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影放映機的歷史你知道多少
喬治梅里愛
1896年,梅里愛拍攝了《貴婦失蹤》,在影片中,梅里愛扮演的魔術師將一名女人變成了一具骷髏。拍攝方法是先拍攝女人,然後關掉攝影機,再將女人換成骷髏,接著再拍。
梅里愛用這種拍攝方式與其他特效技術結合,製造了獨特的魔幻場景。尤其是他拍攝的科幻影片,廣受觀眾的歡迎。
梅里愛成立了明星影片公司,出資修建了豪華的攝影棚。他最著名的影片是《月球旅行記》,講述了科學家從地球乘坐太空飛船到月球,被一個神秘種族監禁後逃跑的故事。
從1900年之後,梅里愛幾乎從未走出他的攝影場地一步。在電影尚未成熟的時代,梅里愛的科幻影片「代表著一個驚奇的孩子眼中所看到的一個充滿科學奇跡的世界」。
美國導演馬丁·斯科塞斯曾經在2011年拍攝電影《雨果》來表達自己對梅里愛的敬意與懷念,他說:「作為一個電影創作者,我認為今天有關電影的一切都是源自喬治·梅里愛。」
(作者:劉楊)
看歷史微信公眾號:EYEONHISTORY
㈡ 家用像放電影一樣的機器叫什麼
家用像放電影一樣的機器叫投影儀。
投影儀,又稱投影機,是一種可以將圖像或視頻投射到幕布上的設備,可以通過不同的介面同計算機、VCD、DVD、BD、游戲機、DV等相連接播放相應的視頻信號。投影儀廣泛應用於家庭、辦公室、學校和娛樂場所,根據工作方式不同,有CRT,LCD,DLP等不同類型。
投影儀應用環境
1、家庭影院型:其特點是亮度都在2000流明左右(隨著投影的發展這個數字在不斷的增大,對比度較高),投影的畫面寬高比多為16:9,各種視頻埠齊全,適合播放電影和高清晰電視,適於家庭用戶使用。
2、便攜商務型投影儀:一般把重量低於2公斤的投影儀定義為商務便攜型投影儀,這個重量跟輕薄型筆記本電腦不相上下。商務便攜型投影儀的優點有體積小、重量輕、移動性強,是傳統的幻燈機和大中型投影儀的替代品,輕薄型筆記本電腦跟商務便攜型投影儀的搭配,是移動商務用戶在進行移動商業演示時的首選搭配。
3、教育會議型投影儀:一般定位於學校和企業應用,採用主流的解析度,亮度在2000-3000流明左右,重量適中,散熱和防塵做的比較好,適合安裝和短距離移動,功能介面比較豐富,容易維護,性能價格比也相對較高,適合大批量采購普及使用。
4、主流工程型投影儀:相比主流的普通投影儀來講,工程投影儀的投影面積更大、距離更遠、光亮度很高,而且一般還支持多燈泡模式,能更好的應付大型多變的安裝環境,對於教育、媒體和政府等領域都很適用。
5、專業劇院型投影儀:這類投影儀更注重穩定性,強調低故障率,其散熱性能、網路功能、使用的便捷性等投影儀方面做得很強。當然,為了適應各種專業應用場合,影儀最主要的特點還是其高亮度,其亮度一般可達5000流明以上,高者可超10000流明。由於體積龐大,重量重,通常用在特殊用途,例如劇院、博物館、大會堂、公共區域,還可應用於監控交通、公安指揮中心、消防和航空交通控制中心等環境。
6、測量投影儀:這類投影儀不同於以上幾類投影儀,早期稱輪廓投影儀,隨著光柵尺的普及,投影儀都安裝上高精度的光柵尺,人們便又叫測量投影儀(或投影儀,如國內較著名的測量投影儀有高誠公司生產的CPJ-3015),為與傳統的投影儀區別開,這類投影儀便稱為測量投影儀。其作用主要是將產品零件通過光的透射形成放大的投影儀,然後用標准膠片或光柵尺等確定產品的尺寸。由於工業化的發展,這種測量投影儀已經成為製造業最常用的檢測儀器之一。按期投影的方式分為立式投影儀和卧式投影儀。按其比對的標准不同又分為輪廓投影儀和數字式投影儀。
㈢ 電影什麼於哪年傳入中國,又在哪裡第一次放映電影,電影名叫什麼
1895年12月28日,電影在現代資本主義文明的重鎮法國問世。第二年,這一西方最新的技術成果就傳入了中國。據《申報》記載,1986年8月11日(光緒22年),一位法國遊客在上海徐園的茶樓「又一村」放映了一部短片,這是電影第一次在中國放映。和在國外放映的情形相同,這部電影是穿插在「戲法」、「煙火」等游藝節目中放映的;放映地點也和世界上第一次電影放映有著某種相似之處——後者是在巴黎的一家咖啡館里。1897-1898年,來自美國、俄羅斯、義大利以及葡萄牙的幾位商人先後在天華茶園、奇園、同慶茶園、昇平茶樓、跑冰場等地點進行商業電影放映,使電影在這個東方大都會漸成氣候。
