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視劇恰同學少年主要講述了什麼內容吖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edd51bf010009yc.html 這里是分集介紹!
恰同學少年內容簡介
編者按:根據本劇編劇證實,《恰同學少年》故事以寫實為主,只有少量藝術加工,特別是繳北洋軍閥3000部隊械一事,僅有毛澤東等三人談判為藝術加工,其餘均為真實故事。
另據毛澤東飾演者證實,經查毛澤東僅存的三張年輕時照片,青年毛澤東下巴上沒有痣。下巴上的痦子是到延安後長的。
呵呵,偉人總是那麼多傳奇,更多毛主席傳奇故事本站將在東方英雄(hero.thn21.com)中提供。
恰同學少年以毛澤東在湖南第一師范五年半的讀書生活為主要表現背景,展現了二十世紀以毛澤東、蔡和森、向警予、楊開慧、陶斯詠等為代表的一批優秀青年風華正茂的學習生活和他們之間純真美麗的愛情故事,同時塑造了楊昌濟、孔昭綏等一批優秀教師形象,深刻揭示了「學生應該怎樣讀書,教師應該怎樣育人」這個與當今社會緊密相關的現實主題。
1913年,湖南長沙,具有現代民主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孔昭綏出任省第一師范校長,在他的主持下,第一師范大力開展新式教育改革,聘請了以楊昌濟為代表的一批優秀中外教師,學校面貌煥然一新。
嶄新的第一師范吸引了蔡和森、蕭子升等眾多青年才俊前來報考,在招生考試中,19歲的毛澤東脫穎而出,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這所湖湘千年學府。「衡山西、嶽麓東……男兒努力蔚為萬夫雄」。雄壯的第一師范校歌聲中,白衣勝雪的青年們齊聚在校旗下,五年的師范生生涯就此拉開了序幕。
毛澤東的勤奮好學與不凡天賦,深深打動了學貫中國的導師楊昌濟,在他的關懷與教導下,毛澤東如飢似渴地學習著自己感興趣的社會學知識,並成為一個教育救國論的非暴力改良主義的信仰者。然而,過於崢嶸的個性與嚴重的偏科現象也使他一再觸犯校規,在對待如何處理毛澤東的偏科行為引發的教師爭執中,惜才如命的孔校長最終選擇了尊重其個性,放手讓其發展,毛澤東成了校長特許的「特殊學生」。
共同的學習生活中,毛澤東、蔡和森、蕭子升等優秀青年結下了友誼,周南女子中學的陶斯詠、向警予、楊開慧等女學生也和他們因共同的志趣走到了一起,一個先進青年學生組成的讀書會組織成了他們學習、交流與情感發展的紐帶。
然而,動盪的時局卻不斷打破學生們純凈的校園生活——在反對袁世凱簽訂21條與復辟稱帝的斗爭中,湖南軍閥湯薌銘以武力逼走了孔校長,毛澤東也險遭逮捕——殘酷的現實使毛澤東對教育救國與改良主義信仰產生了動搖。新任校長張干僵化的教育理念和禁止學生參與社會活動的規章更激發了毛澤東與他之間的矛盾,張干下令將在「驅張運動」中為首的毛澤東開除出校,幸得楊昌濟等教師據理力爭,使張干被迫收回了成命。
隨著袁世凱的倒台,孔校長又回到了一師,在他的主持下,一師開展了全面的學生自治運動,毛澤東也當選為學友會負責人,一師上下又迎來了朝氣蓬勃的時代。徒步游湖南、組建學生軍、開辦工人夜校……一系列社會 實踐極大地豐富了毛澤東的書本以外的知識,鍛煉了他的社會活動能力,也使他更認識到,靠教育、靠改良救不了中國。
與此同時,情感的波瀾也悄悄在男女青年間泛起,陶斯詠暗戀上了毛澤東,向警予與蔡和森心心相映,而毛澤東卻發現自己對一直視其為小妹妹的楊開慧其實有著產不同於兄妹之情的一份牽掛,愛情給這群風華正茂的青年們帶來了一份份剪不斷、理還亂的喜悅、痛苦……
