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香港電影有《東成西就》、《追龍》、《無間道》、《無雙》。
1、《東成西就》:有這么一部片子,時隔十年看了數十遍,論起最搞笑喜劇,第一印象永遠是他。甚至一響起片頭曲,就已經開始想笑。《東成西就》就是這么一部電影。
影片從「主角無雙」到「情感無雙」,從假鈔、假面到假想,從反轉反轉到再反轉,劇情不斷往前推動,一點一點將人心剝離,一步一步將人性揭露,最終將主題「命運無雙」烘托出來。讓人心生感慨。
『貳』 香港電影中有一部叫0記什麼的電影求解
《O記三合會檔案》
霍耀良導演,劉青雲,吳鎮宇主演。
http://ke..com/link?url=_
『叄』 誰記得一部早期的香港電影的名字
是《 放逐》 ???
【國 家】中國香港
【類 別】劇情/動作
【導 演】杜琪峰 Johnny To
【主 演】
主演:
吳鎮宇 Francis Ng
黃秋生 Anthony Wong Chau-Sang
任達華 Simon Yam
任賢齊 Richie Ren
林家棟 Ka Tung Lam
林雪 Suet Lam
許紹雄 Shiu Hung Hui
張家輝 Nick Cheung
張兆輝 Siu-Fai Cheung
陳雅倫 Ellen Chan
張耀揚 Roy Cheung
何超儀 Josie Ho
譚炳文 Tam Ping Man
五個配合默契的殺手中有一人突然金盆洗手,並且帶著妻子遠離塵囂,在澳門過著恬靜的生活。
一天,當年的四個同伴先後出現在澳門,五人重新聚首百感交集。但是每個人心底里都有不同的盤算和目的,其中有人更是仇家派來殺人滅口的。與此同時,另外幾名殺手也肩負使命出現在澳門,於是平靜的小鎮掀起了連場激斗。直到最後大家面對彼此緊扣扳機的時候,才弄清楚各自此行的真實目的,並且等待著命運的裁決……
主創陣容
影片主演大都是杜琪峰多年的合作夥伴,除《槍火》中的小弟呂頌賢一人缺席外,其他「四大金剛」——吳鎮宇、黃秋生、張耀揚、林雪盡數出鏡,在《放逐》中依然扮演殺手的角色。吳鎮宇當年就是憑借在《槍火》中的演出獲得37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而杜琪峰當年也擊敗李安獲得最佳導演。在《槍火》中扮演黑社會二當家的任達華縱橫影壇多年卻一直欠缺獎項緣,正是憑杜琪峰的《PTU》和《黑社會》連續兩年奪得了金紫荊獎影帝的桂冠,此番再度披掛上陣自是義不容辭。
此外,本片的另兩名男主演也是來路不凡。任賢齊在《大事件》中和杜琪峰有過合作,延續《大事件》中悍匪的性格特徵,在《放逐》中任賢齊扮演的也是一名兇悍的殺手,為了達到杜琪峰導演心目中的殺手形象,小齊下了不少功夫減肥,好讓自己變得更強壯一些。張家輝在杜琪峰近來作品中頻頻亮相,除了《大事件》外,他在杜琪峰的《黑社會》系列中的表現更是可圈可點。此次張家輝在《放逐》中扮演的正是那位逃避組織追殺的殺手,戲份不輕。
作為一部純粹的男人電影,《放逐》中唯一女性角色就是促使張家輝退出江湖的妻子。也許因為在澳門拍攝的緣故,杜琪峰特地找來澳門賭王何鴻?的女兒何超儀在片中扮演這一角色。對於加盟杜琪峰的影片,何超儀覺得非常興奮。不過由於是「萬綠叢中一點紅」,再加上要和黃秋生、吳鎮宇這些老戲骨一起演戲,她坦言自己是整個劇組中壓力最大的一個,好在導演杜琪峰在現場的時候經常親自給予指導,讓她的戲份能夠順利完成。
關於影片
1999年,杜琪峰的作品《槍火》不僅為他贏得了香港電影金像獎以及台灣電影金馬獎的殊榮,同時也確立了杜琪峰獨一無二的電影風格。盡管杜琪峰一再否認《放逐》是《槍火》的續集,無論是故事情節還是人物,《放逐》和《槍火》並沒有直接關系。不過從影片曝光的劇情來看,二者的主題還是一脈相承的,同樣是有關組織、友情與背叛,而《放逐》所融合的「無間式「情節將使影片更具懸念,也更具可看性。
