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和平宣言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和平宣言》要表達的是為全人類祈福,遠離戰爭、珍重生命。綜觀全文,用語慷慨,大氣浩然,大德沛然。挾波濤之洶涌,振鯤鵬之風摶。抒日月之光華,狀河山之斑斕。國家尊嚴,民族威儀,與天地同在,與英靈永存。華文寶鼎,允為合作;鼎銘合璧,足垂長久!
❷ 台灣電影宣言的介紹
台灣電影宣言,又名《民國七十六年台灣電影宣言》,或稱《「另一種電影」宣言》。1987年,台灣電影從黃金時期的平均年產120部左右銳減至85部。新電影自身也出現了自我藝術沉溺和不妥協於製片困難的詬病,導致票房逐漸低迷,新電影作為一種集體的電影潮流終於在該年以53位電影工作者發表《台灣電影宣言》的形式宣告結束。
❸ 偶像宣言講的是什麼好看嗎
挺好看的,講的是14歲的少女希良梨因一次巧合遇到明星ships而宣言要當上偶像且成為並愛上偶像這份工作,遇到各種各樣的人,感化了許多人,並使自己進步的故事。主要就是以希良梨拍戲,參加偶像比賽等一系列明星日常的工作,有友情·愛情·親情。這只是我個人認為,你去看了就會發現它很好看了啦。
❹ 共產黨宣言主要講的是什麼,有什麼重要內容
《共產黨宣言》包括引言和正文四章以及後期的序言序言簡要說明了《宣言》的基本思想及其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的歷史地位,指明《宣言》的理論原理是歷史唯物主義,並根據無產階級革命的經驗和教訓,對《宣言》作了補充和修改。 《宣言》引文說明了《宣言》產生的歷史背景和目的任務。 《宣言》第一章《資產者和無產者》論述了馬克思主義的階級斗爭學說。 《宣言》第二章《無產者和共產黨人》,說明了無產階級政黨的性質、特點、目的和任務,以及共產黨的理論和綱領。 《宣言》第三章《社會主義的和共產主義的文獻》,批判了當時流行的各種假社會主義,分析了各種假社會主義流派產生的社會歷史條件,並揭露了它們的階級實質。分為1、反動的社會主義。2、保守的或資產階級的社會主義。3、批判的空想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 《宣言》第四章《共產黨人對各種反對黨派的態度》論述了共產黨人革命斗爭的思想策略。
《宣言》是科學共產主義的第一個綱領性文獻,它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❺ 《開羅宣言》講的是什麼
中、美、英三國對日作戰的目的在於制止和懲罰日本的侵略,「剝奪日本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在太平洋上奪得或佔領的一切島嶼」,使日本強占的中國領土,例如東北地區、台灣和澎湖群島等「歸還中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取得決定性勝利後,中、美、英三國首腦於1943年11月22-26日,在開羅舉行會議。會議的主要內容之一是商討擊敗日本後,如何處置日本等問題。同年12月1日,三國發表了《開羅宣言》,其主要內容是:中、美、英三國對日作戰的目的在於制止和懲罰日本的侵略,「剝奪日本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在太平洋上奪得或佔領的一切島嶼」,使日本強占的中國領土,例如東北地區、台灣和澎湖群島等「歸還中國」。《開羅宣言》從國際法上確定了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罪行,以及戰後對日本的處理,具有強制力和法律上的約束力,而且它的效力也有國際社會的保證。
❻ 愛的宣言的劇情簡介
婚禮中,彼此相執,許下承諾的那一天,就代表著除非死去,無論什麼都不能讓我們分開。
