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影的商業性和藝術性的關系是什麼樣的
我覺得電影首先是商業產品,拍攝電影是商業行為,因為你需要資金來拍攝、你的劇組需要酬勞、你希望電影上映後能帶來收益。不賺錢的事真的沒人願意做。電影其次是藝術作品,無論文藝片還是商業片,都有藝術性在裡面。
商業電影與藝術電影的審美邏輯和目標追求有著明顯的區別。藝術電影講究藝術本身的完美或創新,藝術性是其至高的追求。但這取決於你對娛樂的定義。學習也是一種娛樂。我認為紀錄片不是起到娛樂的作用,更多的是對世界的思考和了解,這不是游戲,真人秀,它是很不一樣的。最有趣最震撼的故事一定是真實的故事。商業性很強的作品不是我所喜歡的類型,但是紀錄片也需要多樣性。但是對於我個人來說,我如何定義紀錄片,我會更傾向於藝術性高的作品。
電影是工業時代的產物,它從產生直至現在,電影誕生並開始形成為一種藝術。當時的物質媒介的視聽記錄功能還不完備,只有黑白無聲片,在拍攝的影片中體現出藝術家各自不同的美學觀點。至20年代初,德、法等國先鋒派運動興起,電影藝術始有自覺的美學探索。電影藝術有了重大發展。
2. 電影的商業性和藝術性,什麼是電影的商
我個人認為:
第一、我不是影視行業的從業人員,僅憑我了解的常識為您提供答復,未必准確,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第二、電影的商業性。可能主要突出拍攝電影的目的是為了盈利。因而,在電影的選材上、拍攝手法上、發行方式上都考慮商業規律的要求。比如,在影片中安插軟廣告等就是對其商業價值的考慮。
第三、電影的藝術性。可能主要突出拍攝電影的目的是通過電影形式展現藝術魅力。因而,在電影的劇本編寫中、拍攝的角度、放映途徑等更多從實現藝術價值的角度考慮。有時候,側重藝術性,可能會對商業性有損失。
第四、大多數情況下,電影是商業性和藝術性的統一,其中以藝術性為主、商業性為輔。越是好的電影,越能體現二者的無縫銜接。
第五、綜上,我的答復是:一是電影本身承載著商業性和藝術性等特質;二是優秀電影是商業性和藝術性等特質的完美結合,這是觀眾的期待,也是導演們的努力方向。
以上建議,僅供參考。
3. 關於電影的藝術性的問題
比如電影《白晝冷光》,大家一看布魯斯威利斯主演,立馬就滾過去了。開場沒多久,布魯斯撲街,然後再也沒出現過………整部電影他就是打個醬油,但是他名氣大,有號召力。要是宣傳里沒有他,估計這電影真就無人問津了。營銷策略而已,通用於大量商業活動。再拿斯皮爾伯格做個例子,他這會導演,那會監制,一下又是製片人。可是大家一聽到這個名字就知道這部作品是佳作。因為他們的名字已經成為一個象徵,好電影的象徵。你覺得呂克貝松會去拍《大長今》嗎,詹姆斯卡梅隆會拍《抗日奇俠》嗎?
至於電影越難懂越好這個問題。把觀眾引入劇情,讓觀眾思考猜想自然可以得到更好的響應。對比如同,一個題目讓你抄答案和你自己根據條件算出來,感覺肯定不一樣啊。假如《禁閉島》一開始就告訴你主角是島上病人,而不是在劇情里通過線索讓你產生疑惑,那禁閉島還算個啥的懸疑片啊。導演,演員,劇本是關鍵,越難懂也未必是好片,韓劇我就看不懂………你呢?
