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電視1983年創辦了什麼獎
金鷹獎:中國電視金鷹獎創辦於1983年!
中國大陸電視劇三大獎(白玉蘭、飛天和金鷹)和中國三大電影獎(金雞、百花和華表)。
中國大陸電視劇三大獎分別是:白玉蘭獎、飛天獎、金鷹獎。金鷹獎偏向湖南台播的電視劇;白玉蘭獎偏向於東方電視台播出的電視劇:飛天獎則比較喜歡頒給愛國、抗日類的影視作品。
拿這三大獎項的大滿貫演員
男演員:張國立、陳寶國、王志文 、張嘉譯、孫紅雷
女演員:薩日娜、蔣雯麗、 殷桃、 孫儷
以上就是關於中國的三大電視劇獎和三大電影獎,你最喜歡哪一個呢?
Ⅱ 中國有哪些電影獎
1、中國電影金雞獎
中國電影金雞獎是中國電影界專業性評選的最高獎,是由中國電影家協會於1981年創辦的,以獎勵優秀影片和表彰成績卓著的電影工作者。
首屆金雞獎評獎活動於1981年(農歷雞年)5月舉行,以金雞啼鳴象徵百家爭鳴並激勵電影工作者聞雞起舞,故名金雞獎。從第一屆開始金雞就有產「雙黃蛋」的傳統,最佳故事片有8屆是「雙黃蛋」甚至「三黃蛋」,可以說舉世罕見。金雞獎每年評選一次,評獎委員會由電影專家組成,因此又被稱為「專家獎」。
金雞獎設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戲曲片,最佳男主角、女主角、男配角、女配角,最佳編劇、導演、攝影、美術、音樂、錄音、剪輯、特技、服裝、化裝、道具等20個左右獎項(時有增減),必要時增設特別獎或者榮譽獎。獎品為金雞雕像。
2、大眾電影百花獎
中國群眾性的電影獎。《 大眾電影 》雜志編輯部主辦,由群眾投票評選。百花獎創辦於1962年,有11.7萬人參加評選;第二屆(1963)增至18萬多人。
1980 年舉辦了第三屆,有70多萬人參加評選。此後每年舉行一次。百花獎主要獎項包括:最佳故事片、最佳編劇、最佳導演、最佳女演員、最佳男演員、最佳男女配角、最佳攝影、最佳音樂、最佳美工、最佳紀錄片、最佳美術片、最佳科教片等。百花獎的選票隨《大眾電影》發送,評選活動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3、中國電影華表獎
中國電影華表獎是中國電影的最高榮譽獎,其獎杯採用的是北京天安門城樓前的華表造型,每年由國家廣電總局對前一年度完成的各片種影片進行評選。其前身是文化部優秀影片獎,每年評選一次。始評於1957年。
中斷了22年後,從1979年繼續進行評獎活動,一年一屆。1985年文化部電影局整建制劃歸廣播電影電視部後,更名為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影片獎。1986年與1987年,1989年與1990年合並舉辦,2005年後正式改為兩年一屆,與中國長春電影節隔年舉辦,1994年開始啟用現名。
4、金鷹獎
從1983年我國設立金鷹獎以來,到今年已走過17年的輝煌歷程,金鷹獎從一個單純獎項評選,發展到目前這樣一個規模不斷壯大的金鷹藝術節,我們看到金鷹獎的評選,正如它的名字一樣在中國的上空展翅飛翔。
5、香港電影金像獎
香港電影金像獎(Hong Kong Film Awards,HKFA)是香港及大中華電影界最重要的獎項之一,創金像獎立於1982年,每年由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組織與頒發,
旨在鼓勵優秀香港電影的創作與發展的獎項,是香港電影業界年度最重要的活動,與台灣電影金馬獎和中國電影金雞獎並稱為華語電影最高成就的三大獎,一般於每年4月中旬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舉行頒獎典禮,頒發包括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男女主角在內的21個獎項。
Ⅲ 中國電視於1983年創辦是國家級的唯一以觀眾投票為主的是
中國電視於1983年創辦是國家級的唯一以觀眾投票為主的獎項是金鷹獎。中國電視金鷹獎是經中央批准,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共同主辦的,屬於常設全國性電視藝術專業獎
。
中國電視金鷹獎創辦於1983年 ,以表彰和獎勵在全國電視藝術領域中涌現出來的優秀電視工作者和優秀電視作品 。