城市女孩Nid Narisara是一個獨立自尊的姑娘,父親的離世讓她不得不與哥嫂在同一屋檐下。哥哥因工作關系無暇顧家,在嫂子不斷冷嘲熱諷的嫌棄下,她決定找份工作養活自己。面試碰壁後,經過朋友介紹,來到了Poochit的農場應聘。
Poo是個做事嚴謹、自律古板又無趣的農場主,因為Nid漂亮的外表就質疑她的工作能力,留下她也只是以為Nid是弟弟的女朋友。但很快,精明能乾的Nid將農場打理得井井有條,農場員工都很喜歡這位新經理。只有對她帶有偏見的Poo常常會沒事找事,爭執不斷。
漸漸地,兩人在長期的相處中發現了彼此的閃光點,原本單純的上下屬關系開始變得復雜曖昧起來。Poo常常有意無意地把Nid訓練成一個合格的農場女主人,包括如何應付他那個精神緊張的妹妹的刁難。直到在一場火災中,Nid勇敢地救了Poo的妹妹自己卻不幸受傷後,Poo終於向她表白並求婚。
Nid的哥哥回到曼谷,得知一切想要接回Nid。兩人訂婚後,Nid離開了農場。被思念纏繞的Poo迫不及待追到了曼谷,與心上人完婚。沒想到卻與對他仍然沒有死心的前女友重逢。
新婚夫婦搬回農場居住,前女友、暗戀Poo的貴族小姐以及從未對Nid釋懷的妹妹成為了他們婚姻中最大的絆腳石。雖是鴛鴦眷侶,卻被人從中使壞極盡方法拆散,小夫妻在重重的誤會中,彼此虐心。身心俱疲的Poo借酒消愁,導致出了車禍。在醫院養傷期間,他最想見的是自己的妻子,而Nid卻消失了……
因愛相系的兩人,是否會因為當初的誓言,跨過阻隔而重新走到一起呢?請讓《愛的宣言》告訴你答案吧。
❼ 偶像宣言講的是什麼好看么
先給你簡介,具體的可以在網路上找到。偶像宣言是一部很好的動漫,雖然不是新番,但是很經典,我現在也在看的,希望LZ可以去看看 故事大概☆動畫片《KiraRin☆Revolution(偶像宣言)》將在08年春天開始邁入「三年級」!超人氣的動畫片《KiraRin☆Revolution》,日前決定第3年的播出計劃。 在小學館出版的少女漫畫雜志《ciao》上連載的人氣作品、漫畫家中原杏創作的《KiraRin☆Revolution》,於2006年4月份發布了動畫化的消息,並在4月播出了動畫第一季。以前在《ciao》上附送的該作品的廣播劇CD中,參與演出的松下未佑、羽多野涉、三本政樹、比嘉久美子將作為聲優被起用。這部作品的漫畫原作還曾獲得過第52屆(2006年)小學館漫畫賞兒童部門獎項。 主人公月島希良梨是一個活潑開朗的女生,14歲,就讀初一,對於偶像的事她幾乎是個白痴,可愛的她食量大的驚人,是50個相撲手的量哦 ! 一天突然在街上碰到一個神秘男子……撞倒她匆匆忙忙說聲抱歉就走了……後來希良梨又看見一隻烏龜在樹上,出於善良的本性救了那隻烏龜,卻不小心從樹上掉了下來……剛剛的神秘男子在關鍵時刻出現,救了希良梨……原來這只烏龜是剛才的神秘男子的……神秘男子的微笑及善良,讓希梨良喜歡上了他,認為他就是自己的白馬王子。後來此男子給了她一張SHIPS的演唱票,希良梨在進會場時,由於個子太小擠不進去,走了另一條通道,忽然有一個男生從樓上跳了下來,並叫她躲開,結果希良梨因為太過吃驚沒有躲開,兩人就撞到了一起,希良梨對這個男生印象很不好,然而那個男生又撕毀了她的入場券…… 希良梨為了見神秘男生,在寵物小奈的幫助下遛進了會場,在舞台上,當著大家的面說:「我要成為偶像!」 在學校里是最充滿元氣和最貪吃的美少女初中生。這樣的希良梨,有一天突然對一個偶遇的男孩子一見鍾情。這個一心想要接近作為人氣偶像的星司的希良梨,她也想成為偶像!跨越過一個接一個地呈現在眼前的競爭對手和偶發事件,希良梨會成為第一的偶像嗎?!她的戀愛又將是什麼結果呢?
❽ 電影1776講的是什麼
1776年5月8日,費城,既熱又潮的桑拿天氣,蒼蠅多得沒法開窗戶,第二大陸會議的代表照舊三三兩兩聚在國會廳里喝酒打牌聊天,沒人關心當天的議程。麻薩諸塞州代表約翰亞當斯怒氣沖沖摔門進來,譴責眾人無視英國的欺凌,尤其對他反復提出的獨立議案,甚至連公開討論都沒有。代表們受不了他的鬧騰,空前團結地要求他閉嘴坐下.
