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關於愛的電影觀後感不少於五百字
小主人公崔弗,在他11歲的世界裡,用他那個年齡的眼睛去看,用一個純真的視角,去發現愛,用他的單純的心,去感受愛.他內心真正地想讓世界充滿愛,每個人都沐浴在愛的風里,雨里.當小崔弗把「讓愛傳出去」的想法對同學老師解釋時,即使所有人都認為他的這一想法是天方夜譚,可他依然執著.我看到11歲的崔弗在把他自己的這一理念――讓愛傳出去時,遇到過許許多多的困難,在最初的過程里,他想要幫助的幾個人,都沒有成功.這不禁讓我感嘆,讓愛傳出去真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尤其是在如今的社會里,不誠實、欺騙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越拉越遠. 一直以來,愛,都是我們生活中永恆不變的話題.可是,在漸漸進步的時代里,那種最原始、最單純的愛,就開始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不經思考的愛,沒有太多價值的愛,甚至於在某些時候或是在某些場合,愛成了一種手段,一種工具. 放眼望去,在我們的生活環境里,有太多太多因為伸出了援手,卻遭到的意想不到的欺騙,以致於人們害怕受到這樣的傷害而拒絕提供幫助,不再願意相信陌生人之間還會有愛.所以,現在,類似於「街上有一位婆婆摔倒在地,一群群的人圍著,卻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幫一把」報道屢見不鮮,因為沒人在實踐「讓愛傳出去」的這一理念,所以這樣的悲劇也一次又一次的發生.更有甚者,對於別人給與的幫助,一直耿耿於懷,認定了這個世界的黑暗,就不會放下心裡的那層戒備. 書中崔弗「讓愛傳出去」的路是坎坷的,可也因為這樣,小崔弗「讓愛傳出去」的想法更顯珍貴,他的行為才更有意義.就算世界?怎麼變化,愛是一直都在的.我曾經聽過這樣一句話:只有努力經歷破繭成蝶的苦痛,才會懂得飛舞於花間的快活.人生難免有得有失,只有去做了,才會得到,不是嗎?當我讀到11歲的崔弗,在沒能把愛傳出去時,難過而掉下的眼淚,也不禁紅了眼眶,濕了臉龐.這樣純真的心,沒有一刻不讓人感到動容,沒有一刻不抓著人的心. 一個上七年級,才11歲的孩子,在這條艱難的路上走著,「讓愛傳出去」不僅僅是他交給老師的作業,更是他認為值得奮斗的事.小崔弗站在講台上,講解「讓愛傳出去」的這一幕,一直在我腦中縈繞,從那一刻起,他開始上跋涉了. 看到書的後面,11歲的崔弗在幫助一個小朋友的過程中而倒下的時候,心裡有些隱隱作痛.但是,我想,這個小生命的逝去,在讓親人朋友哀痛的同時,也讓很多陌生人為他掉淚,為他感動.因為他喚醒了很多人塵封了的心,溫暖了很多人冰冷過的生活,還帶動了很多人對於生命意義的思考,對於人與人之間存在的「愛」的重新認識.小崔弗一路的艱難,化成了一路的掌聲和銘記,而「讓愛傳出去」也不再是一個構想. 一樣是家裡的寶,但是而今的小孩,大多像溫室里的花朵,經不起風吹雨打,少了與困難斗爭的勇氣和堅韌.當處於逆境的時候,那一直向上高昂的頭顱,總是顯得特別的無力.崔弗做出了一個榜樣,孩子們可以看看書中的小崔弗,在遇到困難的時,是怎樣努力在堅持自己夢想的,而他的夢想是怎樣成為現實的.而這一路的風雨,是絢爛的彩虹掛在天空的前奏.所以,要親身經歷過,靠自己的力量跋涉過,才會看到汗水也可以晶瑩閃亮,才能珍惜每一次的成長. 讀完《讓愛傳出去》後,會對愛有一種全新的認識.愛,並不是兩個人,或是三個熟人之間的,它一樣存在於街上的路人甲乙丙中.我在書里看到,崔弗用實際行動將愛一直延續下去,希望讓世界充滿愛.艱苦的,可是結果卻是讓人欣慰的. 如此感人至深的一部作品,讓讀者用眼淚洗凈心裡的塵囂,沉澱那些逝去的純真.而書中的主人公崔弗,為到達一個被人們看成遙遙無期的目的地,一直堅強地靠近,更為《讓愛傳出去》多了一層意義.告訴我們生活中許多美好的風景、動人的故事,都要我們努力嘗試,不懈跋涉,就會看見,就會經歷. 我可以想像得到這部書的作者,凱瑟琳;海德當初在寫這本書的時候,淚水一定也在眼眶打轉,而心裡是無比的澄澈、透亮,她感受到了人間的天堂,這有愛的天堂,所以,才會引起千千萬?讀者的共鳴,才會留下這么深刻的印記. 世界太繽紛,太多彩,當層出不窮的誘惑鋪天蓋地而來時,很多人開始迷失自己,開始遺忘一些最初的美好,開始往反方向走,慢慢地越來越模糊,越來越消失在我們的視線范圍里.厭倦以後,對溫馨,對有愛,就會有所懷戀,而傳奇的凱瑟琳;海德寫就的《讓愛傳出去》恰恰是一部可以給人以溫馨,給人以愛的好書.最質朴的字句,最簡單的故事,卻處處流露著對生活中的愛的感悟.不需要任何的修飾,純粹是心與心的對話,感受這亘古不變的珍貴.