4. 如何理解電影電視的藝術性
電影電視的藝術性
電影學和藝術美學的重要分支。是建立在電影學和美學的基礎上,研究電影藝術的美和審美問題的一門新興學科。電影是工業時代的產物,它從產生直至現在,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1895~1926年,電影誕生並開始形成為一種藝術。當時的物質媒介的視聽記錄功能還不完備,只有黑白無聲片,在拍攝的影片中體現出藝術家各自不同的美學觀點。至20年代初,德、法等國先鋒派運動興起,電影藝術始有自覺的美學探索。第二階段從1927~1945年,電影藝術有了重大發展。1928年有聲片的出現和1936年彩色片的出現,物質媒介的視聽記錄功能趨於完備,通過對藝術實踐的概括、總結,建立了具有系統的美學思想的電影。第三階段從1945年至今,電影藝術臻於成熟,物質媒介視聽記錄功能日益精密,從總結「二戰」後以及電影史上不同流派的電影創作,運用當代人文科學研究的成果,從不同層次、不同側面進行深入研究,由此形成了不同的電影美學流派,並且建立了不同哲學基礎的電影美學體系。在這三個階段的發展過程中,可以明顯看到電影美學的兩大派流;一是蒙太奇(或稱技術主義)傳統,一是紀實性(或稱寫實主義)傳統,二者的歧異源於電影同現實的關系。電影美學是電影審美意識的抽象和升華,它以研究如何按照美的規律從事電影藝術的創作以及創作主體、客體、本體、受體之間的關系和交互作用為基本任務,具體內容包括:電影藝術的審美本質的審美特徵;電影藝術的創作與現實生活的關系及其形象描繪過程;電影藝術的發展歷程和電影藝術觀念、流派、風格的興替嬗變過程;電影藝術的創作規律和應具有的美學品格;電影藝術與其他藝術的關系;電影藝術的審美價值和社會功能;鑒賞電影藝術的心理機制、過程、特點、意義和方法等。
5. 影視作品的藝術特色指的是什麼
影視藝術從無聲到有聲、黑白到彩色,最終由聲音、畫面等多媒體元素組成,具備了其藝術特性。例如影視藝術畫面的符號性、鏡頭元素、造型元素和場面調度;聲音中的人聲、音響、音樂和音畫;另外還有個就是由聲音和畫面共同組成的蒙太奇。在無聲影視中它們沒有聲音效果,而且畫面的某些特性也不全,比如場面調度,當時技術限制在場面調度方面要求很低。
我們有種感覺,很多事情在我們記憶中只是過眼雲煙,其實這些過眼雲煙的場景即可說成是我們的印象畫面,也可以說成是影視畫面。因為影視畫面是對人類生活的再現,無論是我們的記憶還是曾經的歷史,他們都可以歸結到這一類。現在最重要的一點是:影視畫面存在與否的問題。
就像哲學上的意識與物質一樣,第一性永遠是個爭論無休的話題。前面我們有說印象畫面可以理解成影視畫面,它們雖然作用於我們的意識,但是真正存在嗎?在我們視覺作用下那些畫面出現後,他們是沒有物質元素的,也就是說影視畫面並不是客觀存在的,只是一種記憶手段而已,至於記憶手段要怎麼去實現那可以用科技來衡量。影視在記憶人類社會生活的同時被劃分到藝術領域後,它所記憶的那些現實映象被稱為特殊的藝術符號。它是一種能夠超越現實的現實,就像現在拍的電影電視都能憑空捏造一樣。
還有一種情況叫印象嵌套。比如那些影視作品中那些人物回憶的畫面,還有就是穿越時空之類的。在最原始的《西遊記》中是事件從頭到尾放映,可以說成順序,而在後來改版的《西遊記》中卻以倒序來放映,在倒序放映時就不得不用印象嵌套;再者時空穿越類的,比如新版的《神話》,先現代後古代,而在陳述古代的同時又嵌入現代,這可以說成是錯落有致。《神話》從剛開始的現代出場再返回到古代時,欣賞者本以為那是一個回憶的過程,但是導演卻用的古代陳述,並不是他們回憶的過程,當然這點只有在結尾時大家才看出來,因為那部影視作品敘述了兩千年時才得以見證它的模式並不像其他穿越作品那樣用倒序進行的。
影視畫面的鏡頭元素包括有長、中、短景的取景問題,另外還有很多素材也包含其中,比如那些鏡架、燈光以及那些參與對調的設計人員都可以歸類的鏡頭元素。
感觸較深的就是走秀。湖南電視台是近年國家興起的最有熱度的走秀欄目,有我們熟悉的超女、快男快女等等。而這些走型後都需要鏡頭元素,不能只是光憑那幾件「原始」類型的服裝就可以紅遍大江南北。在這些走型後的走秀節目中鏡頭元素尤其重要。從剛舉辦始它們先做好宣傳力度,然後再聘用燈光等設計師架構舞台,最後再由參賽選手上場為欄目增光添彩,在這些程序的執行過程中它們的共同點就是要爭取到最佳的鏡頭元素。有很多人說這些都不是屬於影視,但它們屬於藝術是肯定沒錯的,既然都是藝術那是萬變不離其宗的,鏡頭元素只不過是影視藝術中畫面所追求的另一獨到元素罷了。
再者取景的問題也是鏡頭元素的要點。比如那些燈光師和攝影師他們在取景時是有距離要求的,該取長景時絕不會怕沒有物理設備那用簡短線材,取短景時絕不會擔心遭人嘔吐而cut。見得最多的就是我們在看那些拍戲的後台花絮時會有很多搞笑的地方,大家在捧腹大笑的同時該考慮的是這些鏡頭的剪輯交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不像一個畫面就是一張影像,他們所播放的每一秒鍾的那二十四張畫面是通過無數人力、勞力、物力合資而成的。僅一個鏡頭元素就會這么讓人費勞費心,那麼其他的元素呢?
