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電視開頭有一個片段是大軍死殺,有一個女孩敲戰鼓激勵士兵是什麼電視劇
應該是網劇
三千鴉殺
❷ 中條山戰役是不是有八百國軍跳黃河自盡這回事
沒有的。
守軍主力在遭受慘重傷亡後先後突圍:第3、第15等軍殘部在第5集團軍司令曾萬鍾率領下西渡黃河,轉到洛陽、新安一帶整頓;第93軍主力在擺脫尾追的日軍後由禹門口渡過黃河進入陝西韓城境內;第98軍一部在武士敏的率領下進入太岳山區。
第43軍向浮山、翼城間轉進;第9軍主力在道清路西段和濟源山地游擊數天後,分別由小渡口和官陽渡口南渡;條山守軍大部退出中條山地區,中條山戰役落下了帷幕。
(2)三千士兵跳黃河什麼電影擴展閱讀:
中條山戰役的相關情況:
1、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後,戰爭雙方的戰線保持了相對的穩定,日本侵華政策的重點逐漸向保守佔領地轉變。為了擺脫困境,日本修正了原來「不以國民政府為對手」的立場,提出「如果國民政府拋棄以前的一貫政策,更換人事組織,取得新生的結果,參加新秩序的建設,我們並不予以拒絕」之新方略,加緊對國民政府展開誘降活動。
2、1940年12月26日,日本東條陸相和杉山總長在迅速解決對華問題上取得一致意見,提出「不要單純考慮南方,要確立以中國和北方問題為主的方針」。據此,1941年1月30日,侵華日軍提出「1941年度的作戰,根據當前任務,大致確保現在的佔領地區,尤其在夏秋季節須發揮綜合戰力,對中施加重大壓力。
❸ 誰知道這部電影
影片名稱:長城大決戰
主 演:呂小龍 羊立新 鹿村泰祥 馬征 於海
劇情介紹:
1931年,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爆發了,武林志士華志強在母親慘遭日軍殺害後,他與戀人張小葉逃離故土。途中,兩人失散。小葉逃至北平,避難於姨夫魏辛家裡。魏辛早已不好漢奸,在坂田手下任翻譯。坂田公開的身份是使館外交官,實質則為日本的間諜,他專事組織綁架、暗殺我抗日誌士的罪惡活動。此時,坂田特意安排其子、日本武士小次郎來到北平,與中華武館楊館長比武,妄想藉此機會征服中華武術界。但坂田深知楊館長武功高強,遂暗派殺手在蘆溝橋上行刺。幸虧喬裝車夫的華志強相救,楊館長才安危脫險。小次郎對父親的作法十分不滿,他要以公平比武的方式打敗楊館長。坂田無奈下只得派魏辛到武術館下戰書,約定第二天比武決勝負。次日,中日雙方在天壇擺開擂台,進行一場生死的較量。楊館長武功超群,小次郎只有招架之功,爾後,楊館長佯裝失手,鳴鑼收兵。是夜,坂田終於毒死楊館長。正當坂田在公館內舉杯慶賀時,華志強突然闖進來為師傅報仇。坂田舉槍欲殺死華志強,被小次郎阻止。小次郎要與華志強單獨決斗,然而,交手只幾個回合就被華志強擊敗。小次郎面含羞愧決意回國去苦練忍術,待來日再與華志強一決輸贏。坂田為了報復,唆使忍者去砸了中華武館,華志強拼搏逃出,又被忍者追殺至黃河岸邊。他情急下毅然跳入黃河,被船家女虎妞搭救脫險。華志強從此在黃河的激流中,練就出一身絕技。不久,小次郎重返中國。他們在黃河邊相見,兩個約定9月18日以長城為擂台,一決雌雄。小次郎運用忍術,步步緊逼華志強。而華志強懷著低外侮、抗強暴的決心,憑借中華武功的絕技,終於打敗了小次郎。這時,坂田突然下了毒手,華志強倒在坂田的槍口下,而象徵中華民族脊骨的長城,巍然挺立。
❹ 吾國三千將士跳黃河也不投降是什麼電視劇
據日方的統計資料,中國軍隊「被滿洲國軍隊俘約20000名,被日本軍隊俘約15000名,遺棄屍體42000具,總傷亡超過10萬。日軍損失計戰死673名,負傷2292名」。
在中國政府公布的材料中,「綜合會戰,計斃傷敵官兵9900名」,中國軍隊「共傷亡、中毒、失蹤官兵達13751員名」
抗戰時期中國軍隊被日軍俘虜後基本有兩種出路:
❺ 800壯士跳黃河的電影是什麼
鐵在燒
導演:吳晨
主演:王雷劉濤齊奎葉祖新
地區:大陸年代:2015類型:諜戰 / 軍事
❻ 寶菜塢大片,先管上任三把火,讓士兵給跳舞,叫什麼電影名