《放逐》入圍第63屆威尼斯電影節競賽單元,對杜琪峰來說無疑是一大肯定。據說杜琪峰送給威尼斯組委會的是《放逐》的粗剪版本,長約1小時,出於對該片的喜愛,威尼斯組委會立刻拍板將《放逐》納入競賽單元。由於音效、特效等後期工作還未最後完成,因此杜琪峰決定就拿這個1小時的粗剪版本去參賽。也正因為如此,因此該片何時上映,能夠引進內地都還未最後確定,一切只能等到杜琪峰完成所有後期製作後再說。
在去年的戛納電影節上,《黑社會》鎩羽而歸;今年《放逐》競逐金獅究竟勝算幾何實在無法確定,畢竟由於中西文化的差異,洋評委們是否能夠認可杜式江湖片還要打一個大大問號。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匯集了強大猛男陣容的《放逐》無疑是今年香港影壇備受矚目的一部電影,作為杜琪峰的影迷,莫不期待這部作品能夠帶來更大的震撼和驚喜,也為欲振乏力的香港影市帶來新的刺激。
『肆』 香港電影忘了是啥了,詳細有劇情
《富貴再逼人》
董驃,沈殿霞等主演
劇情簡介:
報館編輯驃叔被調往加拿大工作,正當一家人逐漸適應異地生活之際,驃叔因開罪上司而被開除,唯有回香港重新開始。不久,驃嬸赫然發現中了加國彩票頭獎(加幣二千萬),舊上司知道後,即設法搶奪彩票,幸而一家人團結對抗,最後終於順利前往加國領取巨獎。誰料到時卻超過領獎的時限,一家人失望之際,赫然發現因為時差,所以領取彩票的日子尚有一天……
『伍』 香港經典電影有哪些
樓主給的時間跨度也太大了,我說一些我看過的吧,慢慢補充。
功夫片——香港電影的國際旗幟,不可不提。細分為武俠片和動作片
武俠片:《黃飛鴻》系列,《新龍門客棧》,《東邪西毒》,《刀馬旦》,《方世玉》系列,《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倩女幽魂》系列(因為是程小東,徐克的作品,就姑且歸入武俠片),另外還有《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新少林五祖》等等
動作片:《導火索》,《殺破狼》等等
警匪片——香港電影最常見也是拿捏最好的題材。
《英雄本色》,《無間道》系列,《槍火》,《古惑仔》系列(姑且歸入),《保持通話》等等
搞笑片——大家比較熟悉的香港電影題材
《花田喜事》,《家有喜事》,《東成西就》,《老婆未滿18歲》,《大話西遊》等周星馳系列,《警察故事》等成龍系列
文藝片——獲獎較多的題材
《新不了情》,《重慶森林》,《花樣年華》,《甜蜜蜜》,《玻璃之城》,《阮玲玉》,《如果愛》(音樂電影)等等
恐怖片——比內地的強多了
《山村老屍》系列,林正英的僵屍系列,《見鬼》,《三更》,《餃子》等等
動畫片
不得不提徐克的《小倩》
『陸』 有哪些好看的香港經典電影
《驚魂記》
是由金公主電影製作有限公司出品,鍾志文執導,林青霞、王祖賢、王小鳳、李美鳳、李子雄等主演的驚悚電影。
該片講述的是從一封恐嚇信開始,層層推進,講述了一個險象環生的故事。算的上是那個時代的經典。
『柒』 求一部香港電影,內容記不大清楚了,就記得結尾男主角坐火車走了,女的騎摩托再後邊追,遞給他一項鏈
郭晉安演的《少林好小子》,送他的那個人是朱茵
