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給我幾部老年人愛看的老電影
1:地道戰
2:地雷戰
3:平原游擊隊
4:鐵道游擊隊
5:奇襲
6:偵察兵
7:渡江偵察記
8:回民支隊
9:大浪淘沙
10:秘密圖紙
11:五十一號兵站
12:四0五謀殺案
13:南昌起義
14:三戰山城
15:閃閃的紅星
16:野火春風斗古城
17:永不消逝的電波
18:雷鋒的故事
19:董存瑞
20:狼牙山五壯士
21:紅孩子
22:智取華山
23:戰上海
24:黨的女兒
25:烈火中永生
26:小兵張嘎
27:從奴隸到將軍
28:海鷹
29:敖雷*一蘭
30:小花
31:春苗
32:決裂
33:青松嶺
34:金光大道
35:創業
36:青春之歌
37:四室同堂
38:英雄虎膽
39:英雄兒女
40:洪湖赤衛隊
41:被愛情遺忘的角落
42:劉胡蘭
43:一江春水向東流
44:八千里路雲和月
45:暴風驟雨
46:冰山上的來客
47:阿詩瑪
48:五朵金花
49:劉三姐
50:黑三角
51:牧馬人
52:保密局的槍聲
53:敵營十八年
54:大李老李和小李
55:今天我休息
56:今夜星光燦爛
57:甜蜜的事業
58:神秘大佛
59:萍蹤俠影
60:大刀王五
61:歸心似箭
62:廬山戀
63:小街
64:吉鴻昌
65:天雲山傳奇
66:駱駝樣子
67:紅日
68:東進序曲
69:紅旗譜
70:芙蓉鎮
71:挺進中原
72:戰火中的青春
73:戰洪圖
74:霓虹燈下的哨兵
75:馬路天使
76:十字街頭
77:桃李劫
78:三毛流浪記
79:革命家庭
80:柳堡的故事
81:七十二家房客
82:林家鋪子
83:古塔奇案
84:沙漠追匪記
85:巴山夜雨
86:神鞭
87:三笑
88:苦惱人的笑
89:許茂和他的女兒們
90:南海風雲
91:雞毛信
92:大渡河
93:金沙江畔
94:上甘嶺
95:漁島怒潮
96:兵臨城下
97:鐵道衛士
98:南征北戰
99:新兒女英雄傳
100:茶館
101:家
102:龍須溝
103:艷陽天
104:生活的顫音
105:夜半歌聲
106:魔術師的奇遇
107:女蘭五號
108:女跳水隊員
109:沙歐
110:護士日記
111:我我們村裡的年輕人
112:咱們的牛百歲
113:少林寺
114:人到中年
115:林海雪原
116:大林和小林
117:鄉村女教師
118:向陽院的故事
119:羊城暗哨
120:李雙雙
121:激戰無名川
122:黃繼光
123:城南舊事
124:漁光曲
125:戴手銬的旅客
126:二泉映月
127:七月流火
128:嘎達梅林
129:奴隸的女兒
130:打擊侵略者
131:怒潮
132:小二黑結婚
133:甲午風雲
134:林則徐
135:奸細
136:一個和八個
137:瞧這一家子
138:趙一曼
139:苦菜花
140:敵後武工隊
141:五更寒
142:西安事變
143:上海的早晨
144:自有後來人
145:紅色娘子軍
146:索侖河谷的槍聲
147.車輪滾滾
148.神女峰的迷霧
149.小字輩
150.斗鯊
151.好事多磨
152.不夜城
153.劉巧兒
154.他倆和她倆
155.霧都
156.紅牡丹
157.楓樹灣
158.鄂爾多斯風暴
159.一盤沒下完的棋
160.長空雄鷹
還有一些影片現在有些記不住名字了.象京漢鐵路罷工的於洋大律師等.
樣板戲和其他戲曲有:
1.紅燈記
2.沙家浜
3.海港
4.白毛女
5.紅色娘子軍
6.智取威虎山
7.杜鵑山
8.龍江頌
9.磐石灣
10.平原槍聲
11.奇襲白虎團
12.園丁之歌
13.朝陽溝
14.於無聲處
15.天仙配
16.花木蘭
17.三打白骨精
18.沂蒙頌
19.十五貫
20.秋江
有些是解禁之後重新演出的.