『貳』 重生愛人電影觀後感言
《重生愛人》王麗坤:走形顯麗質,走心釋危情
純真愛情與虐心情感雙向並重,青春純愛和暗黑懸疑巧妙相融。《重生愛人》看似是貌不驚人的電影,結果卻出奇的精緻,超脫了一般青春愛情片的無病呻吟,用一個滿載悲喜的畸形三角戀,展示出關於愛與嫉妒的主題。而王麗坤飾演的美麗女主蘇瑩深陷在愛情冰與火的兩重天之中。素顏女神在裝扮上走形、表演上走心,堪稱是片中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她在扮相上用淡雅的妝容,盡展清新純凈之美;在表演上盡心竭力,既細膩地刻畫出校園女孩的美好初戀情懷,又精準地演繹出輕熟女的情感困惑,能讓觀眾隨著角色境遇的變化,感受到一個女人在愛情上的奇特經歷。
影片一開場,鄭元暢飾演的高富帥程峰迴的熱烈追求,喚起了蘇瑩對校園時代的單純初戀的美好記憶,回念起初戀男生江重雲給自己帶來的幸福點滴。而這記憶碎片時常出現,青春與現實的畫面來回跳躍,成為故事劇情推進的主線索。王麗坤化身校花兼學霸,身穿藍白高中校服、梳著馬尾辮,一副清純可人的樣子,與金泛飾演的江重雲享受著初戀的甜蜜時光。兩人之間的互動表演,有著溫情格調,很多情感表達的細微末節打動人心。可是這懵懂少女青梅竹馬的溫馨初戀卻因一場火災的發生戛然而止,兩個青蔥男女隨後產生交流的壁壘,導致蘇瑩承受著傷感與苦澀,摻糅在曖昧與覺醒間,最終一段感情無疾而終。雖然片里的青春戀曲是導致最後悲劇的根源,但王麗坤飾演的蘇瑩符合很多人男生心中對初戀的設定,學習成績優良、模樣清純無邪、性情溫順善良、大談早戀敢作敢為,也勾起了很多人對自己「那些年」所追女孩的回憶。
影片以火災的出現形成故事的分界線。先前細膩而美好的初戀展示,突然演變為疑竇叢生的懸疑解謎。出現的神秘黑衣人到底是誰,高富帥男友程峰迴的真實身份是什麼,這使得蘇瑩活在驚恐不安之中,她在兄長的幫助下如偵探般成了「破案專家」。這些謎團恰恰與她的學生時代經歷的那場詭異大火密切相關。環環相扣的故事相當精彩,直到最後一刻抖包袱的謎底徹底揭曉,一段令人毛骨悚然又欲罷不能的畸形三角戀最終水落石出。於是我們看到了暗戀者那帶有病態的矢志瘋狂追愛,初戀情人居然是雙胞胎兄弟的復合,蘇瑩則品嘗愛情不可承受之輕重。而初戀帶來的甜蜜與成年後的為愛苦楚,兩段截然不同的際遇,均被王麗坤演繹刻畫的絲絲入扣。
「若不是你突然離開,我還不知道,我是那麼那麼的愛你,傷心都來不及,只有看著回憶隨著時間凋零,直到你想不起,曾經還有個我……」聽著周筆暢為《重生愛人》演唱的主題歌。會發覺和片中蘇瑩在愛情的心境十分吻合。因父母離異,蘇瑩的內心敏感而脆弱。青春時代愛情給自己帶來的溫暖,抵消親情上的某種缺失。她堅信愛是聖潔的,即便初戀幻滅,也精心地維護著初戀在內心的美好瞬間,那口喚的超人哥哥,在其心中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可愛有多深、傷就有多重,愛後的傷痛遲遲無法撫平。王麗坤成功地把握到了人物糾結、痛苦、失落的內心情緒,在表演上她動用豐富神態變化來彰顯角色的內心世界,那和煦的微笑、動情的哭態、開心時露出的歡顏、哀傷時閃現的愁容、驚恐時流露的緊張情緒,有層次地顯示人物情感世界起伏的波瀾。
經過多年來在電視銀屏上的摔打和磨練,演技越來越純熟的王麗坤在今年的大銀幕上華麗綻放,繼在《有一個地方只有我們知道》里演繹布拉格戀曲之後,現在又藉助《重生愛人》再次顯示自己的才貌雙全。天生麗質難自棄的她正走在顏值偶像派通往實力演技派的路途之上。
『叄』 愛的選擇(電影觀後感)
