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推薦 > 北京電影廠什麼時候建好

北京電影廠什麼時候建好

發布時間:2021-07-10 08:27:04

1. 北京電影製片廠在那

北京電影製片廠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北三環中路77號

簡介:

中國電影故事片生產的重要基地之一。座落在北京西北郊文化區,是一座大型電影製片廠。1985年有藝術創作人員、影片製作技術人員、行政人員共1000餘人。廠內除設有文學部、導演室、演員劇團等創作部門之外,還設有攝影、美術、錄音、洗印、特技、照明、置景、化妝、服裝、道具等工作車間及電影藝術、電影技術、電影經濟研究室。廠區建有4個攝影棚、1個特技棚、2個對白錄音棚、1個音樂錄音棚、1個效果錄音棚、1個混合錄音棚,並設有電視節目製作部。年生產量為20-25部故事片。

北京電影製片廠創建於1949年。1948年北平解放後,中國共產黨中央人民政府十分關懷人民電影事業的成長,北平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接收了原國民黨中央宣傳部中央電影企業公司第三電影製片廠,並從延安及各革命根據地抽調了一批從事電影工作和文藝工作的幹部,於1949年4月20日成立北平電影製片廠,同年10月1日改名為北京電影製片廠,第一任廠長為田方,1951年由汪洋繼任。

建廠初期為綜合性電影製片廠,以拍新聞紀錄片為主,兼拍故事片。第一部紀錄片為《毛主席蒞平》,隨後又拍攝了大型紀錄影片《中國人民的勝利》,拍攝的故事片有《新兒女英雄傳》、《智取華山》、《龍須溝》等。1956年原建制中拍攝新聞紀錄片的部門分出,另行組建為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北京電影製片廠改為拍攝故事片的專業廠,汪洋繼續擔任廠長。

1956年改為故事片專業廠後,在影片創作和生產管理上開始大膽探索,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在導演、表演、攝影、美術各方面都有創新。先後拍攝了《祝福》、《林家鋪子》、《青春之歌》、《革命家庭》、《風暴》、《紅旗譜》、《洪湖赤衛隊》、《停戰以後》、《烈火中永生》、《早春二月》等多部具有民族特色的優秀影片。改編拍攝了《楊門女將》、《野豬林》、《穆桂英大戰洪州》等多部傳統戲曲片。

"文化大革命"期間,北京電影製片廠受到摧殘,大批藝術家、技術專家遭到迫害,廠房、設備被擱置,除拍攝少量"樣板戲"外,基本上未拍故事片。到1974年末開始恢復故事片生產,但受到"四人幫"多方刁難。

1976年粉碎"四人幫"後,北京電影製片廠重獲新生。拍攝了《大河奔流》、《傷逝》、《知音》、《駱駝祥子》、《包氏父子》、《寒夜》、《雙雄會》、《邊城》等多部歷史及文學名著題材影片,同時也拍攝了一批反映現實生活題材的影片,《小花》、《淚痕(1979)》、《瞧這一家子》、《夕照街》、《良家婦女》受到觀眾好評。為配合國家改革形勢,先後拍攝了《血,總是熱的》、《代理市長》、《相思女子客店》、《迷人的樂隊》等多部改革題材的影片,受北京電影製片廠多年來在漫長的影片創作、生產道路上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影片清新、質朴、富有民族特色,尤其在改編文學名著方面具有獨特之處,在改編、導演、攝影、音樂、美術各方面都有創新。

1949-1985年,北京電影製片廠共拍攝故事片180部、舞台藝術片58部、新聞紀錄片17部,共計255部。此外,還譯制了外國影片10部,協助各兄弟電影製片廠拍攝、加工影片多部。這些影片在國內外都具有一定影響,受到觀眾的喜愛。80年代以來,還與國際製片廠、商合作,拍攝了故事片《一盤沒有下完的棋》、立體故事片《俠女十三妹》,並協助拍攝了《馬可·波羅》、《末代皇帝》。建廠以來有14部影片在國際上獲獎20次,23部影片在國內獲獎33次。

北京電影製片廠培育了許多優秀編劇、導演、演員及其他創作人員和技術人員。一批青年編導、攝影、美術、錄音、特技人員正在嶄露頭角,茁壯成長。到國內外觀眾稱贊,並多次在國內外獲獎。

北影廠的具體位置就在北三環路薊門橋東北角

2. 北京電影製片廠的拆遷

北京電影製片廠拆遷的消息引起了媒體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據媒體報道,拆遷後的北影廠舊址將投資建成一個城市綜合性建築——「北京益田國際夢工場」。這個所謂的「夢工場」總佔地面積17萬平方米,規劃總建築面積66萬平方米,定位為「北京創意文化特區」,項目建成後將集國際五星級電影主題酒店、國際5A級中國電影大廈、高端精品益田假日廣場購物中心及頂級豪宅為一體。昨日,相關媒體又報道,北影廠內的主樓、東樓和西樓2007年已被列入《北京市優秀近現代建築保護名錄》,市規劃委已按規定明確要求予以保留。
北京電影製片廠面臨拆遷引發爭議,「北影廠職工及離退休同志」(簡稱北影廠員工)公開信要求相關部門立即停止拆遷,要求恢復原貌。這之後北京市規劃委已經明確表示將保留主樓、東樓和西樓三棟建築。北影廠老導演張澤宇和部分退休員工在京舉行通氣會,他們表示廠區所有拆遷和建設已停止。
老導演張澤宇現場出示91歲文物專家謝辰生寫給中央領導的信,並透露已得到兩位中央領導的批示,北影廠有望以文物保護單位形式免於被拆遷。張澤宇告訴記者,「北影廠員工」要求文物管理機關認定該廠所有建築群是不可移動文物,要求全址保護,而不只是保護三棟樓。此外,他們還認為,北影廠數百部電影拷貝、劇本、場景圖,以及部分從故宮轉移過來的道具、服裝,也要申請可移動文物進行保護。
之前有傳言表示,北影廠保護下來後可能改建成電影博物館,而電影學院教授謝飛通過微博提出將保護老北影與發展電影學院結合起來。對此,張澤宇表示,北影廠保護只能說是出現勝利曙光,要等真正保護下來後才能確定哪種方案,博物館、教學甚至恢復生產都有可能。

