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機長在哪裡拍
電影《中國機長》是在重慶、無錫、成都、拉薩等地取景拍攝的。影片是根據真實的「川航航班備降成都事件」改編的,在拍攝地的選擇上都是以還原事實為主的。
「川航航班備降成都事件」發生於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公司3U8633航班原本需要從重慶飛往拉薩,沒想到飛機升入高空後不久機長駕駛室的擋風玻璃突然破裂,狂風涌進窄小的駕駛室,飛機設備全部失控。
機長劉傳健果斷改為自動駕駛,把飛機迫降在了成都雙流機場。重慶、成都以及拉薩都是事件中涉及到的地方,導演在這些地點取景,不需要任何說明就已經能展現出他想把電影拍得更為真實的「野心」了。
《中國機長》這部電影演員陣容十分豪華,除了早就公布的張涵予,杜江,袁泉,李沁等人之外,劇組又曝光了一組新劇照,朱亞文,吳樾,李現,黃志忠等演員全新亮相,給了網友非常大的驚喜。
據了解,導演拍攝這部電影沒有其他要求,最看重的是「真實還原」。為了展現萬米高空上的狂風,劇組天天開著鼓風機對著駕駛室狂吹,飾演機長的張涵予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被鼓風機懟著吹眼睛都睜不開,自己天天吹風就飽了,飯都不用吃了。
為了展現飛機從高空迫降到機場的過程,劇組更是斥巨資打造CG特效,連飛機搖晃的幅度和傾斜角度都要精確把握,不能偏一分一毫。看得出來為了拍好這部電影,全劇組人投入了非常大的心血和精力。
② 四川8633是什麼電影
《中國機長》。
根據川航3U8633的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中國機長》已經放映結束很久了,但看起來依舊讓我們驚心動魄。這部影片採用的是2018年的川航3U8633進行改編的,這架飛機是從重慶飛往拉薩的途中,右擋風的玻璃在起飛33分鍾之後出現斷裂的現象。
副駕駛的機長接著就被吸出了飛機,當時整個飛機的儀錶板都掉了下來。在這種情況之下坐在主駕駛席上的機長,只能盲目的駕駛飛機返回成都機場。
他們從飛機遇到事故到成功迫降期間,用了整整42分鍾,這42分鍾可能對於我們在陸地上的人來說只是眨眼的瞬間,可是對於整個飛機上的人來說,確是相當於度過了大半個輩子。
因為如果稍微出現一點差錯,這個飛機都不可能成功迫降,而且飛機上還有100多名乘客,而機長也憑借著自己這么多年的經驗,成功的穿越了雲層,找到了回成都的路。
成功的迫降挽救了飛機上100多名乘客的性命,當時在這架飛機失聯穿越雲層的時候,塔台上的所有人都開始呼叫8633,緊接著其它的飛機也都開始幫忙呼叫8633,但依舊沒有結果,那個時候所有人的心都已經懸起來了,好在在穿越雲城之後8633成功迫降。
《中國機長》(The Captain)是由劉偉強執導,於勇敢編劇,李錦文監制,張涵予、歐豪、杜江、袁泉、張天愛、李沁領銜主演,張雅玫、楊祺如、高戈主演的劇情傳記災難片。
該片根據2018年5月14日5·14川航航班備降成都事件改編,講述了「中國民航英雄機組」成員與119名乘客遭遇極端險情,在萬米高空直面強風、低溫、座艙釋壓的多重考驗。該片於2019年9月30日在中國上映。
③ 成都飛機起降最佳觀賞點免費開放-觀賞點地址
你想要去看看飛機起飛的時候是什麼樣子的嘛?在成都的某一個機場就有這樣的一個觀賞點,這里吸引了很多的市民前往,還有人搭好了帳篷一起去看飛機起落,還比較有意思。
近日,成都雙流國際機場附近增添新的飛機起降觀賞點,繼成都空港花田後,成空港運動花園作為另一個飛機起降最佳觀賞點,免費向廣大市民開放。
四川成都空港運動公園位於雙流機場附近,吸引許多市民來看飛機。有的人一拍就是幾個小時,還有市民搭起了帳篷,拿出零食和家人坐在地上欣賞飛機起落。
因位於成都雙流機場附近,空港運動公園變身新晉網紅地,吸引不少市民來此觀看飛機,有的人一拍就是幾個小時,還有市民搭起帳篷、拿出零食和家人圍坐欣賞飛機起落。
從成都空港運動公園位於成雙大道雙流空港商務區起步區內,佔地面積約47萬平方米,以「航空元素」為主題分為四個區域,包括形象展示區、特色游樂區、休閑運動區、草地恢復區四個區域。其中,形象展示區內的「雲上綠道」就是人們看飛機、拍飛機的最佳觀賞點,因草坪的多功能性,除了看飛機以外,也可供人們進行體育運動、觀看草坪電影等。
成都空港運動公園於今年2月中下旬正式開放,而在此之前,成都空港花田是市茄李民觀賞飛機的首選地點。它位於成都雙流機場跑道下降通道限高區域,自2018年成為打卡網紅地後,熱度笑做持續不減,花田內設有專門的飛機觀景點「歸航徐來」引得不少遊客流連駐足。
據四川在線報道2月12日報道,春節期間空港花田景區單日最大接待遊客量為一萬人,截至2月12日15時49分,空港花田入園人數已達到遊客流量限制。
除了毗鄰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兩個公園共同點還在於都向市民免費開放,網友「祖母的大灰狼」表示,每周遛娃看飛機的現身說法:雙流機場看飛機的地方就沒有收過錢,拿以前常去的空港花田來說,大家遇到要收費的情況,是裡面某個區域舉辦活動,如果不去該區只需交停車費就可以;而空港運動公園允許把車停路邊輔道,連停車費也不用給了。
公園里能親眼近距離看飛機起落,轟鳴聲不絕於耳,不去不知道航空港的飛機起落會這么頻密,很震撼,「是值得一去的網紅地」。
大家之所以對觀賞飛機興致盎然,除了一些航空迷、航空文化愛好者本身對其感興趣,還有一個不可忽略的原因在於,粗略統計顯示,我國尚有十億人口未乘坐過飛機,相比火車、高鐵等公共交通工具,飛機具有更強的神秘感,人們探索飛機的好奇心也更加濃厚。
近年來,航空公司也在積極開辟渠道,普及航空文化,為人們了解民航知識提供有利窗口,疫情背景下,這些副業還發揮著緩解航空公司經營狀況、改善公司現金流的作用。
2020年10月,基於市場調研及綜合考慮,新加坡航空推出了「探索您的碰納衡新加坡航空」系列體驗活動。新加坡航空總裁吳俊鵬先生表示:
「新航集團的航班數量因新冠疫情影響而銳減,在此期間,我們推出一些獨特的全新活動,與粉絲和客人保持互動。」
系列體驗活動之一就是「探秘新加坡航空」,該項目主要向家庭遊客們開放新航培訓中心的設施,活動中,遊客將了解新加坡航空70多年的歷史,並有機會和飛行員及空乘人員進行互動,了解他們在接受強化訓練時的故事。成人遊客可選擇參加全真模擬機艙駕駛,品嘗機上高端酒品,或參加梳妝體驗課程。
廈門航空2020年實現全年盈利,民航專家綦琦分析稱,穩定航空主業以外,廈航對非航產品的用心也收獲了驚喜,例如,開展航空科普親子體驗營活動;為企事業單位定製團餐盒飯;推出「移動麵包坊」賣點心等等。這些舉措看似不起眼,卻聚沙成塔,全年創收達到140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