外國的影片也記得一些
印度:
1.流浪者
2.奴里
3.大堋車
日本:
1.追捕
2.望鄉
阿爾巴尼亞:
1:寧死不屈
2.海岸風雷
3.地下游擊隊
4.勇敢的人們
羅馬尼亞:
1.創傷
2.沸騰的生活
3.第八個是銅像
4.多瑙河之波
5.廣闊地平線
6.火車司機的兒子
7.尼羅河慘案
南斯拉夫:
1.瓦爾特保衛撒拉熱窩
2.橋
越南:
1.阿福
2.胡志明小道
3.琛姑娘的松林
蘇聯:
1.列寧在十月
2.列寧在一九一八
3.解放
4.莫斯科保衛戰
朝鮮:
1.看不見戰線
2.腳印
3.摘蘋果的時候
4.鮮花盛開的村莊
5.南江村的婦女
6.金姬與銀姬的命運
7.三妯娌
8.賣花姑娘
英國:
1.霧都孤兒
2.倫敦上空的鷹
美國:
1.巴頓
2.卓別林的系列電影
⑵ 80年代經典老電影《牧馬人》,如今累了,看看那個年代的愛情真好
忠誠的愛情充溢在我的心裡,我無法估計自己享有的財富。——莎士比亞
《牧馬人》是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謝晉執導的劇情片,由朱時茂、叢珊領銜主演,於1982年上映。該片改編自張賢亮的小說《靈與肉》,並在1982年獲得中國文化部優秀影片獎,1983年獲得第六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目前在豆瓣保持8.7的高分,足以見證人們對這部樸素而又優秀的影片的熱愛。
本文採用倒敘加插敘的演繹方式,講述了1970年代末,在西北敕勒川牧場做了20年牧馬人,剛剛脫下時代的舊帽子,當上了小學的小學老師的許靈均去北京與失散多年的父親回合的一幕,從與父親30年未見的敘舊中,展開了回憶的序幕。
30年前,故事主人公許靈均是這個鍾鳴鼎食之家的長房長孫,也是這個封建婚姻所結下的苦果,由於父母感情不和,父親便一氣之下離家出走,父親後來去了美國,媽媽在父親離開後不久,死在一家法國醫院里。無父無母的許靈均,在當時的時代環境下,資本階級家庭出身下的他,被發配到西北大草原敕勒川,做牧馬人20年。在這20年裡發生了太多令人感懷的故事,熱情助人的大草原鄰居們,四川逃荒來的苦命女孩,都令許靈均難以答應父親這次回來的要求:帶他去美國發展。
這是一部復雜而又單純的影片,我將抽出其中的友情及愛情部分,從朴實又熱心的草原鄰居對許靈均的幫助,先結婚後戀愛的許靈均夫婦純潔的愛情故事,以及結合我的觀影感受,談談我對現代社會,情感,婚姻的觀點。
朴實熱心的草原人民,沒有他們的幫助,就沒有許靈均的未來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12歲就在課本上學過這篇文章的許靈均,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的半輩子都會在敕勒川度過。生活雖然辛苦,但幸運的這敕勒川大草原上不僅有聽話的馬兒,還有可愛的人兒。初到敕勒川的許靈均,無論是生活還是精神上都承擔著巨大的壓力,住在一間破小的屋子裡,連個擋風的門簾都沒有。而自己的身份又是大家所詬病的老右,躺在馬槽的他想過要結束自己的生命,但是馬兒好像也有靈性在默默安慰他,鄰居也悄悄幫他在門上訂個門簾當當夜裡的寒風,不僅當地的爺們樂於助人,就是女人們也是一片熱心,還給少吃少喝的許靈均端來兩大碗面條,這在當時大家都是窮苦人民的基礎上,真的是太令人感動。
最為人樂道的當屬前些天有一個小短片帶火的那段:「老許,你要老婆不要?只要你開金口,我等會兒給你送來。」樂於助人的草原人,郭 子偶然遇到一個四川逃荒來的姑娘秀芝,姑娘請他找個有口飯吃的地方,他便應承下來,幫她找家,最後找到許靈均這里,由此成就了一段美事。
還有因為許靈均身份的問題,草原的大夥都知道許靈均是好人,幹活踏實為人實在,不想讓他去上政治班受苦,於是聯合大家找隊長,以勞代罰一起幫他逃過一劫。在這群可愛的草原人民心裡,他是個有文化有素養的好人,正是在這種鄰里和諧,互幫互助的生活中,讓當初想要結束自己生命的許靈均也發出,「人畢竟是美好的」感嘆。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許靈均在遇到困難時,這群可愛的人,不僅沒有諷刺嘲笑,反而送吃送喝,積極幫他解決問題,正是這種來自生活的點滴溫暖,慢慢的解凍了許靈均孤苦而又自卑的心。
先結婚再戀愛,可愛純真的秀芝帶給許靈均最珍貴的情感支持
1、落魄多年的許靈均,曾經想要輕生,卻悄然迎來愛情
作為資本家出生的許靈均,在當時的那個年代,就像他說的一樣,「你們都有希望工作,但是我沒有,因為我犯的是出身罪。」正是這個「出身罪」讓他在父親出國,母親去世後,成了「孤兒」,不,連孤兒都算不上,孤兒沒有一個資本家的父親,而他有,他不僅要承受孤兒的孤苦,還要承擔父親作為資本家應該承受的懲罰,而父親的的逃亡,讓年幼的他肩負起這一切所謂的「罪責」。被發配到敕勒川放馬的他,一度想要輕生,如此孤苦的人生,誰又能想到還能迎來愛情?