少林高僧布袋大師和他的弟子「少林五祖」,接到美國某電視台的邀請,去美國進行巡迴表演。途中,「少林五祖」中最頑皮的玻板好心辦了壞事,被師傅罰其在衣櫃內面壁,因此誤了火車,和師傅、師兄弟們失散。車站上,玻板遇見小偷行竊,他施展少林絕技,制服了小偷,由此他結識了從香港來內地旅遊的吳媽、小吳、小豆丁以及林業和林雅。玻板和吳媽一家暫住林家。大家相處和睦,只是十分調皮的小豆丁經常和玻板搗亂。一天,玻板偶然撞見吳媽和林業激烈交手,玻板使他們罷斗。原來吳媽和林業在20多年前是一對戀人,後來因為誤會,各自東西。在玻板、小吳和林雅的勸說下,兩位前輩終於盡釋前嫌,重歸於好。吳媽一家在大陸的旅遊將要結束,他們決定看完林雅的「飛鷹隊」毽球比賽再走。不料,小豆丁被一夥頑童拐走。大家分頭去找,玻板終於在一處偏僻的糧倉發現了小豆丁,他隻身去救,遭到頑童們的圍攻。小吳、林雅及時趕到,救出了玻板和小豆丁,但林雅「飛鷹隊」的兩名主力隊員受了重傷。毽球比賽如期舉行,由於主力缺陣和裁判不公,「飛鷹隊」連連失球。這時,布袋大師一行從美國歸來,在玻板的請求下,「少林五祖」替「飛鷹隊」上場比賽。「少林五祖」施展少林真功夫,頻頻得手。在場觀眾大開眼界,歡聲雷動。在數日的交往中,小吳和林雅也戀愛了。小吳在分別時將一個傳呼機作為定情物塞到林雅手裡,林雅萬分激動,她騎著摩托車追趕飛駛的列車,將一串象徵愛情的項鏈通過車窗遞給了小吳,兩人含淚揮手告別。
『捌』 香港電影火了一部又一部,有哪些非常值得推薦的香港電影
香港電影我們聽得最多的除了香港電影有多經典就是,香港電影已經沒落了。這樣說吧香港電影輝煌的時候在整個東南亞和中亞地區的影響力,領先全世界。但是在新世紀開始,全球范圍內都被好萊塢大片包圍,香港電影也因為總總原因開始沒落,但是有一些香港電影一直就是經典,或者說在特別的時刻,這些香港電影代表了香港電影曾經的影響力和未來。
1:《功夫》周星馳
1940年代的上海,自小受盡欺辱的街頭混混阿星(周星馳)為了能出人頭地,可謂窺見機會的縫隙就往裡鑽,今次他盯上行動日益猖獗的黑道勢力「斧頭幫」,想借之大名成就大業。
阿星假冒「斧頭幫」成員試圖在一個叫「豬籠城寨」的地方對居民敲詐,不想引來真的「斧頭幫」與「豬籠城寨」居民的恩怨。「豬籠城寨」原是藏龍卧虎之處,居民中有許多身懷絕技者(元華、梁小龍等),他們隱藏於此本是為遠離江湖恩怨,不想麻煩自動上身,躲都躲不及。而在觀戰正邪兩派的斗爭中,阿星逐漸領悟功夫的真諦。
賭神、賭俠、賭聖這是官方的賭神宇宙中的經典,還有相關衍生出的堵片,賭霸、千王之王、雀神系列都有不少佳作。
賭神代表了香港電影濃墨重彩的一個系列——賭片。相關的賭片不下於上千部,除去及格線一下的, 也有幾百部影片,因為這一部電影而出現。
王晶自己在賀歲片《澳門風雲》系列中,想要從新打造賭神宇宙。我們還記得在《澳門風雲》中結尾當周潤發、劉德華、周星馳作為賭神、賭俠、賭聖出現過的場景時,有很多人表示《澳門風雲》片子質量一般, 但是彩蛋的質量也是讓人唏噓。
不知道在過兩年的《澳門風雲》系列中會不會賭聖的出場啊,真的期待周星馳,露個臉也行啊。
『玖』 以前看過一個香港電影忘什麼名字了
是老大戴黑色頭套,他坐在椅子上,下面有很多手下。他要殺沒完成任務的一個頭頭,最後還是讓他將功贖罪,跑到大陸,記的他手下有個女的穿著少數民族衣服,很能打鬥,最後都被大陸公安轉獲。
應該是香港 80 90 年代的片。大陸公安還軍綠色的大蓋帽制服。
『拾』 香港電影的類型
香港電影最偉大的成就是讓世界知道了中國功夫,在李小龍成名之前,香港影壇就有關德興、石堅等人出演的《黃飛鴻》系列電影,這套系列關德興拍攝了99部,有資格進入吉尼斯世界紀錄了。
說起武俠片,就是古裝動作片,《雲海玉弓緣》(1965)、《大醉俠》(1966)、《獨臂刀》(1967)三部影片開創了香港新派武俠時代,古裝武俠電影也成為香港影壇一個最賺錢的類型影片。 武俠片為了要展示俠客們驚世駭俗神乎其神的蓋世武功,能想到的花樣都要拿出來,吊鋼絲、噴火、炸葯、噴氣、碎石……武俠片是虛實結合,既有真功夫的比拼,也有電影特技的渲染。 在武俠片之前的50年代,香港電影主要是文藝片和黃梅調影片最賣座,這一切都因為武俠時代的到來而改變了,
