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問一下 拍戲的劇組用的那些設備都是什麼能租來用嗎拍戲的劇組去哪裡找我還不太明白
我是北影日照專業拍網大,院線電影和電視連續劇的。
不管北京組還是日照劇組,平時拍電影電視劇,基本都用阿萊機器,Arri和RED的攝影機。
攝影機需要配合多種鏡頭,濾色鏡,V口電池,存儲單元才能使用。
另外還要有蘋果箱,梯子,導演椅,帳篷,導演監視器,導監推車,猛獁或ATI無線圖傳,雙手持重型穩定器等。
同期錄音需要多軌道錄音機,監聽耳機,MIC豬籠,防風毛套,森海塞爾話筒,錄音挑桿,無線小手雷,小蜜蜂無線傳聲,調音台等設備,甚至還要搭配供電系統和錄音車等,我們日照影視劇組一直用,每年也都處理淘汰和更新設備。
燈光類常用阿萊的鏑燈,LED燈,鎢絲燈,太空燈,柔光板,反光板,軌道車,皮輪車,重型搖臂,梯子,高台,大功率發電機等。
剩下的也就是服裝,道具了。根據實際拍攝需要,我們主要用「日照網」的,潔麗系列的假血類比較好洗,用清水一沖就干凈了,關鍵還有血腥味!就連晾乾的假血都是紅褐色的和真的很接近,拍出的效果比較逼真。
拍電視連續劇,經常會用到,特別是抗戰片,用的特別多。如果用普通的食用色素勾兌的,服裝用一次就報廢了,自從在TB看到日照網,之後就再沒換過。
電影拍攝之後,還要後期製作。組裝1台配置高點的電腦,特別顯卡和內存。用達芬奇軟體調色,AE做特效。
有了這些裝備和器材,不管廣告宣傳片,電視連續劇,網大還是院線,其實都很簡單,只要前期拍攝完成,熟練軟體都可以順利完成。
㈡ 現在所有拍電影用的攝像機都是sony么還有沒有其他的
你看到的SONY機器的拍攝現場,如果不是拍電影,可能是在拍電視節目。電視攝像很多都用SONY的機器。但也有別的品牌的;如「松下」、「池上」、「湯姆遜」等。
另外,現在的電影由於特級很多,後期處理要求很高,電影膠片在這些方面是弱項。因此,現在一般用一種叫做數字攝影機的設備參與電影的拍攝。SONY在數字攝影機方面比較先進。你看到的可能是SONY數字攝影機。記錄的是數字信號,這些信號在電腦中進行處理(做各種特技)編輯完成後,進行磁轉膠,和膠片一起編輯,最終製成光學電影的拷貝。現在還有一種數字電影,乾脆就全用數字攝影機拍攝,用電腦做後期編輯,完成後就是數字電影。 湯姆遜也有數字攝影機。
㈢ 看很多高清電影在光線非常昏暗的情況下攝影機卻能拍出非常清晰的畫面沒有噪點,他們用的什麼設備
大光圈鏡頭,國內拍電影的攝影機大部分攝影ARRL(阿萊)攝影機,攝影機攝影膠片,膠片的寬容度比數字圖像感應器要好,而且鏡頭用蔡司的電影鏡頭,這種鏡頭大部分是定焦,光圈極大,有些可達到 F0.95 。這種鏡頭也很貴,一般都是七八萬到十幾萬!還有,拍電影的關系都是打出來的,一套電影燈光設備價格高達幾十萬到上百萬不等,拍攝時還會攝影測光表精確測光!
