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吐司電影
好像是有一部專門講的,叫木府風雲
Ⅱ 一部電影里有一句台詞是:這吐司,看起來怎麼這么神經病啊
什麼東東啊
Ⅲ 一個男孩小時候總吃烤麵包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英國BBC出品的電影《吐司》。
海倫娜.邦漢.卡特,弗萊迪.海默主演。本片改編自英國著名美食作家Nigel Slater的暢銷回憶錄。
內容簡介:少年Nigel Slater的母親從來不是個好廚子,連簡單的熬湯都不會,一家3口最常吃的就是吐司。當母親哮喘發作去世以後,父親只能以罐頭食品取代。後來那個精於烹調的清潔工藉此抓住了父親的胃,變成了他的繼母。日益增長的敵意讓Nigel選擇參加了家政班,學習製作各種甜食,來挑戰這個廚藝精湛的繼母。父親每天都要忍受兩人不斷的吵鬧,並被強迫吃掉兩個相繼製作的沒完沒了的甜點。二人間的戰爭終於在父親的猝死後停止。17歲的Nigel收拾行囊,在廚房中找到工作,登入了超凡廚藝的輝煌殿堂。
Ⅳ 為什麼麵包片叫吐司
吐司(toast)
吐司是英文toast的音譯(粵語廣東話叫多士),,實際上就是用長方形帶蓋或不帶蓋的烤聽製作的聽型麵包。用帶蓋烤聽烤出的麵包經切片後呈正方形,夾入火腿或蔬菜後即為三明治。用不帶蓋烤聽烤出的麵包為長方圓頂形,類似我國的長方形大面
原料別名:法式麵包 原料分類:速食食品 食用提示:每餐約80克包。
吐司麵包是西式麵包的一種,在歐陸式早餐常見,在香港的茶餐廳也有,原料是方包,放在烤麵包機(香港稱作「多士爐」)烤至香口,取出,在方包的一邊批上奶油、牛油、果醬等配料,用兩塊方包夾起來便成,是熱食的。
溫度高時較為松軟好吃,低溫的狀態下會變硬,風味口感都會差很多。
另外,有時因為個人的喜好,有人會把烤麵包拿來炸。
[編輯本段]吐司來源
烤麵包是由一位法國人Grard Depardieu於1491年發明的,發明的原因其實是因為「意外」,是因為別的原因而發現了另一個更好的東西,而這位先生一直想要發明一種機器可以把一片一片的麵包變成黃金,後來被法國國王知道了,國王限他兩個星期要把這種可以把麵包變成黃金的機器發明出來,當然,最後他並沒有成功的發明,最後只好拿著麵包和考麵包機硬著頭皮去見國王。 當麵包從考土司機器中跳出來時,大家一看也知道那不是黃金,這位先生差點要被砍頭了,臨門一腳,在土司上放了乳酪獻給國王吃。 國王吃了之後,覺得真是美味,簡直比黃金更有價值,於是沒有砍他的頭,並且命名為這種麵包為「土司」(Toast)。 Toast是這位國王的女兒的名字,因此,就有了現在的土司了。
[編輯本段]吐司種類
烤麵包因為有多種內容,所以也有多項名稱。
港式茶餐廳常見種類
奶油多=煉奶+牛油
奶醬多=煉奶+花生醬
油佔多=牛油+果醬
西多士
台式泡沫紅茶店常見種類
椰香吐司
藍莓吐司
草莓吐司
[編輯本段]吐司的做法
北海道吐司:
分量:
450g 吐司模一個
原材料:
高筋粉270克
雞蛋50克
細砂糖25克
鮮奶油30克
牛奶30克
奶粉30克
黃油20克
鹽3克 (1/2 小勺)
發酵粉5克 (1小勺)
湯種92克:50克高粉+250克水攪勻,放入鍋內小火加熱至65度,(沒有溫度計的可以通過觀察表面出現紋路,濃稠確定),期間要不停攪拌,做好之後放涼即可稱量使用,剩餘的在保持干凈的情況下,密封冷藏可備下次使用,可保存1-2天,一旦出現湯種麵糊變灰就不可再使用!!!)