就在此時,長沙城突遇一場大禍——1917年底,在護法戰爭中被擊潰的三千北洋兵敗往長沙,意欲洗劫全城,城中卻空無一兵可資防守。危急時刻,毛澤東以驚人的膽略,率領二百名赤手空拳的一師學生軍,上演了一場精彩絕倫的「空城記」,一舉將三千潰兵全部繳槍。長沙城保住了,生死較量中,青年們也各自找到了自己真正的感情歸屬。
1918年,毛澤東、蔡和森等從一師畢業了,楊昌濟也受聘於北大任教,他告訴孔昭綏,自己已完成了在一師的使命,為中國的未來培養了蔡、毛二位「海內人才」。
隨著楊昌濟北動的列車啟動中,師生依依揮別中,「衡山西,嶽麓東……男兒努力蔚為萬夫雄。」第一師范雄壯的校歌聲中再度響起,彷彿正預示著這批優秀青年們即將迎接的更廣闊的天地和更波瀾壯闊的人生……
⑵ 《恰同學少年》的大致內容(梗概)及精彩部分
一 大致內容:《恰同學少年》是由谷智鑫、錢楓、徐亮、練束梅、錢芳、趙冉主演的人物歷史劇,本劇以毛澤東在湖南第一師范的讀書生活為背景,講述了以毛澤東、蔡和森、向警予、楊開慧、陶斯詠等為代表的一批優秀青年風華正茂的學習生活和他們之間的愛情故事。
二 精彩部分
1913年,湖南長沙,具有現代民主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孔昭綏出任省第一師范校長,在他的主持下,第一師范大力開展新式教育改革,聘請了以楊昌濟為代表的一批優秀中外教師,學校
面貌煥然一新。嶄新的第一師范吸引了蔡和森、蕭子升等眾多青年才俊前來報考,在招生考試中,19歲的毛澤脫穎而出,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這所湖湘千年學府。
毛澤的勤奮好學與不凡天賦,深深打動了學貫中國的導師楊昌濟,毛澤如飢似渴地學習著自己感興趣的社會學知識,並成為一個教育救國論的非暴力改良主義的信仰者。然而,過於崢嶸的個性與嚴重的偏科現象也使他一再觸犯校規,在對待如何處理毛澤的偏科行為引發的教師爭執中,惜才如命的孔校長最終選擇了尊重其個性,放手讓其發展,毛澤成了校長特許的「特殊學生」。共同的學習生活中,毛澤、蔡和森、蕭子升等優秀青年結下了友誼,周南女子中學的陶斯詠、向警予、楊開慧等女學生也和他們因共同的志趣走到了一起,一個先進青年學生組成的讀書會組織成了他們學習、交流與情感發展的紐帶。
然而,動盪的時局卻不斷打破學生們純凈的校園生活——在反對袁世凱
恰同學少年練束梅 (16張)
簽訂21條與復辟稱帝的斗爭中,湖南軍閥湯薌銘以武力逼走了孔校長,毛澤也險遭逮捕——殘酷的現實使毛澤對教育救國與改良主義信仰產生了動搖。新任校長張干僵化的教育理念和禁止學生參與社會活動的規章更激發了毛澤與他之間的矛盾,張干下令將在「驅張運動」中為首的毛澤開除出校,幸得楊昌濟等教師據理力爭,使張干被迫收回了成命。徒步游湖南、組建學生軍、開辦工人夜校,一系列社會 實踐極大地豐富了毛澤東的書本以外的知識,鍛煉了他的社會活動能力,也使他更認識到,靠教育、靠改良救不了中國。與此同時,情感的波瀾也悄悄在男女青年間泛起,陶斯詠暗戀上了毛澤,向警予與蔡和森心心相映,而毛澤東卻發現自己對一直視其為小妹妹的楊開慧其實有著產不同於兄妹之情的一份牽掛,愛情給這群風華正茂的青年們帶來了一份份剪不斷、理還亂的喜悅、痛苦。
就在此時,長沙城突遇一場大禍——1917年底,在護法戰爭中被擊潰的三千北洋兵敗往長沙。危急時刻,毛澤東以驚人的膽略,率領二百名赤手空拳的一師學生軍,上演了一場精彩絕倫的「空城記」,一舉將三千潰兵全部繳槍。1918年,毛澤東、蔡和森等從一師畢業了,楊昌濟也受聘於北大任教,他告訴孔昭綏,自己已完成了在一師的使命,為中國的未來培養了蔡、毛二位「海內人才」。隨著楊昌濟北動的列車啟動中,師生依依揮別中,「衡山西,嶽麓東。男兒努力蔚為萬夫雄。
