫也在此片後成為他的「注冊商標」。也是在該片中,小龍第一次使用兩節棍,並被譽為「李三腳」。李小龍以凌厲瀟灑的腿法和出神入化的雙節棍將空手道家們一個個的擊倒。然後把「東亞病夫」四個字撕下來,「告訴你們,中國人不是病夫。」李小龍揚長而去,一個民族英雄的形象開始出現。
同年底,李小龍自編、自導、自演並任武術指導,全面展現李小龍電影才華的影片《猛龍過江》刷新《精武門》的票房紀錄,首輪放映便狂售530多萬元港幣。李小龍在片中的打鬥自由無羈,收放自如,並將其「以無法為有法」的截拳道精神表現得淋漓盡致。
如果說《猛龍過江》奠定了李小龍國際巨星的地位,那麼1973年與好萊塢合作拍攝的又一部力作《龍爭虎鬥》則奠定了小龍國際巨星的超級地位。《龍爭虎鬥》使李小龍躋身於世界頂尖明星之列。李小龍也向全世界宣揚了他的哲學思想。「不是思考,而是一種直覺。」李小龍就是一種直覺,想到了就去做,絕不會去想什麼後果。這一點上,他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李小龍終於如願以償地實現了使中國演員在好萊塢重要影片中獲得主演地位的夙願,使美國人重新認識了中國功夫、重新認識了中國人。
1972年深秋,李小龍在完成《猛龍過江》後不久,便開始構思、投拍新作《死亡游戲》。正當李小龍雄心勃勃、准備大展宏圖的時候,卻於1973年7月20日在香港驟然逝世。
李小龍生於美國三藩市,長於香港,在美讀了大學,最後又回到香港,他就這樣遊走於兩種文化之間,也許是這樣的經歷使他最後突破了形式的束縛,創立了以無法為有法的截拳道。
李小龍的一生是短暫的,但他對現代技擊術和電影表演藝術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主演的功夫片風行海外,中國功夫也隨之聞名於世界。許多外文字典和詞典里都出現了一個新詞:「功夫」
⑩ 這個電影叫什麼名字
《幸福終點站》。
《幸福終點站》是一部2004年夢工廠出品的電影,由斯蒂芬·斯皮爾伯格執導,主要演員有湯姆·漢克斯、凱瑟琳·澤塔-瓊斯、斯坦利·塔奇和齊·麥拜特。劇本由薩沙·傑瓦西和安德魯·尼科爾根據真實故事改編。影片於2004年6月18日在美國上映。
影片講述主角前往美國途中家鄉發生政變,政府被推翻,所持證件不被美國入境當局承認,被拒絕入境卻又不能回國,被迫滯留肯尼迪國際機場期間的故事。
影片評價
《幸福終點站》是斯皮爾伯格藉助於這樣一個題材來透視美國的社會眾生相。候機大廳從某種意義上就是觀望美國的一個窗口。最主要的矛盾就是湯姆·漢克斯與機場主管的矛盾。從某種意義上講,這種關系與沖突就是一個外來者與美國官僚之間的矛盾與沖突。
湯姆·漢克斯在機場內接觸的都是普通人,感受到的是普通人的善良、熱情、互助,與這些人建立起了感人的情誼,而機場主管則完全是一個冷血動物,他在某種程度上象徵著官僚政客的固執、機械乃至心胸狹隘。
湯姆·漢克斯身上體現出的人類的忠貞、勇敢、勤勞、善良精神贏得了機場所有人員的支持,而機場主管卻是眾叛親離,無力抗衡民意,正反映了這種官僚政策的失敗。可以充分看出斯皮爾伯格在電影中重復了他一貫張揚的主題,就是人性的力量永遠比機構的教條來得和藹可親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