武俠片早期的代表人物是張徹、劉家良、胡金銓,三位大師從不同的角度詮釋對俠義和武術的理解。劉家良在邵氏時期大多拍攝古裝片,但是他的電影中都是真功夫,這時的武俠片已經開始向功夫片轉變。
所謂功夫片,70年代主要是指故事背景放在民初時代的影片,功夫片拍攝最多的還是張徹,《馬永貞》、《報仇》、《大決斗》等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作品。民初功夫片和古裝武俠片的最大區別在於武功的表現形式不同,功夫片極少數要吊鋼絲,都是靠真功夫博得觀眾喝彩。
武俠片和功夫片齊頭並進到了80年代,成龍雖然靠著《醉拳》揚名立萬,但是在已經看到民初功夫片已經是日漸式微,他果斷地決定開拍時裝動作片《警察故事》,這是成龍動作電影生涯的一個轉折,也是香港動作電影的一個里程碑。從《警察故事》之後,時裝動作片就在電影市場上占據了主導地位,並且不斷引領潮流,風靡全球。
時裝動作片不僅在時代背景上與民初功夫片不同,在拍攝手法上也有眾多創新,最顯著的特點,動作片的危險系數要遠遠超出了功夫片。現代都市中發生的激烈爭斗,少不了槍支、飛機、汽車、輪船的參與,場面和動作都要比功夫片精彩許多,動作片要比功夫片具有更多的看點和更富有時代氣息,它成為主流也是必然的事情。 功夫片是香港最大的特色,也是香港影壇最高的成就。喜劇片則是香港影壇歷來的一個強項,喜劇片為世界通用,沒有幾個國家和地區不會拍喜劇片,這是電影觀眾最喜聞樂見的一個類型片種。
在香港,明星資源異常豐富,絕大多數影星都參與過喜劇片的製作。香港電影發展近百年,能稱得上喜劇天王的僅有兩個人,一個是平民喜劇天王許冠文,另一個是無厘頭喜劇天王周星馳。香港喜劇電影30年來的喜劇最高成就,都體現在這兩個人身上了。
除了兩位天王之外,其他各路明星都會在喜劇片中一展身手。汗牛充棟的經典喜劇作品,就是他們付出汗水的最好結晶。喜劇片有像《半斤八兩》、《天才與白痴》、《八星報喜》、《家有喜事》這樣的普通喜劇,也有《醉拳》、《賭聖》、《武狀元蘇乞兒》、《功夫》這一類的多類型喜劇片,後者融合了功夫片、賭片等各類元素,使喜劇的表現形式更為豐富。不僅有功夫喜劇,也有喜劇鬼片、愛情喜劇等多種類型。香港影人這樣天才的創造力,為港片在八、九十年代的興盛提供了強有力的後備資源。
香港喜劇片進入21世紀,也和香港電影一樣,進入了衰落時期,人才的大量匱乏,導致喜劇片變得不再搞笑。除了周星馳的一支獨秀,香港近幾年都沒有堪稱經典的喜劇問世。 它與警匪片的區別在於黑幫片中的警察只是一種符號象徵。有兵就有匪,有黑就有白。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相對的,總要一物降一物。 黑幫片中的主角是黑道中人,故事也是講述黑幫內部中的爭權奪利,或是與敵對幫派搶地盤火拚。 邵氏時代的反映香港黑幫的影片較少,只有《香港奇案之龍虎武師》、《成記茶樓》、《大哥成》、《憤怒青年》等幾部。
到了80年代以後,香港的黑幫電影逐漸有風起雲涌之勢。較為著名的有吳宇森執導的《英雄本色》、麥當雄製作的《跛豪》、林嶺東的《學校風雲》、羅烈執導的《沖擊!天子門生》、劉偉強執導的《古惑仔》系列和《O記三合會檔案》、杜琪峰的《龍城歲月》系列等等,這些黑幫電影幾乎折射出香港黑幫的一段發展歷史,誇張虛構的成分佔去不少,只有個別事件可能是真實的。電影只是一種表現形式,香港也絕不是像黑幫片中描寫得那樣險象環生。早期的黑幫片只是為了吸引觀眾走入電影院,所以美化的成分居多。 警匪片絕大多數都是動作影片,情節驚心動魄,警匪之間的沖突不斷為劇情掀起高潮。警匪片在香港電影中的歷史源遠流長了,香港電影發展的各個時期都有不少佳作面世。 警匪片突出的是警察的神勇,黑幫片著重刻畫的是黑幫的兇殘。看看杜琪峰的《大事件》和《龍城歲月》就會對二者的區別一目瞭然。
