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史詩級電影的標準是什麼
我覺得史詩級的電影的標準是首先能夠得到大家的認可,其次能夠在很長一段時間以後還能被大家想起。
Ⅱ 什麼是史詩電影
根據敘述英雄傳說和重大歷史事件的敘事長詩改編的電影
根據傳統史詩改編的電影(如特洛伊等)特點:
以某個英雄為中心,通常是在軍事、民族或宗教的重要人物,甚至是半人半神;
龐大的背景設定,廣闊無邊的地理環境,包含的許多國家,世界或宇宙;
英勇的戰斗或勇敢的行為;
故事中出現神、天使、魔鬼等神靈;
持久的旅程,而且通常充滿異國情調;
詩人保有客觀性;
傳統史詩的題材多為大眾所知的傳統故事,使觀眾能立即進故事情節而不至於感到迷惑。
Ⅲ 經常聽到說史詩片是什麼意思啊史詩是什麼意思啊
史詩片是一種非常討巧的電影類型:一方面,它跟動作片一樣能輕易地跨越國界和文化的藩籬,另一方面,它比文藝片更受各大獎項評委們的青睞。當動作片無法使人血脈膨脹、文藝片難以讓你熱淚盈眶時,你可能會不屑一顧;但當史詩片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缺陷時,你可能會放寬心理尺度:「沒有功勞有苦勞嘛,瞧那千軍萬馬的大場面,也值回票價了。」況且,電影票定價又不會根據群眾演員的多寡和場面的大小而浮動。
史詩片源流
跟任何電影類型一樣,要精確地定位史詩片幾乎是不可能的。但史詩片通常有以下特徵:人物多,尤其是龍套角色;場面大,尤其是戰爭場景;故事年代久遠,最典型要數古羅馬;布景壯觀,無論是外景還是內景都有明顯的撒銀子痕跡;配樂氣吞河山,交響樂和歌劇合唱團全能用上;主角情感均屬於飽滿型,太細膩了恐怕會淹沒在背景中;長度以兩個小時為起點,三個小時為中間值,不足90分鍾似乎會對不起片商也對不起觀眾……
我不敢下定論說好萊塢是全世界最擅長拍史詩片的地方,但即便有錯恐怕也不會錯得太離譜。標志著電影從街頭西洋鏡到藝術殿堂質變的《一個國家的誕生》(1915年)便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史詩片,展開了一幅美國南北戰爭的宏偉畫卷。默片時期美國拍了不少昂貴的史詩片,有史以來最著名的史詩片導演西塞爾·B·德密爾便出自那個時代。
雖說哪個年代都有史詩片,但作為一種潮流,史詩片的興衰有軌跡可尋。隨著有聲片的興起,話劇式的文藝片和喜劇片很快佔了上風,一直到上世紀五十年代電視在美國普及,電影為了避免跟電視正面交鋒,不得不利用寬大的銀幕、鮮艷的色彩、壯觀的場景來吸引觀眾。於是,德密爾拍過的《十戒》、《賓虛》等被重新搬上了銀幕。這一潮流到上世紀六十年代末被現實主義作品取代,畢竟,在政治動盪的歲月,人們那遙想當年的情懷多少會被稀釋。
審視復興潮
新一輪史詩片熱有一個特殊的源頭,那就是電腦特效。如果沒有電腦畫出空中樓閣,《角鬥士》那樣的影片恐怕很難上馬,或者效果會大打折扣。但電腦特效跟真實布景一樣,只是戲劇的輔助元素。當年德密爾的作品多半未能經受歷史的考驗,而純粹玩弄CG鏡頭的史詩片充其量也只能讓人興奮一時,關鍵是這些技術手段能否為戲劇服務。大凡很搶眼的電腦鏡頭都犯了本末倒置的毛病,以為人物和故事是特效的陪襯。
比這更難平衡的,是故事的潛在背景和顯性主題之間的矛盾,所謂的民族性和國際性就是其中的一種表現方式。就拿《英雄》來說,很多中國觀眾無法忍受編導把暴君秦始皇塑造成偉人,但對多數老外來講,這根本不會影響他欣賞該片,因為他不知道這段歷史。反之,很多西方影評界認為過譽的作品,如《與狼共舞》、《勇敢的心》等,在我國影迷當中享有崇高的地位。
任何史詩片都有具體的時代背景。如果編導以真實性作為最高理想,那麼拍出來的影片大概只有歷史學家才會豎起大拇指。比如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好萊塢熱衷的古羅馬片,別說是人物的言行舉止,連道德標准都跟上世紀中葉西方社會很相似,到七十年代有人真的拍了一些反映古羅馬荒淫無恥的影片,可是,就連業內人士都表示吃不消。可見每個人都會用自己的審美標准、帶著自己的時代烙印來審視上千年前、數萬里路外的愛恨情仇。為了最小限度地疏離觀眾群,或者由於本身的知識局限,創作者便會選擇性地淡化甚至歪曲某些時代特徵。
這么說並不是表示史詩片必須將主題大而化之才能打入各國市場。如果一部影片能拍得像《魔戒》那樣,外行看到熱鬧,內行看出門道,那麼它便進入了一種更高的境界。退一步講,若能把熱鬧拍好,也可算成功了一半。畢竟,調度千軍萬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參考資料:http://www.southcn.com/ent/yulefirst/200309191030.htm
Ⅳ 歷史史詩巨作,電影《勇敢的心》評價如何
《勇敢的心》改編自真人真事,獲得了第六十八屆奧斯克金像獎上包括最佳影片和導演等五座小金人,其實片名起源於羅伯特死後,他的隨從想將他的心埋入聖地耶路撒冷,途徑西班牙遇到了回教軍隊的進犯,便投入了戰斗,最終倒在了戰場,後羅伯特之心就被成為勇敢的心,它象徵著精神和信仰,懷揣勇敢皆可變身勇士。
永遠不要小瞧信仰的力量,無論你有或沒有。「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當奮起反抗的那個人不是匹夫而是個優秀領導者的時候,經典戰爭電影《勇敢的心》告訴我原來有人能為了信仰和自由不顧一切的斗爭,即使偶像崩塌、愛情消逝、友人背叛,舉起長矛,依然可以挺直腰桿向理想沖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