那是一個平常的中午,在家看書的許靈均,被郭大叔的大嗓門叫起來,說是要給他個老婆,問他要不要。他以為是玩笑話,便說「那你送來吧」正是這句話,給他了永遠無法想像的未來美好生活。下午,郭大叔就真的領來了一個面容清秀且有些稚嫩的姑娘,就是那個從四川逃荒過來的四川姑娘李秀芝。這個比他小15歲的姑娘,給他的人生帶來了久違的光芒,這就是愛情的力量。
2.生活所迫的李秀芝,逃荒而來,卻他鄉遇良人
家境貧寒的秀芝,被表姐捎信叫到敕勒川,說是給她找了個家。懷揣著美好幸福生活的嚮往的她,卻遭受了未婚夫被車子砸死的打擊,一個人孤苦伶仃無處可去,連個吃飯的地方也沒有,幸好遇到郭大叔,陰差陽錯,嫁給了許靈均,兩人素未謀面,就這樣成了夫妻。
初到許靈均家,看著這個家徒四壁的她,並沒有退卻,當經過1天1夜的相處,認定許靈均是個好人後,便決定陪著許靈均一輩子在這里放馬。相比許靈均的壓抑與消極,李秀芝面對困難和打擊是明媚而樂觀的,她朴實而又聰明,她知道許靈均是個善良而又能乾的人,只是被時代和環境所壓迫。她的到來,讓這個貧窮而又清冷的小家蓬蓽生輝,一個小女子,知道結婚要請幫助過他們的鄉親們來聚聚,就算沒有酒,喝口茶也是我們的意思。從這些話中看出,秀芝的確是個有見識的女子。
婚後的她蓋院牆,養雞鴨鴿子兔子,成了鄉親們口中的「海陸空司令」,孩子也養的白白胖胖,充分體現了她是個持家有道的賢妻良母。她的到來,不僅實現了自己的願望,也給許靈均,這個家,增添了煙火氣和無限的溫情。
3、先結婚後戀愛,共同學習,互相扶持澆灌出深厚又綿長的愛情故事
在熱情似火的郭大叔撮合下,還未見過面的兩個人,「結婚證」就領回來了。從素不相識到結為夫婦也就一時半會的事。但是婚後的生活是實實在在一天又一天的日子。婚後許靈均跟大家一起去上山放馬,秀芝就在家脫土坯,種楊樹,寫日記。
許靈均回來後 ,兩個人躺在床上念他不在家秀芝寫的日記,其中有個非常感人的細節,秀芝和夥伴們去看電影《列寧在1918》,秀芝聽了那句「麵包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等靈均回來,我要念給他聽。天啊,多麼可愛又珍貴的想法,我聽到好的東西第一時間想要跟你分享,這不就是愛情嗎?秀芝脫土坯的「坯」字不會寫,許靈均便在手上教她寫,兩個人間的種種小事,都映射著愛情的光芒。
許靈均要從草原坐車去北京看望父親,母子兩個人送他去車站,兩個人因為10塊錢,你讓我我讓你,秀芝一句「窮家富路」不知道感動了多少觀眾,這樣識大體的女人,讓出門在外的丈夫如何不放心呢?夫妻二人結婚時 並不認識,相當於閃婚,在這樣沒有感情基礎的情況下,他們一起學習,互相尊重,互相扶持,與父母的失敗愛情相比,他們之間雖然物質上貧窮,但是精神上的富足,是父母富足的生活貧瘠的感情永遠無法相比的,他們在艱苦的生活中砥礪前行,不僅日子越過越好,感情也越發身後,就是在這種相濡以沫的日子裡,澆灌出他們毫無雜質深厚而綿長的愛情故事。
觀《牧馬人》後,結合我的觀影感受,談談我對現代社會情感,婚姻的一點拙見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從前的鎖也好看,鑰匙精美有樣子,你鎖了,人家就懂了。
----------《從前慢》節選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快速進步,人們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物質生活更加富足,人們的心也變得更加浮躁了。從前車馬很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在這物慾橫流的社會里,一生只愛一人變成了奢侈。自從流行自由戀愛開始,很多人早早的就談起了戀愛,在不適合結婚的年齡談著戀愛,到了適婚的年齡卻在相著親。這是時代的悲哀?還是人性使然?
