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影《寵愛》演員有哪些
電影《寵愛》演員有於和偉、吳磊、張子楓、鍾漢良、楊子姍、陳偉霆、鍾楚曦、檀健次、闞清子、郭麒麟、李蘭迪。
《寵愛》(Adoring)是由徐崢監制,楊子執導,於和偉、吳磊、張子楓、鍾漢良、楊子姍、陳偉霆、鍾楚曦、檀健次、闞清子、郭麒麟、李蘭迪主演的愛情喜劇電影,於2019年12月31日在中國上映。
該片由6段溫暖的故事組成,講述了不同年齡段的人們,在寵物的陪伴和守護中,收獲愛、發現愛,更重新學會愛的故事。
劇情簡介:
寵物中心店主兼寵物醫生薇薇安關照著社區里所有寵物的健康,也見證了六段人寵之間充滿愛和溫暖的故事。
故事中的六對主人和寵物的生活網狀交織,在寵物的陪伴和守護中,收獲愛、發現愛,更重新學會愛。在「愛」的主線下,一系列關於親情、友情、愛情的故事逐一展開。人和寵物其樂融融,皆大歡喜。
『貳』 中國電影著名男演員有哪些
為慶祝中國電影誕生一百周年(1905—2005年),2005年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邀請了100位知名電影藝術家、評論家、史學家、教育家和製片人,共同評選出10位對中國電影發展作出傑出貢獻的表演藝術家。他們分別是:
1. 金焰(1910—1983),中國第一代影帝,老上海電影明星之一。他的早期電影代表默片時代的最高水準,是中國早期電影中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代表作有《野草閑花》《新桃花扇》《野玫瑰》《大路》《壯志凌雲》等。著名表演藝術家秦怡第二任丈夫。
2. 石揮(1915—1957),被譽為40年代中國話劇皇帝。他主演了多部影片,如《亂世風光》、《世界兒女》、《假鳳虛凰》等,並導演了影片《雞毛信》,榮獲1955年第九屆愛丁堡國際電影節優勝獎。
3. 趙丹(1915—1980),原籍山東肥城,趙丹在他幾十年的藝術生涯中,一共拍攝了35部故事片,塑造了一系列的光輝藝術形象。代表作品有《十字街頭》《馬路天使》《林則徐》《李時珍》《烈火中永生》等。早期和周璇是銀幕情侶。第二任夫人是黃宗英。
4. 李小龍(1940—1973),原名:李振藩,他是將中國功夫傳播到全世界第一人,打入好萊塢的首位華人,革命性地推動了世界武術和功夫電影的發展,他的《猛龍過江》打破了亞洲電影票房記錄。代表作品有《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龍爭虎鬥》等。
5. 張國榮(1956—2003),1956年9月12日出生於香港,影視歌多棲發展的代表之一。他主演的電影經典名作有《英雄本色》《胭脂扣》《倩女幽魂》《阿飛正傳》《霸王別姬》《金枝玉葉》等,代表著香港影業的最高成就,他是金像獎影帝。
6. 成龍(1954—),1954年4月7日出生於香港,祖籍安徽蕪湖。從1962年8歲開始拍電影至今,成龍共創作、製作了近90部影片,其中主演45部。他的打鬥動作的驚險性、想像力和創造性恐怕都是當今世界影壇屈指可數的。
7. 姜文(1963—),1963年1月出生在河北唐山。1984年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他紅遍大江南北,有自己的特色,獲得眾多國際獎項,但也時常成為爭議事件中心。代表作品有《陽光燦爛的日子》《鬼子來了》《太陽照常升起》《讓子彈飛》《一步之遙》《紅高粱》《北京人在紐約》《邪不壓正》等。
8. 王心剛(1932—),遼寧大連人。1957年在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的影片《寂靜的山林》中飾男主角。他標準的瓜子臉、明亮的大眼睛、正氣凜然的表情成為那個時代幾乎所有女影迷的記憶。代表作品有《寂靜的山林》《知音》《紅色娘子軍》《蘇祿國王與中國皇帝》等。
9. 葛優(1957—),1957年4月19日出生於北京。1994年,憑借電影《活著》獲得第4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成為首位獲此獎項的華人演員。從1997年起連續三年,首開大陸影片的賀歲風。代表作有《編輯部的故事》《活著》《甲方乙方》《不見不散》《沒完沒了》《大腕》《手機》《夜宴》《非誠勿擾》《讓子彈飛》等。
10. 孫道臨(1921—2000),原籍浙江嘉善,1921年生於北平。半個世紀以來,孫道臨在近30部電影和電視劇中擔任主角或重要角色,在近10部影視劇中擔任導演。多次獲國內外電影藝術大獎,出任加拿大蒙特利爾等國際電影節評委。
祝願仍健在的著名表演藝術家成龍、姜文、王心剛、葛優身體健康,藝術生命常青!
