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原著飄與電影亂世佳人的不同點
電影《亂世佳人》是根據小說《飄》而拍的,情節大體差不多。
1、書的原名叫《Gone with the wind》,也曾被譯作《隨風而逝》《亂世佳人》,現在比較通行的是《飄》這個名字。但我個人更喜歡直譯為「隨風而逝」,因為書中曾多次出現這句話,尤其當說到逝去的「老南方」和遠去的庄園,作者多次用了「gone with the wind」。
2、情節上來說:主要的人物沒有變化,但是電影受制於篇幅,比書少了很多人物,比如後來娶了斯佳麗妹妹蘇埃倫,並繼承了台拉的威爾,威爾也是書中比較不錯的人,其實比起書里眾多人物,我覺得威爾是很不錯的,他思想很現實,但他同樣尊重別人,尊重傳統。其他的人物即使有,也北刪減了很多情節。比如斯佳麗以前的玩伴,方丹家,紅頭發的塔爾頓家,在戰後他們如何生存的情節都沒有講。
3、還有一個很顯著的區別是:書中開始部分寫了斯佳麗媽媽埃倫羅比亞爾過去的一段戀情,以及她為什麼願意嫁給奧哈拉先生,電影裡面也沒有。還有電影對於奧哈拉之死改動很大。電影里奧哈拉先生是在見到間接害死埃倫的威爾克森夫婦之後,氣憤不已,騎著馬要去追趕他們,結果墜馬而死;書里奧哈拉先生則是失去妻子後精神有點失常,被女兒蘇埃倫逼迫他去宣誓效忠新聯邦,以換取金錢,奧哈拉先生不願意,蘇埃倫便用埃倫的名義來指責他,結果導致了奧哈拉先生受不了譴責而死。
總之,電影的大部分情節都放在幾位主人公之間的愛情糾葛之上,對於其他並不影響整個劇情發展的情節都刪掉了。
㈡ 適合初中生讀的名著
<論語>不會太深奧,市場上都會有古文+譯文版的,我現在六年級畢業,也有讀<論語>,不懂的就看下面的譯文。還有《史記><莊子>都可以看的。
喜歡歷史和古典文學嘛,可以看《三國演義》啊,想你看過哈~
個人覺得《資治通鑒》蠻好的。
還有《儒林外史》很好的~
《湯姆 索亞歷險記》不會枯燥,也是名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可以看,《巴黎聖母院》可能看得太早吧,要有興趣也行。《童年》,《伊索寓言》這些有規定要看。
另外,《悲慘世界》雨果的,《簡·愛》都可以看。
有時間的話把《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經》這些國學蒙學的看看。
什麼《繁星春水》,《駱駝祥子》,《家》,《朝花夕拾》現代文學,也有規定要看。
希望對你有幫助。
《基督山伯爵》這本書好看,內容不錯。
1.《基督山伯爵》是通俗歷史小說,法國著名作家大仲馬(1802-1870)的代表作。故事講述19世紀法國皇帝拿破崙「百日王朝」時期,法老號大副愛德蒙·唐泰斯受船長委託,為拿破崙黨人送了一封信,遭到兩個卑鄙小人和法官的陷害,被打入黑牢。獄友法利亞神甫向他傳授各種知識,並在臨終前把埋於基督山島上的一批寶藏的秘密告訴了他。唐泰斯越獄後找到了寶藏,成為巨富,從此化名基督山伯爵(水手森巴),經過精心策劃,報答了恩人,懲罰了仇人。充滿傳奇色彩,奇特新穎,引人入勝。
2.創作過程:1842年大仲馬在地中海游歷時,對基督山島產生了興趣,打算以它為主題寫一部小說。他在1838年出版的《關於路易十四以來巴黎警察局檔案的回憶錄》中,發現了一個《復仇的金剛鑽》的故事,其內容是巴黎一個製鞋工人將要結婚時,被一個嫉妒他的朋友誣告而入獄七年,出獄後得到一個米蘭教士的照顧,並在教士死後獲得了一個秘密寶藏,然後他化裝回到巴黎復仇,最後自己也被人殺死。大仲馬仔細研究了這份資料,與人一起制訂了寫作計劃,於1844年8月28日開始在法國巴黎的《議論報》上連載,到1846年1月25日結束,共136期。