(3)中國電影1983年創辦了什麼獎擴展閱讀:
1983年,《大眾電視》設立「金鷹獎」,發起人為時任浙江電視台台長的林辰夫。由於電影有《大眾電影》金雞獎,《大眾電影》和《大眾電視》是姊妹娛樂雜志,電視劇已有「飛天獎」,但由專家評審。而《大眾電視》金鷹獎,是一項完全由讀者投票決定的電視劇獎項。
1985年,盧塞莉亞·桑托斯憑借電視劇《女奴》獲得了最佳外國女主角獎,成為第一位外籍金鷹獎得主。
Ⅳ 中國電視什麼於1983年創辦是國家級的唯一
中國電視金鷹獎於1983年創辦,是國家級的唯一以觀眾投票為主評選產生的電視藝術大獎,與中國電視劇飛天獎、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並稱為中國電視劇三大獎。
金鷹獎是以專家評審、中國視協會員、觀眾投票相結合評選產生的常設全國性電視藝術大獎,前身為「《大眾電視》金鷹獎」。1998年,第16屆開始改名為「中國電視金鷹獎」。2000年,第18屆開始升級為「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 並落戶湖南長沙。
2005年起,金鷹獎改為每兩年舉辦一屆,一般於每年10月在湖南長沙舉行頒獎典禮。
(4)中國電影1983年創辦了什麼獎擴展閱讀:
「金鷹獎」獎項文化:
1、獎項名稱:
取名「金鷹」,希望選擇「鷹」的形象能夠讓電視劇的發展能有一個大突破。
2、獎杯獎座:
實心全銅的金鷹獎獎杯,足有十斤重。
Ⅳ 中國電視什麼獎於1983年創辦
中國電視金鷹獎。
中國電視金鷹獎(China TV Golden Eagle Award)是經中宣部批准,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共同主辦的電視獎項。創辦於1983年。與中國電視劇飛天獎、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並稱為中國電視劇三大獎。
金鷹獎是以專家評審、中國視協會員、觀眾投票相結合評選產生的常設全國性電視藝術大獎,前身為「《大眾電視》金鷹獎」。1998年,第16屆開始改名為「中國電視金鷹獎」。2000年,第18屆開始升級為「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 並落戶湖南長沙。
2005年起,金鷹獎改為每兩年舉辦一屆,一般於每年10月在湖南長沙舉行頒獎典禮。
1983年,《大眾電視》設立「金鷹獎」,發起人為時任浙江電視台台長的林辰夫。由於電影有《大眾電影》金雞獎,《大眾電影》和《大眾電視》是姊妹娛樂雜志,電視劇已有「飛天獎」,但由專家評審。而《大眾電視》金鷹獎,是一項完全由讀者投票決定的電視劇獎項。
1985年,盧塞莉亞·桑托斯憑借電視劇《女奴》獲得了最佳外國女主角獎,成為第一位外籍金鷹獎得主。
1990年,在《霍元甲》中飾演趙倩男的中國香港演員米雪和在《昨夜星辰》中飾演吳應強的中國台灣演員寇世勛,獲得第8屆《大眾電視》金鷹獎特別獎,這是中國內地首次將港台演員納入評獎體系。
Ⅵ 中國電影都有哪些獎項它們有什麼區別
1、中國電影金雞獎
中國電影金雞獎創辦於1981年,當年是中國農歷雞年,故名「中國電影金雞獎」,簡稱「金雞獎」。
中國電影金雞獎由中國電影家協會主辦,邀請中國國內最具權威的電影藝術家、電影評論家和電影事業家組成評獎委員會,通過充分討論、民主協商,選出最佳故事片、科教片、美術片、記錄片、以及最佳編劇、導演、演員、攝影、錄音、美術、音樂、導演處女作等二十餘個獎項。由於金雞獎評委會組成的權威性、評選程序的嚴密性和評獎標準的學術性,因而被稱為「專家獎」。
金雞獎以金雞啼曉象徵百家爭鳴,同時也包涵著激勵中國電影藝術家聞雞起舞,努力創新,奮發向上的意義。金雞獎的評選分初評和終評兩個階段進行,最終的獲獎名單在中國電影金雞百花電影頒獎典禮上當場揭曉。
金雞獎以昂首啼曉之金雞雕像作為自己的獎杯。
2、《大眾電影》百花獎
《大眾電影》百花獎創辦於1962年,簡稱「百花獎」。
《大眾電影》百花獎是由中國歷史最長、發行量最大的電影雜志《大眾電影》,根據當年中國國產電影發行放映情況,提出候選名單、刊發選票、組織讀者、觀眾投票的評獎活動。《大眾電影》百花獎設最佳故事片三名、最佳男女主角各一名、最佳男女配角各一名等五個獎項。近年來觀眾投票數量大約50-70萬張左右,是中國大陸參與人數最多的電影評獎活動。百花獎主要反映了廣大觀眾對電影的評價和喜好,因而被稱為「群眾獎」。