幾年以後,電影終於傳進了皇城北京。1902年,一個外國人開始在前門打磨廠租借「福壽堂」放映電影,使皇城根腳下的人們也開始領略了電影的風采。
電影最初在中國的名字被稱為「活動影戲」或「電光影戲」。當時在中國放映的影片也同樣來自國外,內容都是一些紀錄性短片和搞笑的滑稽短片,如《俄帝游巴黎》、《馬德里街市》、《西班牙人跳舞》、《以劍術賭輸贏》、《黑人吃西瓜》等。當時上海《游戲報》的一篇報道曾這樣描述這些早期的電影:「……美國電光影戲,制同影燈而奇妙幻化皆出人意之外者……座客既集,停燈開演;旋見現一影,兩西女作跳舞狀,黃發蓬蓬,憨態可掬。又一影,兩西人作角抵戲。又一影,為俄國兩公主雙雙對舞……觀眾至此幾疑身入其中,無不眉之為飛,色之為舞。忽燈光一明,萬象俱滅。」
中國人自己放電影是1903年在北京。中國商人林祝三從歐美回國,攜帶放映機和影片,在打磨廠樂天茶園放映電影,這是中國人從國外自運電影在國內放映的開始。此後,在北京前門外的大柵欄大觀樓戲院、西單市場內的文明茶園、東安市場內的吉祥戲院、西城新豐市場里的和聲戲院,相繼都有電影放映。
此後,電影還曾傳入皇宮之中。據報道,1904年,慈禧太後70歲壽誕之時,英國駐華公使曾進獻放映機一架,影片數套,為慈禧放映電影。但只放了三本,發電機即出現故障,導致爆炸,慈禧認為此乃不祥之兆,從此禁止在宮內放電影。第二年,大臣端方出國回來偷帶回放映機一架,並在宴請載澤時進行放映,結果中途放映機又發生爆炸,現場的翻譯等人被炸死。「宮廷電影」就此終結。
1905年前後,電影在北京已蔚然成風。當時大觀樓戲院每晚都有電影放映,且座無虛席。至此可以說,電影這一藝術和娛樂形式終於落戶中國。
㈣ 目前絕大部分電影院是用什麼放映機放映的啊膠片的還是數字的
目前絕大部分電影院用的都是數字放映機,數字放映機是目前的主流,膠片放映機在放映中途需要更換膠片。
數字版就是以數字信號記錄畫面,聲音的電影內容,是以一台數字放映機也可以叫投影機放映電影。操作簡單就跟放DVD差不多,開機後就不用管它了, 畫面清晰,明亮但刺眼,對眼睛不好。立體聲效果不如膠片機。
膠片版是以膠卷記錄的畫面,聲音的電影內容,寬度樣子就跟135交卷的一樣,一部100分鍾電影大約不到2700米,大本分5---6本是要以二台膠片放映機人工裝片交替放映,操作需要人工,比較操心,畫面柔和,立體聲效果音是最好的。
(4)第一版看電影是什麼機擴展閱讀:
(1)放映機是把影片上記錄的影像和聲音,配合銀幕和擴音機等還原出來的機械設備。
(2)電影放映機有各種不同類型,通常可分為固定式和移動式兩大類。按放映影片的寬度則可分為70毫米、35毫米、16毫米、8.75毫米和 8毫米等不同的放映機。為一些特殊形式的電影還裝備了立體、全景、環幕、穹幕、巨幕等放映機。
㈤ 第一架電影放映機是誰發明的
1894年愛迪生用電燈光和電動機製成了世界第一台電影放映機。1895年12月28日,法國的盧米埃爾兄弟發明了他們所謂的「電影圖戲」,在一間咖啡館內,電影正式誕生了。這一天是「國際電影發明日」。
㈥ 世界上第一部電影放映機是什麼時候發明的,誰發明的
法國的盧米埃兄弟。
1895年12月28日,盧米埃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號「格拉咖啡館」的地下室里,第一次用自己發明的放映攝影兼用機放映了影片《工廠大門》。這是歷史上第一次電影公映活動,這一天,被定為電影的誕生日。
1900年的巴黎世博會上,法國的盧米埃兄弟帶著他們已經獲得專利權的電影放映機,在30米寬、20米高的巨型屏幕上放映了「影片」,這台具有同步錄音功能的放映機引起全世界的轟動。
第一部電影誕生在1895年12月28日。 路易盧米埃爾(1864-1948),原是法國里昂製造照相器材的工廠主。愛迪生的「電影視鏡」傳入法國後,他愛上了電影機的研究和製造事業。1895年3月,他終於發明了超越一切競爭這的「活動電影機」。1895年12月28日,星期六,路易盧米埃爾的父親安東尼盧米埃爾帶著兒子的這些影片來到巴黎卡普辛路號十四號「大咖啡館」的底下室,組織了世界上的第一次電影公映。所以這一天被定為電影的誕生日,盧米埃爾本人也被公認為世界的「電影之父」。