真正的愛情基於價值觀的初始一致,和價值觀的共同成長不管是相親也好,還是自由戀愛也好,從大數據來看,近年城市結婚率越來越低,離婚率卻在不斷攀升。為什麼當初的海誓山盟,你儂我儂最後卻以離婚收場的多呢?談戀愛時你說的做的都是我想要的樣子,基於相同的價值觀,走向婚姻的殿堂。
隨著結婚的到來,隨著米油鹽醬醋茶的生活瑣事不斷來襲,夫妻二人如果還基於當初的價值觀一致,妄想長久走下去是不可能的,初始的價值觀一致我們願意走進婚姻,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不同的工作環境,不同的家庭分工,會讓我們形成新的價值觀,如果夫婦兩人缺少交流,不共同學習,不為彼此分擔壓力,只顧埋頭走自己的路,沒有價值觀上的共同成長,那麼也就是生活上搭夥過日子,沒有精神心靈方面的滋潤,沒有幸福感的婚姻,是不長久的。
許靈均夫婦就是我們很好的榜樣,你陪我放馬,我教你識字,我得了好的句子,等你回來想和你分享,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有共同的語言,持續成長的價值觀,這才是讓愛情婚姻持續走下去的法寶。
《牧馬人》確實是 80年代經典老電影《牧馬人》,如今累了,看看那個年代的愛情真好,暫時從嘈雜而又瘋狂的世界中偷得半晌清凈時光,重新溫故那個時代的美好愛情。也從中感悟到不管是哪個時代,愛情婚姻都是需要經營的,在婚姻中付出的任何努力,它都會以加倍的精神幸福還給我們,浮躁的人啊,愛情從來都是簡單而朴實的,願看到此文的每個人都在塵世獲得幸福!
⑶ 十部八十年代鄉村電影, 部部是經典成了標桿
一、《甜蜜的事業》,上映於1979年,北影廠出品,豆瓣評分7.2
這是一部朴實的電影。也是一部給人感覺非常美好的農村題材的影片。
影片的導演是謝添。這是一個很有想法的電影工作者。1979年,他想拍一部農村題材的電影,反映當時的農村風貌和人們的思想變化。為了拍好這部電影,謝添不斷進行調查訪問,發現在當時的農村,「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依然普遍,於是就選擇了這個切入點。
那時的電影工作者,從不會「閉門造車」,而都會深入生活,到火熱的現實生活中,去吸取養分。
所以《甜蜜的事業》才會那麼生活化,才會那麼接地氣。然後謝添又通過輕松幽默的表達方式,將所要傳遞的思想融入到生動有趣的情節中,達到寓教於樂的效果。
如今回頭看,這仍是一部難得的好電影。導演的創作態度認真嚴謹,但表現手法卻大膽活潑。謝添在影片中對「蒙太奇」手段進行了新的嘗試,其中慢鏡頭的運用和「男追女」的橋段,都令觀眾耳目一新。
演員們的表演也很成功,扮演唐二嬸的馬琳,雖是豫劇演員出身,但在鏡頭前的表現卻自然流暢,細膩傳神的表演令人叫好。
而李秀明扮演的唐招娣,和李連生扮演的田五寶,都是那麼的純真美好。尤其是李秀明,那比陽光更燦爛的笑容,使她迅速成為了更多觀眾心中的女神。
《甜蜜的事業》為我們留下了許多美好的記憶——兩首動人的插曲至今廣為流傳,五寶追招娣的鏡頭,以及那條飄逸的紅紗巾,也成為我們腦海中,難以忘記的畫面。
還有那個時代的人,多麼淳樸啊,每個人呈現出一種積極樂觀、蓬勃向上的精神狀態,多麼令人羨慕啊。
目前這部電影的豆瓣評分是7.2分,明顯是給少了。
二、《喜盈門》,上映於1981年,上影廠出品,豆瓣評分8.2
1980年,各家電影廠開始主抓農村片。這期間拍攝出了大量農村題材的好電影。《喜盈門》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但各位有所不知的是,這部電影的編劇和導演,都是「新手」。編劇辛顯令是第一次寫電影劇本,而導演趙煥章也是第一次獨立執導影片。我想,也許正因為都是「新手」的緣故,所以他們在創作期間,就格外認真,從劇本創作,到演員選擇,再到布景設計,全都做到貼近生活,突顯真實。
他們都想竭盡所能,為觀眾呈現一部充滿喜慶氛圍的農村題材的好電影。
影片上映後,趙煥章心情忐忑。他專門拿了個小本,來記錄觀眾觀影時笑的次數。結果,越到鄉下,觀眾們笑的次數就越多。尤其到了鄉村,一部片長100分鍾的電影,村民們竟笑了170多次。這下,趙煥章心裡的石頭才落了地。他心想,這部電影,算是成了。
一個心裡裝著觀眾的創作者,他的電影,又怎會沒人看呢?