⑶ 恰同學少年這部電視劇主要講的是什麼
恰同學少年的劇情簡介:
風起雲涌的20世紀初,一切都是未知,但時代已無法阻止新思潮的來臨。時任湖南第一師范校長的孔昭綬要請到了楊昌濟來校任教。一批學貫中西的老師的來臨,讓湖南師范成為了許多有志青年嚮往的地方。前來就讀的包括了蔡和森(徐亮 飾)、蕭子升(錢楓 飾)和年少的毛澤東(谷智鑫 飾)等人。在這里,他們開始了五年的校園生活。
讀書期間,毛澤東逐漸成為了一個教育救國論的信仰者。有想法不拘束的他成為了學校格外關照的「特殊學生」。在這當中,毛澤東加深了和蔡和森、蕭子升及周南女子中學的陶斯詠(練束梅 飾)、楊開慧(錢芳 飾)等人的友誼。而處於動盪時代的中國,學校也無法獨善其身。一系列的事件讓這群少年們對人生、對社會、對祖國都有了新的認識和想法,而他們則是未來祖國的建設者
⑷ 《恰同學少年》這部電影怎麼樣
好看,勵志佳片
⑸ <<恰同學少年>>主要講什麼內容
本劇以毛澤東在湖南第一師范五年半的讀書生活為主要表現背景,展現了二十世紀以毛澤東、蔡和森、向 警予、楊開慧、陶斯詠等為代表的一批優秀青年風華正茂的學習生活和他們之間純真美麗的愛情故事,同時塑造了楊昌濟、孔昭綏等一批優秀教師形象,深刻揭示了「學生應該怎樣讀書,教師應該怎樣育人」這個與當今社會緊密相關的現實主題。
⑹ 恰同學少年的電影劇情
嘉男、姍姍、郭青是大學的同班同學,嘉男曾暗戀姍姍,郭青暗戀著嘉男,但姍姍周圍又有很多追求者……常博是一個群眾演員,是姍姍的現任男友,嘉男因在劇組與導演吵翻,再加上愛人麗麗的背叛,離家出走,住進了常博家又與姍姍相遇…… 姍姍與郭青在大學是最好的朋友,這對朋友的關系是以另外的一種目的形式而存在,姍姍與郭青在一起是因為郭青可以反襯自己的漂亮,而郭青覺得姍姍可以給自己帶來很多機會,但當郭青自尊心的無端被傷害時總是把姍姍做為報復對象,姍姍並不知情,每次受到報復後,郭青又真心的去關心她愛護她,這種關系以郭青突然與姍姍的男友田松出國結婚而告終…… 幾年以後,一個拍紀錄片的機會讓這些人又聚到了一起,上演了一出戲中戲、戲外戲,郭青隱藏著一個大秘密……嘉男官司纏身,姍姍與常博出現了情感危機……最後以郭青的突然去世,讓所有人感悟到電影並不單單是一份工作,而是每一個電影人要用生命去追逐的夢。
⑺ 恰同學少年內容簡介
《恰同學少年》以毛澤東在湖南第一師范五年半的讀書生活為背景,展現了毛澤東、蔡和森、蕭子升、向警予、楊開慧、陶斯詠等一代人的生活,同時塑造了楊昌濟、孔昭綬等優秀教師形象。
「恰同學少年」出自毛澤東的詞《沁園春·長沙》,這首詞是毛澤東於1925年秋離開故鄉韶山,去廣州主持農民運動講習所,途經長沙,重遊橘子洲,感慨萬千而寫下的名篇。
「恰同學少年」意指:同學們正值青春年少
詩詞原文:
《沁園春·長沙》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 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游。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
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
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以上摘自網路
⑻ 為什麼《恰同學少年》這個電影說的是少年啊