亞當斯失望地沖出大廳,抱怨議會一年半以來只會打混摸魚,被這種機構領導,還不如來場瘟疫或者大洪水來得痛快。他開始給遠在麻省的妻子艾比寫信,想像中艾比出現在舞台一側,催他趕快把獨立問題解決掉,回家和她團聚。
亞當斯問她有沒有照他說的,組織後方生產硝石。她很乾脆的回答沒有。為什麼沒有呢?「我們的問題更緊急,戰爭期間縫衣針都買不到了,你不送針來,別想要硝石。」「硝石!」「針!」「硝石!」"...針。"亞當斯無可奈何的同意了。兩人互訴愛意,依依不捨,艾比終於消失。議員們再次齊聲要求亞當斯坐下,這次他終於默默坐了下來。
第二天,亞當斯去找好友,賓夕法尼亞州代表富蘭克林,發現他翹了會正在請人畫像。富蘭克林認為獨立決議之所以提不出來,完全因為亞當斯「討厭又招人煩(obnoxious and disliked)」,得另找人提出才行。亞當斯一聽堅決反對,但仔細想了想也不得不問富蘭克林是否有人選。富蘭克林很無辜的說沒有,話音未落一名橙紅色的騎手飛馬趕來,原來他請了的弗吉尼亞州代表理查德亨利李。
富蘭克林假裝向他請教獨立議案為什麼提不出來。「簡單,因為約翰招人煩嘛。」那怎麼辦呢?自信心過剩民族自豪感爆炸的李立刻決定,他才是提出議案的最佳人選。因為弗吉尼亞是北美第一州,他又是FFV(弗吉尼亞第一批家族),「無論士農工商,內政外交,我們李家人都拔頭籌。」李當即跨上馬奔赴弗吉尼亞要求授權.
1776年6月7日。早上10點,新來的喬治亞州代表霍爾大夫按時抵達,會場非常混亂,羅德島的霍普金斯喊管理員上朗姆,特拉華的三名代表爭論不休。管理員問霍爾在獨立問題上站哪邊。最年輕的代表,南卡羅來納的愛德華拉特利奇說:「當然和南卡羅來納一邊了」,他拉過霍爾,為他引見深南各州(Deep South),聲稱這些州一貫意見一致。霍爾不願意透露喬治亞的態度。和富蘭克林同屬賓夕法尼亞的另兩名代表狄金森和威爾遜表示堅決反對獨立。威爾遜為了迎合狄金森,有時甚至情不自禁的附議自己州提出的決議。狄金森稱獨立為叛國,對突然安靜了兩星期的亞當斯冷嘲熱諷,亞當斯忍無可忍,向富蘭克林表示再有一天等不到李,他就自己提出決議。
大會主席漢考克和秘書湯普森宣布第380次會議開始。漢考克主席首先宣布對羅德島的霍普金斯禁酒,歡迎了霍爾大夫,然後要求心不在焉的弗吉尼亞代表傑斐遜報告氣溫。傑斐遜報告了「潮濕的87度(30℃)」,宣布他今晚就回家鄉,去見分別了6個月的新婚妻子。
一個臟兮兮的小傳令兵送來華盛頓將軍的前線戰報。華盛頓擔心他的隊伍疲乏又缺少彈葯,難以抵擋英軍對紐約的進攻。眾人正在沮喪,李終於沖了進來,帶來弗吉尼亞通過的李氏決議文(Lee Resolution),狄金森「第24次」提出延期討論。
李氏決議立刻得到麻省(亞當斯),弗吉尼亞(李和傑斐遜)和新罕布希爾(巴雷特)的贊成票,由於這次是南方提議,康涅狄格的舍曼也投了贊成票。特拉華的三名代表以2比1贊成。紐約的莫里斯和往常一樣,對任何決議都「恭敬地」棄權。賓州由狄金森提出反對。馬里蘭的蔡斯說如果獨立是送上來的他當然支持,但戰爭勝利的希望實在太渺茫,因此投票反對。拉特利奇認為目前沒什麼理由急著採取行動,所以南卡反對。北卡一向緊跟南卡,同樣投了反對。霍爾處在兩難境地,他個人支持獨立,喬治亞的立法機關卻反對,他不知該如何投票,不過這次他決定反對。5比5加1票棄權,羅德島的霍普金斯正好從廁所回來,酒還沒醒,聲稱他從沒聽過有什麼事情危險到連討論一下都不行的,因而投了贊成票。決議終於得以進入討論階段,主席感激地取消了對他的禁酒令。