《喜盈門》最終憑借鮮明的人物形象、生動的語言、觀眾所喜聞樂見的幽默風格以及充滿鄉土氣息的音樂,而獲得了第五屆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和第二屆金雞獎榮譽獎。楊紹櫚獲得了金雞獎最佳音樂獎。
此後,趙煥章又執導了《咱們的牛百歲》、《咱們的退伍兵》等眾多農村題材的好影片,不僅獲獎無數,而且觀眾都愛看。
如今,這部電影豆瓣評分8.2分。
它無疑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就包括現在的年輕人,偶爾翻看這部電影,也仍是贊不絕口。
對影片所表現出來的真誠態度,對導演的手法,對王玉梅、於紹康、溫玉娟、王書勤、張亮、馬曉偉、洪學敏等演員的表演,也都給予了充分肯定。
一部上映於40多年前的農村片,為何如此受歡迎?我覺得這是現在的電影工作者應該深思的一個問題。
三、《月亮灣的笑聲》,上映於1981年,上影廠出品,豆瓣評分7.6
《月亮灣的笑聲》無疑也是1981年上映的一部優秀的農村題材的好電影。
它好在哪兒?好就好在
「很實在」。
導演的手法很實在,演員的表演很實在。影片中所表現的內容,也都是在農民身邊發生過的事,所以大家看這部電影時,都感覺很親切。
影片通過農民江冒富在不同時期的幾次不同遭遇,熱情謳歌了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農村所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影片以輕喜劇的形式呈現。盡管創作者們在某些細節的處理上進行了適度誇張,然而因為全部素材都來源於生活,所以還是讓大家感覺到無比真實生動。
影片另一個成功之處,在於演員的選擇。
尤其是張雁和仲星火兩位老演員,簡直將農民形象給「演活了」。
在這里我們重點說一下張雁這位演員。這是一位朴實的演員,低調的藝術家。他來自鄉村,對農村生活想到熟悉和了解。然而為了演好江冒富這個角色,他還是再次進入農村,住到老鄉家,去感受和體會人物在真實環境下的心理狀態。而在表演中,他也摒棄許多技巧,而是從生活出發,真實再現人物的情感。
片中有好幾場戲,都令我們難以忘記,如冒富大叔聽訓時的誠惶誠恐,如他砍樹時的悲憤和絕望,都被張雁通過傳神的表演,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出來。達到了與觀眾產生共鳴的效果。
而張雁質朴的外形,略帶憨厚的性格,也為他塑造江冒富這個角色,提供了幫助。以至於當他帶妝出現在拍攝現場時,許多當地的村民,都以為他是一位真正的老農呢。
仲星火演過許多農村戲,《李雙雙》就是其中的一部。他所塑造的喜旺哥,已經成為一個經典的銀幕形象。按理說演農村人,對於他來說,是他手到擒來的事情。然而在《月亮灣的笑聲》中,他卻以嚴謹的創作態度,演繹了一個與喜旺哥截然不同的農民形象。他通過惟妙惟肖的表演,將慶亮這個眼界窄、骨頭軟的「牆頭草」,塑造得活靈活現,給觀眾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在1982年舉辦的第二屆金雞獎評選中,張雁因在《月亮灣的笑聲》中的出色表演,而榮獲了最佳男主角的稱號。他的照片還登上了當年《大眾電影》雜志的封面。這對於一個長得貌不驚人的演員來說,顯然是一件非常難得是事情。
因為《月亮灣的笑聲》的成功,上影廠於1984年又拍攝了《月亮灣的風波》,由中叔皇擔任導演,張雁、仲星火擔任主演,同樣很受歡迎。目前的豆瓣評分也是7.6分。
四、《飛來的女婿》,上映於1982年,上影廠出品,豆瓣評分7.6
1982年我國也出品了眾多優秀的農村題材的電影,如《陳奐生上城》、《山道彎彎》等都很不錯。然而沒想到的是,豆瓣評分最高的,竟然是並不怎麼十分出名的《飛來的女婿》。
這部電影同樣由上影廠出品。與《喜盈門》和《月亮灣的笑聲》相比,它沒有產生那麼大的影響力,但為啥觀眾都愛看?雅清覺得,它一定有它獨到的地方。
首先它具有濃郁的喜劇氛圍。但它並沒像《鄉村愛情》等影視劇那樣,依靠誇張的不協調的肢體動作,和裝瘋賣傻來吸引觀眾、製造笑點,而是通過巧合、誇張、誤會等藝術手段,使得劇情既出乎意料,卻又在情理之中。合理、完整的故事,是大家喜歡它的一大原因。
另外演員們的表演,也有諸多可圈可點之處。陳述作為上影廠的老戲骨,一向是以塑造反派角色而著稱的。然而這一次,他卻扮演了一位老農民的形象。無論從外形、氣質還是表演方式,都與《渡江偵察記》中的敵參謀長,截然不同。體現了一個專業演員的可塑性。
還有李玲君、高淬、吳雲芳幾位女演員,也將各種的角色扮演得活靈活現。尤其是在劉家喝喜茶時,你來我往的那場戲,簡直就跟生活中一模一樣。
同時,很多觀眾還因為這部電影記住了陳鴻梅。她在影片中扮演女主角小蘭,表演很是自然生動,沒有漂亮女演員大多都很矯揉造作的習慣和毛病。總之,
影片的總體風格就是朴實、自然,給人的感覺,耳目一新。
五、《咱們的牛百歲》,上映於1983年,上影廠出品,豆瓣評分7.6
又一部上影廠的作品。不得不說,在80年代,上影廠製作的優秀農村題材的電影,實在是太多了。
導演依然是趙煥章。他顯然是拍攝農村題材的大咖,我覺得在這方面,連謝晉也比不了,更別說張藝謀、陳凱歌等後輩了。跟之前拍過的《喜盈門》相比,這部《咱們的牛百歲》,鏡頭運用更為成熟,人物形象也更加鮮活。演員們的表演,還是一如既往地貼近生活,極具煙火氣。
這部電影的原作者袁學強也是從小就生活在農村,對身邊發生的事很熟悉,寫出來的東西也都有根據。導演趙煥章因為拍攝了《喜盈門》,所以積累了創作農村題材電影的經驗,並將其運用到了《咱們的牛百歲》中,再次獲得成功。
直到現在,影片中的許多細節都令我們記憶猶新。如懶漢田福砸鍋、菊花和秋霜對罵、還有牛百歲勸說天勝時的苦口婆心等,都像是昨天才發生的事情一樣。
這部電影上映後,同樣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那麼它好在哪兒?