這句話出自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這句話意思是毛澤東和他的同學正值青春年少,神采飛揚,才華橫溢,意氣風發,熱情奔放。
所以這里少年應該理解為青春年少。
⑼ 《恰同學少年》的主要內容
1913年,湖南長沙,具有現代民主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孔昭綏出任省第一師范校長,在他的主持下,第一師范大力開展新式教育改革,聘請了以楊昌濟為代表的一批優秀中外教師,學校面貌煥然一新。
嶄新的第一師范吸引了蔡和森、蕭子升等眾多青年才俊前來報考,在招生考試中,19歲的毛澤東脫穎而出,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這所湖湘千年學府。「衡山西、嶽麓東……男兒努力蔚為萬夫雄」。雄壯的第一師范校歌聲中,白衣勝雪的青年們齊聚在校旗下,五年的師范生生涯就此拉開了序幕。
毛澤東的勤奮好學與不凡天賦,深深打動了學貫中國的導師楊昌濟,在他的關懷與教導下,毛澤東如飢似渴地學習著自己感興趣的社會學知識,並成為一個教育救國論的非暴力改良主義的信仰者。然而,過於崢嶸的個性與嚴重的偏科現象也使他一再觸犯校規,在對待如何處理毛澤東的偏科行為引發的教師爭執中,惜才如命的孔校長最終選擇了尊重其個性,放手讓其發展,毛澤東成了校長特許的「特殊學生」。
共同的學習生活中,毛澤東、蔡和森、蕭子升等優秀青年結下了友誼,周南女子中學的陶斯詠、向警予、楊開慧等女學生也和他們因共同的志趣走到了一起,一個先進青年學生組成的讀書會組織成了他們學習、交流與情感發展的紐帶。
然而,動盪的時局卻不斷打破學生們純凈的校園生活——在反對袁世凱簽訂21條與復辟稱帝的斗爭中,湖南軍閥湯薌銘以武力逼走了孔校長,毛澤東也險遭逮捕——殘酷的現實使毛澤東對教育救國與改良主義信仰產生了動搖。新任校長張干僵化的教育理念和禁止學生參與社會活動的規章更激發了毛澤東與他之間的矛盾,張干下令將在「驅張運動」中為首的毛澤東開除出校,幸得楊昌濟等教師據理力爭,使張干被迫收回了成命。
隨著袁世凱的倒台,孔校長又回到了一師,在他的主持下,一師開展了全面的學生自治運動,毛澤東也當選為學友會負責人,一師上下又迎來了朝氣蓬勃的時代。徒步游湖南、組建學生軍、開辦工人夜校……一系列社會 實踐極大地豐富了毛澤東的書本以外的知識,鍛煉了他的社會活動能力,也使他更認識到,靠教育、靠改良救不了中國。
與此同時,情感的波瀾也悄悄在男女青年間泛起,陶斯詠暗戀上了毛澤東,向警予與蔡和森心心相映,而毛澤東卻發現自己對一直視其為小妹妹的楊開慧其實有著產不同於兄妹之情的一份牽掛,愛情給這群風華正茂的青年們帶來了一份份剪不斷、理還亂的喜悅、痛苦……
就在此時,長沙城突遇一場大禍——1917年底,在護法戰爭中被擊潰的三千北洋兵敗往長沙,意欲洗劫全城,城中卻空無一兵可資防守。危急時刻,毛澤東以驚人的膽略,率領二百名赤手空拳的一師學生軍,上演了一場精彩絕倫的「空城記」,一舉將三千潰兵全部繳槍。長沙城保住了,生死較量中,青年們也各自找到了自己真正的感情歸屬。
1918年,毛澤東、蔡和森等從一師畢業了,楊昌濟也受聘於北大任教,他告訴孔昭綏,自己已完成了在一師的使命,為中國的未來培養了蔡、毛二位「海內人才」。
隨著楊昌濟北動的列車啟動中,師生依依揮別中,「衡山西,嶽麓東……男兒努力蔚為萬夫雄。」第一師范雄壯的校歌聲中再度響起,彷彿正預示著這批優秀青年們即將迎接的更廣闊的天地和更波瀾壯闊的人生……
⑽ 恰同學少年這部電影的詳細內容.十萬火急!!!
