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推薦 > 什麼是電影整體視覺風格

什麼是電影整體視覺風格

發布時間:2021-08-12 01:49:31

『壹』 什麼是電影的影像風格

首先要給電影的類型做分類,不同類型電影的表現方式都是不一樣的。
其次還應談到電影中所涉及的一些元素。比如:暗殺、復仇、諜戰等元素。
接著還有一些鏡頭的運用和剪輯手法。
應該還會談到電影所表現出來的意識形態。
要抓住「風格」這個關鍵詞。分析風格是如何被表現出來的。
照抄的

『貳』 什麼是視覺風格體系

視覺形象是企業識別系統(cis)中三個構成要素之一,簡稱VI。
企業識別系統(cis)構成要素:
1 企業的理念識別(mind identity簡稱mi);
2 企業行為識別(behavior identity,簡稱bi);
3 企業視覺識別(visual identity, 簡稱vi).

什麼是視覺形象(VI):

以標志、標准字、標准色為核心展開的完整的、系統的視覺表達體系。將上述的企業理念、企業文化、服務內容、企業規范等抽象概念轉換為具體符號,塑造出獨特的企業形象。在CI設計中,視覺識別設計最具傳播力和感染力,最容易被公眾接受,具有重要意義。

VI系統:
A.基本要素系統:如企業名稱、企業標志、企業造型、標准字、標准色、象徵圖案、宣傳口號等。
B.應用系統:產品造型、辦公用品、企業環境、交通工具、服裝服飾、廣告媒體、招牌、包裝系統、 公務禮品、陳列展示以及印刷出版物等。

一套VI設計的主要內容:
I.基本要素系統
A.標志
B.標准字
C.標准色
D.標志和標准字的組合.

『叄』 什麼叫影片的最佳視覺效果

你好!!
<br><br>
<br><br>要知道什麼是「最佳視覺效果」, 就先要看看什麼是「視覺效果」。
<br><br>
<br><br>如果以電影的范疇來講, 就是通過聲,光的技巧來達到的視覺效果就是視覺效果。
<br><br>
<br><br>比如, 色彩面積的佔用與合理配置在色彩構成中是相當重要的一環。隨著色彩面積大小的增減,色量等也會隨之增減,對於視覺的刺激與心理的影響也會隨之增減。如1cm2的黑色出現在視覺范圍里,會給人一種清晰干凈的視覺效果,在1m2的黑色面前,則會產生一種嚴肅,沉悶的心理感受,而當人處在100m2的黑色包圍中時,則會有一種消極的感覺,進而產生一種陰森恐怖的心理反映。又如1cm2的純色大紅,使人感覺鮮艷可愛,1m 2的純色大紅,使人覺得興奮激動,當人處在100m2的純色大紅包圍中,會有過分刺激而造成的疲倦之感。進而產生一種難以忍受的一種煩惱。
<br><br>
<br><br>那麼「最佳視覺效果」就是充分達到了物理所產生的最大值。

這里有段視覺效果小品,你可以看看,這就是視覺效果的感覺

<br><a href="http://www.sinoutopia.org/wp/?p=715" target="_blank">http://www.sinoutopia.org/wp/?p=715</a>

謝謝!!

『肆』 什麼是電影藝術風格

整體,包括:故事性、敘事方法(結構)、拍攝手法、攝影、藝術風格、演員、服裝、音樂、場景、台詞……等等,因為電影是門綜合藝術。

『伍』 電影的風格有哪些電影風格大全

不知道你問的是從觀眾角度還是專業製作角度,專業製作角度以下幾種

電影風格可以歸納為以下幾種:紀實風格、溶合風格、共現風格、繪畫風格、電視風格。

拓展資料

電影是人類知道其確切產生時間和成長歷程的藝術,是20世紀以來發展迅速、影響巨大的媒體,是政治、經濟、文化三位一體的創意產業。從19世紀末開始,法國、美國及其他地區的電影發明家們相繼發明了能摹擬人的眼睛和耳朵的光聲記錄和還原的技術和機器,這種電影技術從一誕生,就被企業家發展成為電影生意,被政治家發展成為意識形態,被藝術家發展成為電影藝術,被研究者發展成為電影理論。一部電影發展史同時也是電影人探索電影規律的歷史。