百花獎以盛開的百花取名,象徵影壇百花齊放,春色滿園,鼓舞電影藝術家創作出更多為中國老百姓所喜聞樂見的好影片。
百花獎以百花女神鵰像作為自己的獎杯。
3、中國電影華表獎
中國電影華表獎是中國電影的最高榮譽獎,其獎杯採用的是北京天安門城樓前的華表造型,每年由廣播電影電視部對前一年度完成的各片種影片進行評選。 華表獎的前身是文化部優秀影片獎。始評於1957年。中斷了22年後,從1979年繼續進行評獎活動,一年一屆。1985年文化部電影局整建制劃歸廣播電影電視部後,更名為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影片獎。除1986年與1987年、1989年與1990年合並評外,仍為一年一屆,1994年開始啟用現名。
4、中國電視劇飛天獎
"飛天獎"是國家廣電總局主辦的全國性政府獎,1980年創立,按照每年慣例,分為長篇電視劇、優秀系列劇、單項獎等共計7大獎項。從今年開始正式並入"中國廣播影視大獎",每兩年一屆。
5、《大眾電視》金鷹獎
電視「金鷹獎」是《大眾電視》社1983年創立的,名為「大眾電視金鷹獎」,由廣大電視觀眾投票評選,獎項包括連續劇、單本劇、短劇小品、兒童劇、戲曲片以及男演員、女演員。當時《大眾電視》隸屬浙江省廣播電視廳。1990年,《大眾電視》改由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和浙江省廣播電視廳合辦,但「大眾電視金鷹獎」的名稱、性質以及設獎項目,均無變化。1997年,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全國性文藝新聞出版評獎管理工作的通知》和中國文聯《關於貫徹中央加強全國性評獎管理工作的意見的通知》的要求,「大眾電視金鷹獎」改由中國文聯和中國視協主辦,名稱也改為「中國電視金鷹獎」。
中國電視金鷹獎是我國電視界唯一的並經中宣部批準的觀眾投票評選的全國性電視藝術大獎。
我復制別人的~嘿嘿~幫到你就行啦~
Ⅶ 中國電影電視有哪些獎項
電影領域:百花獎創辦於1962年,是由中國歷史最長、發行量最大的電影雜志《大眾電影》根據當年中國國產電影發行放映情況,提出候選名單、刊發選票、組織讀者、觀眾投票的評獎活動。1963年舉辦了第二屆之後,一直中斷了17年,直到1980年才恢復舉辦了第三屆,此後每年舉行一次,自2005年起,百花獎與金雞獎隔年評選一次。
之所以用「百花」命名是為了提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藝方針,百花獎只代表觀眾對電影的看法和評價,因此又被稱為「觀眾獎」。百花獎自創辦以來只設有最佳故事片、最佳男女演員、最佳男女配角5個名目的獎項,從1980年的第三屆評獎開始,「最佳故事片」得獎名額由前兩屆的1個增至3個。目前百花獎的主要獎項包括:最佳故事片、最佳編劇、最佳導演、最佳男女演員、最佳男女配角、最佳攝影、最佳音樂、最佳美工、最佳紀錄片、最佳美術片、最佳科教片等。
Ⅷ 中國電影一共有那些獎
中國電影節及電影相關獎項
中國長春電影節:
中國長春電影節 創辦於1992年,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播電影電視部批准舉辦的具有國際性的國家級電影節。每兩年舉辦一次。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播電影電視部、吉林省人民政府、長春市人民政府主辦;長春市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部電影事業管理局、吉林省文化廳、中國電影發行放映輸出輸入公司、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和長春電影製片廠聯合承辦 。本屆電影節的宗旨是:友誼、交流、發展。電影節組委會將聘請電影界各方面專家組成評委會。本屆電影節設下列獎項:1、最佳華語故事片獎(包括合拍故事片);2、最佳外語故事片獎;3、優秀華語故事片獎;4、優秀外語故事片獎;5、最佳編劇獎;6、最佳導演獎;7、最佳男主角獎;8、最佳女主角獎;9、最佳男配角獎;10、最佳女配角獎;對獲獎者,電影節組委會分別頒發金鹿杯、銀鹿杯,證書和獎金。