在香港電影最輝煌的八、九十年代,警匪片也同樣發展到了一個頂峰的位置。吳宇森的《辣手神探》、《喋血雙雄》,林嶺東的《龍虎風雲》、黃志強的《重案組》、劉偉強的《無間道》系列,都是警匪片近20年來的經典之作。
警匪片強調的是二元對立,兵與賊之間的鬥智斗勇,善惡明朗、黑白分明。警匪片主要是靠火爆的動作場面招徠觀眾,所以也可以稱其為警匪動作片。單純像《無間道》系列那樣用劇情撐起一部電影的警匪片,在香港近20年來的影史上並不多見,這也就是為什麼《無間道》系列會在香港引起這么大轟動效應的一個重要原因。 香港是商業電影之都,文藝片鼎盛時期在60年代以前。邵氏興起之後,大量的商業愛情巨制和功夫片的大行其道,香港的文藝片遂逐漸走向沒落。
80年代初,香港由一批新晉導演發起了一場新浪潮運動,他們旨在拍攝有藝術品味的電影,以抗衡充斥市場的大量商業影片。香港文藝片終於在20年之後,迎來了第一春天。在那段時期,所有新浪潮的導演都貢獻出自己的文藝佳作,方育平的《父子情》和《半邊人》,許鞍華的《投奔怒海》、嚴浩的《似水流年》、張之亮的《籠民》等等,這些作品都獲得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大獎的殊榮,也成為經久不衰的文藝港片。
90年代以後,新浪潮運動已經漸漸沒落,能在香港扛起文藝大旗的導演,只有許鞍華、王家衛、關錦鵬、陳果等少數幾位導演。
香港文藝片導演中目前成就最高的是王家衛,他獲得過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獎(1997),這是香港導演贏得的最高國際榮譽。杜琪峰近兩年也異軍突起,頻繁亮相各大國際電影節,作品也時常被選中入圍。
香港的文藝片主要是關注底層社會人的生活狀況,寫實有之,寫意亦有之。王家衛關注的是都市男女的情感,透過他鏡頭娓娓道來一段段情真意切的香港往事。 鬼片是香港又一大招牌類型電影,鬼片中照樣分為眾多類型:僵屍片、幽靈鬼魂片、喜劇鬼片、功夫鬼片、愛情鬼片等等,真讓人對香港電影人的創造力佩服得五體投地,真奇怪這樣強悍的想像力。
鬼片在香港影壇也沒落了,輝煌的時代同樣也是二三十年前,徐克的《倩女幽魂》、林正英主演的《僵屍先生》系列、洪金寶的《人嚇人》系列,還有諸如《猛鬼差館》、《猛鬼舞廳》、《猛鬼霸王花》等等不一而足。香港的鬼片和其他類型片種一樣,能走向沒落也是咎由自取,跟風拍攝是最大惡習,不斷地粗製濫造毀壞了一個原本很好的創意。鬼片至今已經鮮有佳作問世,倒是一些裝神弄鬼的恐怖片還在銀幕上驚聲尖叫,可是遠遠不及鬼片來得生猛恐怖。 情色片也可以稱之為三級片,但是三級片並不都是情色片,過多的血腥鏡頭也會被劃為三級片一類。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電影中出現較多的裸露鏡頭的話,這部電影就是三級片。
香港電影情色片的源頭大體上起自李翰祥,他70年代拍攝的大量風月片成為後來三級片的濫觴,李翰祥拍攝低俗的風月片也是迫不得已,做電影生意大賠,回到邵氏以後就只好聽從老闆的安排,拍一些自己根本不喜歡的電影。李翰祥就算是龍游淺水,再不濟也是華語影壇一號響當當的人物,他深厚的國學功底不會就此荒廢,他拍攝的風月片同樣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這是今天的香港導演無法復制的。
到了1988年11月10日,《1988年電影檢查條例草案》正式生效,香港電影的名詞條目中也從此多了一個「三級片」的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