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日本的二戰電影
有到是有,很感人的說了戰爭的殘酷
比如《我想成為貝殼》是仲間由紀惠和SMAP的中居正廣一起演的 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編輯本段]劇情簡介
清水豐松(中居正廣飾)本來是一個普通的日本公民,在高之的海邊小城開了一家理發店,和妻子房江(仲間由紀惠飾)、兒子健一過著幸福的生活。清水豐松一直非常喜歡大海,他們一家無憂無慮生活著。
後來隨著日本戰爭局勢的加劇,清水豐松也收到了徵兵通知。清水豐松和妻子看著這張在某種程度上意味著死亡的紙,心裡充滿了傷感。這次離家是生離,也有可能是死別,清水豐松看著溫柔的妻子和可愛的兒子,非常不願離開他們。但是在日本,命令就是一切,清水豐松不得不離家進入軍隊。
清水豐松參軍後被編入負責本土防衛的中部軍,戰爭的殘酷豐松很快就領略到了。但是讓他為難的是他不得不去執行許多殘酷的命令,這是日本軍隊的規則。
戰爭結束後,清水豐松回到了家人的身邊。他看著依然溫暖的家庭,決心要好好的過日子。不久後,妻子房江懷孕了,將要誕生的小生命給這個家庭增添了許多歡樂。清水豐松沉浸在這種寧靜的生活中,感到非常滿足。
但平靜的日子沒有持續很久,美國憲兵隊逮捕了清水豐松,並以戰犯的名義將其送上了法庭。清水豐松極力為自己辯解,說他只是執行上級的命令,除此之外別無他法。但是美國佔領軍無法理解舊日本軍隊中軍令如山的法則,對清水豐松判了重刑。
得知這一消息的房江帶著孩子們跋山涉水來到了豐松身邊。看著悲傷的妻子和幼小的兒女,清水豐松決定要再做一番努力,爭取回到家人的身邊,他熱淚盈眶的對妻子說到:「我要回家,和你們一起回土佐。」
清水豐松組織起同屋的犯人們,向美國總統發出了減刑請願信。他們一同抱守著希望在高知四處奔走,努力為請願書募集簽名……清水豐松能否回到家人身邊?殘酷的命運能否放過這群可憐的軍人?
還有《最後的早慶戰》片名:最後的早慶戰 Saigo no Soukeisen
導演: 神山征二郎
編劇: 古田求
主演:
渡邊大 Dai Watanabe ....戶田順治
柄本佑 Tasuku Emoto ....黑川哲巳
和田光司 Kôji Wada ....相澤陽一
影片類型: 運動 / 劇情 / 戰爭
片長:96分鍾
國家/地區: 日本
對白語言: 日語
色彩: 彩色
幅面: 35毫米遮幅寬銀幕系統
上映日期:2008年8月23日 日本
發行公司:Cine Qua Non Films[日本](2008) (Japan) (theatrical)
劇情
1943年4月,早稻田大學棒球隊隊員戶田順治回到家中,與親人團聚。哥哥榮一已經成了見習士官。榮一對順治說:「打仗的任務就交給我,你好好練球吧。」然而,父親榮達卻完全不理解,他對在戰爭時期還熱衷於「外國球戲」的順治很不滿。
戰局日趨緊張,對棒球的非議也越來越多。東京六所大學的棒球聯盟被迫解散,原定的比賽也一一取消。在這種嚴峻的氛圍中,有一個為了保護大學棒球傳統而孤軍奮戰不息的人——那就是早稻田大學棒球隊的顧問飛田穗洲。
到了9月,政府頒布新令,文科生們也必須離開校園應征入伍。面對即將踏上戰場、不知能否生還的棒球隊員們,飛田渴望能獲得一個機會讓他們在參戰之前留下美好的回憶。機會很快降臨了。一天,慶應義塾塾長小泉信三找到了飛田,提議舉行一場校際棒球賽。這絕對是贈給隊員們的最佳的臨別禮物,欣喜的飛田很快著手准備,不料卻碰了釘子。