中國珠海電影節:
中國珠海電影節創辦於1994年,原名「中國珠海海峽兩岸暨香港電影節」由珠海市人民政府主辦。從1996年的第二屆起改為現名,電影節本著加強內地和台灣、香港、澳門地區電影界的交流與合作,而且將跨出兩岸四地的范圍,逐步接納評選海內外由華人擔任主創人員的影片,朝著「國際華語電影節」的目標發展。
中國北京大學生電影節: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創辦於1993年是經中宣部、國家教育部和廣電總局批准,由北京師范大學藝術系、廣電總局頻道節目製作中心、中國電影報社、北京電視台影視部、北京新影聯影業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電影基金會、北京市學生聯合會主辦的一項大型文化活動。
中國台北電影節:
由台北市政府主辦、台北市文化局承辦,台灣電影文化協會、台灣藝術大學執辦。始於1998年,每年一屆。 是台灣地區重要的電影盛會,從第四屆開始把主題定位於「城市、市民、學生」,並由以國際城市為主題的「城市影展」、以「台北電影獎」「台北主題獎」為況賽單元的「市民影展」、以及以國內外學生作品為主的「國際學生電影金獅獎」三部分級成。
中國電影金雞獎:
該獎始創於1981年中國農歷雞年。它是由中國電影家協會主辦的,由電影藝術家、電影評論家參與評選的專業性電影獎。獎杯以金雞啼曉象徵百家爭鳴,同時亦包含著激勵電影工作者聞雞舞、奮發前進的意義。該獎每年評選一次。
大眾電影百花獎::
該獎始創於1962年,1964年停辦。1980年恢復舉辦。它是由中國電影家協會所屬《大眾電影》雜志社主辦的,經由廣大觀眾投票產生的群眾性電影獎。它以百花盛開象徵影壇繁榮,鼓舞電影工作者為廣大群眾創作出更好的影片。該獎每年評選一次。
中國電影華表獎:
中國電影華表獎是中國電影的最高榮譽獎,其獎杯採用的是北京天安門城樓前的華表造型,每年由廣播電影電視部對前一年度完成的各片種影片進行評選。華表獎的前身是文化部優秀影片獎。始評於1957年。中斷了22年後,從1979年繼續進行評獎活動,一年一屆。1985年文化部電影局整建制劃歸廣播電影電視部後,更名為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影片獎。除1986年與1987年,1989年與1990年合並評獎外,仍為一年一屆,1994年開始啟用現名。
中國電影童牛獎:
中國電影童牛獎系全國電影四大獎之一,是專為獎勵優秀兒童少年影片、表彰取得優秀成績的兒童少年電影工作者而設立的。1985年中國兒童少年電影學會受國家廣電部、教育部、文化部、全國婦聯、共青團中央委託創辦了中國電影童牛獎。其宗旨是團結少年兒童電影工作者,在黨的文藝方針和教育方針的指導下,不斷提高我國兒童少年電影的創作水平,為廣大小觀眾拍攝出更多更好的兒童少年電影,讓健康優秀的精神食糧伴隨孩子們成長。
中國香港電影金像獎:
香港電影金像獎」於1982年由《電影雙周刊》創辦。這是從《電影雙周刊》每年邀請影評人評選十大電影的擴大和延續。目的是通過評選與頒獎形式,對表現優異的電影工作者加以表揚,同時亦檢討過去一年電影的成績,亦希望藉此促進香港電影的貿素,提高觀眾的欣賞水平。1982年與香港電台合作舉辦第一屆的頒獎禮,當時只有十大華語及外語片獎及五個獎項。其後與星島報業合辦第二屆與第三屆,以後就由《電影雙周刊》獨力舉辦。
中國香港電影金紫荊獎:
香港電影金紫荊獎(Golden Bauhina Awards)由香港影評人協會(HKFCA)主辦,始於1996年,每年舉辦一次,本協會共有會員四十多人,其中包括電影教育、電影研究、電影工作者等方面的專業人士及學者。目的是推動香港電影文化的發展,鼓勵創作更多優秀電影,總結一年香港影壇的成績。
中國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獎:
由香港電影評論學會主辦,始於1995年。每年1-2月舉行評選,評選范圍為上一年度在香港公開上映的華語電影。
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