㈣ 好萊塢特效大片用什麼攝影機拍攝
多數用阿萊,現在red的也不少,索尼的也有一些。松下出了一個,但不知為什麼不火,國內索尼f55拍電視劇最多的。其他佳能易上手,小成本也用得多。還有bmd。還有一個國造kinefinity。當然,正真牛的還是IMAX。IMAX不是數字,是70mm膠片。不過阿萊65也接近膠片規格。色彩來說,只有索尼65是不用差值的,李安的比利林恩就是這個機器拍攝。索尼還有一個ppt(真假未確定),f89是標準的70mm感測器(IMAX膠片尺寸)。
㈤ 阿萊up鏡頭是什麼意思
阿萊up鏡頭是指阿萊和卡爾*蔡司共同推出的一個電影攝影鏡頭系列。
up鏡頭全稱ultra prime,和CP、MP系列鏡頭一樣,它們是德國的著名電影攝影機生產廠家阿萊和同樣著名的德國卡爾*蔡司聯合推出的鏡頭系列,並最終形成了業界的標准。很多第三方鏡頭廠也按此標准生產鏡頭,如德國著名的萊卡、施耐德、羅頓斯德等,美國的克卡、法國的安琴(愛展能)、日本的佳能、圖麗以及韓國的三陽等。
CP、MP系列鏡頭前者走低端入門(並不低端),主要給小劇組或者普通電視劇拍攝使用,微電影愛好者 如果能得到或使用那真是可以大吹一下了。呵呵。MP系列鏡頭主走高端,大劇組使用的多,或者精雕細刻的廣告使用,往往口徑較大光學素質無與倫比。我們的up鏡頭主打中端,是國內各大劇組使用最多的鏡頭系列。
㈥ 拍電影用什麼攝像機
拍電影用的是電影機,不是電視攝像機,更不是DV。
電影要求有好的鏡頭感,這包括較淺的景深,漂亮的眩光等方面。達到這個要求需要較大的像場,所以數字電影機的價格一直較高通常在百萬元以上。因此國內電影基本一直是在用膠片。
近幾年RED推出的red one平民電影機使數字電影機的價格有了大幅下滑,一整套red one,包括3-5支鏡頭、肩架、跟焦器、遮光斗、存儲器、移動電源等等外圍配件的總價只需要60萬元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一套電視攝像機的價格也能達到60萬元以上,但是徹底無法滿足電影拍攝的需求。
如果你的預算沒有那麼高,也可以使用具備高清拍攝能力的數碼單反相機。其與數字電影機的主要區別主要在存儲和供電能力上,效果絕對是可以接受的。
㈦ 電影的畫面用什麼機器拍攝的
都是用德國的阿萊(ARRI)和美國的潘娜維申(Pannavision)攝影機拍的,那都是專業的電影攝影機,一台價格都在300萬以上,還不包括錄音盒燈光設備至於畫面好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電影都是採用膠片(就是膠卷)拍攝的,而家用的攝影機都是數形式的,數字拍攝的成本很低,方便好用,所以普及很快,但是數字的畫質上硬傷很多,不好一一說明,反正就是數字的畫質比膠片的要差很多。電影一般投入很大,所以可以不必在意膠片的費用,所以可以用膠卷來拍,畫質自然好,更加柔和,看著更舒服,這個時候只要一點點光線的調整就會有絕佳的意境美
㈧ 足球現場直播或者拍攝電影用的是什麼樣的攝像機
這兩種拍攝用的機器不太一樣,
拍足球賽用的是EPF訊道攝像機,通常是電子管的。
而拍電影用的是35mmCMOS的數字電影攝像機。
例如:艾爾莎、RED ONE、F35等
廠家主要有阿萊、阿潘、SONY、RED等
關於攝像機方面的資料,你可以參考我的網路空間。
㈨ 拍電影和廣告用什麼攝像機
這個是兩個概念的問題。電影和廣告因為投放的媒體不同,所以在選擇攝像機(攝影機)是有差異的。通常的概念是:電影用膠片攝影機,電視用攝像機(目前都是數字的了)。
電影通常是採用攝影機拍攝,目前最流行的是阿萊435和535(帶現場錄音),用柯達膠片拍攝。當然,也有16mm的機器拍攝。由於科技的進步,現在高清攝像機已經進入到電影拍攝領域,通常是red one(最新的電影《刺客聯盟》英文Wanted,就是用的red one),用sony高清的比較少,估計在國內的小電影會用sony高清吧。
廣告本身也因為製作成本的問題,也會選擇不同的攝像機(攝影機)。我們看到的央視大多數都是膠片拍攝的,也就是說和電影是一個標准,這樣的廣告製作費用都在10萬以上,目前在廣州開始流行用red one,製作標准和膠片差不多。當然,普通廣告多數用sony高清,如hdw 900,sony標清,如dvw 790,松下dvc pro 50兆。
另外,sony的攝像機從外表來看,基本上沒有差異,他們都一樣。DVW系列機器目前逐漸在被淘汰,高清HDW系列機器,前期+後期的費用在150萬左右(小日本很黑啊!目前美國的red one,配齊基本的部件,可以控制在40萬內)。
廣電對設備是沒有要求的,sony、松下都是通常使用的設備,我們之所以認為有標准,那這個標准就是PAL D1,甚至sony v1c這樣的高清DV機器都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