『陸』 如何形成動畫影片獨特的視覺風格

那要看你選擇什麼樣的基調了,比如宮崎駿的《千與千尋》整體有些灰暗的,神秘的感覺,尤其是夜晚降臨燈火輝煌的時候。而其《龍貓》更多是大自然的感覺,色彩就很明朗。或者是《懸崖上的金魚姬》裡面,當美人女母親游到船附近時,整個黑暗的海水猶如繁星點綴,又似熒光閃耀,七彩斑斕的感覺非常奇幻。像阿凡達里就是那種熒光感。

你定了自己動畫影片的風格和內容了,視覺風格自然就按照故事的發展而確定。如果故事內容是開心的積極向上的,就用明朗的色彩,人物的樣貌服裝也就很陽光。整個畫面的色彩和定位都是色彩分明的。

若是按視覺角度分,就若神秘的,可以從局部到整體,或者有模糊的感覺。若是親切溫馨的,也可以從細節入手,比如一個小蟲的爬動等。以及廣闊的藍天等等。

『柒』 電影的藝術風格都有哪些一一列舉說明,謝謝

( 1 )先看光,每個鏡頭中光是怎麼用的,下一個鏡頭的光有什麼變化,有沒有投影的變化,有沒有黑夜白天的變化,有沒有陰天、下雨;
( 2 )空間有沒有大小的變化,大房間、小房間,有沒有室內室外的變化;
( 3 )聽聲音,是同期還是後期,每個鏡頭中有沒有表現出的聲音空間來,它是什麼樣的,下個鏡頭的聲音空間感有什麼變化;
( 4 )背景是什麼,與前景的關系如何,它是怎樣變的(這是透視關系);
( 5 )有沒有運動,是畫面內的被攝體在運動,還是攝影機在運動,是水平運動(左右橫移)多還是縱深運動多。
( 6 )有沒有用變焦,它是准確地表現了兩個人物關系,還是造成了錯誤的關系,變焦用得多不多,搖鏡頭有沒有增加新的信息或含義;
( 7 )注意運動的動與靜的關系,是前景有運動,背景沒有,或是背景有運動,前景沒有,或是前後景都有,或前後景都沒有;
( 8 )剪輯點在哪裡,起幅的畫面是怎麼樣的,落幅的畫面是怎樣的,如果是一個人在跑,注意起幅的人體造型好不好,看的時候有什麼不同,是用切換多,還是用疊化多。
( 9 )在一個鏡頭中人物的調度是怎樣的,有沒有第四面牆的舞台處理(即所有鏡頭中的人都排成一排面向攝影機,就像幼兒園里的排排坐,吃果果。)演員的單獨表演也是力求面向第四面牆?
( 10 )音樂用在哪裡;有沒有主題歌,有作用嗎?音樂與人物動作(或稱表演)關系,音樂與攝影機運動的關系,音樂與色彩變化的關系,音樂與對話的情緒及節奏的關系,音樂與自然音響(即雜訊)的關系等等。
( 11 )如果是故事片,情節的轉折點是用什麼手段來表現的,是用旁白,還是無聲的段落,如果是你的話,你能用無聲把這一段落表現出來嗎?
( 12 )畫面上的人物關系變化,有變化,還是沒有變化,比如 在整個鏡頭里始終站在B 右邊,就沒有走到B的左邊去過,等等;
( 13 )對話寫得是否生活化,還是舞台腔,順口嗎?
( 14 )每個鏡頭中人物都穿什麼顏色的服裝,他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如何,也就是說,有沒有色彩的調度,即作為流動色彩來使用;
( 15 )道具在時代、地域、民族、文化方面准確嗎?
( 16 )時間上是否用閃回,是用什麼手段來表現的,合理嗎?
( 17 )用長鏡頭嗎?最長的鏡頭有多長,你感覺是長,還是沒有實際那麼長,這個長鏡頭內的人物關系是怎樣的。全在畫面內,或者是一個在畫內,一個在畫外(正 / 反拍不算內)。
( 18 )人聲,是按男高音、女高音、男中音、女中音、男低音這樣的搭配嗎?
( 19 )特寫是否作為情節中的視覺重音來使用的?
( 20 )全片的聲畫結合如何,有沒有非常精彩的地方?