首先影片的風格充滿鄉土氣息,濃郁的鄉村風撲面。
而來不像現在的影視劇,大多脫離現實生活太遠。
其次人物形象性格鮮明,
雖然是群戲,但每個角色都有記憶點,能讓觀眾迅速牢記。
另外演員的表演為影片增色不少。
王馥荔、陳裕德和丁一,在裡面的表現尤為突出。
只是現在,像這么朴實細膩又生動鮮活的農村電影,哪裡還看得到哦。
六、《鄉音》,上映於1983年,珠影廠出品,豆瓣評分7.5
胡炳榴是另外一位拍攝農村題材影片的大咖。可惜他已經去世了。
胡炳榴從4歲到14歲,都是在農村長大的,所以他對鄉村田園充滿感情。因此他後來所拍攝的《鄉情》、《鄉音》和《鄉民》等,才會那麼生動、靈動,充滿深情。觀眾也都愛看。
《鄉音》是胡炳榴執導的「田園系列」的第二部,上映於1983年。在這之前,他所執導的《鄉情》已經獲得巨大成功,影片獲得了一系列大獎。然後胡炳榴再接再厲,拍攝出了這部《鄉音》。
電影表現的是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人物關系也很簡單,也沒有特別強烈的矛盾沖突,但為啥觀眾還是很喜歡?我想,原因有二,一個是我們感受到了胡炳榴那真誠的態度,和對作品投入的真摯情感。一個是,通過電影,讓我們對一些現實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刻的反思。
這部電影拍得無比細膩,溫情如水的故事,通過情真意切的表達,達到了震撼人心的目的。
另外演員們的表演也很生動。扮演女主角陶春的張偉欣,為了讓自己在氣質上更貼近農婦,而專門到農村去生活了一段時間。而扮演明漢的陳銳,在開拍之前,就到油榨坊去體驗過生活。在實拍時,他為了更像農民,抓起機油和泥土就往身上抹。這樣的創作精神,在現在的演員隊伍,已經非常少見了。
1984年,金雞獎評選,該片獲得最佳故事影片獎。而影片中所流淌的鄉村韻味,至今都令觀眾為之陶醉。
七、《生財有道》,上映於1983年,北影廠出品,豆瓣評分7.9
這又是一部謝添執導的作品。所謂「大師一出手,就知有沒有」。謝添果然出手不凡。60年代他拍出過《錦上添花》,70年代拍出過《甜蜜的事業》,80年代又拍出了《生財有道》這樣的老少皆宜的農村影片。
其實當時正是眾多農村題材的電影層出不窮的時期,為何謝添的這部《生財有道》能夠脫穎而出?
雅清覺得,
一、故事很工整。
用歡喜冤家作為切入點,將新思想新觀念融入到一個個細小的故事中,又有趣又好玩,又合情合理,讓觀眾不由自主地笑,又不知不覺地接受「大道理」,很巧妙。
二、謝添的功力。
他總能將農村的那種家長里短的小事兒,拍得生動質朴有趣。他用鏡頭和剪輯的手法營造喜劇效果的手段,實在高明。
三、演員的表演。
那可真是「錦上添花」啊。
有人說,可以將《生財有道》看做是《錦上添花》的續集。我想,這主要是因為,《錦上添花》的主演趙子岳和凌元,又都出現到了《生財有道》中。另外再加上陳強,更加「笑料百出」。那可真是「喜上加喜」啊。
幾位老戲骨的表演實在精彩,趙子岳和陳強碰撞在一起的化學反應也很奇妙,似乎自然而然就會產生無數的笑料。陳強將一個固執的父親形象塑造得太鮮活了。而看到年輕時的蔡明時,大家也覺得眼前一亮。
不得不說,1983年,那可真是農村電影的高峰期啊。可是現在,怎麼農村電影就不見了呢?
