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西陂天後宮的藝術成就
西陂天後宮的建築結構及其藝術成就,是國內的天後宮中所罕見的。它的壁畫、雕塑、石刻、造型,從山水風光、花卉鳥獸以至神話傳說、人物典故,無不栩栩如生,堪稱一絕。它不僅為我們提供了研究媽祖文化的實跡,而且在建築學上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清華大學古建築系和南京工學院建築系的師生都來到這里參觀、繪畫、攝影、學習、研討其精湛的建築藝術。同時,戲台屏風上彩畫的仕女圖,古樸風流,與戲台規制均為難得的研究戲曲史的重要實物資料。
西陂天後宮,在土地革命時期曾是太平區農民武裝暴動集結地點和區鄉紅色政權所在地,現已列為當地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經過多次修繕,美奐美侖,香火尤盛。
2. 請問龍岩市高陂鎮西陂鄉「西陂天後宮」的「陂」讀音為「bei1」、「pi2」還是「bi1」
都出現在我家鄉了,高陂鎮,念bei,第一聲。西陂鄉,念bi,第一聲,地方名,傳統叫法。
3. 西陂天後宮的建築特色
西陂天後宮,造型奇特,是全國少見的獨樹一幟的塔式建築物,俗稱「文塔」。它建在山清水秀、十里平川的小橋、流水、綠樹、人家的永定河畔;始建於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建成於清順治十七年(1660年);佔地面積6400平方米,建築面積1600平方米;主體建築為7層塔式結構,通高40餘米,為樓閣式的。一、二、三層為四方形,土木結構;四層以上為八角形,四、五層是磚木結構;六、七層用大圓杉木為軸心,數十根方木條向八方輻射成年輪狀,純木構築。塔頂葫蘆用瓷都景德鎮特製的圓缸壘成,分紅、黃、藍、白、青諸色,用8毫米粗鐵索拴牢。
底層為天後宮主殿,長12米,寬14.4米,高6.5米(內高5.3米),牆厚達1米,殿中間四根杉木擎天大柱拔地而起,直達塔頂,支撐著塔的中心。中軸線自南而北,廟堂疊進,共有房屋36間。塔南為登雲館,塔北為大廳堂,兩廂是上、下酒樓。主殿供奉媽祖神像,神龕上高懸「神昭海表」的匾(原匾題為雍正御書,中鈐有玉璽,今此匾無之)。正殿大門的楹聯是乾隆御賜的聯句:「忠信涉波濤,閱歷玉洲瑤島;神明昭日月,指揮水伯天吳」。塔的南北各有一大天井,北端宮門畫梁雕棟,溢彩鎦金。大門彩繪詩幅有「維神顯聖寄斯宮,四海江湖著大功」之句。大門入口處有一座木質的永久戲台,十分雅緻,呈半圓穹窿形,鑲嵌立體圖案,結構奇巧,有良好的集音作用,俗稱「雷公棚」。台口柱聯是:「一派是西河,潺潺聲雜管弦曲;七層朝北斗,疊疊影隨文武班」(按:西陂天後宮的二至五層,分別奉祀關帝、文昌帝君、魁星和倉頡),橫額為「鸞鳳和鳴」,戲台中堂橫額是「鈞天雅奏」。戲台兩側是演員化裝室和住宿地,寬敞舒適。
4. 西陂天後宮的廣告語
摘要 您好,這是整理的資料:
5. 描寫龍岩西陂天後宮的作文(400字左右)
寫作思路:要直接簡化任務語言。在敘述中,我們要把直接敘述變成間接敘述,盡可能簡化人物語言。這樣,即使情節連貫,又使語句「簡練」。
土樓,位於福建省永定縣,這些土樓千姿百態,個性鮮明,有圓形的,正方形的……都是用土建成的,還真是神奇。
走進游覽區,一座座千姿百態的土樓展現在我的眼前,我們先來到「土樓王」,這是一座圓形樓,是漏頂的,有4樓,400多個房間,可以住800人。我想:一座普通的樓可以居住30人左右,要住八百人,得要多少棟樓房。我不禁發出了驚訝的聲音。
聽導游說:這四樓,一樓是廚房,二樓是客廳,三樓是儲藏室,四樓是卧室。聽了導游的介紹,我感到這兒的人生活真有條理。
穿過「土樓王」我們來到「土樓王子」,聽著這個名字,就知道這座樓一定很美麗,的確如此,確實很漂亮,這個土樓也是圓形樓,樓頂的,圓樓旁邊還有兩個小房子立在旁邊,像是土樓的保護神。導游說:這座土樓是1912年建成的,歷史很悠久,是世界文化遺產。我們聽了都贊不絕口,豎起了大拇指。
我望著眼前這巧奪天工之作,心中不由得湧起了一股自豪感:我們的祖國多麼偉大,我們的人民多麼聰慧!
6. 高陂鎮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嗎
摘要 高陂鎮西陂村客家紅色小鎮,以西陂天後宮為中心,打造一河兩岸,景區輻射上洋遺經樓及太平區蘇維埃舊址群,對天後宮周邊的土地予以徵用,建設停車場,以滿足遊客停車需求;計劃在景區附近建設多個標准化公廁、種植觀賞花木、栽種採摘果園等其他旅遊接待措施;重點打造「培荊堂」、「明峻樓」、「活潑堂」三座最具特色的古民居;開發紅色旅遊景區太平區蘇維埃舊址群(雙壽堂)等。
7. 西陂天後宮的景點簡介
西陂天後宮由大門、戲台、大寶殿和登雲館組成。主體建築為天後宮塔,高達40餘米,7層,塔基用天然石塊干砌,基面土牆厚1.1米,底層為主殿,高6.5米,長14.4米,寬12米,中間有四根大圓木柱,支撐著塔重心。主殿供奉天後(媽祖)。二、三層周圍有走廊,四、五層用磚木結構,由四方體轉為八方體,六、七層中間用大圓木柱構建,板木為牆,最上層是葫蘆頂,用名瓷圓缸壘成。塔身高聳入雲,頂層飛檐配有銅鈴數十個,風吹鈴響,鏗鏘悅耳。塔下有護塔房36間,塔前為大廳堂,塔後是登雲館大廳、天井,大門入口處有永久性戲台一座,呈半圓立體窟窿形,結構奇巧,每年聖母生日在此祈禱演戲,熱鬧非凡。
2006年05月25日,西陂天後宮作為明至清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8. 西陂天後宮的介紹
西陂天後宮,在福建省永定高陂鎮西陂村。始建於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清康熙元年(1662年)落成。磚木結構,坐南朝北,佔地6435平方米。
9. 西陂天後宮的地理位置
西陂天後宮,在福建省著名僑鄉永定縣的高陂鄉西陂村。該村人口4000多人,絕大部分姓林,他們都是閩林始祖亦即海神天後(媽祖)的後裔。鄉民因要渡洋涉水出國謀生,故祈求媽祖保佑,所以這座天後宮,就是由莆田湄洲祖廟分靈的,反映出涉海人家崇拜海神媽祖的心願。
10. 西陂天後宮怎麼樣
小時候去過,長大再去,卻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了,但是鬧花燈的時候可以看看,一百多條龍在漫天的焰火和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中飛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