最熱心的幾個代表擺明了立場:狄金森為母國英國而自豪,他強烈反對「謀反」和「叛國」,只願意向英王上書請願。亞當斯和富蘭克林認為他們只有個英國人的名頭,權利早就被剝奪光了;再說列剋星頓之役已經過去一年,戰爭正在全面爆發,現在和解未免太晚了些。拉特利奇不願讓深南各州接受北方領導的獨立;蔡斯仍然對華盛頓軍的實力毫無信心。
辯論進入白熱化,狄金森激烈譴責亞當斯這個「瘋子」,為一點稅金竟然煽動人們拋棄「獅心王,憲章運動,都鐸王朝和世界上最文明而高貴的國家」,亞當斯反擊狄金森一派「冷靜,考慮周到的人(cool, considerate men)」,什麼事都躲在最後,隔岸觀火。爭到激烈處,兩人揮起手杖打成一團。特拉華州老代表凱撒羅尼好容易把他們拉開,卻因為太激動突然發病,同州的麥肯代表送羅尼回家鄉,於是特拉華只剩一名代表,而他反對獨立。拉特利奇立即提出重新投票。為了拖延時間,富蘭克林要秘書把李氏決議再念一遍。就在這一點時間里,一直缺席的新澤西代表團到了,投了贊成票。6比6,紐約再次「恭敬地」棄權,亞當斯提醒漢考克主席(麻省出身)行使決議權。眼看決議即將通過,狄金森突然提出,獨立這么重大的問題必須全體一致,「沒有哪個殖民地應該被迫與祖國分離」。特拉華附議,投票結果照樣是平手,漢考克主席擔心反對獨立的州會不得不為英國而戰,導致獨立戰爭背上兄弟相殘的原罪,他投票贊成狄金森,「全體一致決
議」通過了。
秘書再次宣布為獨立案重新投票,又被亞當斯打斷(這是第四次了,他很郁悶),亞當斯提出延期,要為獨立撰寫一份正式文告。富蘭克林附議,但主席問他們為什麼,兩人都答不上來。忽然一個聲音說::「為了置事物之常理於世人眼前,用簡潔的語句博取他們同意。」是一直沉默的弗吉尼亞代表傑斐遜。延期決議再次6比6逼平,主席決定贊成,並指派亞當斯,富蘭克林,李和康涅狄格的舍曼,紐約的利文斯通組成5人小組,三周內提交文告。李剛被選為弗吉尼亞州長,急著回家上任,亞當斯立即提出由傑斐遜補缺。傑弗遜連聲反對,主席視若無睹,直接批准然後休會。
問題變成了5人小組中由誰來執筆。不能是亞當斯,因為他「討厭又招人煩」,富蘭克林、舍曼和利文斯通也找了各種借口推脫,剩下一個傑斐遜,他只想趕快回家見他妻子。亞當斯軟硬兼施,稱贊他的文筆,提醒他負起責任,甚至以動武相威脅。傑斐遜很無奈,「亞當斯先生,你真是討厭又招人煩,你攔在我和我的新娘中間,逼得我要殺人了。」在富蘭克林他們「殺人了,殺人了」幸災樂禍的歌聲中,亞當斯塞給傑斐遜一支筆,摔門而出.
一星期後,亞當斯和富蘭克林來到傑斐遜的公寓,只見他情緒低落,鬍子拉茬,坐在滿地的廢紙團中間,連開頭都沒寫出來。好在亞當斯請來的傑斐遜夫人瑪莎剛好抵達,小夫妻見面立刻黏成鐵板一塊,被徹底無視的兩人只好撤離。
坐在傑斐遜門口台階上,亞當斯眼前又幻化出艾比。她問他為什麼不請自己的妻子,當他真的請她前來,她又不得不拒絕。因為戰亂和嚴冬,農場快支撐不住了,加上孩子生病,她根本走不開半步。兩人隔空互訴愛意和誓言,最後亞當斯仍不忘提醒她做硝石。
富蘭克林叫醒了亞當斯,原來他在台階上睡了一夜。瑪莎正好推開窗戶,兩人從街上向她打招呼,她完全不記得昨天曾見過他們,不過很高興出來和他們見面。兩人想不通那個全議會最安靜的「紅頭發墓碑」究竟怎麼贏來這么可愛的妻子,瑪莎回答她愛他的各種成就,但最不能抗拒「湯姆的小提琴」。他們跳起歡快的華爾茲,這時傑斐遜醒了,夫妻倆又黏了回去,亞當斯和富蘭克林唱著小提琴頌歌再次無可奈何地離開.