八、《人生》,上映於1984,西影廠出品,豆瓣評分8.4
80年代中期,吳天明攜《人生》這部電影橫空出世。
這部電影讓我們看到了西北黃土高坡的天空是那麼湛藍遼遠,讓我們看到了西北漢子是那麼淳樸善良,讓我們感受到了那份真實而自然流動的美。同時,也讓我們體會到了吳天明那獨特的藝術創作手法,和他對《人生》這部作品所傾注的深厚情感。
這部電影上映後,榮獲第八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影片獎、最佳最佳女演員獎,榮獲第五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音樂獎,榮獲新時期十年電影獎最佳故事片獎。觀眾好評如潮。
太多人從這部影片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就像高加林一樣,苦苦掙扎在夢想和現實之間。
為了拍好這部電影,吳天明曾經隨原著作者路遙,兩次深入到陝北體驗生活。開拍之前,他又帶著主演周里京和吳玉芳等到陝北去和當地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通過認真觀察,使得演員們終於找到了角色所應該有的感覺,使他們在塑造人物時,就更加「胸有成竹」。
我在這里想要說的是,
也正是因為吳天明等藝術家這樣嚴肅認在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所以才能拍出像《人生》這樣的好作品。
直到現在,它仍被年輕的觀眾奉為經典。豆瓣8.4的高分,就是最好的說明。
當然吳天明那過人的才華,也通過這部電影體現得淋漓盡致。無論是故事,還是人物形象,還是場景的設置,全都那麼朴實、自然,展現得從容不迫。他那種將所有的風土人情、人文風俗、人生哲理全都游刃有餘地呈現到銀幕之上的氣度,可不是每個導演所能達到的。所以說《人生》不僅是中國最好的農村電影之一,更是中國最好的電影之一。
九、《笨人王老大》,上映於1987年,北影廠出品,豆瓣評分8.8
在時間過去了30多年後,這部電影終於得到了更多觀眾的認可。這是一件好事情。也說明,
真正的好作品,無論時間過去多久,總會被人發現的。
後來,有年輕的網友問,是不是因為電影的片名太「土」,所以當年沒人注意這部佳作?我想也許會有這個原因在裡面。另一個原因是,當時,已經很少有觀眾再走進影院看電影了。所以對於好電影的遺漏,也是有的。
是的,《笨人王老大》的確是一部被眾多人所忽視的好電影。好在哪裡呢?
好在朴實無華,好在劇情合理,好在演員表演真實,好在影片的內容,能夠與觀眾產生強烈的共鳴。
影片一開始,基調是輕快的,然而越到後面,就越是壓抑。因為特殊時期到來了,顛倒黑白的日子裡,一切都變了。王老大這個老實、本分又勤勞的男人,日子越過越窮不說,還倒欠了生產隊幾十塊錢。最終為了能讓孩子穿上件厚衣服,他迎著風雪去砍柴,不慎墜入山谷摔死了。
許多人看這部電影,眼淚都一直在眼眶裡打轉。用喜劇的形式來講述悲劇的故事,其實是最能打動人的。另外,這部電影很寫實,同時內容發人深省。我覺得電影除了寓教於樂之外,還有一個功能,就是記錄歷史。顯然《笨人王老大》做到了這一點。
十、《芙蓉鎮》,上映1987年,上影廠出品,豆瓣評分9.2
有人說,《芙蓉鎮》這部電影,對於新中國的電影史來說,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也是世界電影史上的一部不朽佳作。
導演謝晉通過電影語言,生動地為我們展現出了一幅中國農村的社會風俗畫,奏響了一曲凄美婉轉的山野民謠。他將古華筆下的文字變成了畫面,使小說中的人物,一個個地鮮活於銀幕之上。
謝晉作為藝術創作上十分老練和成熟的大導演,他希望能將這部《芙蓉鎮》拍成一部既有教育意義,又有娛樂效果,同時還具有警示功能的「大作品」。而顯然,他做到了這一點。
為了實現自己的這個願望,他可以說費盡心血。單是尋找合適的外景地,就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行走了一萬多里的路程。最終選定了湖南的王村,作為「芙蓉鎮」的外景地。
而對於演員的要求,他更加「嚴苛」,要求所有演員包括劉曉慶這樣的大明星在內,一律都要體驗生活。而這樣的結果是,所有演員出現在鏡頭前時,就已經變成了劇中人物的狀態。劉曉慶在片中所呈現的熟練地舀豆腐的動作,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練就是。
《芙蓉鎮》成了謝晉的又一部力作,成了標桿。
而每一部成功作品的背後,其實都隱藏著創作者們太多的付出和辛勞。而現在的編導們,如果都拿出這樣精益求精的態度來,又何愁作品不優秀呢?