是不是電影凱薩里?講述他在當時的印度阿富汗邊界開伯爾-普赫圖赫瓦的沙門山脈的三個要塞之一駐守。因違抗上司命令從宗教分子手中拯救了一名阿富汗姑娘,因而被調到作為信息中轉站的薩拉加希要塞。 而阿富汗宗教分子便利用這個借口,想一舉奪下三個要塞。而首先進攻的就是作為中轉站的薩拉加希要塞。伊沙·辛格士官率領21名錫克教徒組成的排抗擊超過1萬阿富汗的侵略軍,浴血奮戰,硬生生地拖延了阿富汗的侵略軍的進攻步伐,從而破滅了阿富汗的侵略軍一舉奪下三個要塞的陰謀,可是,21名勇士全部罹難,壯烈犧牲。
❼ 請問有一部描寫抗日戰士,打到最後彈盡後為了不當俘虜,集體跳黃河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中條山戰役 電影
簡介
1941年5月7日至月底,日軍華北方面軍集中了10萬餘人的部隊,包括從華中中國派遣軍和關東軍中抽調部隊和飛行團,進攻晉南中條山地區中國第1戰區的近18萬部隊,結果日軍以1比20的極小傷亡代價打敗了中條山地區的國民黨軍
目前資源已經找不到了。。只有紀錄片。
另外,電影《咆哮無聲》是由蕭鋒執導的,李宗翰、劉芸、李立群等主演的抗日史詩電影,從80後的視角,回顧抗日戰爭時期的中條山會戰中「八百壯士投黃河」的故事,該戰役被蔣介石稱為「抗戰史上最大之恥辱」。該片以80後女性視角來展示故事情節,女主角萬雲在尋找當年抗日英雄事跡的過程中,以抗日誌士的真實感受,傳遞和平的信息。這是一部特殊的影片,現代戲與戰爭戲交織在一起,用一種真實的情感聯系,去挖掘人性的善與惡。
❽ 有部電影,美國飛行員,二戰,中國,叫黃河什麼
應該是叫《黃河絕戀》吧,我小學時學校組織到禮堂看過。
❾ 三千戰士跳黃河什麼電視劇
我死中條,國活神州」。70多年後,一位在「六六戰役」中跳河後倖存的老兵,在他去世前一年時回憶說,老天留他一個人活下來,就是為了記錄那段歷史。
立馬中條:一段悲壯卻失真的文學描述
這段悲壯的跳河歷史為大多數人所知源於一本叫《立馬中條》的紀實文學。這本2004年出版的書中描述:「八百名『秦軍』,面朝陝西,跪天,再跪爹娘,唱著秦腔寧死不降,跳進滾滾黃河……」著名作家陳忠實為《立馬中條》作序,此後,這段悲壯的描述開始出現在一些網路論壇,甚至被一些新聞報道所引述。
但即便如此,它依然「敵不過」寫進小學課本里的「狼牙山五壯士」和「八女投江」的事跡。「六六戰役」跳河殉國的事跡,所知者除了少數倖存的老兵、專家學者、部分烈士後裔之外,傳播范圍有限,完整了解這段歷史的人也並不多。
西北大學歷史學者張恆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著手研究中條山保衛戰,並持續至今。他曾花費四年多時間走訪老兵和黃河沿岸村民,查閱大量歷史檔案,被譽為中條山抗戰研究陝西第一人。
張恆認為,相對於「六六戰役」整個13天的過程,跳黃河事件只是其中的一個片段,且屬於戰役失利環節,僥幸生存人員太少,致使戰事無詳細記錄,加之戰役最終取勝,跳黃河事件被有意無意沖淡,各種原因夾雜在一起,使得這樣一個驚天地泣鬼神的歷史片段被無情擱置,近乎斷檔。
同時,對於早期幾乎唯一描寫這段歷史的《立馬中條》一書,部分學者也認為其對歷史細節的處理不嚴肅,甚至失真。
「我們現在受《立馬中條》影響太大,那是個文學作品」張恆說:「跳黃河不是像發令槍一樣,它是不同時間、不同地點,通過各種方式跳進去、泅渡、走入黃河、跳崖等等……唱著秦腔跳黃河這都是藝術創作,藝術是藝術,而歷史必須實事求是。」
魏有奇,中華詩詞學會、陝西省作協會員,曾經是一位軍人,上過戰場,「青年時就崇尚英雄,特別是抵禦外寇的英雄」。他從2012年開始走訪看望200多個抗戰老兵,今年2月份出版《中國抗日老兵頌》一書。
對《立馬中條》的部分細節描寫,魏有奇也說「吼著秦腔跳黃河」是一種文學形容,有誇張成分。
《立馬中條》作者之一張君祥是一位西安農民作家,從1986年他開始搜集資料,在20多年裡采訪了400多名曾參加中條山抗戰的老兵。2012年他在接受廣州日報采訪時曾坦承該書「在數字和場面上作了藝術化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