1776年6月22日,獨立派採取分化瓦解戰術,亞當斯負責馬里蘭的蔡斯。小傳令兵又從前線趕來,華盛頓說軍隊中性病蔓延,酗酒成風,急需國會派代表團來振奮士氣。亞當斯向蔡斯挑戰,如果能證明大陸軍可以擊敗英軍,馬里蘭會贊成獨立嗎?蔡斯接受了。亞當斯、蔡斯和富蘭克林組成代表團開赴新澤西前線,獨立派其他代表也隨即離開。狄金森心情大好,祝賀各位保守派代表和他一樣堅持做「冷靜,考慮周到的人」,為了捍衛他們的財產和家世,他們會堅持到底,「永遠向右,決不向左」。
代表們走了,管理員坐在主席的椅子上,管小傳令兵叫「將軍」。傳令兵出身麻省,他坐在亞當斯桌前,向管理員描述戰場,講他的兩個好朋友如何在同一天戰死於列剋星頓,其中一個死在山坡下草叢中,他的母親找了一天一夜才發現屍體。這個孩子臨死前在想什麼呢?
傑斐遜躲在議會廳外,等待秘書宣讀《獨立宣言》,亞當斯和富蘭克林興沖沖地趕回來。他們在新澤西正好趕上一群野鵝飛過,本來餓得東倒西歪的軍隊士氣大振,一陣齊射,彈無虛發。蔡斯終於相信了大陸軍的實力,回馬里蘭要授權去了。亞當斯盛贊獨立宣言,富蘭克林將之比作一個蛋,三人開始爭論孵出來的會是什麼鳥。傑斐遜提議鴿子,亞當斯說是鷹,富蘭克林覺得鷹代表歐洲帝國主義,提出美洲土產,勇敢的火雞。最後誰也拗不過亞當斯,三人一起慶祝這只鷹的誕生。
1776年6月28日起,幾天內代表們對獨立宣言提出各種刪改,傑斐遜都無條件接受,秘書已經懶得徵求他的意見了。狄金森要求刪去稱呼英王的「暴君」一詞,傑斐遜反對,聲稱不管他們怎麼說,英王是暴君的事實不會改變,他讓秘書把劃掉的「暴君」再填回去。
主席准備宣布對獨立宣言進行投票,拉特利奇突然站出來,指責宣言中關於奴隸的章節,捍衛奴隸制為「我們南卡羅來納的生活方式」,嘲笑新英格蘭各州的偽善。他們不畜奴沒錯,可是是誰開船出波士頓港,載著聖經和朗姆來到非洲?是誰在奴隸市場上吆五喝六,往波士頓運回黃金?三角貿易里到底誰發了財?他登上桌子,模仿奴隸拍賣會的場面,直到一名北方代表忍無可忍求他停止。拉特利奇拂袖而去,帶走了南北兩卡所有代表,喬治亞的霍爾大夫猶豫一下,也跟了出去。
蔡斯趕回來投馬里蘭的贊成票,近乎絕望的亞當斯要麥肯回特拉華,把病重的羅尼請回來。富蘭克林建議亞當斯刪除奴隸制一節,「為一場戰役而輸掉整個戰爭,這太奢侈了」。兩人爆發了激烈的爭吵。
亞當斯獨自爬到鍾樓上躲起來,向想像中的艾比求助。艾比用他自己信上的話安慰他:「Commitment, Abby, commitment! There are only two creatures of value on the face of this earth: those with a commitment, and those who acquire the commitment of others」。這時管理員喊他收郵件:一堆系著緞帶的桶,艾比組織麻省婦女社團製造的硝石運到了。
亞當斯信心復燃,他讓管理員寄回縫衣針,讓富蘭克林和傑斐遜抓緊最後時間爭取威爾遜和拉特利奇。湯普森秘書打開華盛頓最新的來信,華盛頓問他過去的15封信怎麼沒有半點回復。「那邊究竟有人在嗎?」
深夜,亞當斯獨自坐在議會廳里,默念華盛頓的話。有人在嗎?他已經破釜沉舟,該來的就來吧,他仍然能看見一個光華四射的新國家,永遠自由。可是究竟有人關心嗎?