1913年,湖南長沙,具有現代民主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孔昭綏出任省第一師范校長,在他的主持下,第一師范大力開展新式教育改革,聘請了以楊昌濟為代表的一批優秀中外教師,學校面貌煥然一新。
嶄新的第一師范吸引了蔡和森、蕭子升等眾多青年才俊前來報考,在招生考試中,19歲的毛澤東脫穎而出,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這所湖湘千年學府。「衡山西、嶽麓東……男兒努力蔚為萬夫雄」。雄壯的第一師范校歌聲中,白衣勝雪的青年們齊聚在校旗下,五年的師范生生涯就此拉開了序幕。
毛澤東的勤奮好學與不凡天賦,深深打動了學貫中國的導師楊昌濟,在他的關懷與教導下,毛澤東如飢似渴地學習著自己感興趣的社會學知識,並成為一個教育救國論的非暴力改良主義的信仰者。然而,過於崢嶸的個性與嚴重的偏科現象也使他一再觸犯校規,在對待如何處理毛澤東的偏科行為引發的教師爭執中,惜才如命的孔校長最終選擇了尊重其個性,放手讓其發展,毛澤東成了校長特許的「特殊學生」。
共同的學習生活中,毛澤東、蔡和森、蕭子升等優秀青年結下了友誼,周南女子中學的陶斯詠、向警予、楊開慧等女學生也和他們因共同的志趣走到了一起,一個先進青年學生組成的讀書會組織成了他們學習、交流與情感發展的紐帶。
然而,動盪的時局卻不斷打破學生們純凈的校園生活——在反對袁世凱簽訂21條與復辟稱帝的斗爭中,湖南軍閥湯薌銘以武力逼走了孔校長,毛澤東也險遭逮捕——殘酷的現實使毛澤東對教育救國與改良主義信仰產生了動搖。新任校長張干僵化的教育理念和禁止學生參與社會活動的規章更激發了毛澤東與他之間的矛盾,張干下令將在「驅張運動」中為首的毛澤東開除出校,幸得楊昌濟等教師據理力爭,使張干被迫收回了成命。
隨著袁世凱的倒台,孔校長又回到了一師,在他的主持下,一師開展了全面的學生自治運動,毛澤東也當選為學友會負責人,一師上下又迎來了朝氣蓬勃的時代。徒步游湖南、組建學生軍、開辦工人夜校……一系列社會實踐極大地豐富了毛澤東的書本以外的知識,鍛煉了他的社會活動能力,也使他更認識到,靠教育、靠改良救不了中國。
與此同時,情感的波瀾也悄悄在男女青年間泛起,陶斯詠暗戀上了毛澤東,向警予與蔡和森心心相映,而毛澤東卻發現自己對一直視其為小妹妹的楊開慧其實有著產不同於兄妹之情的一份牽掛,愛情給這群風華正茂的青年們帶來了一份份剪不斷、理還亂的喜悅、痛苦……
就在此時,長沙城突遇一場大禍——1917年底,在護法戰爭中被擊潰的三千北洋兵敗往長沙,意欲洗劫全城,城中卻空無一兵可資防守。危急時刻,毛澤東以驚人的膽略,率領二百名赤手空拳的一師學生軍,上演了一場精彩絕倫的「空城記」,一舉將三千潰兵全部繳槍。長沙城保住了,生死較量中,青年們也各自找到了自己真正的感情歸屬。
1918年,毛澤東、蔡和森等從一師畢業了,楊昌濟也受聘於北大任教,他告訴孔昭綏,自己已完成了在一師的使命,為中國的未來培養了蔡、毛二位「海內人才」。
隨著楊昌濟北動的列車啟動中,師生依依揮別中,「衡山西,嶽麓東……男兒努力蔚為萬夫雄。」第一師范雄壯的校歌聲中再度響起,彷彿正預示著這批優秀青年們即將迎接的更廣闊的天地和更波瀾壯闊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