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釜山行2》好看嗎
好看
《釜山行2》是值得一看的,雖然跟第一部有差距,但是在電影行業如此寒冬的疫情期間,能夠頂著第一部的巨大壓力,製作出跟第一部演員陣容有的一拼,劇情內容也不差,氛圍營造也很好,有淚點,有燃點的電影還是不容易的,所以總體來說,《釜山行2》還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的。
(1)那個釜山行好看電影擴展閱讀:
《釜山行2:半島》擁有更廣闊的視野,充滿了很有質感具有代入感的表演,劇情引人入勝。影片的敘事結構和戲劇沖突顯得很縝密。從故事主題的變化來看,該片把焦點放在尋找生存意義的倖存者身上,而不是單單停留在生存這件事情的表面上,是一部優秀的續集。
影片中構建出了獨立的世界觀,將倖存的人類比喻為失去希望喪失人性的僵屍,比電影《釜山行》更上一層樓。雖然,最後可以預測到的劇情反轉稍微顯得有點拖延時間,但從影片整體的節奏和被緊湊展開的情節來看,並不是大問題。
Ⅱ 為什麼大眾大多都評價《釜山行2:半島》不如《釜山行1》
下面我們簡單分析一下網上很多評價《釜山行2:半島》不如《釜山行1》的原因。
第一:《釜山行2:半島》缺少了太多第一部男主的轉變,以及少了很多塑造,《釜山行1》時間體現的很好,等車上車下車一氣呵成,以及每個小人物的生存抉擇,喪屍更像是第一部的精華以及成功的鑰匙,而《半島》一個小事卻因為劇情變得特別大,硬生生加了很多東西進去,喪屍沒打爽,倒是車撞的挺爽的,司機居然是個小女孩就更迷惑了,男主是退伍軍人,還會暈車,這更加不解。
以及女主一家,從【631】逃跑,在外生存,好像也是比較突兀,好像就是為了讓男主在只有一個人的情況下安排進去的輔助人物。但【631】的設定拍出來很精彩的,喪屍的設定其實為了豐富淪陷的半島罷了。
說實話在這部喪屍片裡面對喪屍或者怪物時,那種緊張刺激屏息感比第一部差了很多,喪屍除了面部猙獰點,真的給不了觀眾任何心理上的恐懼了,所以大多觀眾們對第二部《釜山行2:半島》的評價低於第一部《釜山行1》。
Ⅲ 《釜山行2》對比第一部有哪些改變
相比《釜山行1》,《釜山行2》場面更加刺激,如狂暴飛車碾喪屍等場面,而第一部《釜山行》更多講述在災難面前暴露的種種人性,影片既驚悚又溫情。
然後就是演員的大換血,不再是上一部的「暖心爸爸」孔劉、「溫情大叔」馬東錫了,而是由姜棟元,李貞賢,李萊,權海孝等人主演,不少觀眾還是表示非常失望的。
最後是成本上的花費,《半島》的成本約是 《釜山行》800萬美元成本的兩倍,以 《釜山行》的故事結束四年後為背景,國家形同虛設,在成為災難廢墟的半島上,主人公們為了生存展開了行動。
(3)那個釜山行好看電影擴展閱讀:
《釜山行2:半島》看點
1、演員的神仙組合
姜棟元加李貞賢,兩個韓國80後男女演員,咖位前10名。這絕對是神仙組合。盡管姜棟元五次影帝提名沒有一次獲獎,但就演技而言,就差一個影帝獎杯,李貞賢是韓國愛豆轉演員最成功的人之一,早已得過影後,這倆人真是神仙組合,期待兩位演員。
2、與《活著》不同的看點
劉亞仁主演的《活著》先行一步上映,是否就搶佔先機,其實不然。盡管兩部都是喪屍片,但拍攝風格,劇情走向設定都不一樣。
《活著》這部電影講述的是關於生存與希望的主題,一座城市被喪屍病毒完全控制,就連信號也被完全切斷,街道上喪屍橫行,在某高層公寓上有兩位倖存者,與其他孤立的人們想要存活的故事,更多給人無助感。
Ⅳ 《釜山行2》口碑撲街爛評如潮,為何不如第一部精彩
《釜山行2:半島》承接了前作的高人氣,又是在疫情大背景下上映,機遇可以說是非常之好。然而這部電影雖然票房走高,在觀影評論領域卻沒撈到什麼好評,看過的人幾乎個個誇它場面刺激、視覺完美,但幾乎沒人認為它配得上成為前作的續集,甚至將它稱為“狗尾續貂”。主要原因不外乎是主演更換和影片風格的轉換。
但是,《釜山行2》終究還是誕生了,而且在影片風格上背離了前作風格,轉而向更加“國際范”的歐美喪屍片靠攏。
這樣的選擇保證了續作的票房大賣,當然也不可避免地引發了影迷的失望,甚至有聲音認為延尚昊搞續作純粹就是向資本低頭彎腰,電影口碑也隨之受到影響。
Ⅳ 電影《釜山行》為什麼能擠進喪屍題材的熱門檔,爆火當時
影片主要講述單親爸爸石宇與女兒秀安乘坐高速列車去往釜山,列車上由一位少女身上帶來的僵屍病毒開始肆虐且不斷擴散,列車於傾刻間陷入災難的故事。一對孩子馬上快出生的夫妻、對感情深厚的姐妹、流浪漢、西裝革履的某高管、一群大學生,還有更多素未蒙面的陌生人。大家和喪屍們鬥智斗勇,但是也總是有人不顧其他人的安危自私惡劣。千辛萬苦打敗了喪屍,卻被同類拒之門外。電影以這種方式揭示人性!這才是這部電影能爆火的原因。
我不喜歡血腥和不美好,但是這個影片所傳達的濃濃的愛我強烈的感受到了。我們總是教育孩子說要分享,要善良,要互助...但是成年人的世界總是多了復雜少了單純。言傳身教,男主的女兒會幸福的活下去,因為他的父親除給了她生命以外,還教會了她怎麼去熱愛生命和朋友,這也是我學到的,自己先做到繼而影響到孩子。除了熱愛生命和珍惜親情友情愛情,我還有個領悟就是愛我們的國家,也是這次疫情最大的感觸,國家穩定和富足是我們進行一切追求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