3. 北京電影製片廠,怎樣誰去過或者誰現在就在那裡

有啊,可以蹲守。北京電影製片廠正在拆遷,但大門還在那裡,蹲守等候群眾演員的也還在那裡。

4. 怎樣到北京電影製片廠做演員,在哪天天都有戲嗎每天等戲的時間大概什麼時候。

不是打擊你··別做這行··

這類業余演員很很辛苦·沒錢賺··而且基本沒有出頭之日··瞎耽誤時間··

找個穩定正經工作干吧··

5. 北京電影製片廠拆了嗎

沒聽說,應該是還在吧!

6. 北京電影製片廠在哪

老北影廠位於北京市北三環中路77號,創建於1949年,1948年北平解放,1949年4月20日成立北平電影製片廠,同年10月1日改為北京電影製片廠。
現在新北影廠在懷柔區楊宋鎮,搬遷到懷柔國家中影數字製作基地。

7. 一般戲頭幾點去北京電影製片廠那挑群眾演員

一般就是早晨6-7點鍾,白天挑群演的人很少。但也不是每天都有,只是偶然才有。

8. 進入北京電影製片廠

北影門口等著!
經常有劇組在那找群眾演員~

9. 北京電影製片廠的簡介

北京電影製片廠建廠初期以拍攝紀錄片為主,先後攝制的故事片有《智取華山》、《龍須溝》等。
1956年,另行組建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後,改為攝制故事片的專業廠。
此後,北京電影製片廠在影片創作上大膽探索,逐漸形成了以改編文學名著為主、具有民族文化傳統的藝術風格。先後拍攝了《祝福》、《林家鋪子》、《青春之歌》、《革命家庭》、《風暴》、《紅旗譜》、《烈火中永生》、《早春二月》等優秀影片。同時改編拍攝了《楊門女將》、《野豬林》等傳統戲曲片。文化大革命期間,除少量樣板戲影片外,基本未拍故事片。
1976年後,北京電影製片廠除拍攝了《大河奔流》、《傷逝》、《駱駝祥子》、《包氏父子》、《寒夜》、《邊城》等根據文學名著改編的影片外,還攝制了一批反映現實生活的影片:《小花》、《瞧這一家子》、《夕照街》、《良家婦女》、《血總是熱的》、《代理市長》、《迷人的樂隊》等。
北京電影製片廠還與外國製片廠商合作,拍攝了故事片《一盤沒有下完的棋》、立體故事片《俠女十三妹》,並協助拍攝了《馬可·波羅》、《末代皇帝》等。1958年,北京電影製片廠與法國加郎斯藝術製片公司合拍電影《風箏》(導演王家乙、吳國光、Robert Pigaut),這是我國與外國合拍的第一部彩色兒童故事片,也是新中國第一部中外合拍片。
建廠以後,北京電影製片廠的影片、創作人員多次在國際、國內電影節或評獎活動中獲獎。自北京電影製片廠整合進入中國電影集團公司,該廠成為中影公司影片生產掛名單位。中國電影集團公司投資或拍攝的影片掛名為「中國電影集團公司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或出品。中國電影集團公司北京電影洗印錄像技術廠成立譯制中心後,接替原北京電影製片廠的譯製片工作,譯制的影片統一掛名為「中國電影集團公司北京電影製片廠」譯制。

10. 北京電影製片廠現在還招群演嗎

不要搞錯,招演員的不是北影廠,而是大家在北影廠門口蹲守等候,那裡就是一個自發的群眾演員勞務市場,哪裡來找演員的都有,包括全國各地的都有,但唯獨沒有北影廠裡面的人。現在北影廠正在拆遷,但各地找演員的還去那裡找,那些蹲守的也都還在那裡。

閱讀全文

與北京電影廠什麼時候建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超好看的電影電視劇綜藝 瀏覽:638
電影里的演員有哪些 瀏覽:415
好看的聲音電影 瀏覽:652
冒險恐怖電影好看經典 瀏覽:660
3d藍光原盤電影如何轉換格式嗎 瀏覽:817
北京夜電影好看嗎 瀏覽:931
新手機看電影能用多久 瀏覽:110
最好看的少年電影 瀏覽:145
好看的木乃伊女屍標本復活電影 瀏覽:507
綠皮書電影多少錢 瀏覽:753
二子開店什麼時候的電影 瀏覽:666
愛寵大機密電影英語版免費的 瀏覽:905
手機微信買電影票怎麼取票 瀏覽:395
我的母親電影免費觀看韓國 瀏覽:365
王牌特工電影免費播放 瀏覽:433
好看的災難片逃生電影 瀏覽:218
電影院如何泄露電影 瀏覽:822
艾瑪沃特森有哪些好看的電影 瀏覽:416
北京電影學院要學什麼技術嗎 瀏覽:625
最近上映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