"金馬獎"是台灣為促進華語片製作事業,對優良華語片以及優秀電影工作者所提供的一項競賽獎勵。該獎創辦於1962年,由台灣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贊助,每年舉辦一屆(其中1968、1974年停辦),主要評選對象為台灣電影,後擴展了香港電影,九十年代後將大陸電影也納入評選范圍。現在是一個世界華語電影年度評選的獎項,至1999年一共舉辦了36屆,獎勵了許多優良華語影片及優秀的電影工作者,成為華語影片製作事業最崇高的榮譽指標,也直接或間接地帶動了整體電影事業的發展,對華人電影事業,有很大的幫助和鼓勵。
中國華語電影傳媒大獎: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是國內惟一將內地和港台電影作品同時納入視野的電影評選活動,由南方都市報發起,創辦於2001年,旨在通過兩岸三地電影人的交流,電影的多方面對比,創造一個更開放、活潑、新銳的電影評論環境,全面推動中國電影的創造。
Ⅸ 中國電視1983年創辦了什麼獎
中國電視1983年創辦了中國電視金鷹獎。
中國電視金鷹獎是經中宣部批准,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共同主辦的電視獎項。創辦於1983年。與中國電視劇飛天獎、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並稱為中國電視劇三大獎。
金鷹獎是以專家評審、中國視協會員、觀眾投票相結合評選產生的常設全國性電視藝術大獎,前身為「《大眾電視》金鷹獎」。1998年,第16屆開始改名為「中國電視金鷹獎」。2000年,第18屆開始升級為「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 並落戶湖南長沙。
(9)中國電影1983年創辦了什麼獎擴展閱讀
截至2021年,中國電視金鷹獎獎項之最:
1、獲獎最多的導演:張紹林(4次)
先後於1998年第十六屆《水滸傳》獲最佳導演獎、再於2003年第21屆《軍中最後一個馬幫》兩度獲得最佳導演獎。另外作為攝像,於1998年第十六屆憑借《水滸傳》獲得最佳攝像獎,並於2000年獲得首屆中國金鷹藝術節最受觀眾歡迎的藝術家獎。
2、獲獎最多的男演員:李保田(5次)
先於1996年第14屆《宰相劉羅鍋》獲得最佳男主角獎,再於2000年第18屆《村主任李四平》、2001年第19屆《警察李酒瓶》、2003年第21屆《神醫喜來樂》三度獲得觀眾喜愛的電視劇男演員獎。並於2020年獲得中國文聯終身成就電視藝術家獎。
3、獲獎最多的女演員:王姬(3次)
先後於1994年第12屆《北京人在紐約》、1997年第15屆《雷雨》兩度獲得最佳女主角獎,再於2004年第22屆《天下第一樓》獲得觀眾喜愛的電視劇女演員獎。
Ⅹ 中國電視1983年創辦了什麼獎
金鷹獎。
中國電視金鷹獎(China TV Golden Eagle Award)是經中宣部批准,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共同主辦的電視獎項。創辦於1983年。與中國電視劇飛天獎、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並稱為中國電視劇三大獎。
金鷹獎是以專家評審、中國視協會員、觀眾投票相結合評選產生的常設全國性電視藝術大獎,前身為「《大眾電視》金鷹獎」。1998年,第16屆開始改名為「中國電視金鷹獎」。2000年,第18屆開始升級為「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 並落戶湖南長沙。
發展歷程
2018年,第29屆金鷹獎首次將中國台灣演員納入觀眾喜愛的男、女演員評選范圍。首次設立「中國文聯終身成就電視藝術家」榮譽稱號。
2020年,第30屆金鷹獎電視作品獎除設置最佳電視劇獎、優秀電視劇獎外,增設了最佳電視綜藝節目獎、最佳電視紀錄片獎、最佳電視動畫片獎,而且全部面向網路視聽作品。
在電視劇創作單項獎中,保留了最佳編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攝像獎,增設了最佳原創主題歌曲獎;觀眾喜愛的男、女演員獎從原來的各2個,改為觀眾喜愛的男、女演員獎各1個和最佳男、女演員獎各1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