⑷ 80年代經典的香港電影,你都有看過幾部
香港的電影對於大家來說最為熟悉不過了,畢竟這是一代人的回憶,對於大多數的90後來說這不光是回憶,更是影響,相信大家曾經在看電影的時候都有很想模仿的人物,也想成為電影裡面的人物。雖然這個時代已經成為了回憶,但是經典之作還是留在大家心裡,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列舉一些經典香港電影,看看你都有看過哪些!
1、旺角卡門
2、秋天的童話
3、A計劃
4、英雄本色
5、開心鬼
6、監獄風雲
7、合家歡
8、奇跡
9、賭神
10、八星報喜
11、龍虎兄弟
12、倩女幽魂
13、古惑仔
14、笑傲江湖
15、黃飛鴻
16、邊緣人
17、僵屍先生
18、胭脂扣
19、龍門客棧
20、東邪西毒
21、大話西遊
22、阿郎的故事
23、蜀山
⑸ 給我推薦幾部八九十年代好看的港產電影!!!
聲明:以下推薦均為本人看過的,質量保證哦。
劉德華:《孤男寡女》、天若有情(1和3是他演的,2是郭富城演的)、黑金、賭神、賭俠大戰拉斯維加斯、黑馬王子、大冒險家、愛情命運號、阿虎、愛君如夢、摩登如來神掌、超級學校霸王、旺角卡門、廟街十二少、江湖情、江湖、無間道、新上海灘、全職殺手、浪子回頭(?忘了是不是這個名字了)、賭俠、藍血人
周潤發:阿郎的故事、賭神、江湖情、和平飯店、英雄本色、秋天的童話、
張學友:東成西就、東邪西毒、最佳女婿
其他:(因為很多重復,所有演員就不單列了)
洗黑錢、逃學外傳、逃學威龍、黃飛鴻、方世玉、國產凌凌七、滿漢全席、金枝玉葉、中南海保鏢、頑皮家族、喜劇之王、武狀元蘇乞兒、九品芝麻官(都是周星馳系列的)、賭聖、重慶森林、櫻之花、同居密友、星願(這三個應該是2000年左右的)
還有一些,實在暫時想不起來了
⑹ 12部80年代前後的老電影,傷痕文學的代表
1. 《被愛情遺忘的角落》:這部電影深刻描繪了改革開放初期人們的生活變化和情感糾葛,是傷痕文學時期的代表作之一。
2. 《人到中年》:影片以真摯的情感和細膩的筆觸展現了中年人的生活和心理狀態,引人深思。
3. 《知音》:此片以音樂為背景,講述了一段感人至深的友情故事,展現了那個時代人們的純真與熱情。
4. 《大橋下面》:描述了普通人民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生活變遷,具有強烈的時代特徵。
5. 《小街》:影片以小見大,反映了社會轉型期的種種矛盾與沖突,引人深思。
6. 《生死戀》:這是一部愛情悲劇,展現了人物在特定歷史背景下的悲歡離合。
7. 《小花》:電影通過一個孩子的視角,展現了那個時代農村的生活景象和人們的精神風貌。
8. 《甜蜜的事業》:此片以輕松幽默的方式展現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景象,充滿了積極向上的氣氛。
9. 《牧馬人》:描述了草原牧民的生活,以及他們在新時代中的變遷與適應。
10. 《天雲山傳奇》:影片通過一個家族的命運,反映了新中國成立後社會的巨大變革。
11. 《小字輩兒》:以年輕一代的成長故事為主線,展現了改革開放初期社會風貌和價值觀念的轉變。
這些電影不僅以其深刻的社會意義和藝術價值成為傷痕文學時期的標志,而且其主題曲也廣為流傳,成為那個時代的經典記憶。
⑺ 求兩部老電影80年代看過的
第二部電影我看過。的確是80年代拍的,略微帶些喜劇色彩。男主角是一個工廠工人,影片中的他好象挺熱衷抓賊,配合派出所與壞勢力流氓團伙做斗爭。並且他還挽救一個問題少女。影片中壞人團伙頭子好象是叫鐵龍。整個影片中男主角和他的妻子好象還鬧了不少笑話。反扒志願隊里有不少熱心市民,好象還有武術隊的隊員參與。男主角有一次給過街上一個小乞丐錢,影片最後他被流氓團伙綁架到老窩,一個倉庫中,壞人准備除掉他。那個小乞丐也在那裡。他騙對方說自己練有氣功。壞人不信,要他示範一下。那個小乞丐為救他,就自願坐在他對面。男主角就模仿練氣功的樣子,頭頂在牆上發氣,一掌推出,小乞丐應聲倒地。壞人們不信,另換了個人坐在他對面,結果另一個人也倒地了。壞人們不得不信。關鍵時刻,公安幹警趕到,就出了他,將惡勢力團伙一網打盡。男主角最後問那個人,為何要裝倒地,他回答說要了斷過去,重新做人。
名字實在想不起來,情節就記得這么多了,希望能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