造型元素也是我們數之不盡、藝術家們用之不竭的資源。偶像劇《終極一班》、《終極一家》這樣的系列的最終走型就是以偶像人特的造型為主。大多數時候觀眾欣賞影片並不是看影片如何,他們看的是演員名聲,隨便找一部很垃圾的影片讓周傑倫去改編也能在影視界引起軒然大波,這就是當今天影視藝術的跟風潮流,如此這般盜版也數不勝數,本來一篇很爛的影片非要拍十來次後來卻越拍越爛,這就是當今影視藝術的「不朽」傑作;原本讓人熟悉的歷史劇也被糊弄得面目全非,這就是當今影視藝術的「創新」。在脫離造型元素的影視作品沒有從表象上去被觀眾認可,是永遠做不到對人類社會生活的再現的,它就是一個植物人,沒有意識,未經雕刻的朽木。有一類影片是可以脫離造型元素這一項的,那就偷拍。在新聞聯播上的那些監控除了向人反映一個社會事實外沒有任何的影視藝術作品內涵。
在綜合上面所述的所有元素後還是不能構成一部具有獨特畫面的影片,因為他們缺少一個環境,缺少一個包裝他們的東西迪個東西就是所謂的場景。場景在應用時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比如調度。此「調度」非彼「調度」,此調度講的是場景該調整的度數,可以說成是微調的參數,而並非公司員工間的分配問題。前面有說場景只是包裝其他的畫面元素,它就像一個可變容器,而這個容器更形象地可以放在三維坐標系中去理解,有長寬高,場景調度就是對其長寬高進行調整的過程
6. 電影的五個藝術特點是什麼
我認為電影藝術最大的特點就是綜合多種藝術表現手法,如文學(通過劇本和故事情節表現)、服飾、美術、音樂、表演、攝影攝像等等,很多影片還加入了現代科技(如電腦技術)
這個你可以參考一下http://ke..com/view/319377.htm
7. 什麼是電影的藝術性
你去看一下藝術片《阿甘正傳》再看一下同是湯姆·漢克斯主演的商業片《天使與魔鬼》就知道藝術片和商業片的區別了
8. 什麼是電影藝術
電影藝術是20世紀誕生的一種藝術類別,以現代科技為手段,以畫面與聲音為媒介,在運動著的時間和空間里創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造銀幕形象,反映和表現現實生活和思想感情的一種藝術。
電影藝術 - 內容
電影藝術
一般稱它為繼文學、音樂、舞蹈、戲劇、繪畫、雕塑之後的第七藝術,是唯一知道其誕生日期的藝術。但是在它最初出現的時候,它只是被看作低級游樂場里的玩意兒。否認電影是藝術的人們認為它是機械發明的產物,而機械是不能創造精神產物的。也有人拒絕承認它,根據是歌德說過「藝術決不應該和現實一樣,和現實毫無二致是不可能體現出藝術的」。
事實說明,任何藝術都使用適合於它的工具。正是有了攝影機、錄音機以及洗印技術的發明,才有今天的電影,但是這些都不過是為電影藝術服務的工具,而且它們的每一進步都給電影藝術的發展帶來更大的可能。攝影與錄音設備維妙維肖地復制自然的本領確是越來越大,但是電影藝術追求的並不是自然的復制,而是依靠它的獨特的敘事手段、表現手段,可以比實際生活更集中、更強烈、更富於典型性地反映生活。事實說明:電影不僅是藝術,而且在電視發明以前,一直是群眾性最廣的藝術。
9. 電影文化內涵和藝術特色是什麼意思
電影的文化內涵就是說電影的主要內容和要表達的中心思想,也就是電影的精神內核,電影的藝術特色是說電影的表現形式,電影所用的拍攝技巧和手法。這兩個特點一個是沒在的,一個是外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