校長田中穗積生怕惹惱軍方,堅決反對舉行「早慶戰」,飛田磨破了嘴皮也無法說動他。與此同時,戶田家傳來榮一戰死的噩耗,順治和父親之間的鴻溝更深了,榮達對只想著棒球賽的小兒子大加斥責。
應征期限日日迫近,飛田決心不顧上層的阻撓,強行舉辦最後的早慶之戰……
[編輯本段]幕後製作
重現65年前的傳說之戰
這是一部改編自真實故事的影片。
1943年,日本在太平洋戰爭中已露敗跡。9月21日,東條英機內閣決定停止文科學生暫緩徵兵的政策,全面擴充兵力。大學、專業學校、高中各類教育機構中所有達到徵兵年齡的男青年都必須中止學業應征入伍。10月25日開始徵兵檢查,陸軍12月1日、海軍12月10日報到。
一群熱愛棒球的象牙塔中的學生也即將踏上戰場。棒球原是風靡大學的運動,東京六校聯賽以及在早稻田大學和慶應義塾之間舉行的「早慶戰」都是相當人氣的比賽。然而在文部省的干涉下,這項「敵國運動」的賽事從43年4月開始遭到了禁止。為了實現球員們的願望,慶應義塾塾長和早稻田棒球隊顧問頂著壓力聯合舉行了「最後的早慶戰」。1943年10月16日,早稻田大學的戶冢球場座無虛席(堅決反對比賽的早稻田校長並不在其中),在座的學生和師長們在心中刻下了棒球英豪們全力以赴的身姿。
參賽隊員中,有四名早稻田隊員最終戰死,沒能再次踏上心愛的棒球場。
戰爭很殘酷,給中國和日本都帶來了很痛苦的回憶
2. 有日本所拍攝的關於二戰的電影嗎
2005年的《男人們的大和》,極盡吹捧軍國主義的「主旋律」式影片(大可以與國內同類片相比較)。還一部很少人提及的黑澤明在1944年拍的《美的追求》,雖然沒有正面描寫戰爭場面,但從中可以了解日本人在那個年代對戰爭的真實心態。
3. 有哪些關於二戰時期的日本電影值得推薦
第二次世界大戰對於日本政府來說,是一段海外擴張的歷史。對於日本民眾來說,悲慘的生活使他們久久不能擺脫戰爭的陰影。二戰後,日本的影視行業百廢待興,電影逐步承擔起激勵民眾、譴責戰爭的重任。
首先,是對日本發動戰爭的反省。受到戰爭摧殘的日本藝術家開始創作一些重振民心、批判戰爭的題材。黑澤明導演的作品《我對青春無悔》,成為痛批戰爭和安撫民眾雙重作用電影的起點。影片中,講述的是一名青年的女知識分子對日本侵略戰爭的控訴,並親身加入到反抗活動中。雖受到日本政府打壓,但始終堅定自己的信念不斷抗爭的故事。
影片播出後給當時的日本社會產生重要影響。人們此時才發現,原來日本許多民眾都是反對戰爭的,人們重新開始對「大東亞戰爭」的性質進行深刻反思。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反戰的悲情戲上映。如金井正導演的《待到重逢日》,劇中講述的是一段戀人因為戰爭被迫分開的悲慘故事,這部電影也獲得了當時《電影旬報》十佳電影的第一名。小津安二郎導演的《風中的牝雞》,講述了是一個苦等參軍丈夫回國未果,最後被迫走上「慰安婦」的女性悲慘的一生。這種因戰爭而生的悲情戲在當時引起不少人的共鳴和憐惜,使人們的反戰情緒高漲。
4. 想要知道一部日本電影叫什麼名字,二戰後期太平洋海戰 一個潛艇艦長的故事 。
盛夏的獵戶座 真夏のオリオン (2009)
盛夏的獵戶座的劇情簡介 · · · · · ·
影片講述的故事是,1945年8月,由於美軍將要襲擊日本本土,I-77潛水艇受命出擊,作為最終防衛線。艦長倉本(玉木宏飾)拒絕使用人間魚雷「回天」(一種由人操縱的自'殺性魚雷),曾經只用普通的魚雷就擊沉過數只敵艦,令美軍聞風喪膽。然而,他的好友有澤艦長(堂珍嘉邦飾)的潛水艇卻被身經百戰的勇士,斯圖爾特艦長的驅逐艦「Percival」號給擊沉了。倉本心中悲憤無比,奔赴最終決戰。在他心中有一份樂譜,裡面凝聚著有澤的妹妹志津子的祝福……