「有,我關心。」霍爾走了進來。他想起英國國會議員愛德蒙柏克的話,「民意代表不僅代表人們的產業,也代表人們的判斷能力。如果他犧牲這些,就是對選民的背叛。」他決定照自己的意志,為喬治亞投贊成票。
對李氏決議的正式投票開始了。麥肯帶著羅尼趕了回來,特拉華3名代表以2比1贊成。拉特利奇再次提出奴隸制問題,富蘭克林懇求亞當斯刪掉那節,亞當斯讓傑斐遜決定,畢竟宣言是他寫的。「那些也都是我寫的。」傑斐遜走上前親手劃去了奴隸制一節。拉特利奇代表南北兩卡投票贊成。喬治亞也投了贊成。
最後只剩賓夕法尼亞。狄金森正要反對,富蘭克林提出少數服從多數。狄金森反對,富蘭克林贊成,決定權落到了威爾遜手裡。威爾遜發現如果他反對,他就會作為「阻止美國獨立的人」永遠被人記住,而他和別人不同,非常不想留名後世。狄金森冷笑:「國家就是這樣建成的嗎?就因為一個天生的無名氏想要繼續默默無聞下去?」威爾遜投了贊成,李氏決議全體一致通過了。
主席要求全體代表在宣言上簽名。狄金森宣布良知不允許他簽這份文件,他仍然盼望與英國和解,但他決定去投軍,捍衛新生的國家。亞當斯率領全體代表向他致敬,但他頭也不回地走了。
7月4日。漢考克主席帶頭簽字,寫得最大,「讓胖喬治國王不戴眼鏡就能看清楚」。歡樂的氣氛被小傳令兵打斷,華盛頓報告紐約已經被摧毀,他的5000名老弱殘兵要對抗25000名英軍,只有神知道結果會如何,但他註定要損失這些英勇的人了。
會場頓時凝重起來。主席下令敲鍾,在越來越激昂的鍾聲中,各州代表按由北到南的地理順序,依次上前簽字。
❾ 人權和公民權宣言講述了什麼
法國大革命爆發之後產生的《人權和公民權宣言》,將啟蒙運動思想家的思想用憲法的形式鞏固了下來,是一個意義和影響特別深遠的文件。宣言在人權方面規定人們生來是而且始終是自由平等的。自由,是指有權從事一切無害於他人的行為,個人的自然權利的使用只以保證社會上其他成員能享有同樣的權利為限。同時,把財產的擁有看成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權利;任何人的財產不得無故被剝奪。宣言中關於發表意見的自由、傳達思想和意見的自由、著述和出版的自由等規定,以後都被各國憲法列為基本權利。宣言認為,法律是保障人權的,凡未經法律禁止的行為就不能受到妨礙。宣言規定,法律是公意的表現,全國人民均有權親身或派代表參加法律的制定。宣言還規定了一些近代意義上的法律原則,如無罪推定、禁止酷刑等。在人民主權原則方面,宣言規定了公民能平等地按其能力擔任公職,社會有權要求機關公務人員報告其工作,公共賦稅要由公民或其代表確定,公民應按其能力納稅等。
所以這些規定在當時都是有進步意義的。當然,這種進步是就資產階級革命的要求而言的。因為資產階級人權保證每個成員的人身、權利和財產不受侵犯,在這中間私有財產權是最核心的內容,所謂自由就是這種財產私有權的自由,所謂平等就是這種自由的平等。法國大革命的宣言以十分明確的法律語言將資產階級的夢想和要求用憲法的形式固定下來,這是人類社會的一大進步。從歷史的觀點出發,人們不可能要求他們做更多的東西。
❿ 《波倫亞宣言》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在歐洲高等教育改革波倫亞進程中,法國以堅定的政治意願投入改革。改革使法國大學呈現出嶄新面貌,大學之間的合作得以加強,不同類型的大學校開始向新的體制靠近,大學的課程得以統一梳理。盡管後續改革的困難極大,但是一個更加國際化、規范化和職業化的歐洲高等教育的誕生是不可逆轉的。
【作者單位】: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所 教授
【關鍵詞】:法國教育;高等教育改革;波倫亞進程
【分類號】:G649.565
【DOI】:cnki:ISSN:1004-3667.0.2006-03-012
【正文快照】:
1998年5月,正值巴黎(索邦)大學建校800年之際,法國及英國、德國、義大利四國教育部長聚首巴黎,商討歐洲高等教育改革大計。他們聯合發表了《索邦宣言》,表示加強四國大學學生和教師的交流,促成大學課程和文憑的對等與協調。1999年6月,29個歐洲國家的教育部長又在大學誕生地的義大利名城波倫亞召開會議,並發表了《波倫亞宣言》①,重申構建「歐洲高等教育空間」的堅定意願。《波倫亞宣言》強調了1988年「大學憲章」②的基本原則,「大學的獨立與自治,是高等教育與研究系統適應需求變革、社會希望和科學知識進步的能力的保障」,決定創建具有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