[愛的選擇(電影觀後感)]到底還是去看了《唐山大地震》,愛的選擇(電影觀後感)。早聽說了要帶紙巾,卻偏偏忘記了。進場,買票,等著放映。時間是1976年的一天,方登方達孿生姐弟跟父親坐在卡車里回家。漫天飛舞的蜻蜓讓人看了膽戰心驚。地震在夜裡開始,從天際突然閃現出一道紅光,大地開始顫抖,地面開裂,房子倒塌,無數的人逃離房子,卻最終還是被倒下的房子埋葬了。一時間哀鳴震天,悲鴻滿野,屍體遍地,血流成河。方登和方達睡在家裡,被搖晃的房子驚醒了。他們抱成一團,喊著父母。父母還在不遠的工地上,當他們明白這就是地震後,飛奔向自己家的方向。孩子在窗口喊著媽媽,那麼吵雜慌亂的空間里,元妮也聽到了自己孩子那絕望的呼喊,她在慌亂中撕力回答:"來---了---。"那聲喊像是撕裂心肺一。一個媽媽在這樣的時候喊出的兩個字。像是從心臟里用力摳出來混著鮮血。讓人震撼,然後方大強推開元妮,沖進房子的那一剎那,房子頃刻倒下,元妮仰天大叫:"老天爺,你王八蛋"。就那一刻,我的淚水沖出眼眶。元妮站在房子的廢墟上。水泥板壓著他的兩個孩子。活著的男人們進行搶救說只能救一個。要她選擇,一開始元妮含著淚水大叫著"兩個都得救啊!兩個都得救啊!",元妮始終堅持兩個都救,可怎麼救?撬動水泥板的任何一頭都會壓死另一頭的孩子。時間就是生命,不能再猶豫不能再等,每個地方都有等待救援的人。男人們准備放棄到另外一個地方救人。元妮一把拉住一男人的手然後,輕輕說"救弟弟"。接著又輕聲重復了一遍"救弟弟"。當時黑暗中的姐姐方登聽到媽媽元妮說救弟弟三個字時,整張布滿黑灰的臉從眼睛裡流下無限悲傷的淚。那一刻,我看到的是一個幾歲的小女孩心中巨大的疼痛。水泥板撬開後,元妮抱著沒有呼吸的女兒哭泣,解放軍抱著方達對她說,這個還活著,你趕緊帶他去搶救吧。下起了暴雨,方登在死人堆里也就是在她死去父親屍體的身邊醒來,暴雨滂沱中,方登一個人穿著破爛的衣服站在排放好遇難者屍體中慢慢的站起來,眼裡沒有了眼淚,慢慢的向前走,那一刻,和小說餘震里一樣,從那一刻起,方登就得了自閉症。地震後大強也就是方達的奶奶和姑姑到了唐山,找到了元妮,當元妮把懷里睡著的方達給奶奶的時候,奶奶摸著一隻沒手的衣服袖子,痛苦無淚。方達奶奶在失去兒子的後,堅持要把孫子方達帶回濟南。元妮最後痛苦的同意了。方達、姑姑、奶奶坐車客車離開了,元妮站在路邊看著汽車慢慢的離去,可是帶著一個母親的愛離去的車子最後停了下來,方達下車,一直喊著媽媽。他們兩個人死死的抱在一起。我想這就是母親與孩子的愛。誰也分不開。時間轉眼過去,方達方登各自走著不同的命運。方登在上醫學院談戀愛後懷孕,男朋友勸她去做人流,可是經歷過生死的方登是不會舍棄這個生命的,她選擇了退學,選擇生下了這個孩子,觀後感《愛的選擇(電影觀後感)》。那時她22歲。方登在女兒點點大約6歲的時候回來找養父,在在點點放風箏的時候,方凳告訴養父地震的時候媽媽說出的那三個字"救弟弟",片刻,靠在養父的肩上大哭,說道;"不是我不記得,而是我忘不掉!",三十幾年埋在心裡的痛終於有了詮釋。汶川地震後。方達和遠在加拿大的方登不約而同到了汶川支援。方登在一個被壓在樓板下的女孩身邊舉吊瓶,女孩的母親看著痛苦的女兒雙腿壓在沉重的石板下,而這塊石板還是未倒塌的房子的支柱。房子下面還有倖存者。在得知情況很危險,如果繼續救女兒,救援人員都會有危險,她站在女兒的身邊用顫抖而堅定的語氣說"叫醫生--鋸腿。"方登猛然抬頭,救援人員勸說那位母親,那個女人說"我知道,那是的我女兒,沒腿是咋樣,我也知道,但是,再搭上你們,我對不起你們父母。"停了停說"以後,要恨,就讓她恨我吧。"。