㈦ 世界上第一部電影是什麼
世界上第一部電影是《朗德海花園場景》。
是由路易斯·李·普林斯(Louis Le Prince)執導,阿道夫·李·普林斯、莎拉·惠特利約瑟夫·惠特利、哈里特·哈特利,主演的黑白無聲紀錄短片。該片拍攝於1888年,是IMDb認證的人類歷史上第一部電影。該片記錄了一群人在花園里做著一些滑稽的動作。
(7)第一版看電影是什麼機擴展閱讀:
1888年10月,普林斯以賽璐璐膠片和單鏡頭照相機拍攝了世界上第一部動態影像作品《朗德海花園場景》(Roundhay Garden Scene),此片不到三秒鍾的影像記錄了四個人在花園做著滑稽的動作。此片曾在位於利茲市的普林斯岳父母家的工廠與庄園放映過,但並未有公共放映。
影片令「死亡」成為可討論的議題——短片拍攝十天後,片中人物之一莎拉·惠特利便去世,而普林斯本人也於1890年9月在第戎到巴黎的火車旅行途中神秘失蹤,屍身和行李杳無蹤跡,成為電影史上的一宗謎案。
影片傳達更為直觀的情感,如果文字成就著一種歷史的源於,它充滿著冷靜現實的記錄。黑白電影成為了人們表達情感的路。
第一部彩色故事片《浮華世界》為生活帶來了另一段色彩的浪漫,黑膠碟的經典,記錄著聲音,一段可以代表經典的音符,黑白電影交織著生活的真實,曾經的黑白沉睡在CD架間,也許它不會被擺放在最顯然和唾手可得的地方,但永遠不會被色彩所取代。
㈧ 電影放映機是什麼播放器或者系統
以前的電影放映機都是一種光學系統。通過光線把膠片上的光影投影在屏幕上。隨著數碼技術的實行現在的電影播放系統已經不再是光學系統了。而是通過電腦向高清的數碼拷貝播放出來。這樣的電腦系統配置很高,然後為了保密一般都採用專用的系統軟體播放。
㈨ 早期電影放映機是如何工作的
都很懷念過去的時光啊。曖←dě鏇葎 !露天電影開始,真是暖暖的旋律呀…… 看過電影的人都會被那栩栩如生的畫面和逼真的音響所吸引,也一定想知道,電影是怎樣放映出來的。要放映電影首先要有電影膠片,它是電影工作者用攝影機拍攝、製作出來的有許多幅畫面的透明膠片。而要把電影膠片變成畫面和聲音就需要電影放映機了。 電影放映機的光學原理和幻燈機類似,也是用凸透鏡作鏡頭把畫面放大投射到銀幕上。但電影放映機還有許多其他裝置,保證能放映出連續運動的畫面。電影膠片不像幻燈片那樣是一幅一幅放映的,在電影放映機里人們設計了很復雜的機械,讓膠片連續地經過鏡頭,速度達到每秒24幅畫面。這樣一幅幅的放映出來,利用了人的視覺暫留作用,觀眾就在銀幕上看到了連續的畫面,而且覺得非常自然,沒有閃爍跳躍的感覺。 早期的電影是沒有聲音的,叫無聲電影。有聲電影的出現是在1906年,但那時的電影,畫面和聲音是不同步的。現在觀眾在欣賞電影畫面的同時,也能聽到美妙的音響,這是現代電影放映機的功勞。在製作電影膠片時,電影中的聲音也被轉換成不同的光信號記錄在電影膠片的兩邊,電影放映機在放映畫面時,也把膠片上的光信號還原成聲音,通過音響設備播放出來,觀眾就欣賞到有聲有色的電影了。 一般的電影由一台放映機放映,觀眾看到的畫面立體感不強。現在已經有了叫做「立體電影」的電影,這種電影使觀眾產生三維空間的感覺。這是由兩台電影放映機同時放映,每台放映機放映出的畫面略有不同,恰好與人的兩眼看東西的差別相同(你輪流閉上一隻眼用另一隻眼睛看東西,就會發現左右眼分別看到的景象是有差別的)。觀眾在觀看時要戴上特殊的眼鏡,每隻眼睛只看到一台放映機放映的畫面,兩眼看到的畫面反映到大腦里,就形成很強的立體感,產生身臨其境的效果。 為了達到某些特定的效果,還常常採用一些特殊放映形式,如環幕電影、穹幕電影和巨幕電影等。現在,電影工作者還在研究「全息電影」,是用更先進的技術拍攝,用特殊的電影放映機放映,觀眾不用戴眼鏡就能得到更逼真的感受。
㈩ 世界上第一台電影放映機是在哪
1894年愛迪生用電燈光和電動機製成了世界第一台電影放映機
http://www.mtime.com/my/avrilci/blog/366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