『叄』 內地十大電影演員 內地影壇十大明星 大陸著名電影演員有哪些
內地電影發展史上,眾多演員以卓越的演技和獨特的魅力,為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在銀幕上塑造了無數令人難忘的角色,無論是悲劇還是喜劇,都能讓觀眾感受到他們的演技實力。他們的表演風格各具特色,有的細膩入微,有的大膽奔放,有的內斂深沉,但都充滿了藝術感染力。這些作品不僅在國內獲得了廣泛贊譽和認可,在國際電影節上也屢獲殊榮,為中國電影贏得了榮譽。
葛優、李雪健、楊在葆、李仁堂、鞏俐、潘虹、劉曉慶等「影帝」「影後」憑借不懈努力和出色表演贏得了無數獎項,早已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他們的代表作品,如《甲方乙方》、《焦裕祿》、《秋菊打官司》等,至今仍被觀眾津津樂道。
王心剛、周里京、陳坤、朱一龍、龔雪、高圓圓、許晴等人則是顏值與演技並存的演員。他們不僅在銀幕上塑造了無數令人難以忘懷的角色,也成為了觀眾心中的男神女神。他們的代表作品,如《英雄兒女》、《亮劍》、《畫皮》等,深受觀眾喜愛。
方化、葛存壯、計春華、杜玉明等「反派表演藝術家」也以其獨特的魅力贏得了觀眾的認可。他們在銀幕上塑造了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如《智取威虎山》中的座山雕、《紅高粱》中的九兒父親等,為電影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不同年代的演員有著不同的風格特點,這主要與時代背景、觀眾口味、技術發展等因素有關。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演員以質朴、真實為主要特點,表演風格強調情感的真實表達。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有張瑜、李秀明、龔雪、李仁堂、楊在葆、王心剛等。
八九十年代是中國電影的黃金時期之一,演員風格特點表現為多元化、開放化。鞏俐、潘虹、劉曉慶、葛優、李雪健等演員的表演風格更加貼近生活、注重細節。他們的作品,如《秋菊打官司》、《紅高粱》、《甲方乙方》等,至今仍被觀眾稱贊。
進入21世紀,隨著數字化技術的廣泛應用和電影市場的不斷擴大,章子怡、吳京、黃渤、鄧超、周迅、李冰冰等演員以多樣、個性化為主要特點,表演風格更加註重創新和突破。他們的代表作品,如《無極》、《戰狼》、《瘋狂的石頭》等,深受觀眾喜愛。
不同年齡段的演員在表演風格上存在著一定的差異,這種差異主要與他們的經歷、閱歷和成長環境等因素有關。像吳京、章子怡、寧靜、黃渤、張譯、周迅等中年演員通常具有較為豐富的人生閱歷和表演經驗,他們的表演風格相對沉穩、內斂,注重內心世界的探索和表達。而朱一龍、周冬雨、劉昊然、彭昱暢等青年演員通常充滿活力和朝氣,他們的表演風格往往奔放、熱烈,充滿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