5. 求一部二戰後美國佔領日本的電影 越多越好 謝謝各位啦 麻煩一下大家
櫻花戀
劇情梗概:本片背景是在韓戰時期,美空軍英雄洛伊少校,得韋將軍的女兒艾琳青睞。調駐日本時,部屬凱利娶日本女人為妻,軍部以法律不許及種族歧視不予承認;洛伊喜歡日本首席舞者阿儂(高以美子飾),兩人相愛,但是美軍卻強制性地不允許他們結合在一起。凱利在萬般無奈之下只有追隨日本傳統以死在一起,求與妻子永不分離。洛伊目睹好友巨變,感悟與其死守成規,不如先對相愛的人負責互盡義務再說,遂與阿儂共奔前程。
《太陽帝國》是斯皮爾伯格執導電影之一,根據J·G·巴拉德的小說改編,影片在向我們講述一個英國少年在二戰日佔區的種種經歷的同時,也向觀眾表達了一種對和平嚮往和追求的過程。
劇情簡介吉姆出生在上海一個英國商人的家裡,從小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吉姆有一個心願就是夢想成為一名 戰機駕駛員,駕著心愛的戰機飛上雲霄;二戰爆發,日軍佔領上海,吉姆雖然和家人離散被送進了日軍的集中營,但他卻在這里看到了心儀已久的「零」式戰機,三年多的集中營生活使得以前天真的吉姆平添了幾分老成,不但學會了「為了吃飯什麼事都能幹」的集中營真理,而且對人處事也變得比前圓滑多了,以至於連日軍軍曹也對他另眼相看,就這樣吉姆伴著他的飛行夢渡過了集中營最艱難的日子,最終戰後和深愛他的父母團聚。可以說這是一部非常值得觀賞的影片
6. 誰能說下美國和日本的二戰電影大片有哪些
你是要美國和日本開戰的,還是分別關於兩國二戰的電影?
兩國對打的有《虎!虎!虎!》、《偷襲珍珠港》、《珍珠港》、《風語者》、《硫磺島的來信》、《細細的紅線》……
要是單說關於美國人打二戰的電影就多的很,像什麼《巴頓將軍》啊,《拯救大兵》啊……
要是單說關於日本二戰的電影,中國反映的比較多《地道戰》、《地雷戰》《小兵張嘎》……
7. 有日本拍攝的關於二戰的電影嗎題目是什麼
《太平洋的奇跡》、《血戰沖繩島》。純日本視角,還挺靠譜。
《硫磺島家書》這個算是合拍,日本視角,還算不叫認同日本的一個版本。
8. 關於日本和德國二戰打勝後的電影叫什麼
《高堡奇人》,美劇
9. 日本關於二戰的電影有哪一些
1:《做人的條件》(《人間的條件》;黑白片;日本):影片很長,包括第1部《純愛篇》(104分鍾)、第2部《激怒篇》(101分鍾)、第3部《戰雲篇》(105分鍾)、第4部《望鄉篇》(75分鍾)、第5部《死的脫出篇》(85分鍾)、第6部《曠野的彷徨篇》(104分鍾)。轉一下網友的影評:「在日本電影史上,稱此作品為反戰電影的代表作之一。影片含義深刻,反映了二戰時期的日本人的沉重的心情,與他們的「良心」形成了種種大問號???講述了那個時代日本人的理想和過失,夢想與幻滅,被迫與真心的集為一身,盡可能的像個人樣活下去的復雜心理。這些被迫作為軍國主義的走狗,時而反抗,時而伸張人道主義,因此立場異常痛苦。與時下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參拜靖國神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本片曾被選入日本名片200部,並獲1959年電影旬報十佳獎第五名及第十名。」