救援人員給女孩截完肢抬出女兒後,那個女人像發了瘋似的尖叫著"腿!我的女兒!"跑到廢墟里。哭泣著喊"我要我女兒的腿!我要我女兒的腿!"方登一把死死的抱住她,此刻誰都能體會到一個做母親的傷痛,方凳想起了那次唐山大地震母親的痛苦抉擇。她是在那一瞬間理解了自己的母親當年的選擇。在救援中方登和方達相認之後,方達帶方登回了家。方登站在家門口手指張開,輕輕推開大門,門緩緩打開,元妮(媽媽)在小屋裡包餃子,兩只包餃子的手不停地顫抖,沒抬頭只是說"先進來""進屋"。我知道此刻元妮心裡對女兒的愧疚,方登看見供桌上有幾個西紅柿,拿了一個,元妮進來說"西紅柿,媽沒騙你"。(地震前元妮答應第二天去給方登賣西紅柿),元妮接著說"媽給你道個歉"說著就撲通跪下了"媽對不起。但你。咋就不給我個信呢。我還以。為你在。爸。那兒,你。咋。不說呢"。方登最後哭泣著說到:"媽媽,對不起,對不起,對不起。"影片中有幾句話讓我始終不能忘記。1、"他是用他的生命換回了我的生命,我永遠是他的老婆,沒有一個男人能像他一樣用生命來愛我!"我想用生命去愛一個人,不僅是愛情的光輝,更是人性的偉大。現實生活中能有幾個這樣的男人和女人,現實中大家都是以一個什麼樣的心曲對待喜歡和被喜歡的人的。2、"親人,永遠是親人"。---血濃於水,什麼都不想說了,這句話放在心裡就夠了!3、"沒了,才知道什麼是沒了"--我現在還沒有能夠很深刻地體會到這句話的含義,但是依然覺得這句話很揪心,這裡面蘊含的是怎樣的含義。不過我們應該珍惜眼前所擁有的一切,即使是那些不如意的東西,還有什麼能夠比生命更加重要呢?在災難面前的選擇是何其艱難,何其痛苦。而現在安逸的我們。卻常常不不假思索的選擇了這樣那樣。母親元妮無時無刻想著自己的當初選擇後的苦痛,無時無刻不感到對女兒的愧疚。整整三十二年,她說了二十年,回家的路怎麼走,這可能是馮小剛發掘了人心最溫暖的一面。"回家的路怎麼走"這個母親真的很偉大,女人的青春沒幾個三十年,她卻寧願選擇孤守清寡,不願離開破舊的家一步。片子的最後放的是心經。願死者安息。〔愛的選擇(電影觀後感)〕隨文贈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隨時都可能拉開,關鍵是你願意表演,還是選擇躲避。】
『肆』 老師再愛我一次 電影觀後感
老師再愛我一次的觀後感
『伍』 爸爸再愛我一次電影觀後感
讀後,讓人知道親情的可貴,要好好珍惜。
『陸』 老師在愛我一次電影觀後感作文
講述一個名叫石頭的農家娃如何從一個羸弱的孩子成長成全國武術比賽冠軍的故事 重點刻畫了石頭與爺爺之間動人的祖孫情和石頭自強不息的習武之路 故事改編自平陽武校學生的經歷 勵志感人 由功夫小子王小龍飾演主角石頭鍾少華 本片不但從武術上要講求穩和准 在人物內心的刻畫上王小龍也是下了好一番功夫的
『柒』 求一篇愛過電影觀後感
電影《南京,南京》觀後感
今天,我看了一部愛國影片《南京,南京》,看了以後,心情特別沉重。
《南京,南京》反映的是1937年日本進駐中國南京進行大屠殺的真實寫照,慘絕人寰,或許電影對真實還有所保留,但是這已足夠了,足夠讓我們了解歷史,讓我們體驗當時處於戰爭悲慘的生活。
畫面中,無數投降的士兵和平民從各個方向被驅趕至一起,被淹死,槍殺,活埋,燒死,如退潮一般倒下,畫面殘酷的令人目不忍視。南京,成了真正的地獄。
陸建雄,小江,唐先生,姜老師,代表了南京城中無數偉大的中國人。在這座生死之城中,還有什麼比活著更恐怖,還有什麼比子彈更無敵,還有什麼比抵抗更需要勇氣,他們不會躲避,也不需要更多的言語,只是和中國站在一起,用犧牲,證明我們不會放棄。