另外,影視評論寫作可分為幾種類型,具體如下:

印象式影視評論的寫作:是寫作者對影視作品的主觀感受和個人印象的描述,是最常見、最普遍的一種影評。主要依賴於個人的直覺能力和感覺能力。特點是隨意性的評論、敏銳的觀察、恰當的聯想和豐富的想像力。

印象式評論的寫作思路:
電影的主演是誰?所飾演的角色是什麼?表演怎麼樣?
主創是誰?編劇、導演、攝影、剪輯、製作公司是誰?他們還有沒有其他讀者熟悉的作品?
我喜歡這部作品嗎?為什麼?
作品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哪些部分?為什麼?
我在寫作中,是否抓住了作品的主要的東西?有無遺漏?我對影片的描述是否清楚、明晰?
我對影片中的演員、導演及呈現的主題有無偏見?如有,為什麼?說出偏見的理由,要有理有據。
我的評論能站得住腳嗎?影片中哪些方面可以支持我的觀點?還有沒有其他可以能證明我觀點的材料?
我最想告訴讀者的是什麼?我在影評中有沒有清晰地表達出來 ?

形式分析取向的影視評論寫作:評論焦點是影視作品的形式結構等本體的內容,主要是關於影片的結構和風格,或是影視的敘事形式在影片中特定的組織形式。從決定影片的組織結構是敘事性還是非敘事性形式系統出發來了解影片是如何合成一個整體的。分析影視作品的形式和風格,辨識影片中使用的技巧。找出整部影片中的技巧模式。發現整部影片是如何系統化和模式化地使用這些技巧。在整部影片或單一的片段中,技巧的使用或重復或變化,或深入發展或平行對應,都是應該重點注意的部分。找出這些重要技巧的功能,也就是找出風格在影片不休形式中所扮演的角色。挖掘功能的直接的方法是去注意影片的效果特定技巧在影片的表達中起著強調、誤導澄清、強化等作用。
「作者論」取向的影視評論寫作:「作者」論的基本信念是電影藝術是個人而非公眾表達的工具,但並不排斥影視創作是一個集體努力的結果,只是指出有一個主要的人物在其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作者論」影評的價值體系的基礎:個人風格是否呈現在整體的影視作品中。關注的是主題意識、影視技巧的運用和影音風格比較一致的影視創作者。
寫作方法:
從一組影片的比較中,指出它們風格和產題目的一貫性,進而認定影片背後的主要的作者。
詳細分析一部影視作品,以彰顯它與作者的主題和風格觀念之間的關系。
攝影機的運動、構圖、燈光、剪輯及作品中反復出現的母題對分析作者的風格和主題意識都非常有用。
入手角度:
該作者的生活(社會階級、政治、教育、專業訓練等)是否對影片的主題產生某種影響?
該作者是否持續使用相同的主題,或持續拍攝同一類型的影片 ?該作者是否對某種電影表現技法(如長鏡頭、特寫、大遠景等)有偏好?
該作者在影片中呈現的個人標志是什麼?
該作者是否在每一部影片中都固定與一些影片的主創人員合作?他們之間的合作有什麼特別之處?誰的作者標記更顯著?

類型研究取向的影視評論寫作:在20世紀60末到70年代初第一次在電影研究的領域演變成影視評論的一個重點。入手角度:
是否可能找到某些有關情節、人物、主題、場景和對白的重復牲來對影片進行分類?
電影的類型中是否包含了某種社會價值觀?
不同的類型片的發展如何?它們在類型影片發展的歷史進程中有無變化?是消退還是繁榮?變化的根本原因體現在什麼方面?
影片是否屬於新的類型?如是,為什麼?不是又為什麼?新的類型的特點或特色體現在什麼方面?
電影類型的形成與歷史有什麼關聯?

