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格列佛游記 電影版
格列佛游記
格列佛游記
1939年的電影版本由美國製作,時長在75至78分鍾不等。1977年的版本同樣來自美國與比利時的合作,時長為81分鍾,由理查德哈里斯主演。
1996年的電視電影版則由美國和英國共同出品,時長達到187分鍾,主演是特德·丹森。
2010年的版本再次由美國製作,主演是傑克布萊克。
在1939年的版本中,格列佛的冒險充滿了奇幻色彩,他在小人國的奇妙經歷讓觀眾驚嘆不已。在這個版本里,格列佛的智慧與勇氣得到了充分體現。
1977年的電影則更多地關注於格列佛在小人國的冒險,通過細膩的表演和精美的特效,將觀眾帶入了一個充滿想像的世界。
1996年的電視電影版則更加註重人物的內心世界,通過豐富的劇情和細膩的演技,讓觀眾更加深入地了解格列佛的內心。
2010年的版本則更加年輕化,通過幽默的風格和現代的元素,讓這部經典作品煥發了新的活力。
這些不同版本的格列佛游記電影,不僅為觀眾提供了豐富的觀影選擇,也展現了不同導演和演員對這部經典作品的理解和詮釋。
每一個版本都試圖捕捉原著的精神內核,但同時也帶來了各自獨特的視角和創新。無論是奇幻、細膩還是幽默,都為這部經典作品增添了新的魅力。
2. 有文藝復興的歷史電影么按時間順序。
1 文藝復興時期法國最著名的宗教歷史事件是聖巴托羅繆慘案,以此為背景的《瑪戈王後》頗為精彩,大仲馬寫過的人物,由阿佳妮扮演,出神入化。
2 王室的故事,西班牙女王胡安娜的倒霉命運《狂野之愛》;英國歷史上最短命的女王簡《九日皇後》;自然還有鼎鼎大名的女王伊麗莎白一世,《伊麗莎白》,還可以和寫他父親--英王亨利八世生平的電影《亨利八世和他的六個情人》一起參照研究。
3 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多版本,有西班牙拍的,還有蘇聯拍的。
4 文藝復興的巔峰人物--莎士比亞,關於他的生平野史有《莎翁情史》,可以從中看到當時劇院的環境和演出的模式。有許多版本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名角匯粹的《仲夏夜之夢》,劇本嚴格按照原作,但把背景換到了近代,一樣好看。描寫命運和性格雙重悲劇的《麥克白》有好幾個版本。《哈姆萊特》也有多個版本,以奧利弗爵士主演的老電影《王子復仇記》最為經典。莎翁的其他名作也有電影版本,比如根據《李爾王》改編的《一千英畝》,蘇聯版《奧塞羅》、《第十二夜》等。根據舞台劇改編的《理查三世》、《亨利五世》、《無事生非》等等蔚為大觀。
5 文藝復興中的地理大發現非常激動人心,可以看史詩性電影:《哥倫布》。
6 維加的名劇《羊泉村》,電影叫《羊泉鎮》,索菲亞·羅蘭主演的老片。
7 《米開朗基羅》雖然是好萊塢老片,但有羅曼·羅蘭的同名傳記為基礎,充滿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