製作過程:
1、牛奶倒入碗內用微波爐100%火力加熱20秒。
2、放溫(38度左右,不燙手為宜),加入發酵粉,攪勻,製成發酵水。
3、高粉+雞蛋+糖+鹽+奶粉+湯種+鮮奶油微和一下加入發酵水, 摔揉成團且表面比較光滑,加入20克黃油繼續摔揉至完全擴展階段(即出現有韌性且透光的薄膜,用手捅破後呈現光滑的圓圈形)。 <以上揉面階段只用了16分鍾,要注意摔揉的力量和速度,我用的是邊摔邊揉的方法>
4、放到溫暖處蓋上保鮮膜,發酵到2倍大,用手指沾麵粉在面團上戳一個洞,洞口不會回縮。(此過程為第一次發酵,大約40分鍾,我是放在室溫的,28-29度。在此空閑時間可將土司模刷一層黃油。)
5、取出,輕輕用手拍去面團內的空氣,分割為兩份,滾圓,鬆弛(此過程為中間發酵,15分鍾。在此空閑可將烤箱預熱到160度)。
6、將兩面團用擀麵杖擀成橢圓形,擀好後的面團反過來,使原來在下面的那一面朝上,從上往下捲起來。
7、麵包卷放入吐司模,蓋上保鮮膜,在烤箱上放烤架,其上再鋪成擰乾的濕毛巾(注意別蓋住出氣孔哈)發制土司模的7-8分滿。
8、放入烤箱下層(有四層的話,放入中下層),160度30分鍾。(具體時間可根據自家烤箱增減)
9、趁熱取出脫模,放涼。
[編輯本段]營養分析
麵包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少量維生素及鈣、鉀、鎂、鋅等礦物質,口味多樣,易於消化、吸收,食用方便,在日常生活中頗受人們喜愛。
[編輯本段]相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
[編輯本段]食物相剋
芝麻忌與雞肉同食。
[編輯本段]製作指導
1. 芝麻可榨制香油(麻油),供食用或制糕點;種子去皮稱麻仁,烹飪上多用作輔料;
2. 芝麻仁外面有一層稍硬的膜,把它碾碎才能使人體吸收到營養,所以整粒的芝麻應加工後再吃。
3. 炒制時千萬不要炒糊。
[編輯本段]食療作用
芝麻味甘、性平,入肝、腎、肺、脾經;
有補血明目、祛風潤腸、生津通乳、益肝養發、強身體,抗衰老之功效;
可用於治療身體虛弱、頭暈耳鳴、高血壓、高血脂、咳嗽、身體虛弱、頭發早白、貧血萎黃、津液不足、大便燥結、乳少、尿血等症。
[編輯本段]其他相關
曾經有人問愛因斯坦:「世界上最偉大的發明是什麼?」他毫不猶豫地回答道:「麵包!」
麵包是由古代埃及人和巴比倫人發明的。最初,他們將麵粉和入水和鹽製成麵包,但由於面團沒有經過發酵,所以這種麵包又干又硬。後來,埃及人在無意中將和好的面團放置在陽光下,面團受熱後便自行發酵,這時再把面團放在火上烤熟,做出來的麵包就變得松軟可口了。
後來,埃及人的麵包自然發酵技術傳入了希臘和羅馬。公元前5世紀,歐洲一些城市相繼出現了專業的麵包作坊。公元14世紀,麵包烤爐在歐洲問世,這大大減輕了製作麵包的勞動強度。17世紀,荷蘭人雷文虎又發現了酵母菌,從此,用酵母菌發酵的麵包製作法便流行於歐洲。18世紀以來,隨著機器和電力的出現,麵包的生產進入了機械化和自動化的工業時代。
麵包按口味可分為咸麵包和甜麵包,按用途可分為主食麵包和點心麵包,按形態可分為長形、圓形、長方形、棍形和花形等麵包,按原料可分為全麥、黑麥、土豆、棉子蛋白等麵包,按添加物又可分為牛奶、果醬、維生素、葡萄糖、夾肉等麵包,但習慣上人們主要按照烘烤方式將麵包分為軟麵包和硬麵包兩大類。
軟麵包製作時需將發酵面團裝入一定形態的烤聽內餳發,然後再放入烤箱內烤制而成;硬麵包製作時不需要烤聽,只需將揉成一定形狀的麵包坯直接放在烤盤上,餳發後再放入烤箱中烤熟。
近年來,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加強,麵包家族中又出現了許多新面孔,如大豆麵包、蔬菜麵包、蘑菇麵包、學生午餐麵包等等。
在西方,麵包被譽為「食品之母」。人們為了將麵包做得又好吃又好看,而且富於營養,便在麵包的造型上大動腦筋,並且有意地在麵包中添加各種東西或想方設法變換麵包的餡心,但最終還是脫離不了麵包的本來面目。另外,當今流行的三明治、漢堡包、熱狗等,也都是從麵包中派生出來的。
白吐司麵包的製作
原料:
中種面團:高粉3500g,酵母75g,水2000ml。
主面團:高粉1500g,糖500g,鹽100g,牛奶500ml,S-50050g,水300ml,黃油300g。
做法:
1.將中種面團的配料,慢速攪拌至均勻,理想面團溫度26度,發酵3小時。
2.將發好酵的中種面團和主面團的配料全部混合用中速配料,最後加入黃油,攪拌至麵筋擴展,理想面團溫度26度。
3.基本發酵、分割、整型,最後發酵,烤焙。
Ⅳ 電影吐司的男主角小時候的扮演者是誰長大後的是同一人嗎
小時候的Nigel Slater是 Oscar Kennedy 奧斯卡·肯尼迪 扮演的
長大的Nigel Slater是Freddie Highmore 弗萊迪·海默 扮演的
Ⅵ 吐司電影
吐司_hd.mp4
Ⅶ 求 電影 《吐司》里的 音樂
yesterday when i was young
Ⅷ 弗萊迪海默的電影《吐司》最後一首歌是什麼
1. Wishin' And Hopin'
2. If You Go Away
3. I'll Try Anything (To Get You)
4. The Look Of Love
5. I Only Want To Be With You
6. Little By Little
7. Yesterday When I Was Young
這是裡面的插曲,具體是哪一首,可以每首都聽一下
Ⅸ 韓國一個同學讓同學買麵包結果買了吐司就被欺負的電影叫啥
韓國一個同學養同學們麵包,結果買了吐司被同桌欺負,電影叫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