2:《望鄉》(日本):《望鄉》的故事並不發生在二戰期間,它是二戰的前奏曲,改編自真人真事。影片公映後在日本反響平平,在中國則引起轟動,巴金等人對其給予了高度評價。作品沒有像其他日本影片那樣強調日本民眾是戰爭的受害者,真正的受害者只有年老孤獨的阿崎婆,而加害者不僅僅是日本政府,也有日本民眾。影片通過「南洋姐」阿崎的故事,對日本社會的冷漠無情進行了批判,還借劇中的某些角色之口諷刺了日軍的侵略行為。據導演所說,「南洋姐」們是日本侵略者的「索引」,她們所到之處,就是日軍後來侵略過的地方!確實,在影片的最後,作家三穀圭子來到了當年「南洋姐」們的墳地前,發現這里已經破舊不堪,盟軍轟炸當地的時候,日軍也屠殺了當地人。此時最令人震撼的場面出現了:「南洋姐」們的墓碑,全部背對著日本……
3:《虎!虎!虎!》(《偷襲珍珠港》;美國、日本):與前幾年的那部《珍珠港》是改編自同一部小說,兩部影片的區別在於,《虎》截取了當中的軍事線,《珍》截取了當中的愛情線。《虎》以相當客觀的角度去看待這個歷史事件,既非為日軍「招魂」,也非為美軍辯護,而是就事論事、冷眼旁觀,鏡頭不斷地在日軍和美軍之間來回切換。影片高度追求對歷史的還原,以致於在人物塑造上顯得蒼白,敘事嚴謹、詳實,扣除掉一些場面上的BUG,這部影片幾乎可以當歷史片來看待了。
4:《再見螢火蟲》(《螢火蟲之墓》;動畫片;日本):雖然這是一部「喊冤片」,但還是稱得上經典,故事劇情騙走了不少中國人的眼淚,以致於當初我寫文章批判本片時竟被千夫所指,其中有一個女網友還斥責我說:「難道感動也要分國界嗎?批判日本人,你還不夠格!」,對此,我只能無語。高畑勛導演的作品我一直很喜歡,因為富有思考性,但本片傳達的內容我實在無法苟同,相比之下宮崎駿倒是曾畫過短篇漫畫《中國的天空》歌頌抗戰時的中國空軍。像本片這類強調「日本人也是戰爭的受害者」的作品在日本多的是,看一部就夠了,否則總有一天你同情日本民眾會遠遠大於南京大屠殺中的遇難者。(註:本片的導演是高畑勛,不是宮崎駿)
5:《人證》(《人性的證明》、《人間的證明》;日本):《望鄉》是二戰的前奏曲,《人證》則是二戰的後遺證。戰後不少日本女性為了過上優越的生活,主動與美軍士兵發生了關系。本片的不少演員都有過和故事相似的經歷,尤其是喬尼的扮演者,他正是《草帽歌》的主唱,作為日本女性與黑人生下的孩子,他處處受到歧視。影片批判了那些一旦成名就掩蓋不光彩過去的人,喬尼千里迢迢到日本尋找媽媽,但媽媽卻為了保住自己的「名節」,竟把他殺害了。本片沒有描繪到日軍的侵略史,但其實作者森村誠一是個正直的作家,他曾寫過《魔窟》、《新人性的證明》等作品抨擊731部隊,日本右翼對他痛恨之極。相比之下導演佐藤純彌則令人不敢恭維,別忘了他後來跑去執導「招魂片」《大和號》!(PS:主題曲《草帽歌》轟動全球,歌詞是一首關於「媽媽」的詩;故事批判了美國警察腐敗的一面,但美國人——包括紐約市長依然大力地協助拍攝,警方表示批判得對,他們需要改進自己)
10. 我想請問,有沒有一部關於描寫二戰日本投降後國內情況的電影。 要電影,不勝受恩感激... ...
、《南京》
年代:2007產地:美國
導演:比爾·古登泰格丹·史度曼
主演:雨果·阿姆斯特朗趙家玲斯蒂芬·多爾夫...
類型:紀錄片
1937年冬天,日軍大舉攻入南京,肆意屠殺手無寸鐵的中國平民,廿萬人成冷血日軍刀下亡魂,數以萬計的婦女被強暴凌辱。一班有心的西方傳教士、商人及醫生,獻出有限的力量,保衛無辜的中國人。憑著有這班有心人留下的信件及日記,加上震撼的歷史片段、證詞及訪問,試圖在70年後還原南京大屠殺的真貌。兩位導演以嚴正的態度對待歷史,藉電影敲醒人性深處的良知,當厚顏的日本右翼組織高調宣告要拍攝一出推翻日軍屠殺暴行的紀錄片,《南京》更顯彌足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