整部影片彌漫著一種殘酷的壓抑和絕望,只有結尾才稍稍燃起溫暖的希望。被角川放走的小豆子在原野上肆意的奔跑,大笑,代表著中國的希望,明天雖然依舊殘酷,但希望已經傳遞下去。
影片以近乎殘忍的鏡頭語言,再現了那段滴血的歷史,讓每一個看過的人記住南京,記住前輩留下的血。同時,也提醒我們珍惜今天的和平與幸福。
回想整部影片,整理腦中的近代史資料,我們如今能做的,就是時刻將祖國放在心中,勿忘國恥,要有知恥而後勇的精神。讓我們一同從歷史的河流中吸取經驗。通過自己的努力,奮發,把祖國建設的更強大,更美好,讓她站在世界地位之巔上。
『捌』 觀電影《最愛》有感1000字
電影更多像是在講一個故事,故事源於生活,只是為了在有限的時間里呈現更多更深層次的內容,因此讓人物極端化,矛盾尖銳化,《最愛》觀後感.濮存昕,蔣雯麗,陶澤如,蔡國慶,王寶強,孫海英,加上兩位主演,影片可謂眾星雲集.對於影星演技的暫且不做評價,讓我們更加沉浸到故事中去,感悟更多鏡頭背後的深意.影片講述了因為賣血而導致熱病在鄉村傳播,一群身患絕症,每日面臨死亡的人們的生活.引出的卻是人生最重要的兩個主題:生命和愛情.糧房嫂偷米是為了獲得自己勞動的回報,對別人的施捨去不屑一顧.得了絕症卻沒有絲毫對死亡的畏懼,仍然不許豬糟蹋糧食.王寶強一句"我的喇叭沒電了,我也快沒電了"表述了被動接受死亡的那種無奈,而臨別前仍然別一束美麗的山花在耳邊,體現了對生命無限的熱愛,觀後感《《最愛》觀後感》.精彩的活著,就是對生命最大的尊重.柱柱老爹代表了最寬宏,最忍辱負重的中國父母.兩個兒子犯了再多的錯,都自己承擔下來,為了兒子的幸福不惜做各種妥協和犧牲.濮存昕演的大哥則走在自己的路上,為了擺脫貧窮而背叛了自己的良心.他對得意和琴琴結合的鄙視,全村人對得了熱病的人的歧視和隔離,都是生活中各種世俗壓力的反映.趙得意和商琴琴因為熱病而飽受家人的歧視與隔離,因為性的沖動和渴望而走到了一起.活著一天得意一天,生命隨時會終結,得意不再顧忌別人的眼光,不再畏懼死亡,懷著最大的熱誠過好每一天,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愛自己想愛的人.在火車前拚命的奔跑是他生命最美的綻放.琴琴真正渴望得到的是一份真摯的愛,明知自己無理取鬧,可還是希望和得意一起上吊,為的只是驗證感情的真摯.趁活著,結婚吧.得意為了讓琴琴開心,也讓自己更好的活著,背棄了世俗禮教,放棄了尊嚴,房產,毅然和琴琴結婚.結婚證與其說是獲得法律的認可,不如說是給兩人的愛情進行了一次庄嚴的見證.看淡了生死,琴琴依然對獲得真摯的愛情而欣喜感動,並義無反顧的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來捍衛這份感情.得意每天耍賴不起床,伸出期盼的手等琴琴來拉他,更多的是對這份感情的依賴.琴琴離開了,就標志著自己的世界的完結.雖然兩個人的結合出於扭曲的渴望,可愛情在兩個人無條件的付出和抵死相依中得到了升華.影片在審核的壓力下被剪得有些支離破碎,可還是將最重要的含意表達給了觀眾.如何讓自己的生命更加美好,愛情是什麼,每個人都要獨自面對這樣的問題.影片中的人們用寶貴的生命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多渴望象得意一樣,勇敢的放下一切,和心愛的人在一起,過好每一天,放肆的在火車頭前奔跑,永不停息…
『玖』 媽媽再愛我一次3電影觀後感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