背景取向的影視評論寫作:
1、史學取向的影視評論寫作
最廣泛使用的方法之一。主要是運用電影發展的歷史及電影反映的社會歷史影像。都是把影片放到電影、電視發展的社會、歷史的脈絡中去審視它的歷史地位和作用。
2、社會意識形態取向的影視評論寫作:主要是從社會的政治意識、倫理道德、美學取向、男女角色的社會地位與性別認同、對待不同民族或種族的態度及宗教對社會生活的影響等方面來分析影視作品中隱藏的相關觀念。
入手角度:
影片想要告訴觀眾一個什麼樣的主題信息?在這些信息中,哪些是明指的,哪些是暗指的?明指與暗指與現實之間的關系是什麼?
影片所表露的精神和價值是什麼?它們代表著哪個階級或階層?
影片是否挑戰了觀眾的信仰,或是暗合?
影片是否製造了某種文化或價值的認同,它使用的是什麼手法?在這中間是否存在著國家/民族主義或文化侵略?不同的性別/種族是如何在影片中被呈現的?他們在影片中所呈現的形象是被真實再現還是被歪曲和曲解?
影片所使用的基本的思維模式是什麼?它是如何運作的?
影片中的世界是呈現世界真實的復雜性,還是不斷暗示著某種價值觀?這一種價值觀背後的理論支撐是什麼?

『捌』 陳可辛電影的視覺風格是如何建立的

專業知識不太懂,只是感覺很令人舒服。《甜蜜蜜》《投名狀》和《中國合夥人》就是陳可辛最具有代表性的三部電影,電影擁有精彩的故事的同時也展現了形成這種故事的背後歷史原因。這就是陳可辛導演最獨特的地方,他的電影總是比一般人看到要深要遠。他在意的不是觀眾從他的電影里看到了什麼,而是從他的電影里想到了什麼,就如同《清明上河圖》一樣,一幅畫你可以看到一個朝代的繁榮,陳可辛的一部電影,你可以看到一個時代的變遷。

他是一個非常懂得去考慮現實的人,所以他一直以來對中國市場的電影方向,把握的非常到位,他可以拍攝出很多非常符合大眾口味的電影,而且受到很多人的喜歡。他憑借著自己的很多作品進入了很高的市場,而且在一部作品之中,他就能夠拿到很多的獎項。從陳可辛這里誕生的作品,都具有一個非常高的成就。

『玖』 電影編劇學中 什麼是視覺主題

和文章的主題應該差不多,創作者通過畫面想傳達何種的情感和思想,營造什麼的氣氛,讓觀眾有視覺沖擊力。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電影整體視覺風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戰火免費觀看 瀏覽:796
國外今年的電影動畫片有哪些 瀏覽:963
比較黃的中國校園電影有哪些 瀏覽:724
趙麗穎電影演技如何 瀏覽:940
電影一般提前多久可以買票 瀏覽:942
石森的電影都有哪些 瀏覽:504
黑鷹墜落電影國語配音免費 瀏覽:845
豬肉餡餅電影好看么 瀏覽:985
南瓜電影如何在mac上播放 瀏覽:664
好看電影劇情簡介 瀏覽:601
2021有什麼好看的喪屍電影 瀏覽:313
有一個外國電影叫阿什麼默茲 瀏覽:294
八佰電影怎麼買票 瀏覽:380
畫畫好看電影 瀏覽:16
移動魔百和怎麼看收費電影 瀏覽:439
12月份兒童電影有哪些 瀏覽:925
電影評論怎麼關閉 瀏覽:224
張國榮梅艷芳演的一個電影有哪些 瀏覽:725
電影灰姑娘裙子值多少錢 瀏覽:272
面湯電影免費 瀏覽: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